文学接受中读者自身经验对解读作品的影响
2016-12-15孟令怡
内容摘要:杜甫、李商隐一生历经苦难,看透了世态炎凉,作诗多缘于情。而张佩纶作为和他们有着相似命运的人,在阅读他们的诗歌时,能够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情感起伏,从自身经验出发,在杜、李诗中,寻求心灵上的共鸣与慰藉。所以他在《涧于日记》中的对杜甫、李商隐诗句的评价才显得尤为深刻、透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关键词:张佩纶 自身经验 失意 共鸣
晚清“清流派”名士张佩纶,一生历经官场沉浮,他的言论文采倾动朝野,可惜生不逢时,随着晚清政治走向没落,他也屡屡在朝野之争中沦为牺牲品。满腹经纶却不懂为官之道,一生徘徊在官场之间,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饱受患难的蹉跎岁月,让他历经世态炎凉。从年轻时的“上书直言”到年老后的“辞官不就”,这其中内心的纠葛与沉沦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的张佩纶在诗歌中遇到和他有着相似命运的杜甫、李商隐,宛若觅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己,情感的共鸣达到了顶峰。
一.诗缘情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强调诗歌因情而发的根本特征,打破了先秦两汉以来一直不断深化发展的“诗言志”理论。让诗歌从政治教化的工具转为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到了唐代,人才辈出,诗歌的发展一片繁荣,张佩纶就在《涧于日记》中批评杜甫、李商隐两人的诗句。他写道杜甫将自己与稷契两位贤臣比肩,认为自己和他们一样胸怀百姓天下,拥有崇高的政治抱负,但在《夜遇王倚饮》中却写下“但愿残年饱吃饭,但愿无事常相见。”这样消极、出世的诗句。可见,杜甫写诗也并不都是在“言志”,更多的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他一生历经坎坷,仕途不顺,有着关心国事和天下的志向和识见,却缺乏兼济天下的机会与能力。对人事缺少正确的估计,书生气较重,注定了他在仕途中要遭遇失败。晚年时期,百病缠身,颠沛流离,穷困潦倒,连餐食都要靠朋友接济,更不要说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了。身体上病痛、物质上匮乏和精神上的失意足以将原来那个有着傲骨雄心的杜甫压迫的身心俱疲。所以经历了人生百态后的他,面对自己也并不富足却专门为他准备佳肴的友人王倚,才能情真语挚的发出“但愿残年饱吃饭,但愿无事常相见。”的祝愿。他深刻的体会到人生的艰难与无常,余年中若能吃饱饭,平安无事,有几个可以经常见面的知心朋友,那也就足够了。命运和理想从来都不受自己的控制,千疮百孔的自己只希望晚年可以过上平凡安定的生活,但是事不如人愿,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日子也许到死才是尽头。那么就把自己当下认为的最大幸福当作祝愿送给有着一餐之恩的朋友吧。这样饱含悲痛无奈的诗句,之所以能够触动人心,就是因为杜甫亲历患难后,从自己的情感出发,才能写下字字深切的诗句。
杜甫晚年又写作“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这句出自于他的《莫相疑行》,此时的他在生活窘迫之时,受世交严武相助,入了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般说来幕职多是年轻人所为,而当时杜甫已经年过半百,年龄的差距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必然有所不同,这让他和年轻的同僚们难以共事。所以杜甫入幕后,虽然物质窘迫的局面得到缓解,但内心依旧苦闷拘束。在这样的境遇中,他深知那些年轻的幕僚们虽然当面夸他才华横溢、诗词写的好,可是背地里都在嘲笑他人近晚年依旧一事无成。长期积压的郁闷情绪,终于在笔尖流露,诗人有了生活经验,情感的表达在诗句中也就显得更加的自然深沉。
张佩纶还大加赞赏李商隐的笔墨,他认为李商隐的诗和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从自己丰富坎坷的生活体验出发,以真情写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具有多义性,有人认为是写爱情,有人认为是写政治,还有人认为是写诗人的内心世界。不论作者写的是什么,至少在客观的大环境下,李商隐生活的晚唐时期从盛世走向没落,晚唐诗人往往被笼罩在衰世的感伤情绪中。他们向外部世界的进取受到了限制,于是就将情感向内转,将情感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晚唐诗歌常与“人生感慨”相结合,这种“人生感慨”就是以人生自我体验为基础。“诗人中以李商隐的经历最为曲折,人事环境最为复杂,禀性最为敏锐多感,因而经常陷入情感纠结中。”①他一生困顿,始终未施展其才华,未遂其志,尝尽人间冷落、世事艰虞的况味,所以他的诗往往指向世事人生的无情与虚幻。“紫府仙人”原本已经与我共饮,但在转瞬间却高处于十二层瑶台之上,只留下那片雪月交辉的倩影。虽然圣洁美丽,却是遥不可及。这一语道出的是诗人的心境。他的困顿、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迷惘,都存在于这样的心境中。只有经历了沉浮,才能参透其中的大喜大悲,在失意困顿中追求向往,在追求向往中失意落寞。“凄清与温暖,圣洁与亲和,幻灭与追寻,行上与行下,所有复杂微妙的情感,都融凝在极高华朗洁、深邃邈远的境象中了。”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最风光时也能超然世外,从得志时看到失意,从失意处参透命运。诗人正是在复杂的情感积郁后,才写出这有意味的诗句。
二.情感共鸣
1.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是接受心境。张佩纶一生经历了官场的得意到失意,他满腹才华与热血却无以施展。关于他在《涧于日记》中对杜甫和李商隐诗歌的批评,写于光绪十七年。此时的张佩纶已经从年少时的“公直声震天下”沦落到清廷党争中“身败名裂”的牺牲品,甚至被罢官发配西北。即使在光绪十四年时,他受李鸿章赏识,被招入李鸿章幕下重新进入仕途,但是仍旧是人微言轻、郁郁不得志。在饱尝了世态炎凉与官场黑暗后,张佩纶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情绪,必然会融入到他的整个心境和状态中。那么,当他在阅读杜、李诗歌的时候,本身就带有忧愁、疲惫的情绪,这样的状态就会伴随着他进入阅读过程,影响他的阅读感受。
“但愿残年饱吃饭,但愿无事常相见。”他带着愁苦的接受心境读出了其中的萧条与沉痛。“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他读懂了诗中的愤激与酸凉。如果说杜甫的诗歌本身就有沉郁顿挫的风格,与张佩纶的接受心境无关。那么李商隐的诗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可是他在读了“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却参透了“人惟超然世外,静观万变,热肠愈冷,冷中复热,乃得此种血性。”这种知道追求对象在心境中遥不可及,却又坚持追求而心光不灭的深情苦志,只有拥有张佩纶当时的接受心境才能够真正参悟透吧。
2.体悟与共鸣
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而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便是接受的主体,“他不仅要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要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的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③这其实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对话与兴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会依照自己的人生际遇来体悟作品内涵。张佩纶之所以对杜甫、李商隐的诗句有着如此深刻的感悟不仅在于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有着较高的文学诗学修养,还是因为他和杜甫、李商隐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三个都是满腔热血、心系天下、有着宏图大志,却都在官场中屡受挫折。张佩纶和杜甫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几番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受尽世态炎凉,最终对仕途绝望。而他和李商隐最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生不逢时,晚清和晚唐有着相仿的历史处境,都是盛世后的衰败,都难以给贤才提供施展抱负的机遇。相似的人生经历往往给他们带来相似的人生感慨。刘学锴先生对于这种人生感慨说到“在通常情况下,人生感慨多为人们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特别是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后才产生的。因为它不同于生活中偶尔触发的感受,而是在一种深刻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强烈持久、带有整体性的人生感受。生活道路一帆风顺、平淡无奇者,长期沉溺于个人琐屑欲望者,乃至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却生活的过于紧张匆忙者,都不易产生人生感慨。它往往是人生多艰而又富于敏锐情感、思索咀味习惯与时间者的产物。”
所以,张佩纶自身的经验让他在解读杜甫、李商隐的诗句时,更加具有深刻性,也容易产生共鸣。他能感悟出“天下无如吃饭难”的那种饱受生活和命运的折磨后,一颗曾经火热、承载着鸿鹄之志的心如何被蹂躏成死灰般沉寂。他完全能够理解杜甫在对友人说“但愿残年饱吃饭,但愿无事常相见。”时悲凉、沉痛以及千疮百孔的疲惫心情。当张佩纶想到他被发配到西北,颠沛流离、身心俱疲时的日子,想必他能够与杜甫产生共鸣。而当张佩纶再次入李鸿章幕府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年轻,再加上有着罪名,即便做了李鸿章的女婿,在幕府中也难以受人尊敬。“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他受到的冷嘲热讽绝不比杜甫的少,所以在读到这里时,他立刻感受到了此语中的酸凉。在杜甫之后,张佩纶认为只有李商隐的人生经历可以让诗人拥有同样情真意切的笔墨。”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你心中有着一片美好的理想与憧憬,但那只是遥不可及的梦,你可以做梦,但梦没法成为现实。张佩纶感受到了李商隐的这种心境,他曾是热血青年,敢于上书直谏,他追求繁荣盛世,期待宽容政治的出现,但到光绪十八年为止,他依然还是默默的幻想着,期盼着,始终不能如他所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看到了李商隐笔下书写的末世将乱的光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难以挽留。
共鸣是指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通常需要有与作者或者作品人物思想上的相通;情感经验和作者相似;要表达的愿望和作者相近;处于相似的历史环境中。这样看来,因为张佩纶的自身经历和杜甫、李商隐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所以他对两位诗人的心境与苦楚感同身受,很容易就与之产生共鸣。因此,张佩纶比一般人更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意蕴与情感。他在《涧于日记》中这样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度木兰舟中语,不知原是此花身。以山中之人语山,以花外之人语花,远近之间,迷悟迥别。”山中人顿悟了看不清庐山真面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他的顿悟,源于他联系到了自身所处的位置。这就相当于,张佩纶之所以可以对杜甫、李商隐的诗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就是因为他在读诗时,联系到了自身的经历,期待视野和接受心境都与作者的经历有着相通之处,所以他才能够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诗句中的凄凉酸苦,借用杜甫、李商隐之口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楚与无奈。而花外人没有顿悟,就在于他将自己置身事外,没有联系自己的经历与处境,看着漂泊在外的友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张佩纶就是在说,如果读诗时,不能联系自己的经历,或者没有相似的情感经历可以联系,那么就难以看清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就难以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安抚与顿悟。因此,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需要联系自己相似的人生经历,和作者通过文字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共鸣,这样对作品的解读才能有深刻性与透彻性。
参考文献
1.陈文忠.文学理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祁龙威.读《涧于日记》随笔[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9).
3.陈文华.杜甫“自比稷契”大言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7).
4.莫砺锋.幕府悲慨——杜甫草堂史话之五[J].古典文学知识,2012(05).
5.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6(02).
6.胡遂.论义山诗之理事情[J].文学评论,2005(03).
注 释
①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安徽师大学报,1996(2).
②胡遂,《论义山诗之理事情》,文学评论,2005(3).
③陈文忠,《文学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孟令怡,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