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构建“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
2016-12-15施红星
施红星
(楚雄师范学院教务处,云南 楚雄 675000)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构建“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
施红星
(楚雄师范学院教务处,云南 楚雄 675000)
构建“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市场需求、学生自身发展和就业三者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由实践平台、通识课程、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等五个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引领”;课程体系;教育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在追逐学术型发展的道路上后劲不足,而在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上又力不从心,唯有转型发展才能摆脱“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境地。“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在应用技术大学上,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从高职高专升格而来,他们在发展应用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1]在新形势下,走应用技术型发展道路确实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不管地方本科院校在这一过程中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情愿还是被迫,是积极参与还是持等待观望态度。“作为一种理想的大学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介于学术型大学与高职院校之间,是两种类型融合而成的变体,与国外服务型大学组织模式十分接近。”[2]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与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基本使命相同但又各有侧重的教育类型,从高等教育体系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来看,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服务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体系变革这一内在逻辑的延伸。
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它非常重视社会需求,强调根据市场来设置专业。可问题是,如何保证所开设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适合市场需求的呢?人的发展、专业、市场、就业是通过什么而汇合起来的呢?课程!课程是把人的发展、专业、市场和就业联系在一起的中介,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的专业中开设合理的课程而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从而满足人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就业需求。因此,相对于专业,课程具有更重要、更基础的地位。本文提出构建“人文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旨在解决市场需求、人自身的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
一、为何需要“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
一般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是“要以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一线技术问题的‘现场工程师’为目标,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大力度推进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3]从根本上讲,地方本科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虽然地方本科院校早就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地方本科院校更明确、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4]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都是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而这种观点却把应用型人才看得太狭隘了,把人的丰富性看得太单一了,当然也把各种社会实践看得太简单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够了吗?仅仅教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行了吗?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狭隘地定位应用型人才和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切了解,导致的结果是“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5](P193-194)而恰恰是这种人性的品质才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关键。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早就指出:“仅仅按照各工业和专业现在的做法,给予学生技术上的准备,教育改造是不可能成功的;仅仅在学校照样模仿现有的工业状况,教育改造是不能成功的。”[6](P337)事实上,片面地强调技术训练无益于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更对培养健全的人产生极坏的影响。有学者研究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职业意识不强,敬业奉献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诚信观念淡薄,团队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薄弱”。[7]也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看重的首先是专业,还有英语、计算机水平,而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非专业的素质,如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8]显然,市场需要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更需要学生的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团队意识、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宝贵的人性品质,都是人的精神——人文精神。这种实干精神、奉献精神构成了人对待劳动的基本态度,“但是这种对于劳动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不可能单单凭借低工资或者高工资来唤醒,而只能是长期辛勤教育的产物”。[9](P56)应用型本科院校能不承担这种“辛勤教育”的使命吗?
应用型本科院校肯定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但更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在千方百计训练学生的技术才能和“一线服务”本领,却忽略了更为珍贵的人格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熏陶,即片面地放大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人的完整性”,最后使教育变为机械的工具性的训练而忘记了具有永恒价值的人文精神。应用型人才不是狭义的技术操作人才,而应该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具有专业素质,还应具有职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文精神,而且是人文精神引领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应用型人才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以及专业思维解决专业(行业)问题的能力;职业素质是应用型人才的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业能力;而人文精神则是指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健全的人格、职业道德、审美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个人责任感等精神品质。然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课程来实现。虽然很多学者意识到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素质教育这一模块,但这远远不够,素质教育绝对不能只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只有建立一个“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才能包容人文精神、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从而一方面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实现学生的就业期望。
二、如何构建“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
有研究者指出:“应用型大学的特征决定了技术是其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在技术学范式下审视应用型大学的课程建设,社会当前的技术现状是其建设起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其终点。”[10]其实,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技术只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构成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课程建设的起点和终点只能是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现状为起点,以理想的人的发展为终点,并循环往复。所谓的“人文引领”,即以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具体说来,首先是指把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建立在学生依靠自身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次是强调人文精神对其他素质的统领作用。根据“人文引领”的课程观,我们构建出“一个平台+四类课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一个平台是指实践平台,四类课程是指通识课程、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和隐性课程。下面对这些要素分别加以论述。
(一)实践平台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实践不再是对理论课程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而具有基础和本体的地位,即所有的课程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离开了实践,课程就不能正常运转,课程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要积极搭建起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实训平台体系,实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大力推进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就业性实习,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养培训模式,把与社会、企业、行业合作育人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11]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实践平台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部分,即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
图1 人文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课程体系
1.校内实训平台。这是校内的专业能力训练平台,主要是承担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训任务,突出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现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校内实训平台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室和校办企业,其中专业实验室是主要的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对理工科专业加大投入,建设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师范专业则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微格教学训练室;美术、音乐、体育等艺体类专业的实训场地和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像酒店管理、金融类等专业则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训”服务。
2.校外实习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强调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因此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是解决人才培养中“无缝对接”的关键。在校外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建立起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并使这些实习基地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实现校企双方在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的共赢局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系统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见习和实习事宜,在经费和师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实习基地了解、熟悉本行业的运作过程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过程。
3.素质拓展平台。前两个平台主要是面向专业能力训练的,即培养学生行业服务的能力,而素质拓展平台主要是面向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主要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等。素质拓展平台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确素质拓展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素质拓展使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感受、体验以及心灵上的自我实现。第二,要制定系统的素质拓展计划,并使该计划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第三,要有明确的素质拓展激励与评价体系,通过素质拓展计划的记录档案和对素质拓展质量的认证两个环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二)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通过通识课程来实现。我国大学中的“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有的学校也叫通识课程。有很多学校把公共选修课称为通识教育课程,实际上那些课程很多都不具备通识的功能,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些职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没有通识的意义。通识课程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最基本看法的课程,它不指向特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从内容上讲,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和社会科学课程三大类,其中人文课程是核心,并引领其它两类课程。从层次上讲,通识课程包括普通的通识课程和渗透在专业教育中的通识课程,前者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的起源》、《思维方法》等课程,后者如土木工程专业中的《美学》、《环境伦理学》等课程。从形式上讲,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前者如“两课”、《体育》、《大学英语》,后者主要是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我国大学中的通识课程建设主要是在选修课程中下工夫,开设大量具有通识功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是实现“人文引领”的主要着力点。
“人文引领”意味着把人性品质的塑造始终放在第一位,通识课程就是突出人文,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通过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在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以及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自己所言、所行能够有道德意义上的理解。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就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属于批判的,马克思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批判的精神;《形势与政策》课程就要让学生对世界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文化和艺术类课程就是要试图通过向学生传播对道德上、精神上、艺术上和文化上的理解来实现让他们的生活趋于高尚,并逐步走向自由的伟大目标。
(三)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它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做准备;专业课程还可以继续划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本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结构,而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面向实际的应用情境,培养学生处理专业(行业、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课程包括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实习企业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通常就是该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12]因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不致力于让学生在学术上有更深的创见和更高的发展,所以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化,因而需要适当压缩专业基础课程,用于增加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性的专业课程)以及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通识课程。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科课程建设是学校管理团队最重视的,也是教师们最重视的课程。但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不能根据教师的喜好来开课,要重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质量,并强调专业技能课程的实际效果,突出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类型上,实践课程比例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属于技术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教学,强调产学研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总之,学科课程是与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平台结合得最紧密的课程。因此,如何把实践平台和学科课程通过有效的方式连接起来,就成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团队需要重点研究的重大课题。
(四)职业课程
职业是一种能力,求职、就职、创业和职业发展都是需要学习的。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关于职业的教育还不成气候,虽然就业指导课在大部分学校中存在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而不是攻读高一级的学位。因此,关于职业的教育就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为学生开设高质量的职业课程就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职业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第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对将要从事的职业之特点、要求和前景有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处理职业与专业、职业与学习、职业与生活、职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在就业和择业、就业和创业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等等。第二,让学生学会求职。让学生学会如何面试、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学会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第三,让学生认识创业。全方位了解创业的准备、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了解国家对创业的支持政策和社会对创业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创业的大潮当中。
有学者指出:“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13]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都是人文精神,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人本身的品质。社会需求导向往往只看到职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而看不到这些比职业能力更重要的人性品质,所以职业课程首先要关注这一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创业指导课也不只是学生毕业之前的事情,而且几场讲座或几个报告根本不可能解决学生关于职业的种种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明确职业课程的地位和任务,招聘专业的职业课程教师,开展丰富的职业素质训练活动,尤其要把职业精神的养成与实习实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职业课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隐性课程
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职业课程主要是显性课程,是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习得的知识体系。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说,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是关键性的)。所谓的隐性课程是指“不见诸于教学计划,亦不一定与学科相联系,且非直接由教师所教授,而是学生通过学校文化的其他部分所习得的内容”[14](P227)。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来说,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师生关系、学术氛围等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之列,这种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在隐性课程中获得认知、感受和体验,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心灵和精神上的,因此这种影响也是持久而有效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由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而来,它们的历史积淀不够深厚,文化传统和学术氛围也不够浓厚,其自然环境也比不上那些老校、名校。在隐性课程的建设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正因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才需要在隐性课程建设上加大力度,比如通过建设花园式校区,提升学校的自然环境;可以开设“学术讲坛”,邀请中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讲人生、讲科学、讲艺术、讲教育、讲创业,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融洽、轻松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改变死板的管理方式和落后的管理制度,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等等。显性课程在隐性课程的作用下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隐性课程作为无处不在的文化形态,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结语
无论是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满足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构建“人文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都是必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并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在“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但也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学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但也可以渗透人文精神;职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乃至创造职业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隐性课程则通过有形的自然环境和无形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实现精神上的自我领悟、自我生长;实践平台一方面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提供现实环境,另一方面则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活动空间。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只是定性地对“人文引领”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讨论,而没有对体系中的各要素所占的比例进行规定。因这种规定与学校的具体性质有密切关联,所以笔者也只能是勾勒出一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方向。在这个课程体系中,人本身的发展是根本,面向就业市场是目标;实践平台是基础,通识课程是灵魂,学科课程是主线,职业课程是关键,它们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1]王洪才.中国该如何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J].高校教育管理,2014,(6).
[2]孙泽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动因与运行机制探寻[J].职业技术教育,2015,(13).
[3]吴仁华.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N].福建日报,2013-11-25.
[4]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吕祥.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阻滞的学校性归因[J].江苏高教,2006,(6).
[8]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亟需加强——基于人才市场需求和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李楠.技术学范式下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34).
[11]罗明东.我们怎样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
[12]孙诚,杜云英.欧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13]杨伟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N].中国教育报,2008-11-27.
[14]张楚廷.教学论纲(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朱和双)On Ways of Application-orientate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the “Humanity-led” Curriculum System
SHI Hongxing
(TeachingAdministrationDept.,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Constructing a “humanity-led”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application-orientated universities to meet market needs, help students develop and ensure their employment. This curriculum system is composed of five components-practice platform,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s, specialized courses, vocational courses and hidden courses-that inter-relate and interact to form a wholeness of integrity and harmony.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humanity-led”; curriculum system; education practice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JZ1404;2015年度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BZGB19。
2016-08-02
施红星(1970―),男,楚雄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统计、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G642.3
A
1671-7406(2016)10-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