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课程教学中的思考:内容与路径
2016-12-14赵卓伦
赵卓伦
摘要:新媒体是近两年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学的热点领域,各个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相关内容的课程,以适应媒介的快速发展。然而,与针对传统媒介而开设的课程不同的是,涉及新媒体内容的新闻课程因其超强的实践性、快速变动性和越来越广泛的包容性为传统教学带来诸多了问题,对此,本文试图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教学;问题
新媒体新闻课程教学应新媒体出现而生,且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内容不断丰富、手段日趋多样,然而,这种发展和变化也给当前高等院校的新闻学教育带来反思。
一、新媒体课程的内容边界
(一)课程内容存在争议。目前开设新媒体课程的新闻院系有很多,绝大多数新闻专业都开设了《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导论》《新媒体引论》)等全面概述新媒体新闻发展状况的课程,但在教学内容上却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有的院校的该课程是在原来的《网络新闻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容以传统的网络媒体(PC端)为主,有的院校则以智能手机媒体形态为主要讲授对象,有的则讲授更为前沿的无人机、VR等技术……究其原因,是新媒体本身概念的不确定性。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们一直争议很大,问题的焦点就在于“新”字的范围上。从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首次提出“新媒体”(New Media)一词开始,“新媒体”一词的外延和内涵就在不断改变着。目前,新闻教学者对新媒体的认知普遍定位在网络媒体(第四媒体)及其之后的媒体形态上,这与公众一般认可的新媒体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手机及其各种应用有着很大差别,而在那些站在媒介技术前沿的IT业界人士看来,新媒体则应是完全摒弃了传统的PC端网络媒体的全新的媒介形态。
笔者认为,人类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媒介亦如此。哲学上,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时间”表达事物的生灭排列,其内涵是无尽永前,其中“无尽”指时间没有起始和终结,“永前”指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空间”表达事物的生灭范围,其内涵是无界永在,其中“无界”指空间里任一点都居中,“永在”指空间永现于当前时刻。信息传播方式决定了人类文化形态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类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方式的演变则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从口语时代到印刷时代,再到电子媒体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都是如此。而“新媒体设备、互联网和个体自组织将会引领社会进入下一个时代。改造社会的主导力量不再是资源、生产资料和科层化组织,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及其塑造的组织形态。”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对新媒体下一个确切且边界清晰的定义,而只能从特征上的范围进行表述:第一,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基础。第二,能够同时满足公众或用户信息需求和传播欲望。第三,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但是,为了教学研究的需要,我们必须要从稳固理论和构建体系的角度出发,系统而完善地为学生介绍新媒体的发展演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网络的诞生以后的媒介形态都应该纳入讲授范围。若有的院所认为内容过于陈旧,可以加开新媒体前沿之类的选修内容。
(二)讲述范围不一而足。新媒体是一个大而泛之的概念。如果说传统的三大媒体只是供人们日常选择甚至消遣的生活形态,那么新媒体则是深度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载体。如今,人们利用新媒体和网络从事各种活动,大到国家信息安全,小到日常琐事的处理,离开了智能设备和网络,人们将会极大程度地陷入盲目和恐慌之中。所以,新媒体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而由此衍生的交叉学科则更为多样,甚至超越了传统新闻学。比如,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应用、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文化、新媒体管理、新媒体史论、新媒体出版、新媒体采访、新媒体写作、新媒体法律法规……鉴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申报工作,2013年首次批复28所高校招生。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因学校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总体都围绕新闻传播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展开,这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化需求的新媒体人才大有裨益。但是,目前我国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五个二级学科中,并没有单独的“网络与新媒体”,很多院校也并没有开设“网络与新媒体”方向,而现实要求又促使他们开设很多新媒体相关课程,课时总量又不能过高,这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偏差,典型表现就是很多院所不知道开设哪个领域的新媒体课程更为妥当。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各个院校应当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根据自身情况尽力而为。除了应当有全面介绍新媒体的《新媒体概论》之外,还应加入根据情况加入相关内容:一是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师资条件,比如外语类院校可加入网络双语编译,理工类或综合类院校可以多开设各种计算机语言的课程等;二是充分考虑新闻传播下设各个专业特色,比如广告学专业可开设新媒体广告或新媒体营销之类的课程,编辑出版学可加入数字网络出版的内容。
二、新媒体课程的教学路径
(一)新媒体教学具有超越以往课程的超强实践性。这是由新闻学的强实践性和新媒体的高更新换代速率决定的。目前,我国新媒体课程教学现实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学生在校期间学过的很多内容(包括当时的前沿性内容)还没有运用到工作中就已经遭到淘汰,学生不得不在工作实践中从零开始。这是一个现实的悖论——新媒体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强实践能力的人才,需要开设很多实践性强的课程,但又无法适应强实践性领域在现实中的快速更迭。学生疲于应对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技术与应用,既有的少量的新闻学理论也不能迅速转化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现实需求。
面对此种形势,各个新闻院系纷纷做出改革,典型的做法就是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包括引智库进课堂、引进最新媒体编辑系统、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自开设新媒体课程以来,管理与传播学院已经与人民网、搜狐体育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学生实践的深度合作,并积极实践在课堂上引入业界人士,包括网易APP的业务主编、北大方正飞腾飞翔软件编辑等,事实证明课堂互动效果良好。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这还远不能满足新媒体课程的实践要求。
笔者认为,为培养出具有强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学生,需要各个新闻院所加强如下努力:第一,继续巩固和加深现有新闻学理论体系学习,而不是以最新技术和应用为学习主体。学为本,术为标,单纯掌握技术而不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的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显得后劲不足。无论媒体怎样变化,新闻学的根基不会发生改变。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加强与国外新媒体研究发达和发展迅速的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多方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防止在新媒体教育的起点上就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第三,继续加大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力度。对于有能力开设网络和新媒体专业的学校和地区,加大资金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培养高层次新媒体研究型人才和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资源设施相对落后地区,也要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尽可能与当地新媒体产业资源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机会。
(二)新媒体课程性质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高等院校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造成了学生一定程度上的‘知‘行分离,缺少一个系统性、理论性更强的科研实践过程。”当前,我国新媒体新闻教育基本依托于高等学院新闻学教育的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沿袭着传统,即便更加重视实践能力,也没有脱离传统课堂。在新媒体时代,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无处不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便捷,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愈显得无力。虽然各个学校对学生课堂上接触手机的行为都有相应的规范与纪律,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和讲授新媒体的课程,不能以相应的对策解决学生沉迷于手机而脱离课堂学习的问题,则显得尤为尴尬。
为此,笔者认为,分阶段、有步骤、有次序地进行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第一步,引进专业人士进入课堂,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目的在于防止教学与实践脱钩。这种手段在很多新闻院系当中已经开始践行,但是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等条件的限制,新媒体产业发达的地区才能做得更好。第二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新媒体竞赛和实践,比如首都体育学院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的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就是一个很好地锻炼契机,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和成长。第三步,尝试小班授课和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思考中进步,而不是简单地学会知识。比如首都体育学院开设的新媒体营销选修课程已经进行了翻转课堂的初步尝试,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也使教师更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从而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第四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3+1”、“2+2”教学模式。即“3年课堂学习+1年课堂外学习”,甚至“2年课堂学习+2年课堂外学习”,这里的课堂外学习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实习,而是形成有组织的、能够进行测评的实践考核系统,与理论教学同样记入学分。第五步,创立“创学模式”(创造+学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小到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大到一家自媒体甚至网站的运营,如果成效显著,可以适度放低理论课要求。
参考文献:
1.参见百度百科“时空”词条.
2.胡泳,王俊秀,段永朝.后工业时代:意义互联网的兴起[J].文化纵横,2014(01).
3.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3-13.
4.杨明娜,宋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学改革的困惑[J].当代传播,2011(06).
(作者: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新闻教研室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