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反转
2016-12-14王宏昌
王宏昌
近年来,在新媒介发展的背景下,舆论反转现象频繁出现,它是指在舆论扩散的过程中,受众的情感倾向前后发生逆转的现象,也叫“反转新闻”。舆论发生逆转,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网民都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在彼此之间传达沟通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可以说舆论反转现象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下出现的产物。
一、舆论反转的发生及特点
舆论反转现象之所以能够出现,是由于针对某一网络事件受众迅速形成舆论的高潮,继而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使这些新闻信息能够及时快速地传至整个社会。整个过程中,网民可以对新闻进行直接表达与评论,形成网络与现实言论的聚集地。
首先,新媒体一味力求实效而使报道碎片化,这是舆论反转现象发生的源头。以门户网站和自媒体为代表,记者、编辑为了抢发新闻获得点击率或网站阅读量,不顾新闻要素是否完整,甚至是事实是否真实就将新闻发布出去。同时传统媒体开始跟风网络,为了抢夺时间,甚至直接将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原封不动的照搬到自己的媒体上,把它当成新闻进行报道,“把关”过程大大减少。媒体这种为了追求时效性而产生的报道碎片化直接导致了受众在没有了解事情完整真相的情况下,做出不客观的判断,给之后的舆论反转埋下伏笔。如2015年的“男司机打女司机”事件,当网民看到男司机打女司机的视频后,矛头都指向了男司机,认为他太过野蛮暴力。而没过多久男司机行车记录仪曝光,视频中女司机不守规则的开车行为使舆情发生逆转,网民的矛头又指向了女司机,集体谴责她的行为。短短几天舆论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让人猝不及防。这就是因为新媒体在没有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具体经过搞清楚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将不完整的信息传递出去,网民在不知晓内情的情况下展开讨论、甚至谩骂,后来发生舆论反转。
其次, “去中心化”传播格局使受众意见快速集合,这为舆论反转提供环境。在传统媒介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受众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虽然也有反馈,但这种反馈是零散的、缓慢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意见的集合。但新媒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在这一特点下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同时新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得到了融合,这一特点加强了“去中心化”传播格局的效用,它加速了意见观点的集合与传播,最终形成一种舆论强势,改变了受众之前反馈的缓慢性。每一则新闻最先在网络上出现,通过大众传播传至每个社会成员,之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舆论反转发生,这些社交媒体其实就是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渠道,它们对舆论反转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群体感染、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影响受众的态度转变。从对舆论反转的界定可知舆论反转最核心的表现是情感倾向前后的转变,因此受众的心理活动或情感变化是形成舆论反转的最主要的因素。新媒介环境虚拟性与匿名性的特点,使得在虚拟环境中受众的表达束缚少一些,自由多一些。匿名性又给受众带来了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在以情感宣泄的推力下,群体感染开始起作用,这是一种观念或情感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散播开来,最终支配整个人群的过程。群体感染在舆论反转中表现为群体中一部分人情感的转变迅速散播,之后感染了其余人的情感,最终使整个群体发生情感转变。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信息的传播者带有情感倾向的结论式表达、信息炒作者别有用心的集中散发信息等行为也引导了舆论的走向。但在整个过程中,受众情感态度的转变是舆论反转最主要的表现,这种情感通常充满了激烈性。因为反转事件通常是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网民情感的爆发,网民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批判。这些情感宣泄通常是将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感或不能说的话表达出来,甚至是不计后果和影响的。
二、舆论反转的社会危害
从表层看,舆论反转现象的产生只涉及到新闻当事人的利害,受众情感发生逆转。但一旦受众的情感发酵、行为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最终影响正常的现实生活。
(一)舆论反转滋生了网络暴力。舆论反转现象之所以能够发生,常常是因为事件本身引起公众关注。理性表达无可厚非,但公众大量的不客观传播、不理性意见表达往往滋生网络暴力。比如在“大陆女童香港街头小便”这件事中,网民对当事人进行了人肉搜索,甚至将一些隐私公之于众;在“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的事件中,网民在还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对老人进行言语攻击,当中还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这些都是网络暴力的表现。网络暴力虽产生于网络但它会直接作用于现实生活,直接干扰到了当事人的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正常生活。所以如果舆论反转事件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其带来的危害程度也就会越来越高。
(二)降低媒体公信力。公信力是一个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舆论反转出现的情况下,媒体对新闻的报道前后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后续报道与前期报道完全相悖的情况,这就会使受众无法再相信媒体,对媒体失去信任。同时媒体是社会成员认识与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介质,但在舆论反转中,由于报道的片面性与不完整性带来的频繁转变会导致受众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模糊,失去了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对媒体会时刻抱着一个怀疑的态度,最终也会对媒体失去信任,从而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
(三)舆论反转潜藏社会风险。仔细看来,舆论反转的核心并不仅仅是探讨事件表面所呈现的问题,而更多地是探讨社会的深层问题。同时舆论反转这种情感上的前后变化看起来是在新媒介环境中形成的,但其情感根源还是来自于现实社会。受众每一次态度的转变,无不反映着对自身现实生活的认知与态度,同时这种态度的转变基本上都充满着矛盾冲突性和感情的激烈性,这种冲突性和激烈性恰恰是现实生活中矛盾与冲突的体现。就像“庆安枪击事件”一样,表面上的矛盾冲突是一名警察开枪击毙了一个闹事者,但实际上引起舆论风波的是这一事件延伸出的官员腐败问题等,因此在舆论反转的过程中,网民的意见表达其实反映的是每个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态度,探讨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然而恰恰是这些延伸出的问题往往威胁到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支柱,这便是舆论反转潜在的社会风险。一旦舆论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或控制,对于涉及社会秩序稳定的深层问题,网民不能达成理性的共识,那就很有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再加上新媒介所具有的平台的开放性、传播的及时性、受众的广泛性、表达的不授限制性等都暗含着舆论会不断的发酵,一旦发酵到不可控的程度就会给社会带来高风险。
三、如何规避舆论反转引发的消极影响
虽然舆论反转从某种程度使得信息公开透明、公众进一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但舆论反转的消极影响尤其是潜藏的社会风险一旦起作用,即社会秩序稳定遭到威胁,那弥补此危害所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因此有必要理性看待、应对舆论反转,规避不良影响。
(一)从宏观层面进行舆情监测。之前提到,舆论反转常常伴随着情感的激烈性、表达的不理智性,因而舆论充满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媒体环境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及时的对舆论进行汇集、判断,并积极引导舆论方向,稳定舆情,可以化解舆情危机。同时进行舆情监测也有利于及时控制网络暴力的出现,尤其是谣言的滋生。谣言会引起受众的恐慌与不安情绪,加剧舆论的不稳定程度。所以除了舆情监测外,还需要采取一些其它的措施来减少谣言产生。例如已经有一些传统媒体加大了解释性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力度,一些新媒体如新浪微博就开辟了“辟谣联盟”,搜狐开设栏目“谣言终结者”等。这些做法有利于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减少谣言的产生。
(二)媒介要严格“把关”。“把关”是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加工的过程。在新媒介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扮演传播者的角色,尤其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两微一端”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媒体,“把关”过程大大减少。在这种趋势之下,媒体更需要融合但也需要坚守,例如最基本的要保证新闻的客观、全面、公正。只有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减少新闻的碎片化或不完整性,从而防止新闻信息前后相悖的情况发生,进而防止舆论反转的发生,使受众能够信赖媒体,保证媒体的公信力不受损害。同时记者、编辑个人在进行具体的新闻采编活动时也要严格“把关”,查证信息来源,进行全面客观的采访,要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不能为了及时性与一时的点击率而不顾新闻的全面性,也不能为了制造轰动效果而失去了新闻的客观与平衡,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与主观臆断参入到新闻事件中。
(三)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媒介环境改变,信息传播短、频、快,这些对受众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如何判断什么是真相。美国学者Bill Kovach和Tom Rosenstiel在他们的《真相》一书中向所有人提出了在现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具备的“新闻素养”:我碰到的内容是什么,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信源是谁,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和核实的;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这些论述很能表明当下媒介环境受众接受信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也需要帮助受众提高媒介素养,例如新闻工作者可以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新闻工作者要继续发挥作为公共调查者的功能;媒体可以帮助民众见证一切,采编一般人采访不到的新闻等等。只有让受众变得更加理性,懂得什么才是真相,有基本的判断力,那么以情感态度转变为主的舆论反转也就很难形成了。
舆论反转是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某种程度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等这些宏观的因素对舆论反转的产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在如今新媒介的冲击下,一些传统媒体的生存更加困难,这就导致了媒体从业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走向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的道路,于是便出现了追求点击率、追求收视率等现象。媒介属性与体制有时难免也使媒体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因此在其中不断地寻找平衡是我们要时刻注意并要一直坚持做的事情。政府、媒体、受众共同努力,建构共同意识,也许才能真正规避舆论反转带来的危害。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