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经媒体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016-12-14李铁兵
李铁兵
近几年,以网络和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传统纸媒形成强烈冲击。面对严峻的生存现状,一些财经纸媒仍我行我素,报道内容游离于读者“焦点”,公式化、概念化、浅表化问题突出,不仅难以应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也可能流失仅存的读者群体。财经媒体要想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必须以读者为中心,增强报道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一、实用性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实用性看似是财经媒体生存发展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的读者,可以几天甚至几个月不读书不看报,却不能一日无“手机”。他们都是“手机党”,而对报纸的阅读要求越来越严苛——只在网上看不到时,才将目光投向纸媒。
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读者,财经媒体也好,财经记者也罢,既要增强危机感,也不必妄自菲薄。增强危机感,就是再像过去把读者当成“灌输”的对象不行了,现在的传媒市场早已成了“买方市场”;同时要认识到,新读者唾弃的是传统纸媒滞后的消息、互动性的缺失和表现形式的呆板,而对实用性强的经济报道只会越来越看重。
道理很简单,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政府机关工作干部、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消费者,都需要作经济决策:机关干部希望从中了解政策动态、新鲜经验或者发现问题线索等等,以帮助决策、改进工作、完善服务;企业管理者希望从中了解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寻找市场机遇;消费者希望从中了解政府决策、企业行为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以便做出正确抉择。
以5月1日刚刚实行的“营改增”为例,这是一件社会各界都非常关心的大事。政府机关干部关心的是这项政策对政府税收、企业发展有何影响,企业经营者关注自己税负的增减情况,消费者想了解买房时缴的税怎么计算。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财经媒体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报道,比如到房屋交易中心了解“营改增”后居民房屋买卖时税负的变化情况,可以让税务干部举例说明,还可以制作一些图表说明,这样的报道读者一定会喜欢看。
事实已经证明,能够帮助受众开卷有益的新闻,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离开了实用性,经济报道就失去了立足点。
二、前瞻性提高媒体话语权
如今,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扑朔迷离地展现。为了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作好经济決策,受众渴望新闻媒体对这些繁杂的经济现象做出分析与解释,希望经济报道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在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决策,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在报道最新的经济事实、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必须对事件的未来发展、经济走势、市场趋向做出展望与预测,提出应对性的建议,以帮助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做出选择的准备。在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增强经济新闻的前瞻性,积极为读者提供的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预测,已成为当前经济类媒体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为了增强报道的前瞻性,财经记者必须学会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从科学的分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总体意识,善于从宏观上进行观察思考,善于把所报道的事件放在大环境、大背景下去思考、去研究,而不拘泥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或领域。这样,就能使前瞻探索与时代合拍,与大局一致。
当下,河北上下正在举全省之力打好大气污染攻坚战。那么,这项重大决策对河北的钢铁煤炭等排放大的产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环保指标倒逼企业上马治污设备会不会联动产品价格的上升?大气治理对发展滞后的河北环保产业利好如何?这些问题领导关注,企业关注,百姓也很关心。因为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河北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2016年5月3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反馈意见的当天,河北乃至全国的环保股出现了大涨的情况。试想,如果记者此时采写一篇河北哪些股票因此受益的报道,相信一定有足够的阅读量。
如果说客观报道是新闻的生命,那么前瞻性就是新闻的灵魂。二者有机融合,方能成为驱动社会前进的热能。努力发掘和展现新闻前瞻探索的特殊“功效”,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三、如何写出实用性、前瞻性强的经济新闻报道
写出实用性、前瞻性强的经济新闻,记者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从群众关心的问题人手,选择报道主题和角度。就经济报道来说,读者关心与否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是不是发生在读者身边,新闻事实和读者有无关联等等。经济报记者应该多了解广大读者需求,多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读者的视角观察经济新闻、分析经济新闻、采撷经济新闻。二是在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下功夫。宏观指是指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微观则指财经事件和人物、消费和经营服务信息、商务信息、证券外汇信息等。经济报道的内容要想引起读者的共鸣,必须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路子,即宏观报道体现出微观的变化,微观报道符合宏观政策背景。前者的含义是,宏观经济报道必须体现出利益上的接近性,也就是一项政策出台、一个突发事件将对个体的经济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而不仅仅是笼统地进行宏观报道,要让读者知道重大决策、新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的利益带来哪些冲击;后者的含义是,微观报道必须体现出宏观变化的趋势和背景。也就是说,记者在采写经济新闻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对某个事实的内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预测,体现出“一叶知秋”的特点。三是让经济报道充满生活气息。按照传播学的规律,第一人称报道往往会让受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感染力方面也比第三人称报道更胜一筹。美国报业大王杰克富勒曾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第一人称既能够引人人胜,又能够是公正的。”作为一个名记者,唯有用心感知区域内的经济温度与动向,发现在隐匿于微妙变化中的经济现象,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个有经济内涵的故事,描绘一幅幅动态的经济风景。四是在提高信息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快”、“准”、“透”。所谓“快”就是及时为受众提供各种经济动态和和信息。所谓“准”就是新闻事实必须准确无误。所谓“透”就是让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受众同样能够看懂、听懂经济新闻。一方面,经济新闻中包含着很多的数据和专业术语;另一方面,经济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很抽象的领域,一个看似简单的经济现象、经济数据背后可能隐含着复杂的经济理论、利益博弈。而经济新闻的读者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又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经济新闻要写“透”,把“究竟发生了什么”写清楚、写明晰、写通俗,令专业人士读了解渴、普通受众看了明白。
(作者单位为河北经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