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争议的空间结构、话语特征与现代意义

2016-12-14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汇报张华救人

■ 陈 刚



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争议的空间结构、话语特征与现代意义

■ 陈 刚

作为曾引发全国性争论并影响至今的“张华救人事件”,其传播是改革开放初期媒体积极介入和引导争议性话语事件讨论的一场具有重要社会现实与话语实践意义的范例和试验。论文选取三家代表性媒体的文本,运用话语和内容分析法,透过对叙事语境视角、高频词汇、典型语篇以及话语策略等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张华救人及其争议的传播主要使用了控制性话语方式,在话语特征与意涵上体现出积极的国家主义修辞。结合当前语境,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在建构冲突性话语和争议人物等层面具有重要的话语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

张华救人事件;话语事件;价值观;国家主义;话语修辞

“张华救人事件”是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一件曾引发全国性争论并影响至今的争议性事件。2015年4月当事人张华骨灰由西安迁回故里,又再次激活了社会的历史记忆。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Dilthey,W)认为,历史所具有的意义,都是由各种事件的价值和意味、各种经验的意义及其关系,以及由行为的目的和结果构成。所谓“意义”就是通过人们的“表达”所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是人们的“理解”的东西,事物由于涉及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而具有意义,“意义”“理解”与“历史”是有机结合的。①从现代视野出发,紧扣当时的历史与社会语境,透过媒体的报道打捞和梳理这场著名的争议,在重回历史的语境中理解争议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更为重要的则是透过对这场争论话语实践的考察反思其社会历史价值和现代的现实意义。

一、解读与对话: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

“张华救人事件”发生于1982年7月11日,当日西安市69岁的掏粪工人魏志德,在疏通粪道时被沼气熏晕,跌入粪池。刚好路过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在营救魏志德时不幸跌进粪池牺牲,年仅24岁。“张华牺牲后,不论同学,还是西安市民,很多人都在私下争论张华之死的价值。甚至有人提出,用一个24岁年轻大学生的命,去换一个69岁老农的命,是否划算。”②随后这起大学生救人事件掀起了一场席卷整个中国的关于价值如何衡量的讨论热潮。社会舆论围绕24岁的年轻大学生为救69岁老农而死是否值得,展开了一场可谓旷日持久的关于生命价值观的争论。

将“张华救人事件”推向全国关注和讨论的是《光明日报》的系列报道和上海《文汇报》组织的讨论。《光明日报》是较早报道“张华救人事件”的国家级主流媒体,当年8月5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了消息《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光荣献身》,并附上一篇题为《社会主义文明的赞歌》的编后语。此后的9月至12月间,有近一个月时间《光明日报》在重要版面刊发相关后继报道或评论。而对此事出现的争议进行组织和报道的媒体中,最早则是上海的《文汇报》。当年11月9日,《文汇报》刊发署名“多言”的质疑文章《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在文中“多言”提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懂得自己生命的宝贵,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国家创造大于本身价值的价值,而不是去换取一个69岁老农的生命。拿了金子去换取等量的石子,总是不合算的,启动了“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的讨论。此后的20天内,《文汇报》就收到全国各地的信稿达4500多件,1/3来自高校学生。③在众多读者来稿中,有人认为,张华救人的思想可以称赞,但为救一个农民牺牲不值得;还有人说,假如我是张华,我就不下去救。④《文汇报》从当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底,共有9天采用了专版的形式讨论了这场关涉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争议。在一定意义上,《文汇报》的报道和讨论,将原本持续弥散在民间的激烈争论,过渡进入另一个舆论场即新闻媒体的讨论中,将事件的争议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争议中,与“真理标准问题”(1978年)以及“潘晓来信”(1980年)引发的议题式的、更多地表现在理论与思想上的争论不同,某种意义上,“张华救人事件”是改革开放后针对具体事件引发的真正意义上的争议和话语事件。“话语事件”(discourse event)是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在强调“话语”不是单纯的文本语言,而是隐藏着权力身影的实践活动。福柯认为,一般话语空间中的事件群体构成了话语事件,话语事件是一个有限的整体,而事件中的话语陈述是如何出现的则是福柯关注的重点。⑤另一位话语分析学者费尔克拉夫(N.Fairclough)则认为,有话语参与和建构的事件即是话语事件,其将话语事件看作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实例,话语事件的分析包括话语事件的机构和组织环境,话语事件如何构成话语实践的本质,如何构成话语的建设性或建构性效果等。⑥按照费尔克拉夫的理解和解释,作为话语实践的话语事件,不仅体现了事件中话语的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更建构了事件的社会实践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和意义而言,作为争议性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也是一起存在不同解读,引发广泛讨论、对话的典型的话语事件和话语实践。

对争议(controversy)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哲学家马塞洛·达斯卡尔(Marcelo Dasca)认为争议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解读(interpret)与对话(dialogue),解读意味着不同的理解,而对话则是争议讨论的传统,没有对话就构不成争议。⑦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由于事件所具备的冲突性和复杂性等属性,决定了其话语空间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同的参与者由于利益立场、知识结构以及动机等的差别,会从不同的视角和进路以及其他参与者的话语与行为来理解和解读张华及其救人行为。另一方面,话语是争议的表征与实践,争议是借助话语对话的方式来表现和呈现的,而话语表征实际上意味着有关意义的表达、竞争与争夺。面对同一个现实,不同的群体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框架,从而发生激烈的意义争夺之战。在话语的竞争中,话语行为效果是“被授权的发言人” 通过话语表征作用于其他能动者,再通过其他能动者的行动,作用于事物本身。⑧因此,作为话语事件的“张华救人事件”,其产生的对话实践中,不同的话语主体参与对话和表达,形成话语竞争与争夺的态势,其影响与效果是,一方面,在解读中形成对张华救人及其意义的不同理解并产生分歧性的公共话语,建构和影响社会认知;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透过对话与话语的竞争与争夺,在一定意义上,建构对张华救人行为的认定即对争议的定性,从而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

二、价值观:“张华救人事件”争议的空间结构

哲学家奥斯卡·卢德勒(Oscar Nudler)认为争议意味着认识上有分歧(divergence),对争议的解读和认知的空间,应该是立体、多元的,涉及自然权利与历史主义,事实与价值等。卢德勒研究和归纳了争议空间结构的三个特征:一是通常争议的空间结构里,都有一个关键元素(key element),这个关键元素是争议的核心和焦点,其它则是与之相关的子议题;二是由于争议空间自身的高活跃结构和构成,关键元素不是静止不变的,与其它相关争议问题存在互换与变化的可能,转移后新的争议核心就会产生;三是争议的空间结构主要有两部分构成:清晰明确的区域(explicit regions)和含蓄抽象的区域(implicit regions)。⑨表层清晰明确的部分指的是争议相关的事实性信息,如事件发生的逻辑过程等;深层的抽象的分析则是指需要讨论和协商的争议反映的本质问题。因此,考察和分析“张华救人事件”传播的话语特点,需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梳理和厘清这场争论的空间结构。

(一)争议的原点:人物年龄与身份的权重

“张华救人事件”中,双方的身份分别是,张华,第四军医大学的大学生、中共党员和军人;魏志德,西安市掏粪工人。由此形成的身份标签为,“张华既是大学生,又是共产党员,还是军人”,“魏志德只是一个掏粪老农”。在年龄层面,张华,24岁,风华正茂;魏志德,69岁,年过花甲。按照社会学关于社会阶层的研究与分类,显然,事件中的双方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双方在身份和年龄上的不同和差异,争议在当时形成了两个焦点和原点:一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青人救一个老年人值不值,因为你的未来还长,发展空间大;二是一个大学生(军人、党员)救一个淘粪的老农值不值。当年,社会上的争议也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进而上升至生命价值是否对等以及如何衡量等层面的争论。

(二)争议的层次:正面人物的认识分歧

(三)争议的核心:生命的价值

综合上述分析,“张华救人事件”争议的空间结构图示如下:

三、话语的叙事与策略:“张华救人事件”传播的话语分析

对“张华救人事件”争议传播的话语分析,将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上海《文汇报》三家媒体为分析的样本媒体。作为这场争议的主战场,《文汇报》是对事件及其后的争议关注和报道最多的一家媒体;《光明日报》作为国家级媒体对事件报道才使其全国皆知,之后也对该事件多次头版报道;《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级别最高的党报,某种程度上可代表国家主流媒体对此事件的态度。文本采集时间区域为1982年7月11日至1982年12月31日,即从事件发生开始至围绕事件的争议讨论初步平息止。

(一)内容与主题分布

对三家样本媒体文本的采集方面,主要透过电子数据库搜索包括“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和“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并辅以手工查阅和采集。在采集时间区域内,剔除与主题不直接相关以及仅作为背景提到的文本外,共采集有效文本113篇,分布情况分别是《人民日报》6篇,《光明日报》36篇,上海《文汇报》71篇。

三家媒体中,上海《文汇报》作为一份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大型综合性日报,是此次争议的主战场,这场价值判断大讨论可以说是“起于文汇,止于文汇”。《文汇报》对“张华救人事件”的报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82年10月18日至11月8日为第一阶段。1982年10月18日《文汇报》头版以《奋不顾身跳下粪池,舍己救人道德高尚——张华不愧为大学生楷模》为题报道了张华舍己救人的事迹,并配发了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好榜样》的评论员文章,开始了对“张华救人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报道。这一阶段《文汇报》的报道在对事件的态度和倾向上,持肯定和赞扬立场;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11月9日至12月28日。这一阶段《文汇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参与讨论的信稿,在“社会大学”专刊中有9天以专版形式刊发读者对此事件的讨论,此阶段《文汇报》的报道更多地是以专版形式组织和呈现讨论与争议,使《文汇报》成为当时全国公众与媒体参与争议讨论的主战场和主要场域。见表1。

表1 《文汇报》有关“张华救人事件”的报道情况

注:《文汇报》第二阶段的报道中,除1982年11月11日、16日和30日的3篇报社采写的报道外,其余65篇均为读者参与讨论的来稿。

作为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都对“张华救人事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两家媒体虽然几乎没有直接参与争议的讨论,但从两家媒体报道的时机和内容来看,其报道基本都是针对当时的争论而作出的正面回应和解读,或者说是两家媒体透过自身的权威和影响力,针对争论采取的高屋建瓴式的舆论调控和引导。其中《人民日报》针对单一事件发表了6篇重量级的报道和评论,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是比较少见的。在报道内容的态度和倾向上,两家媒体的40多篇报道几乎全部为肯定和赞扬,并对张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号召全国的大学生和青年学习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在一定意义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高屋建瓴的报道和评论,在对张华及其救人行为的性质认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引导和促使争议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总体而言,三家媒体有关“张华救人事件”的报道,在态度和倾向方面的分布情况如表2。

表2 三家媒体的报道和编辑倾向比较(单位:篇)

另外,三家媒体有关“张华救人事件”报道的主题分布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在报道主题上,注重对张华救人精神与事迹的解读和号召全国学习,而《文汇报》则更多地呈现事件引发的争论。

表3 三家媒体有关“张华救人事件”报道的主题分布

(二)话语叙事的特点分析

1.话语叙事的视角

2.语境分析

(三)关键词与高频词汇分布

关键词(key words)和高频词汇是语篇和文本中出现频率高且话语意义与文本主题关联紧密的话语单位。通常,关键词、高频词汇等语篇文本中活跃的词汇,不仅限于单个的词,还包括词组和短语,透过这些词汇能够判断出语篇及文本中的话语聚焦和讨论的重点。使用新闻文本分析工具Rost(4.6版),对三家媒体的113篇文本中关键词和高频词汇进行统计与分析,剔除文本中无直接意义的词汇(如“张华”“西安”等),按字数分类,结果如表4。

表4 三家媒体“张华救人事件”报道文本中的高频词汇和关键词

注:使用统计工具的同时,透过Word查找功能,进一步排除一些对应词汇中如“值得/不值得”等的重复统计现象。

透过上述统计,围绕张华救人这个中心事件,三家媒体的113篇新闻文本中,词频排名居前十的词汇依次是:“楷模”(467)、“榜样”(431)、“优秀大学生”(402)、“价值观”(393)、“舍己救人”(356)、“雷锋精神”(348)、“不值得”(287)、“民族精神”(262)、“个人”(251)和“值得”(247)。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场争论讨论的主流和话语聚焦的主要内容。另外,《文汇报》专刊讨论的65篇文本中,冲突性话语的使用情况如表5。

表5 《文汇报》“社会大学”专刊“张华救人事件”讨论中的冲突性话语

(四)话语策略分析

三家媒体在“张华救人事件”的报道中,主要体现了三种话语叙述策略:

(五)典型语篇与文本分析

《文汇报》1982年11月22日“社会大学”专刊刊登的讨论文章《生命牺牲而真理昭然—我所理解的价值观》(作者为同济大学的方耀楣),全文两千余字,无论是从话语的叙事方式还是修辞策略来考察,都是一篇典型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闻文本,也是《文汇报》当时参与讨论和对话的一篇重量级的文章。作者从张华救人引发的价值观争议和多言的观点切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了张华救人行为以及应该如何理解、衡量人生的价值。“讲人生价值不能离开社会的需要、他人的需要。张华以自己的英勇行为,谱写一首饱蘸共产主义思想的诗篇……他的人生价值就是大,他的死就是值得。”

在话语修辞策略上,主要采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式,直述胸意,感情色彩浓厚。将张华救人行为喻为雷锋精神的闪耀,并将张华和徐玮烈士作比较,认为张华是一位心怀共产主义信念与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新时代的雷锋、优秀大学生、共产党员和大学生的楷模与榜样。“一颗无名的小草”“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只有大河有水,小河才不会干”“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不会干”等是文章中使用的典型话语。

四、积极的国家主义修辞:“张华救人事件”传播的话语意涵

从媒体层面来看,“张华救人事件”引发的争论,持续一个半月,讨论集中,有始有终。透过对媒体的话语叙事视角与策略、语境、高频词汇以及典型文本等层面的分析,总体而言,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媒体虽尚有宣传教育式报道的痕迹,但媒体在处理争议性话语事件时,其话语形式和语言多样化较之前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新闻媒体敢于公开事件中的一些不同看法和认识,既是当时改革开放背景下新闻媒体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思想解放语境下人们积极参与表达的结果。从《文汇报》的讨论看,当时的读者思想解放,敢于说真话,也勇于发表不同的观点,这一点从大量的读者来信参与以及大部分的读者来信都署的是真实的姓名和单位就可以看出。与此同时,从话语主体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张华救人事件”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以及媒体对于事件引发的争议给予了尊重和一定的讨论空间,释放了社会对于张华救人行为的不同解读所触发的社会分歧和焦虑。

五、道德示范与冲突性话语建构:“张华救人事件”传播的现代意义

(一)道德标志性人物的现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二)媒介冲突性话语的建构

(三)媒体如何透过话语建构争议人物

注释:

① [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8页。

④ 进言:《思想可以称赞,牺牲并不值得》、张亚:《假如我是张华,我就不下去救》,《文汇报》,1982年11月16日。

⑤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28页。

⑥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⑦ Marcelo Dascal,Han-liang Chang(2007).TraditionsofControvers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p.9.

⑧ 曾庆香:《话语事件:话语表征及其社会巫术的争夺》,《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⑨ Oscar Nudler(2011).ControversySpaces:AModelofScientificandPhilosophicalChange.John Benjamins B.V.p.18.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毓强】

猜你喜欢

文汇报张华救人
《文汇报》副刊中的爱情书写(1938―1958)
年轮
白衣天使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
救人命的灭鼠药
诸葛瑾救人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