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记》及其他
2016-12-13张魁兴
张魁兴
《红军长征记》及其他
张魁兴
现在影视作品中的长征故事,多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1937年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故事或改编的故事,也有一部分是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其实,在1937年就有一部中国版的《红军长征记》流传于世,有学者研究认为,斯诺先生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所依据的资料也应该来源于《红军长征记》,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资料是斯诺先生亲自采访的资料。据称,《红军长征记》是最早、最直接、最真实的红军长征回忆录,作者均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将士,后来大多是党和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人,其文体朴实无华,所记真实可靠,只是被历史尘封多年,后经研究挖掘才得以重见天日。
《红军长征记》原名叫《二万五千里》,也叫《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1937年已经编辑完成,但没有印刷,只有复写本。据丁玲回忆,《二万五千里》经过加工修订,最终选定一百一十篇,三十多万字,装订成上、下两册,并誊写了几部(应该是七部)。1942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虽然还是内部资料,但已是印刷品。是丁玲主编,董必武、陆定一、舒同等编。2006年国内出版了多个版本的《红军长征记》,甚至还有影印的《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但内容几乎都一样。而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斯诺先生确实见过《红军长征记》或《二万五千里》,因为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珍藏的《红军长征记》,是斯诺捐赠的,是朱德签名送给斯诺的。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共四百一十二页,收有回忆录一百篇,其中,上册四十二篇,下册五十八篇及歌曲十首。
国内影印版《二万五千里》的来历更为复杂一些。誊清稿本《二万五千里》珍藏在鲁迅纪念馆,是1962年首任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谢澹如家人捐赠的。这部誊清稿本是1937年初由中共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带到上海的,此后交由谢澹如收藏。据称,该誊清稿本当时一次复写了七份,其中一份由冯雪峰带到上海,有一份留在延安,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他誊清稿本,估计都散失掉了,只有冯雪峰带到上海的誊清稿本存在于世。这部《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发现的唯一珍藏本,是国家一级文物。影印版《二万五千里》就是根据《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影印的。影印版《二万五千里》就是1937年丁玲主编的《二万五千里》,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复写版”《二万五千里》的删减版。
现在我们所说的长征,最初并不叫长征,多数文献上叫战略撤退和转移。而国民党称之为“流窜”。最早将中央红军的战略撤退和大转移行动称为“长征”的文献是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的《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概念的是红军总司令朱德,出现在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第一次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是红一军团直属队党总支书记萧锋,他在日记记载“红一军团行军最长的部队走了二万五千里”;最早的文献是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
《红军长征记》或《二万五千里》记载的只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纪实,实际上参加长征的不仅有红一方面军,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应该说,2006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更接近于1937年编写的《二万五千里》。1942版的《红军长征记》不如1937版的《二万五千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精简版本多是因政治原因删减的,比如情绪化的文字,还有被认为有损红军形象的文字,实际上“这些被删去的文章和被修改的文字,恰恰是非常宝贵的。”应该说,1937年誊清稿《二万五千里》更完整、更原始、更真实、价值也更高。
还有一本《红军长征记》是俄文版的,没有中文版。据出版《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的研究学者丁晓平介绍说,1938年11月由苏联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记》,有三部作品组成,是廉臣(陈云)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杨定华(邓发)撰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和《由甘肃到山西》。该书八十页三十二开,以长征地图作为封面,内外插入毛泽东、周恩来和红军将士图片十幅。丁晓平还介绍说,第一本亲历长征的外国人口述长征的长征图书是《神灵之手》(中译《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的自述》,萧克将军写代译序)。他叫勃沙特,中文名叫薄复礼,英国籍传教士。1936年8月英国出版的《神灵之手》,其中讲述了勃沙特随红六军团行军的过程,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作品,比美国斯诺先生《红星照耀中国》还要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