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东 侯德榜 开垦中国近代化工荒原的两位书生
2016-12-13徐振泽
徐振泽
张建中
范旭东侯德榜开垦中国近代化工荒原的两位书生
徐振泽
在中国,因他的逝世中断国共两党领袖的谈判,他的灵堂里同时挂着毛泽东和蒋介石赠的挽联,这是个神话;在日本,他舌战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从日本索回当年被侵略者劫掠的中国无数财产中唯一的一套化工设备,这更是个神话。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是我们万万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运输航运业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这是毛泽东讲给黄炎培的一段话。
本文讲述的就是范旭东及其掌门人侯德榜那些“万万不能忘记的”故事。
民国初年,洋布、洋火、洋油、洋针……几乎占尽了中国民生市场,在这种情势下,范旭东等一批民族企业家迎难而上、绝地反击,吹响了市场收复战的号角。然而国家贫弱于内、列强环伺于外,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中,他们既要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打压,还要冲破腐朽制度的羁绊,又要应付贪官污吏的盘剥,脚步沉重而艰辛,历程豪迈而悲壮,整个过程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爱国主义教材,还包含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洋书生谱写的中国“神话”
范旭东与侯德榜都是“海归”,是分别在日本和美国留学归来的“洋书生”。在人们的印象里,这种人大都性情木讷、索然无味,可是这二位却与众不同,这里,我们首先列出十宗他们创造的现代“神话”,其中很多都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甚至与读者息息相关。
第一宗:创办久大盐厂,结束中华民族“吃土”的历史。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这是我们常常引以为荣的事情。遗憾的是直到民国初年,中国老百姓食用盐中的氯化钠含量还仅为百分之五十,其它都是盐卤和泥土,比西方国家牲畜用盐的指标还低百分之三十。由此,洋人一直嘲笑我们是“吃土”民族。
为结束这堪比“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奇耻大辱,范旭东在塘沽办起了久大精盐公司,但在工厂开工后马上就遇到了销售问题。
我国食盐专营始于战国,两千年来,盐税不仅成为封建统治者丰厚的收入,还养肥了通过垄断食盐而暴富的奸商。范旭东盐厂的投产,直接触动了盐商利益,于是,他们一是制造谣言,称久大精盐有毒;二是通过盐务衙门控制准销食盐的“盐引”,企图将“久大”扼杀在摇篮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范旭东委托股东杨度找到时任大总统袁世凯,讲明情况,而且直接将久大精盐放入汤碗,共同品尝。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一直是负面的,但身为总统,他对中国发展自己的精盐企业还是支持的,于是一次就批准了“久大”在鄂、湘、皖、赣等几个口岸的销售权,使久大的销售走上了正常轨道。
一个企业胆敢找到大总统,挑战政商势力似乎根本无法撼动的盐商,在当时确实是被当作神话传播的。
到1936年,久大“海王星”牌精盐的年产量已达二十万吨,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吃土”的历史。
第二宗:“千分才子”加盟,“红三角”荣膺国际金奖。
盐厂走上正常轨道后,范旭东开始实践以盐为原料建设碱厂的梦想。为获得这方面技术人才,经李国钦、陈调甫推荐,他给远在美国的侯德榜写信,诚邀其回国,共同开垦中国化工产业这片荒原。
范旭东的信一片至诚,热辣滚烫,既抒发了自己实业救国的抱负,又倾诉了无法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的苦衷。虽然只是一封信,却似“三顾频频”,收到了诚至金开的效果,让侯德榜毅然放弃已颇有建树的制革专业,回国效力。
其实,此前侯德榜对制碱并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但他在学界却有很大的名气。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发布招考赴美留学生的消息,二十一岁的侯德榜前去应试,顺利进入学堂。起初,没有人看好这个来自福建农村的学生,没想到期末考试,侯德榜居然考出了十科全部满分,总计一千分的成绩,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神话,被称为“千分才子”。
实践证明,范旭东对侯德榜的选择是正确的。1926年6月29日,永利终于生产出优质纯碱,掀开了亚洲制碱工业的新篇章。同年8月,该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膺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最高荣誉金质奖,永利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第三宗:死磕卜内门,“与虎谋皮”赢得半壁江山。
碱厂投产后,同样遇到了市场问题,而且对手是世界三大化工集团之一——卜内门洋碱公司。1900年,该公司在上海设分部,很快就垄断了中国市场。一战期间,因没有竞争对手,卜内门以运输困难为由,将碱价提高七八倍,使中国以碱为原材料的民族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为维护自身在中国的利益,自永利碱厂兴办,卜内门就一直从中作梗。1922年,范旭东与卜内门中国分公司经理李德立在庐山相遇,此人讥讽范旭东:“现在中国办碱厂恐怕早了三十年。”范旭东回敬道:“我恨不得早办三十年。”
永利纯碱在美国获奖后,一场垄断与反垄断的战斗随即展开。首先是卜内门挟其雄厚资本及广阔市场,在上海等地大幅降价、赊销。对此,范旭东以牙还牙,在卜内门降价时,永利也以更大幅度甚至低于成本价抛售,并延长赊销兑款期限。与此同时,他派人前往日本,委托三井公司在日本代销永利产品。
几个月后,高傲的英国人不得不低下头,要求与永利协调价格。经几番谈判,卜内门终于同意将中国市场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额留给永利,同时成为永利在日本的纯碱代销商。
永利与卜内门搏杀所取得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树立了光辉榜样。
1934年,永利厂开始办公时合影。
第四宗:两翼齐飞,建成亚洲第一大厂。
在南京市长江北岸,有个钢塔林立、管道纵横、绵延数千米的化工园区,此地古称“卸甲甸”,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卸甲之地。但近百年来,人们一直称其为“大厂镇”,因为这就是范旭东当年所建亚洲第一大厂——永利硫酸铔厂所在地。
“铔”是“铵”早年的译音,硫酸铔即硫酸铵,是俗称“肥田粉”的化学肥料。生产硫酸铵需以硫酸与合成氨两个系统为基础,其中硫酸产量当时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为此,在碱厂正常运营后,永利便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建设硫酸铔厂的工作中。
项目启动后,范旭东在国内协调各方面关系,进行基本建设。侯德榜则带领一批人马前往美国,完成采购、因地制宜设计和生产实习的任务。在美期间,侯德榜团队共绘制了七百多张图纸,择优选购了美、德、瑞士等六七个国家的设备。令人惊诧的是,在将这来自各国的设备运回国内安装时,几千个接口竟无一差错,凸显了当年清华“千分学子”的一丝不苟和聪明才智。
1937年1月,南京硫酸铔厂硫酸、合成氨两套系统相继开工,2月5日,顺利产出“红三角”牌肥田粉,质量可与英国“狮马”牌媲美,开创了中国生产化学肥料的先河。
这座亚洲第一大厂的建成,打破了德国霭奇公司和英国卜内门公司对中国硫酸市场的垄断,表明中国已完成了酸、碱两翼齐飞、基础化工配套成龙;同时证明中国已经能够驾驭高温高压的合成氨系统,其意义相当于今天掌握了核武器和航天技术。
第五宗:遭入侵千人大撤离,宁举丧不降日寇。
1931年日本占领我东三省,几年后又控制了华北。从此,日本人就多次来塘沽,提出与永利“合作”,但均被公司代表李烛尘以“不收外国股金”为由拒绝。
卢沟桥事变后,日方直接找到范旭东,提出购买碱厂。范答道:“厂子我不卖,你要能拿走,就拿走好了。”1937年底,日军强占了永利碱厂。幸好范旭东料到这种情况迟早会发生,已经将碱厂重要档案资料、关键设备和物资、一千余名技术骨干及眷属转移到大后方。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南京硫酸铔厂造成的损失更大,因该厂生产的硝酸、硝铵都与军工相关,日本人便想完整接下来,为其所用。他们再次找到范旭东,称只要他肯合作,就可以保证工厂安全。范旭东断然拒绝,表示“宁举丧,不受奠仪”。
从1937年8月开始,日军飞机三次轰炸铔厂,工厂被迫停产。随后,范旭东下令凡是能带走的机器、零件、图样都抢运西迁,搬不走的也要将仪表拆下,埋起来或扔进长江。
南京沦陷后,范旭东在西迁路上号召大家“要克服逃难心理,利用这个机会在大西南为中国再造一个化工基地。创造新环境,救国兼以自救。”
根据范旭东的设想,永利面对资金紧缺、撇家舍业、蜀道弯弯,还常有敌机轰炸的困难,在四川先后建成了久大模范盐厂、永利川,恢复了黄海研究社。他还将川厂所在的五通桥改名为“新塘沽”,在重庆办事处墙上,挂起塘沽碱厂的照片,上书“燕云在望,以志不忘”八个大字,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打回去。”
当年,永利厂创造的千名眷属大搬迁的神话,充分彰显了我国民族实业家“不移不屈”的气节,鼓舞着人们的抗战激情和战胜侵略者的决心。
第六宗:创建“侯氏制碱法”,中国人进入世界化工史册。
永利川碱厂开工后,因当地井盐比在塘沽所用海盐的价格要高得多,直接影响了企业效益。但当他们去德国购买相对先进的察氨法制碱专利时,对方却提出产品不得在“满洲国”销售。侯德榜一口回绝了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同时决定自己开发新的制碱法。可是在工业落后的川西,连一支温度计都买不到,于是,他们将实验室设在香港,侯德榜在美国遥控。经过五百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两千多个样品,终于在1940年确定了工艺路线。
该工艺将氨碱法与合成氨系统结合起来,在生产纯碱的同时得到氯化铵,大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此外,由于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了设备,与苏尔维法相比,纯碱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这种制碱路线的成功,不仅为世界制碱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了荣誉。1943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侯德榜荣誉科学博士。同年12月,他又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学会名誉会员。该学会在全世界化工界享有崇高威信,自1881年成立以来,仅吸收了十二位外籍会员(亚洲中国、日本各一位)。此后,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
第七宗:范旭东溘然长逝,毛泽东蒋介石中断谈判。
1945年10月初,人们都紧张地关注着国共两党那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谈判,不料4日下午,场外突然传来范旭东逝世的消息。毛泽东与蒋介石当即决定休会,随后,周恩来、林伯渠、张群、张治中等两党重要人物纷纷前往范旭东府邸吊唁。周恩来代表毛泽东送了挽联,上书“工业先导功在中华”。蒋介石所送挽匾的内容是“力行至用”。
10月21日,重庆各界五百多人为范旭东举行追悼会,灵堂里同仁垂泪、素花如云、挽幛成林。周恩来在挽联中写道:“奋斗垂卅载,独创永利久大,遗恨渤海留残业;和平正开始,方期协力建设,深痛中国失先生。”侯德榜的挽联为“此痛岂能言,廿六年戮力同心,大业粗成兄竟去;其谋堪大用,一百日倦飞赍志,长材凋谢我何依”。
此后,范旭东的灵柩一直放在防空洞里,1947年夏,由“民本”轮顺长江东下,经南京、塘沽移葬北平。轮船经过南京时,数千永利员工站在岸上为范旭东送行。当工厂与轮船的汽笛同时发出呜咽般的吼声时,长江两岸恸声震地、泪雨排空。宁厂派出船只,陪航十里,依依不舍,目送“老东家”远去。
范旭东灵柩抵达塘沽,久大、永利员工祭奠三日。当火车路经天津时,该地实业界人士二百多人为其路祭。
在中国,因其逝世而中断两党领袖谈判、灵堂里能同时挂着毛泽东和蒋介石挽联,应该算个神话了。
第八宗:筚路蓝缕,一位迥然不同的资本家。
范旭东追悼会从重庆开到北平,可谓举国哀痛。其原因不只是他催孕出中国现代化工产业,更重要的是范旭东有一种独特而闪光的人格魅力。
从范旭东成就的事业来看,他应该算个有钱人,但据侯德榜回忆:“先生当公司总经理三十余年,出门不置汽车,家居不营大厦,一生全部精神,集中于事业。”
据范旭东女儿讲,当年她们家吃的大米都要从湖南老家发过来,就因为比天津便宜。重庆时期,范旭东的收入不够养家,还要典当妻子的首饰帮补家计。
其实根据章程,范旭东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创业酬金并不算少,但多年来他一直将其捐给“黄海化工研究社”,用作科研经费,以至临终也未给妻女留下什么,最后两个孩子留学的费用还是侯德榜等人设法筹集的。
范旭东如此节俭,但对员工生活福利和身心健康却十分关心。早在企业发展初期,永利、久大就建起了职工新村。为解决看病问题,工厂建起医院,还专设了妇产科。他在中国率先创办了企业图书馆、职工培训学校。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还兴办了小学、幼稚园,员工子女一律免费。
永利是中国较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实行全员分红的企业,较好地解决了劳资关系问题。
范旭东大女儿范果恒还讲述过这样一件事,说她小时候随父亲和永利公司住在天津,公司有个网球场,一次,范果恒想去打网球,但爸爸说“不行,这是给员工预备的,你没有这个特权”。
不论工厂的待遇,还是一个老板严以律己的践行,在那个年代都十分罕见,听起来都好像是瞎话、神话。
第九宗:舌战麦克阿瑟,从日本索回被掠资产。
范旭东去世后,董事会推选侯德榜为永利总经理。此刻,一个迫切又复杂的问题就是从日本人手中要回工厂,聚集队伍,准备开工。但当他们回到塘沽、南京时,发现工厂已满目疮痍。尤为严重的是,有些设备、甚至整条生产线都被日本人拆卸运到日本,用在他们的装置上。在查清事实后,侯德榜曾试图依靠国民党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追回被抢走的物资,但国民党接收大员对此既无兴趣又无胆量,他们告诉侯德榜,此类事情须通过驻日盟军总司令部才能解决。为此,永利派人前往日本,通过交涉,日方答应归还装置,但他们强调设备运到日本后,在使用过程中有些零部件已经损坏、更换,这些更换的东西不能返还,其中就包括氨氧化过程起催化作用、极其贵重的铂金网等。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侯德榜亲赴日本,与麦克阿瑟当面交涉。他说,日本的作法就像强盗抢走了一辆汽车,使用期间换了轮胎,在案件被侦破、向被害人返还赃物时还想把轮子拆下来,这种作法于情于法都是可笑和荒谬的。
麦克阿瑟十分钦佩眼前这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善辩能力,而且觉得言之有理,于是便责令日本不仅归还整套装置,还要负责拆卸运输等事宜。
1948年,由一千四百八十二台件设备组成的南京硫酸铔厂硝酸生产线终于回到南京。值得骄傲和悲哀的是,当年日本从中国劫掠了那么多设备、财产,侯德榜等人要回的竟然是唯一的一套,因此又被看成是一个神话。
第十宗:渤海之滨,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是《抗大校歌》的歌词,她记录了革命先辈曾经浴血奋斗的历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渤海之滨,也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自觉地担负着“人类解放和救国的责任”。
“中国如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富贵功名所感,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这段话既是范旭东一生以实业救国的动力,也是这群“优秀子孙”聚集在他身边的原因。早在选择这条道路前,范旭东就认识到“事业的真正基础是人才”,为此,他实践梦想的第一步便是“招兵买马”。首先,他将留学英国的王小徐、留日的李烛尘、毕业于东吴大学的陈调甫等拉入项目发起人行列。1921年,当陈调甫去美国考察时,范旭东嘱咐他一定要在美国再物色几位优秀人才。于是便有了侯德榜、刘树杞、吴承洛、徐允钟的加盟。
与此同时,范旭东又在国内请来孙学悟等志同道合的书生,还在各高校找到一批优秀毕业生,将吴览庵、张佐汤、郭炳喻等招至麾下。
在永利硫酸铔厂开工前后,“永、久、黄”已经成为国内拥有最多海归学者和高端人才的企业。
新中国建立后,永利不仅将遍布大江南北的企业交给了国家,还为新中国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从范旭东所办的企业中,曾经走出过共和国一位部长(李烛尘)、两位副部长(侯德榜、姜圣阶)、一位中科院研究所所长(孙学悟)、十多位国家部委的司局长。此外,还为一些企业、大专院校输送了数百名企业领导人、化工专家、教授和院校负责人。
永利的“神话”还有很多,此刻,人们不仅要问,创造这些神话的范旭东和侯德榜到底是什么出身、什么经历?事实上,他们都是出生在农村的苦孩子。
范旭东——从范氏孤儿到化工巨擘
范旭东1883年10月24日生于湖南长沙东乡,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范锐,字旭东。六岁时,父范琛早逝,从此,家境每况愈下,一度只能靠母亲为保节堂做针线活为生。幸好兄范源濂立事较早且能力超常,十三岁考中秀才后便开始教书贴补家用,才为范旭东创造了生活和学习条件。
当时梁启超在长沙时务学堂担任总教习,宣传变法思想。范源濂不仅成为其高足,且积极参与其活动。1900年,范源濂遭到通缉,为防止弟弟被株连,在逃亡日本时,带走了年仅十七岁的范旭东。
在日本,范旭东先读中学,后考入岗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医学,1908年至1910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应用化学。
在日本期间,范旭东不仅没有因生活在异域被奴化,反而通过与日本人接触,对他们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并因此激发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最终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不料当他将自己的想法讲给校长酒井佐保时,对方却冒出一句:“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此话深深刺痛了范旭东的心,也成了他一生奋斗的反作用力。
1910年,范旭东在京都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辛亥革命后,范旭东回到祖国。这时,梁启超已先后担任民国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范源濂也两度担任教育总长。他们先为范旭东在财政部谋得一个铸币稽查的职位,但因发现其中有贪腐行为自己又无力解决而辞职。
1913年,范旭东奉派去欧洲考察盐政,后应招回国筹建盐厂,但回国后得知因人事变动,建盐厂的计划已时过境迁。
1914年,范旭东在范源濂、梁启超等人支持下,开办了自己的久大精盐公司。此后,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相继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纯碱厂、第一套烧碱装置、第一座硫酸厂、第一套合成氨厂、第一条化肥生产线、第一套硝酸装置、第一个化工研究社,完成了中国现代化工的拓荒工程。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让中国实现了当代化;从市场的角度,为中国收复了一大片失地。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曾在桂园举行茶话会,招待产业界人士。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范旭东的爱国敬业精神,充分肯定他为中国化学工业所做的贡献。
在一次中共办事处举行的工商界团体负责人座谈会上,范旭东与毛泽东有过对话。在谈到在新制度下实业界人士的位置时,毛泽东认真地说:“范先生可以担任新政府的经济部长,管理整个社会的经济。”
1945年10月4日下午三时,范旭东溘然长逝,年仅六十二岁。
1947年,范旭东被葬于北京香山公墓,但“文革”中坟墓被铲平,遗骸亦无从寻找。
1952年6月,资产总计七千八百七十八亿元(旧币)的天津久大、永利及青岛永裕、南京硫酸铔厂等企业全部完成公私合营。同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一分为二,分别并入中国科学院和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令范旭东欣慰的是他所创立的企业和单位,至今仍在我国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范旭东出身寒门,一生称自己为书生,而且其“书生之念”确实比“发财之念”浓厚得多。他说:“我总觉得中国受病已久,它的存亡关键,决不在敌国外患的有无,完全是握在全国智识分子手里,智识分子教它兴就兴,教它亡就亡。”为此,他的身上总是弥漫着“智识分子”的浩然正气。面对日本军方的威胁,他断然回答:“宁举丧,不受奠仪”。在蒋介石请他出任部长时,他说“中国真正的需求是增加社会的中流砥柱,决不缺少政客的轿夫和跟班。”当宋子文乘人之危准备入股永利时,他担心企业成为官僚资本,谢绝了其“好意”。他以毕生精力在中国现代化工这片荒原上耕耘,称得上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侯德榜——从“挂车攻读”到“永世楷模”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凤尾坡村,字致本。祖父侯昌霖是读书人,希望孙子苦读诗书求取功名,故为其取名“德榜”。童年时,因父亲多病,家中贫穷,侯德榜不得不半耕半读。一次,祖父看到他一边在田间车水,一边吟诵《古文观止》,于是便有了“挂车攻读”的佳话。
1903年,由姑妈资助,侯德榜进入福州英华书院就读。四年后,被保送到上海闽皖铁路学堂。福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港口城市,在这里,侯德榜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并决心为缩小这种差距贡献自己的力量。
1911年,侯德榜放弃在铁路的工作,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3年,公派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
1917年获学士学位后,进入普拉特专科学院专修制革化学,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研究制革。1920年,获博士学位。
1921年10月,应范旭东之邀,回国担任永利碱业公司技师长(总工程师)。
当时,苏尔维制碱工艺虽已沿用半个世纪,但在“苏尔维公会”的操纵下,核心技术仍未公开,技术情报只能由会员国分享,专用设备一律由公会单位内部加工,对员工也有严格的保密制度。范旭东当年去欧洲考察,人家只让他看了工厂的锅炉房。永利前期技术负责人陈调甫去他们的碱厂参观,也只是在大雪中围着工厂转了一圈。
苏尔维对技术的垄断,给永利带来了巨大损失和麻烦。从1917年陈调甫开始小试,到1926年生产出优质纯碱,共耗时九年。侯德榜加盟永利后还用了五年时间,基本是在摸索中前行。这时工厂已投入大量资金,但生产事故却接二连三,其中比较严重的一次是烧毁了烤碱的干燥锅;另一次是在1924年开工时产出的居然是红碱。永利是股份制企业,这样的持久战,这样无底洞般的投入,股东们不可能没有想法和怨言。可以说,在那段时间里,若不是范旭东“一意孤行”,而且一直在为侯德榜遮风挡雨,事情真是难以预料。
当时,侯德榜对永利的危机也心知肚明,但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去留,而是“吾人今日只有前进,赴汤蹈火,亦所弗顾。其实目前一切困难在事前早已见及,故向来未抱丝毫乐观,只知道责任所在,拼命为之而已!”因为最令他担心的是“万一功亏一篑,使中国人从此不敢再提‘化学工业’,则吾等成为中国之罪人”。
好在这一切在“红三角”获得金奖后都烟消云散,但侯德榜对技术垄断给落后国家制造的困难一直愤然于胸。1932年,经范旭东同意、旨在解密苏尔维技术的英文版《Manufacture of Sada》Te-Pang Hou(《纯碱制造》侯德榜)一书在纽约出版,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各国读者来函讨论内容者甚多,足见各国对此要求甚殷”。
该书浸满了侯德榜等人的心血,展示了范旭东等投资人“商之大者,兼顾天下”的广阔胸怀,被美国威尔逊教授称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在苏尔维制碱理论被突破后,侯德榜等苦心专研,又独创了“联合制碱法”。至此,侯德榜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制碱专家。
从1942年起,侯德榜应巴西、南非邀请,曾前往这些国家协助建厂、培训技术人员、指导开工。还先后五次被印度塔塔化学公司请去处理碱厂故障,推动了印度纯碱工业的发展和两国间的友谊。
范旭东逝世后,侯德榜继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一职。
1949年4月,在印度指导碱厂生产期间,收到塘沽厂长的电报,告知刘少奇莅临工厂视察,对永利事业非常关心,表示“愿与侯德榜会晤,共商国家化工大计,请侯先生尽快回国。”
1957年,毛泽东与科学家(左起)侯德榜、竺可桢、吴有训在一起。
同年6月,侯德榜取道香港回国,途中摆脱国民党特务纠缠,在仁川为拒绝韩国挽留,七个昼夜没有下船,历时五十天,终于回到祖国。到达北京时聂荣臻亲赴车站迎接,几天后,周恩来代表毛泽东前往永利公司北京办事处,看望这位世界级化学巨匠。9月,侯德榜与李四光、严济慈、茅以升等十五位新中国的科学巨人,代表科技界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0年,侯德榜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和重工业部化工局顾问,1952年公私合营后曾担任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兼副董事长。1955年起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8年,出任化工部副部长。
1959年,侯德榜出版了八十万字的《制碱工学》(上下册),将古今中外制碱范畴之问题尽收其中。
1973年11月,侯德榜请周恩来总理协调,将其藏书赠予国家图书馆。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一是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二是创立侯氏制碱法;三是创建并推广小氮肥工业,为解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吃饭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不断完善小氮肥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行业,侯德榜耗掉了生命中最后的十五年。1966年12月,笔者在化工部拜见了这位偶像。在谈到小氮肥企业惰性气成分不稳,对开停工系统置换有很大影响时,时任副部长的侯德榜认同了我们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并指出了在改进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根据他的意见,经过几年实践,我们终于完成了带有规范性的《简化惰性气置换过程的意义及措施》。遗憾的是在这项技术推广时,先生已经离世。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与世长辞,终年八十四岁。
先生走了,但他在化工化学领域的成就至今还在造福于世界人民。与此同时,他人生中那种“不二”的精神和美德一直在教育、激励着后人。
侯德榜生在中国、热爱中国,为此,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裕生活,顶住了日本的威逼利诱,谢绝了印度的高薪聘请,把一生献给了祖国;自从投身永利,他便视范旭东如兄长,视企业如生命。在日军占领南京前,他抚摸着铔厂心爱的设备,痛不欲生,最后撤离厂区。范旭东离世后,他为报“知遇之恩”,不负“托孤之重”,殚精竭虑、重整河山。笔者是学化工的,在我们这类学校,师生们崇尚的不是“万世师表”的孔圣人,而是被尊为“永世楷模”的侯德榜。多年来,我们的校园里一直矗立着先生的塑像,于是,一个“一生苦干躯仍在,半世鳏居血未衰”的形象就像一颗星、一束光,永远闪耀在我们前进的路上。
·名人轶事·
沈从文给黄永裕改名
张建中
抗战胜利不久,住在北平的沈从文得知,表侄黄永裕已经成为木刻家,闻名于上海滩。从此,二人开始有了交往。
1947年初,黄永玉将四十余幅木刻作品寄到了北平,希望得到表叔的指点。沈从文在观看了表侄的木刻作品后,十分欣赏,料定表侄将来必成大器,高兴之余写下了《一个传奇的本事》一文,向人们介绍推荐黄永裕和他的木刻绘画。
1946年前后,黄永裕最初发表作品时是用他的本名。沈从文在看了署名后就给表侄写信说:“‘永裕’只不过是小康富裕的意思,它适合于一个‘布店老板’而已,这对于一个即将成名的画家来说,无疑显得俗了一些,不如把‘裕’改为‘玉’,‘玉’含有永远光泽明透之意,显得大气超脱。”黄永裕一看,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表叔的建议,他以后在发表作品时,就改为“黄永玉”了。从此,“黄永玉”这个名字得以确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