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轶名者的挽歌——写在著名雕塑家王炳照逝世三十周年之际

2016-12-13任美霖

文存阅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雕塑

任美霖

轶名者的挽歌——写在著名雕塑家王炳照逝世三十周年之际

任美霖

王炳照晚年照

王炳照何许人也?知其者恐寥寥无几。但说到高高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可谓家喻户晓。就是这座万人敬仰的纪念碑下须弥座那栩栩如生的浮雕,就有一幅是出自王炳照先生之手的作品。可惜由于历史原因,他久被尘封,成了一个几近被遗忘的人。

三十年前,我萌动欲写之念头,便于长春北京四处访查,详录着他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深情倾诉。后因公务缠身又恐自己力不能逮,将资料素材搁置至今。如今,翻出发黄的笔记,看着字迹模糊的记录,重读他的人生故事,不免令人唏嘘,令人叹惋,令人深长思之。

版画艺术家、美术理论家英若识教授晚年拟为其熟知的几位艺术家立传,其中就有王炳照先生。可惜未及动笔,不幸突患急症遽然离世,此事便成永久遗憾。每念及此,三十年前,英若识向我讲述王炳照时的侃侃而谈和付托得人的眼神,终令我难以释怀。

今年是王炳照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为数不多的知者已渐渐走进了历史,我亦年近古稀,若放弃不写,情何以堪,心何以安?心底的悲悯和良知助力,索性了却这桩心事。今日的落笔显然是一个迟到的写作,迟到的不仅仅是写作,是面对现实世界一个人物的历史传奇。

杰作垂青史

我们先从一段颇具意味的插曲说起。这段插曲流溢着人文气息,但结果令人遗憾。

新华通讯社记者周定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采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一文,最早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是1961年,以后被屡屡收进,直至2016年。在这五十五年的历程中曾发生过一段留下了历史痕迹并颇具意味的插曲。那是1980年12月20日,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的有心人根据初中学生及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曾致信人民出版社,专门查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大型浮雕的作者:“贵社1959年出版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集》(以下简称《雕塑集》)一书中,在提到八幅大型浮雕的作者时,有七幅均介绍了作者姓名,唯独从碑身东面起第二幅《金田起义》未署作者姓名,请帮助查询。”

得到答复是:“可查的,仅七幅有作者姓名,《金田起义》作者,无人知晓。”

这幅“无人知晓”的浮雕作者,就是王炳照先生。

其实也并非完全无人知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有作者在内部刊物披露此事,2003年又有一位作者在公开刊物撰文披露。可惜《雕塑集》未再重印,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是否得知无从知晓,那些有查询要求的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是否得知无从知晓,这项历史空白何时以何种方式填补并载入史册更不得而知。因此,对于大众来说,王炳照是一个完全的陌生者。

人民英雄纪念碑白色大理石上的浮雕雕刻无疑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当命运将王炳照带入困境时,历史的真实便无人问津了。但时间怎样推移,王炳照都未忘。心爱的雕塑艺术已经流进了他的血脉,成为其精神的全部寄托。让我们把记忆追溯到三十六年前,听一听北京帅府园里发生的那件奇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初秋。古稀之年的王炳照先生静卧在中央美术学院用厕所改造的一间斗室,饮食起居均不能自理,他已卧床十数载。

一天,清晨的晓色透过玻璃窗,在雕塑家的床上投下一道道柔和的光线。他慢慢睁开双眼,窗外是晴朗的天空,浮动的白云。兴奋之情立刻溢于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此时的王炳照居然“复活”般地站了起来……

“看见我们小梅她爹了吗?”老伴张希英异常紧张,见了人就问。

“俺爹——俺爹——”女儿立梅扯着嗓子到处喊,到处找。

王炳照失踪的消息在帅府园里传开了。这消息令邻居和同事们震惊:他几近瘫痪,无人帮助几乎无法站立,拖着近乎僵硬的病体去了哪里?

王炳照失踪后,老伴和女儿焦虑不安,到处打听,四方找寻。下午一时许,王炳照气喘吁吁地回来了。不等老伴问,他含混不清地吐出了:“天安门——纪念碑!”老伴和女儿噙着泪,将他扶到床上。

人们惊呆了,从中央美院到人民英雄纪念碑,需要步行往返十里许,对于一个久卧病榻的年迈者,如何实现得了?有如地层底下蕴藏着一种神秘的滚滚泉水一样,王炳照僵硬躯壳里也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这力量是他的意志力和信念力在晚年生命里发出的最强音。

那一天,他拖着僵硬的身体,沐浴在晨辉里,迈着沉重的碎步、踯躅踽行。他从帅府园里出来,奇迹般地出现在繁华热闹的王府井街头。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脸上流淌下来,他颠过摩肩接踵的人群,颠过车水马龙的通衢,不知颠了多少时间,才一小步一小步地量完王府井大街的这段路程,步履艰难地来到天安门广场。

巍峨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尽收眼底的那一刻,往事瞬间浮现在眼前:那是1953年百花盛开的季节,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郑重交代,要他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刚刚建立起新中国的人民,欢庆自己过着幸福的新生活,也永远怀念无数为国牺牲的英雄。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为先烈立纪念碑。当日下午,毛主席率领全体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此后开始了修建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北京市市长彭真兼任,副主任委员由建筑专家梁思成、雕塑大师刘开渠及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担任。国家挑选了几名全国最高水平的雕塑家,组成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筹备组,王炳照是其中一位。

王炳照异常兴奋。他深知这是一项国内国际瞩目的千古建筑,一生能有此际遇乃莫大幸事。夜幕降临。他沿着灯火辉煌的大街,穿过树影婆娑的林荫道,来到天安门广场,肃然起敬地站在毛主席率领政协委员举行奠基礼的地方,暗暗下了决心,为完成好这项万众瞩目的建设将竭尽全力。

要把近百年伟大革命历史中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展现在浮雕上,并非易事。历史学家、雕塑家、画家们一次次坐在一起,反复研究,初定了题材和表现形式,并报中央审定,包括八个题材、十块浮雕(其中八幅大的,两幅小的),分别是鸦片战争、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八一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其中,王炳照担负东第二幅“金田起义——太平天国革命”。

1956年7月,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雕塑家在天安门广场工作室合影。左起: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炳照、曾竹韶,傅天仇因故缺席。

王炳照深深懂得:英雄碑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品,重要的在于通过表现这段磅礴的历史,让世世代代的子孙记住新中国来之不易,记住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进而激发一代一代的后来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斗志和力量。当时他尚无法预料,在六十年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做出决定,将每年9月30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纪念日,就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以国家名义庄严隆重地祭奠褒扬烈士。

王炳照接受任务后首先将眼光投向杳渺的历史。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是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页。王炳照感受到了作为雕塑家使命的庄严和神圣!为了从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上去把握和创造一群完美感人的英雄形象,他还前往广西桂平县金田一带山区实地踏查,一路走,一路与当地百姓攀谈,查阅县志,考证太平军战士服饰、头上戴的斗笠以及枪械等相关细节,获取了大量珍贵资料;另外,他还将目光投向世界著名雕塑作品,他反复阅读着世界美术史上一些不朽艺术杰作的画页,并据搜集的素材,不停地在结构主题、结构画面、结构人物关系,反复设计、反复拟定草图,不断加深认识和研究。

王炳照常常感觉到,他的雕塑创作往往是出于冲动,是借冲动而完成的一种理性任务。不知过了多久,一股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促使他又一次挥笔勾出了一幅草图,图上出现了十九位起义者的形象……待一口气勾完时,他疲惫地坐在沙发上,眉宇间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小型草图脱手后,还要勾一幅足尺的草图,根据足尺草图做一个八分之一大的模型,再做四分之一大的模型,然后把雕塑的定稿放大成足尺的,又经过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有关领导意见,最后得以确定。大型雕塑是极为复杂、严密、科学的,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王炳照那部思考的机器在不停地运转。譬如,他终日在研究,从多远的距离来观赏雕塑的整体,从多远的地段来观赏雕塑的细部;根据人们观察的方位、角度,尤其是如何利用人们仰视时的视觉,选择最佳的尺度与体量;如何处理人物的形态,浮雕高低的相互衬托、哪些人物更为突出,迎风下冲时衣服飘动的褶皱处理等,以达到整幅雕塑的艺术完整和逼真,他要逐一精心揣摩、观察和计算。

晨曦下、薄暮中,晴日里、阴雨天,自然光线象一把无形的雕塑刀,时时变换着雕定稿的形态效果。王炳照苦心经营,竭力追求各种情况下的最佳效果。

雕塑不仅需要脑力,还要付出极大的体力。王炳照正值四十岁的年华,身材高大魁梧,又乐于肯于多下功夫细细推敲和打磨。塑泥型时,里面要用哪个铁丝和钉子,然后堆泥;堆泥时,必需靠近塑型,而衡量艺术的整体效果时,则要退后站远,靠前、退后要重复上百次。泥稿做好后,石刻艺术家按照雕定稿打在大理石上,王炳照终日着白色围裙,和助手、石刻艺人们摸爬滚打一起干,没有星期天、节假日,甚至昼夜不分。

终于一幅两米高、四米半宽、容有十九个起义者形象的大型浮雕《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展现在人们面前:洪水似的怒潮、宏大的场面、不可阻挡的气势、合理的布局、富于个性的人物,十九个不同体态的人物有动、有静、有疏、有密……王炳照成功地运用浮雕语汇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一支壮观的农民起义军队伍的英雄群像,形成了一个足以代表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抗争精神的巨流。

《金田起义》与其他浮雕作品一起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

雕塑成功了,雕塑家正沉浸在成功喜悦时不幸却悄然而至;

雕塑成功了,雕塑家的脚步还未来得及离开天安门广场,灾难降临了。

谁能料到,正值雕塑创作巅峰期的王炳照,迎来的竟是长达数十载的多舛之途。

壮年遭不测

王炳照是个农民的儿子。1913年4月21日,他出生在山东宜都(现青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字景秋。解放后常常署名王炳召(取“响应祖国号召之意”)。从幼年起他便在战火连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艰难行进。七岁就读高小一年便因兵荒马乱而辍学。他自幼酷爱画画,呆在家里的那段时间,不停地写和画。几年后他又上益都读了三年中学,毕业后考取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了三年绘画。他从小就不满足于祖辈们安分守己于土地上过活,有些异想天开,有些独特的个性禀赋。1937年,他离开家乡,意去南京寻点事做,由于经济拮据,他只好步行前往。一路上,他路过了风景绝幽的玄门山,观赏了山南崖壁上的十余座窟龛;路过驼山时,当他与驼山窟中那一尊尊仪态端正、雍容华贵的佛像迎面相遇的一刹那,骤然觉得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向自己扑来,精美的艺术品带给了这位青年神奇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从事雕塑艺术的愿望从此开始萌动。况且旧时的“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价值观念已潜移默化地植入心间。

1938年,他到了南京,在大街上发现了长沙国立艺专的招生广告,于是,便匆匆赶往长沙,顺利地通过各科考试,进了长沙国立艺专,在王临乙先生门下学习雕塑。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王炳照很快就显露出超逸的才能。194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做了助教。

此时的王炳照业务已崭露头角并颇有成就。他于1942年成功雕塑了民族英雄范筑先大半身雕像。四十六年后即1988年8月15日的《大众日报》刊登了这幅雕塑的照片。

旧中国,从事雕塑被人视为“雕虫小技”,与捏面人、掌鞋为一个等级。因此,即使身怀绝艺也很难有一个安定的工作。1944年,潘天寿校长下令将助教解聘。王炳照又流落到四川成都,投奔了刘开渠。在给刘开渠当助手期间,于成都、重庆等地包揽了一些项目,他做的稿子,常常被专家、群众认为是最好的。他协助刘开渠做了几尊塑像,其中“孙中山先生铜坐像”,现仍矗立在成都街头,已被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物。1945年,三十二岁的王炳照在四川游览时和时已文名誉天下的郭沫若相遇相识,两人交往起来,情投意合。他在重庆为郭沫若雕了一尊半身石膏塑像,郭沫若及家人亲属甚为中意。1981年郭老的女儿特赴王家看望并将其父保存的塑像照片赠与王炳照先生,这是后话。也是这一年,他在郭沫若老家乐山沙湾一个村子住了一个月,住在郭沫若的侄女家,还为郭沫若的姑姑塑了半身坐像。

在战火连绵的年代,王炳照谋职无望,只好在四川境内一边为人做像,获取些微薄收入,一边游览名胜古迹。四川乐山大佛,雍容大度,气魄雄伟;乐山岩墓雕刻古朴劲健,栩栩如生;峨眉山的峰峦起伏,重岩叠翠;千手观音,那一千只手千变万化,无一雷同……王炳照徜徉其中,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陶冶性情,积累底蕴。

1946年,经人推荐,三十三岁的王炳照走上了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的雕塑讲坛。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央美术学院聚集了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刘开渠、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名师巨匠。年纪轻轻的王炳照到校不久,便以身手不凡的技艺受到校长徐悲鸿的赏识。受徐悲鸿委托,为李宗仁塑像一事让他一直颇感欣慰,也偶尔会与同事聊起来。徐悲鸿与李宗仁因抗战御侮结为挚友,二人互相敬重,互相仰慕,成就了一段珍贵的情缘佳话。抗战后,李宗仁调任北平行辕主任,两人又相聚一城常聚首。徐悲鸿保护积极参加抗日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扩大校舍面积等行动皆得到李宗仁特殊的关照和支持。徐悲鸿精心选择安排王炳照,嘱其为李宗仁塑像,王欣然应允并不负所托,为李雕塑的半身塑像形神兼备,甚合李宗仁心意,搬回家中珍存。

1946年北平美术家协会成立合影,一排右一戴泽,右三齐白石,右四徐悲鸿,右五王临乙,左一宋步云;二排右一高庄、右三卢光照,右四李可染,右五王炳照;三排右起董希文摄于吴作人家院子(洋溢胡同十四号北平美术家协会会址)。

1948年末,北平和平解放。王炳照,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讲师活跃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师生中间。李守仁、李行健等同学评价老师王炳照的教学有实力、有方法、有特色。王当时上课先摆好模特,要求学生当堂做,他因材施教,逐一指导。王炳照以雕塑“快”闻名,被称为“王快手”。他的雕塑有一诀窍,曾与学生分享过,即“一定要想好了再动手”,他更强调“想”,只有想好,才能“精”和“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块泥巴都经过深思熟虑,看似慢,但出的东西很快,有出神入化的功夫。他根据自身实践,在给学生讲授时强调辩证法,要求学生“观察时要用矛盾的观点,比较的方法,处理好长和短、深和浅、高和低、明和暗的关系”。他最得意的学生李守仁、李行健等始终记着老师那些受用终身的教诲,在各自的雕塑事业上成就卓然。

历史长河中总有某些人和事的影响是超越时空的,让人追怀不已。英若识教授深情地回忆过他的同事王炳照先生,他觉得王炳照有意思,有些好玩儿。一个从山东乡村走出来还带着一身乡土气的人,硕大的身躯上总是裹着一身白色西服,系一条玫瑰色领带,着一双黑色皮鞋,每每挺着宽阔的胸膛,穿行在那些喝过洋墨水的高手中间。人们称他为“少壮派”,时而也低语讥他“土气”。实话据实说,王炳照是个典型的土生土长的雕塑人才,是有那么一点点“土气”,但其极其自信,向不服气,甚至还有些傲气。自信来自于底蕴和实力,文化底蕴不是无根之木,自古以来,中华文化蕴于茫茫原野中的活力无限,王炳照的底气十足正源于备受其熏染滋养。“洋气”、“土气”无妨,王炳照相信实力,认为实力最靠谱,还是真刀真枪见。

1951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届英雄模范大会。根据国家要求,中央美术学院派出了以徐悲鸿为首的十位画家、雕塑家,王炳照也在其中。

主席台前整齐地摆放着簇簇鲜花,台下几千缕激动的目光、敬佩的目光、追寻的目光一齐射向来自全国的战斗英雄和模范。英模胸前的奖章熠熠闪光。王炳照属于那一代人,他们生活在崇尚英雄的年代。为革命牺牲的万千先烈和英雄模范恰是他们心目中最崇拜的对象,况且又置身于那样一个撼人心弦、动人心魄的场面。

王炳照和徐悲鸿等艺术家坐在观众席间,只见王炳照一幅接一幅地勾勒草图。会后,他将自己幽圈在小手工作坊里,与人物形态及心态密语交流,塑造了神枪手魏来国和战斗英雄苟福龙的胸坐像。两座塑像的面部表情漫溢着神韵,从眉的情绪到眼的灵光,栩栩如生地达到眉目通心以传神的艺术效果,展现了英雄的气势和神韵。苟福龙的胸坐像在1955年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美展时展出,受到一致好评。

1949年7月,在北平国立艺专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开幕的日期逼近了,同行们的作品已经成型或半成型了,只有王炳照尚未动手。这位表面上看去很平静的雕塑家,内心却一直充盈着激涌的波涛。他从心底里爱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浴血奋斗的战士。他终日收集素材,勾勒草图。

学生有些替他着急,可是仍不见他动手。突然有一天,中央美院教学楼后排教室,出现了一尊一只脚踩日本钢盔、手持三八枪的八路军的塑像。学生、老师纷纷围拢过来观看,有人窃窃私语:堪称一位盖世英雄,神态极佳,若再丰满一些……话音未落,只见王炳照正围着这尊塑像,前后左右远距离近距离地反复审视,他迅捷地甩上几块泥巴,用手捏了几把。人们未及看个究竟,一个威严、丰满的英雄形象即刻闪现出它的光辉。“啊,真是一双神手!”人们啧啧赞叹。

学生们看得多了,便晓得老师每件作品背后都传递着“慢工出细活”的匠心,都流淌着时间和思考积淀下来的传神味道。他一直以打磨精品为追求目标,这正是中国自古以来匠心文脉之核心所在。

他的这尊一米多高的全身塑像《八路军》在第一届全国美展展出了。摄人心魄地吸引着观众,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很多往事被光阴流水带走了,但李行健等同学依然记得,解放初期的王老师政治热情很高。“1951年暑期,正值三反五反运动,当时我们班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做彩塑展览宣传,王老师亲手做了一个被群众抓出来的奸商塑像,着一件灰色长袍,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老师中只有他一人参加,其余都是学生作品。”“还有,1950年冬季,参军参干以及支援抗美援朝成为学生中的热门话题。我们班有两名同学报名参军。为鼓励大学生的政治热情,王老师主动为李孝华(女)、李朝雄(男)两位参军同学塑像,像塑得既快、又准、还像。同学们竞相参观,两同学备觉荣幸。”

1953年,年仅四十岁的王炳照被首批评定为中央美院雕塑副教授。除了徐悲鸿赏识他的才华外,同行们预言:他将是我国一位颇有前途的雕塑大家。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宏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竣工之际,王炳照被打成了“右派”,瞬间,他成了不允许署名的作者。

MyEventArgs myEventArgs=new MyEventArgs(oldState,_state);

这是1957年的夏天。

据说是因王炳照做毛主席雕像(五六十公分高)泥塑稿时怕干,搭了块湿布并用杯子罩上了;还因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几句谔谔之言,被定为“右派”。无情的揭发、批判猝然间似倾盆大雨向他袭来。他懵懵懂懂地陷入了慌恐和痛苦之中。

几经批判后,王炳照被下放到双桥农场劳动。我们国家一个少有的雕塑人才,其最光彩夺目的年华,从此默默地流逝了。

1959年,《雕塑集》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下须弥座浮雕依序署上了曾竹韶、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肖传玖、张松鹤、刘开渠等著名雕塑家的名字,而唯有《金田起义》——后面是一片空白。人民英雄纪念碑永垂不朽,《雕塑集》的这一页却留下了历史空白。

在《雕塑集》中对《金田起义》有这样的评语:“浮雕描写人物从山坡下冲,衣服迎风摆动,突出地表现出太平军勇往直前的英雄精神。”浮雕得到了肯定,而年仅四十四岁的雕塑家却被打入另册。一夜之间,王炳照双鬓染上了几许白发。妻子、两个幼小的儿子,一个四口之家瞬间陷入了谷底深渊。王炳照用泪眼看着两个孩子,不禁悲痛欲绝……

塞北续宏愿

这位不允许署名的作者,经常绕纪念碑往复环行,每每不忍离开。

但是,需要离开的时候还是要离开的。

1960年,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吉林艺术专科学校(现吉林艺术学院)四处延揽人才,也向中央美术学院提出了人才方面的需求。中央美院同意将已打成“右派”的王炳照等人调来吉林工作。

王炳照见妻子一脸愁容,忽然闪过一丝不祥的念头,难道十年前与发妻分手又与她结合是一场悲剧?他面对妻子和两个弱小的孩子,忧虑和歉疚溢满了心胸。

1960年底,王炳照来到了长春,在吉林艺专任教,此前,吉林艺专尚无雕塑专业。他的到来,学校抓住机会立即组建雕塑教研组,由他担任教研组组长。王炳照一如既往,又满怀喜悦地播种、浇灌,辛勤地耕耘着。学生们还清晰地记得,他的第一节课是要求学生做个四方体,藉此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塑“形”能力,是否能抓住几个点,中间平否无妨。学生立即感受到老师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1964年,师生赴江源石人煤矿搞阶级教育展览时发生了一件令学生们难以忘怀之事。王炳照动手做一头像,学生李行健做了一组群像,像做好模子翻出来后,置于一长条桌子上。一个学生不慎撞上长条桌,模子碎在地上,像全部破碎,前功尽弃不说,重做已来不及参展。学生又急又怕,饭都吃不下。王炳照异常镇静,他劝大家别急,劝大家先吃了饭。他慢悠悠地面对一摊打碎的模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不一会儿,便自己亲自动起手来,心诚艺专而气足的王炳照,一块块地拼组,一个渣一个渣地对接,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居然拼组起来了,拼得很完整,并按期参加了展出。学生们对这位老师由衷敬佩。

学生们谈起王老师的课堂风范,已然模糊,只记得老师的眼神很特殊,他的目光如炬且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每每看他们习作时常有入木三分的认识和体察。一次,学生雕塑人体,王老师进课堂检查,当看到一学生的作品时,他将手里拿的两块泥,一个肩膀一块,无语离开。学生领悟了,在王老师看来差这么多怎们会不晓得?头上顶着“右派”帽子的王炳照每天精神抖擞,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教学实践上,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雕塑经验和技巧。他的一句口头禅“我又故态复萌了!”至今,学生们还记忆犹新。当时,他还承担起吉林艺专的教材建设任务,做了一批石膏像,朝鲜族妇女、林业工人等等。其中,朝鲜族妇女像,送往全国美展,因为身份问题被撤下来了。1963年,王炳照雕塑了一座雷锋胸坐像,受到好评。他从北京带来三块《人民英雄纪念碑》大理石雕像局部稿也都赠送给吉林艺专。在同辈和学生眼里,王炳照热爱雕塑事业,同样热爱让他能重新发挥光和热的吉林艺专以及这片土地。他不仅颇有才能,还是个古道热肠之人。王炳照珍藏一对红木家具柜,一江湖郎中为其调理身体,王感激他,又没的可送便将心爱之物送于他。

然而,命运对王炳照实在是太残酷了。

1962年,年仅六岁的爱子因车祸丧失了幼小的生命;

1964年,漂亮妻子与他劳燕分飞,大儿子也被妻子带走;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初期,吉林艺专第一个被抄家的是王炳照;

1966年8月,他又被定为“历反”加“现反”,投入监狱。王炳照胸襟磊落、心地坦荡,常常因掏心窝子、说实话而罹难。“历反”的罪名是因为他为蒋介石塑像。那是民国时期的一次美术展览,蒋介石去了,王炳照便一直跟着,手里拿着鸭蛋大小的一块泥,边走边看边捏,待回家后,他做了一个蒋介石头像雕塑速写,还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展览。文革前,提倡知识分子向党交心,本无人知晓此事,他在向党组织交心时也是直来直去,实话实说,和盘托出。“现反”罪名据说是“他雕塑的列宁、毛主席像等放在家中落了灰”等等。

九个月后,他被释放了。

出狱后房子被调换了,挤在吉林艺专南湖宿舍二栋最里边一间又黑暗又潮湿的房子里。有同事提及监狱之事,他将心底的痛楚隐藏起来,摊开双手哈哈一笑说,“睡觉倒是不错。”此时的王炳照对压在头顶的浓重乌云,对重重灾难及遭遇渐渐习以为常了,甚至有些麻木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正是中华民族在惨痛蜕变过程中的反映,是中国二十世纪革命道路曲折坎坷的缩影。所谓“千古伤心文化人”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悲哀和思索。王炳照自己盘算着,管他什么罪名,出来了就好,理理发、洗个澡,着手备料、勾图、制作小稿,还得继续心爱的雕塑事业。

接二连三的磨难、遭遇致其身心俱疲,王炳照在一次洗澡时晕倒了,硕大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浴池的水泥地上。是裱画师傅高凤山将其扶起,送往医院抢救,不知过了多久,当他苏醒过来时用尽全身力气艰难地说了两件事:一件是他被抄走的《帝后礼佛图》拓片原存于洛阳龙门石窟,为北魏时期著名的大型浮雕,为古代石雕艺术极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石雕被凿成碎块,编号,装在箱子里运走了,现存美国。他早年得到的《帝后礼佛图》拓片已成海内孤本,极为珍贵。希望不要落在个人手里,待将来有了下落一定交给国家;二是请帮助打听他长子下落。人生已掉进了谷底冰窖,精神依然在巅峰处散发着冷香。任凭时光怎样流逝,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心灵深处的底色,任凭历史留下了怎样的空白,其真诚和遵守约定的品质依然闪烁着光芒。

从此,这位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屡遭磨难、宏志未竟的雕塑家病倒了!最后诊断为帕金森氏症,中医称震颤性麻痹。

夜深人静时,关了灯,四壁悄然。

幼子的死,妻子的离,因罪入狱,出狱后又突降大难,孤身一人的他,生活陷入极度困境。堪谓日暮途穷,“断肠人在天涯”。

真情留人间

对于已经走进历史的人物,我们无需将其道德化,把历史人物道德化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我们真实披露是想给人以些许启迪和思考。王炳照的人生坎坷和苦难,除了政治打击外,还自酿了一杯婚姻苦酒。

这要从头说起,山东宜都张高村的王家是个有着四五十口人的大户人家。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大多早婚,大户人家尤不例外。王炳照订婚时才十三岁,是经人介绍,父母包办的,未婚妻长他三岁。结婚时王炳照十八岁,原配妻子张希英二十一岁,张希英虽出身于贫寒人家,却生得颇有姿色,皮肤白皙,娇小玲珑,勤劳朴实,婚后育有两女,大女立文、小女立梅。发妻贤惠有加,夫妻俩从未拌嘴,从不吵架。婚后三年王炳照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一去不返。妻子在家恪守妇道、养育子女、孝敬公婆,等待丈夫回归。

苦苦等了近十几载的光阴,人没有等回来,却等来了一封又一封要求与发妻离婚的家书。一个年纪尚轻,意气风发的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教授,一位国家颇具前途的雕塑家,似乎面临着对生活新的选择,而选择则决定着未来的命运。王炳照原本就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同样出常人可能出现的问题,他有些膨胀,甚至有些狂妄了。一般具有这类特质的人,其命运大多摆脱不了悲剧色彩。王炳照没有能选择将自己漂亮贤惠的乡村发妻接来北京相守,而是嫌弃妻子土气和没有文化。他一连十封家书,执意离婚。

这是1951年,离开家乡十四年后的王炳照第一次返家是和结发妻子办理离婚手续。他在家住了七天,贤良之妻依然不与其吵闹,不发一句怨言。

离婚后的王炳照娶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的一位钢琴专业女大学生结婚,继妻小他近二十岁,如花似玉、身材匀称、气质高雅。继妻为他生长子小曼,幼子小琳。但婚后吵闹未断,矛盾逐渐升级,直至1964年离婚。

人生皆会遇到两种运——走运和背运。而人在走运和背运时所做出的人生选择格外令人深长思之。王炳照走运时选择与“土气”和“没有文化”的原配离婚,选择与“洋气”和颇具艺术气质的女子结合,而王炳照背运时,后者选择与他离婚。

风雨晨昏人不晓,个中甘苦只自知!别人无法知晓王炳照对自己婚姻选择的种种感慨。当他孤身一人,重病缠身,走投无路时,被吉林艺专遣送至山东宜都老家,其侄子又把他送到离婚未离家的原配张希英家。破镜分钗十七载,当老伴张希英再见到王炳照时,他已是蓬头垢面,重疾在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他用愧疚和不安的眼神直视着她,她有些失色地与其对视,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酸楚,口中吁出一声长叹。只见父信不见其人的女儿立梅终于见到了供养她上学的父亲,泪水扑簌而下。旋即,老伴为他洗净身子,换上衣服。她肩起了照顾他的责任。人生又现特殊情境下的重新聚首,他们很快补办了复婚手续。这是爱情,还是亲情,古往今来,爱情永远是一道解不开的方程式。

老伴身高一米五二,体重只有八十斤,每天都需要将他扶起放倒多次,早上帮他穿上衣服,为他洗脸,扶他大小便,然后一口一口地喂他饭菜及汤汤水水。还要定期为他擦澡,侍弄得干干净净。王炳照当时每月只有十五元的生活费,老伴需要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精心安排王炳照的生活。在老伴悉心照料下,他的身子骨逐渐恢复强壮,脸膛红润,精神颇好。老伴常常欣慰地对邻居讲,“老头睡得好、吃得好,每顿饭比年轻人吃得还多。”

1977年秋天,长子小曼回山东老家看望父亲,这是自继妻带走长子后的第一次见面,父子俩相对无语,良久,二人抱头双双落下泪水。王炳照在山东农村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之后,1980年春天,由老伴张希英和女儿陪伴进京治病,住在前述的中央美院那间用厕所改造的斗室里。

王炳照在暮年迎来了黄金岁月,可惜他已经走到人生边上。中央美术学院和吉林艺术学院先后为王炳照平反昭雪。中央美院还将王炳照及老伴户口从山东益都办调到北京,又分配他三居室一套的房子。这位在人间沉浮了七十余载的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了艰难的微笑。但已经晚了,他已无力再从事钟爱一生的雕塑事业了。

王炳照当时对《帝后礼佛图》拓片的一番交代,引起了英若识教授的关注,他嘱裱画师傅杜才敏收藏起来,后交给吉林艺专。1985年,组织上将这组《帝后礼佛图》拓片送到王炳照床前,他蠕动着双唇吐出了两个字:“归公!”其他未查到的文物如任伯年画稿五十余张、徐悲鸿《猫》一幅、唐三彩俑一个,明塑像一个等共折合人民币一千元还于他。老伴和女儿打算用这笔钱买一部车子,方便推他去医院、遛弯,王炳照太需要一部车子了。但他不准老伴动用这笔钱,他派更要紧的用场。

198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女儿立梅搀扶父亲来到中国革命博物馆,时已是夕阳西下。王炳照艰难地向警卫战士诉说着,但不熟悉的人无法听清。女儿翻译:“父亲说,1957年春天,中国革命博物馆请他做一尊解放军雕像,他按规定领取了七百四十元预支稿酬,备料后又做成了稿子,随即他被划为右派,此后中国革命博物馆没来催过稿子,也没催要稿酬。党落实政策送了一千元钱,父亲执意要还上这笔欠账,不然他死不瞑目。”

王炳照做事就像用錾子在生活的石头上凿出来一样,具有雕塑般的坚实感。他毫不计较是非和风雨,只留一片真情在人间。

一个人终其一生,如能做一件利国利民之事,就应得到历史的肯定和后人的景仰。而王炳照先生是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参与做了一件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不朽事业,为炎黄子孙留下一幅不朽的雕塑,也为世人留下了一曲低回婉转的人生之歌。这曲人生之歌流淌着妙不可言的人文意绪。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王炳照刚过四十岁就被“政治”打倒了,其精神不倒,依然忘我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王炳照刚过五十岁又被疾病打倒了,一躺就是二十载,他仍初心不改,将自己心醉神迷的雕塑事业幻化成全部理想和梦想;以至于被重重磨难和屈辱压得透不过气来时,仍以非凡的姿态为我们涂抹了一幅坚毅与清新的画卷。王炳照内心的赤诚和释然,恰似西下夕阳散射出绚丽的光辉,带给人美妙、静谧和温馨的同时,也渗出一丝悲凉。

1986年11月的一天,王炳照结束了悲剧人生,他带着怅惘和遗憾,也带着眷恋和憧憬去了另一个世界。

猜你喜欢

雕塑
巨型雕塑
创意纸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活的雕塑
雕塑类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雕塑动态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