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证的相关性研究*
2016-12-12牛向卓
沈 璐 牛向卓 陈 捷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证的相关性研究*
沈 璐 牛向卓▲陈 捷△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瘀血证的相关性,为DPN瘀血证理论及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0例DPN患者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五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病程,各型瘀血证中医症候积分、血脂指标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PN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轻重度依次是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各证型与血脂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密切相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3%,患者病程超过10年时常出现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1]。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明确,西医目前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疗效局限,中医治疗本病则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有研究表明瘀血证贯穿糖尿病发病全程,活血化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缺乏瘀血证客观指标的研究,同时各医家自成体系而无治疗本病的统一理论指导,故对于客观化指标的进一步研究有现实性意义[2]。本文旨在研究DPN各分型(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与瘀血积分、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和依据。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015年3年间本院内分泌科住院DPN患者200例,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年龄60.35±12.41岁;糖尿病病程10.43±7.15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程3.63±2.07年。采集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指标。根据瘀血积分情况,200例观察对象分为轻度68例,中度83例,重度49例;根据中医分型,阴虚血瘀68例,气虚血瘀72例,寒凝血瘀23例,痰瘀阻络25例,肝肾阴虚12例。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且排除颈腰椎病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症及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中医分型参照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将符合入选标准的DPN辨证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五型。
研究方法 中医瘀血评分 参照1982年、1986年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即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舌质紫暗,舌体有瘀斑、瘀点;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胸闷、胸痛。按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中度(6分)评分。瘀血程度的判断:4~8分为轻度瘀血;9~19分为中度瘀血;20~60分为重度瘀血。
观察指标 中医瘀血证积分;实验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用 LSD 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瘀血积分情况 200例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证现象(100.00%),说明瘀血普遍存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中,见表1。
表1 所有病例瘀血积分情况
DPN各证型与瘀血积分间的关系 各中医证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证现象,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证型间瘀血积分由轻到重依次为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见表2。
表2 各中医证型与瘀血积分的关系
DPN各证型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 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由轻到重依次为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见表3。
表3 各证型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阴虚血瘀比较,△P<0.05;与气虚血瘀比较,▲P<0.05;与肝肾亏虚比较,□P<0.05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可分别累及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目前西医治疗疗效局限,祖国医学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属于“消渴病痹症”范畴。仝小林[4]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于血瘀络损,引起感觉异常,出现灼热、麻木、疼痛,治疗当益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络。陈晓[5]认为本病基本病机多虚实夹杂,湿浊内蕴,瘀血贯穿始终。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本病,临床观察表明应用活血化瘀药可有效改善血脂、血浆黏度,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活血化瘀法当贯穿疾病治疗始终。现代研究证实,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之一在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黏、浓、稠等血液状态。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异常,使组织器官血流量提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增加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更易发生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脂异常为重要的常用检测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200例DPN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后,观察并分析各证型与瘀血证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所有病例瘀血积分均在4分及以上,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证密切相关。同时对各中医证型进行瘀血评分,其瘀血积分由轻到重依次为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故血瘀当贯穿消渴痹症的疾病始终,与大多数研究是相吻合的。由表3知,DPN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与中医证型有一定关系,各证型随着瘀血程度的加重,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呈递增趋势,由轻到重依次为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痰瘀阻络。本研究与鲁丽等[6]关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瘀血证研究相符合,认为糖尿病患者均存在全血黏度增高及脂代谢异常,其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脂等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因此活血化瘀法当贯穿疾病治疗始终。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亦不断攀升,寻求有效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最大裨益迫在眉睫,望借此项研究能为临床医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DPN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40.
[2] 李 航,李会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谈的治疗[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6):683-685.
[3] 赵展荣,黄 飞.2型糖尿病病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6):668.
[4] 周 强,彭智平.仝小林基于“络病”理论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44.
[5] 陈 晓.活血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8):971.
[6] 鲁 丽,杨柏枫.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瘀血证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 (12):714.
(收稿2016-08-17;修回2016-09-03)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3-LC124)
▲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712046)
△通讯作者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 血瘀
R58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