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风穴刺络放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2016-12-12张莉君杨改琴
张莉君 杨改琴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西安710003)
·针灸经络·
翳风穴刺络放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张莉君 杨改琴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西安710003)
目的:观察翳风穴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刺络放血组57例和激素组53例,刺络放血组予以翳风穴刺络放血治疗,激素组予以口服强的松片治疗,从就诊当日至发病第10天,观察期共计30d。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症状改善,并采用症状体征、H-B分级、FDI评分作为疗效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刺络放血组总有效率92.98%,激素组总有效率83.1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疾病初期(D1),症状体征量表评分、H-B分级评分及FDI量表评分方面,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病程的第10、20、30天(D10、D20、D30),刺络放血组疗效优于激素组。结论:刺络放血组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
面瘫,中医俗称口噼、吊线风,西医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针灸适宜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急性期的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急性期时间的长短、面部症状改善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最终治疗效果。激素疗法作为西医治疗本病急性期的首选疗法,虽可有效减轻神经水肿,预防髓鞘脱失、轴突变性,及时修复损伤神经[1-2],但因其副作用多,临床使用多有限制,临床疗效难以保证。中医传统疗法中的刺络放血法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具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疗效。
临床资料 入组患者120例均来自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2012~2015年住院患者),符合周围性面瘫的中西医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按照随机表中的数字,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刺络放血组5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6.1514.76岁;入组时病程在1~9d,平均病程4.002.16d。激素组5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3.3314.66岁;入组时病程1~10d,平均病程为3.792.63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刺络放血组:以翳风穴为中心,直径约1.5cm范围内;使用0.35×40mm华佗牌不锈钢一次性针灸针,选取2号小口径透明玻璃火罐;操作:将患侧翳风穴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翳风穴被刺部位,右手拇、食两指持毫针1~2支快速点刺数下,以局部有出血为度,先任血自然流出,待出血明显减少时,再以2号小口径透明玻璃罐以闪火法将罐扣吸在点刺部位,吸紧为度,见有血液流出即可,总刺出血5ml以上,3~5min后起罐并清洁皮肤;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视出血量和病人耐受程度而定,连续治疗至发病第10d;注意事项:点刺时必须消毒严密,无菌操作,以防感染;点刺手法宜轻、宜快,出血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以5~15ml为宜;注意避免刺伤深部动脉,以免出现皮下血肿,如出现皮下血肿立即用消毒棉球加力按压2~3min,嘱患者6h内局部勿见水,以减少感染发生率。激素组:患者口服强的松片30mg/d,1次/d,连续服用3d;然后减量服用20mg/d,1次/d,连续服用2d;再减量服用10mg/d,1次/d,连续服用2d后停药。以上两组患者在发病10d后,均采用相同的针灸治疗方案,直至观察结束。
疗效标准 参照目前国际通行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来评价面神经功能[3]及与之相关的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量表,来判断疗效,确定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为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激素组:痊愈26例、好转1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12%。放血组:痊愈38例、好转1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2.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症状总积分比较 两组D1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10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D 20、D30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总分比较(分)
H-B分级评分比较 D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1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H-B分级比较[n(%)]
FDI评分比较 D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10、D20、D3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FDI比较
讨 论 西医治疗面神经麻痹在早期以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对症治疗为原则,常采取口服激素如强的松片或者静滴地塞米松来减轻神经水肿,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盐高油高脂的饮食结构、长期熬夜晚起的生活习惯,加之汽车代步、运动不足,人们健康状况呈持续性下降,高血粘、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伴发周围性面瘫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激素在临床使用时因常存在升高血糖、升高血压、加重感染、加重骨质疏松的副作用,严重者还可引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故临床不适合或者拒绝使用激素疗法者越来越多,且近年来临床还发现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此病者亦不在少数,因其体质特殊,常难以用药。周围性面瘫早期如何有效减轻神经水肿,减轻神经损害,防止神经变性,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要务。通过翻看近5年的有关面瘫的文献,临床医家发现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对预后有极大的影响[4],如何有效消除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神经水肿,缩短急性期时间,更好的改善面部症状已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且对预后的判断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医治周围性面瘫多集中在针灸、艾灸、拔罐、电针等方法上,经临床证实,上述方法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但针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有效治疗,研究不足。放血疗法虽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针对周围性面瘫,尤其是急性期的治疗,亦无明确定论。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此法具有消肿止痛、通络止痛的功效[5-6],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放血疗法具有有效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炎性物质代谢的作用[7]。翳风穴从其解剖位置上讲,处于面神经出颅处,于此处放血可以有效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代谢,促进水肿的消除及吸收,增强组织代谢性,降低神经变异性,促进神经修复,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面瘫恢复。翳风穴刺络放血治疗的方法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上可以作为替代激素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不适合口服激素、拒绝口服激素、幼儿和孕妇等特殊群体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
[1] 刘立安,朱在波,戚其华,等.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10,30(12):989-992.
[2] 王志东,王文雅.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119-120.
[3] 周章玲,李呈新,姜岳波,等.面神经功能评价对针刺治疗贝尔麻痹疗效评估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9):997-1002.
[4] 杜彩霞,李 南,赵献敏,等.针刺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J].河南中医,2016,36(9):1654-1656.
[5] 刘利华.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从.2016,14(8):18-19.
[6] 刘 娟,刘少明.刘少明教授刺络放血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15,36(12):1643-1644.
[7] 杨 丽,袁秀丽.刺络放血疗法机理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67-68.
(收稿2016-09-20;修回2016-10-13)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LC31)
面神经疾病/中医药疗法 翳风穴 放血疗法
R745.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