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桔小实蝇缓释型性诱剂田间效果初步研究

2016-12-10孙振军杨平俊查国贤葛丽娟江苏省苏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5006江苏省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禾丰诱虫诱剂

孙振军 杨平俊 沈 晴 查国贤 葛丽娟 李 俊*(江苏省苏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5006;江苏省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 300)

桔小实蝇缓释型性诱剂田间效果初步研究

孙振军1杨平俊1沈 晴1查国贤1葛丽娟2李 俊1*(1江苏省苏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215006;2江苏省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 213200)

桔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目前主要采用挂瓶性诱防控方法。为保证持续性诱杀虫效果,选用纤维丝状缓释型性诱剂,探究了不同剂量、不同纤维丝长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缓释型性诱剂的持效性。结果表明,纤维丝状的固态缓释剂具有一定的诱虫效果,在相同用量情况下,诱虫效果远低于液态诱蝇醚,但纤维丝状固态缓释剂的持效期较长,使用方便。

桔小实蝇;性诱剂;缓释型;田间效果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属双翅目实蝇科,可为害多种水果,在我国南方柑桔种植区为害尤其严重。目前在桔小实蝇防治中,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措施,能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并能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1-3]。在大面积范围的实际监测防控工作中,需要多次添加性诱剂,但很多果农仅在挂瓶时添加1次性诱剂,后续不再补充添加,起不到应有的持续防控效果[4]。因此,如何保证持续的性诱杀虫效果,是有效防控该虫的关键。为解决生产中这一问题,苏州市植保植检站对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研发的缓释型性诱剂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及作物

本试验于2014年8月5日至11月3日设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进行,供试作物为柑桔树,长势和结果情况较为均匀,试验地前一年桔小实蝇发生情况偏重。为减少干扰因素,试验地的柑桔树当年不施用任何农药。

1.2 试验材料

缓释型性诱剂(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提供,固态,纤维丝状);桔小实蝇性引诱剂(诱蝇醚,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生产,液态,2 mL/支);诱捕器(佛山市顺德区合利植保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瓶型)。

1.3 试验方法

为验证缓释型性诱剂不同剂量以及纤维丝长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将样品处理分为长度5 cm(A)和10 cm(B)两种规格,分别称量2 g、4 g、6 g、8 g,并捆扎成束,放入诱捕器中;对照使用常州市禾丰生化研究所生产的桔小实蝇性引诱剂,按大面积生长上应用的技术方法,每次在诱捕器内添加1 mL,挂瓶后每15 d补充1次(分别于8月19日、9月3日、9月18日、10月3日、10月18日补充)。试验于8月5日桔小实蝇即将进入盛发期时开始进行,把加好性诱剂的诱捕器挂在试验地的柑桔树上,每棵树挂1个诱捕器,共挂18个诱捕器,每处理重复2次,随机区组排列。挂瓶后每5 d记录1次诱虫数,至11月3日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表1 不同用量缓释型性诱剂的诱虫数量(单位:头)

2.1 不同剂量对诱虫效果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长度5 cm(A)的缓释剂,用量2 g、4 g、6 g、8 g处理分别累计诱获桔小实蝇12、99、127、294头;长度10 cm(B)的缓释剂,用量2 g、4 g、6 g、

8 g处理分别累计诱获桔小实蝇29、38、82、201头,均表现为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诱虫效果明显提升。

2.2 不同纤维丝长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

对比A、B两种规格缓释剂在2 g、4 g、6 g、8 g用量下的诱虫数量,A/B的值分别为0.41、2.61、1.55、1.46,除2 g用量的B规格诱虫数多于A规格外,4 g、6 g、8 g用量下均为A规格的诱虫数明显多于B规格。可见短纤维丝更有利于其有效成分的挥发,从而提高诱虫效果。本试验中2 g用量下短纤维丝的诱虫数少于长纤维丝,可能是因为低用量的情况下,纤维丝长度对诱虫效果的影响因子小于试验中其他不确定因子。

2.3 缓释型性诱剂的持效性分析

因为试验期内对照组分别于8月5日、8月19日、9月3日、9月18日、10月3日、10月18日共添加了6次性诱剂,所以把每添加1次性诱剂的时间作为分析周期,分别把2 g、4 g、6 g、8 g用量下A、B两种规格的平均诱虫数与对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诱虫效果=(A+B)/2/对照,从图1可看出,随时间的延长,缓释型性诱剂的诱虫效果呈递减趋势,其中8、9月内递减趋势较为明显,10月以后递减趋势较为平缓。

2.4 缓释型性诱剂与常用性诱剂的诱虫效果对比分析

从表1可看出,对照组的诱虫数远大于其他处理,如在总用量相同(6 g)的情况下,对照的诱虫数分别是A-6 g和B-6 g的9.35倍和14.49倍,可见3个月的试验期内,缓释型性诱剂的诱虫效果远低于常用性诱剂。另外,从缓释型性诱剂的效果折线图(见图1)可看出,试验初期在高用量情况下,缓释型性诱剂的效果接近对照,但随时间的延长,两者效果差距逐步加大。

图1 缓释型性诱剂的诱虫效果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加工成纤维丝状的固态缓释剂具有一定的诱虫效果,但在相同用量情况下,诱虫效果远低于液态诱蝇醚。如采用增加用量的方法,可提高缓释剂的诱虫效果,但达到防治要求的使用量仍需进一步试验验证,本次试验未设计高用量的处理,因此未能得出相关结论。纤维丝状固态缓释剂的持效期较长,不需要重复补充添加,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艺、进一步稳定有效成分的挥发速度,是今后探索方向之一。此外,应拓宽思路,探索其他形式的缓释技术,从而解决桔小实蝇防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1] 王玉玲.桔小实蝇的发生与诱杀防治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3,35(2):253-259.

[2] 李元柏,黄克团,陆振.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初报[J].植物保护, 1984,(5):22-24.

[3] 林进添,曾玲,宾淑英,等.性诱剂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评价[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5,18(2):10-14.

[4] 陆永跃,曾玲,梁广文,等.对性引诱剂监测桔小实蝇雄成虫技术的改进[J].应用昆虫学报,2006,43(1):123.

表2 不同处理植株农艺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旱茬直播油菜在地力水平较好、每667 m2种植密度为1.04万株的条件下,氮肥投入量与氮肥运筹两因素对“秦优10号”油菜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一定影响。随施氮总量的增加,同时适当加大追肥,特别是加大苔肥投入量,能有效调控好油菜植株个体生长,植株性状表现趋好,产量逐渐提高。其中,以每667 m2施纯氮20 kg、基肥∶腊肥∶苔肥=5∶1∶4的表现为最好,其产量为最高,每667 m2达266.1 kg。

2016-01-04

*为通讯作者。

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为害。具体为:(1)清洁园地。采收后应彻底清除残株和病瓜,深埋烧毁,减少病菌初侵染源。(2)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沟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西葫芦应种植在干燥、排水良好的田块,并注意控制浇水次数,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换气。(4)种子处理。用64%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 min后催芽。(5)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1 000-1 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喷用3-4次,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禾丰诱虫诱剂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诚信、责任、共赢
——禾丰牧业的创业与发展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
不同枣粘虫诱芯的诱虫效果筛选试验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
从“禾丰”看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