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探究阅读,培养创新意识

2016-12-09胡正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韩麦尔探究性人物形象

胡正宏

案例: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人物形象,得出结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爱国之情的教师,他教育有方,使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小弗朗士变得懂事、爱学习、热爱祖国。就在分析人物形象行将画上句号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质疑:

生1:我认为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个好教师,他平时工作是不够负责的,你看他自己说的,“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师:这样看来,韩麦尔先生平时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那他是一个怎样的教师呢?

生2:他是一个工作不够负责任,甚至有点自由散漫的教师。

师:小说塑造这么一个不够完美的老师形象,是不是作者的疏忽呢?

生3:我想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这样设计的韩麦尔先生平时很普通,但在“最后一课”上,表现得很伟大,由普通变得伟大,我想作者是用这个“变化”,来表明 “最后一课”对他刺激之大, 这样就更能表现韩麦尔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师:说得有道理。

生4:我认为把韩麦尔先生塑造成普通教师,就能代表生活中广大的教师,这样,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就更典型,有代表性,更能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才能表现得更充分,更深刻。

……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阅读自主权的尊重,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自主创造,始终处于阅读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过程呈现出个性化、探究性、创造性的特点。

传统的阅读教学,韩麦尔先生形象分析的侧重点总是放在“最后一课”上,着重表现他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热爱儿童的“好教师”形象,而本案例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作了“颠覆”,学生通过阅读探究发现,韩麦尔先生平时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甚至有点懒散的小学教师。这种理解会不会影响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者的高大形象呢?上面案例中已经给出了答案:不但没有影响,相反更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那时法国的政治一片黑暗,内部危机重重,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国教育相当落后,教学秩序非常松弛。韩麦尔先生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为了维持生计而懒懒散散地上着课。韩麦尔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流传千古的业绩,平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而国难当头,幡然猛醒,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塑造这样一个形象才更为典型,更能代表千千万万个法国人,才能表现出法国人民爱国感情的普遍性、广泛性,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才能得到深化和升华。

从这个层面来看,上面的教学案例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让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回归生活,回归本真。这是阅读教学的成果,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成果,这更是以学生为主体,质疑、探究、创造的成果。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本节课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本课教学案例充分彰显了这一阅读教学的思想。

猜你喜欢

韩麦尔探究性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