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拓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创作
2016-12-09虞迎君
虞迎君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诗歌就像是个矿藏,开采起来很艰难,但它却蕴藏着最美最晶莹的宝石……”,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优秀诗作,不断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把自己的想法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开设了一堂专题诗欣赏课。先请学生列举了古代诗歌中与思乡之情有关的诗句,再向学生推荐了德国诗人艾兴多尔夫《思乡》、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我的心儿在高原》等经典外国诗歌,最后在悠扬的《乡愁四韵》歌声中,我同时展示了余光中、李广田、席慕蓉等诗人的同题《乡愁》,这些诗与歌都深情无限且不难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却能传递出同样的感情,既开阔了视野,也深刻了思想,甚至有学生主动提议也让他们写写他们心中的乡愁。
当然,也可以是立足于课本的适当扩展,学了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就读读他的经典《雨巷》;学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了解她的爱情观《致橡树》等等。或是教师进行归类、比较教学的一种手段,比如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我不仅介绍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还向学生推荐了另一首现代诗《中国的土地》(刘湛秋),希望能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从主题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提供给他们一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
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就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些拓展性积累和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领悟到诗歌的神韵,激发他们学习诗歌、学写诗歌的兴趣。
接着,教师便可以抓住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神往”,引导学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意味的形象,传达一种特定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如《作业本》在诗歌阅读环节给学生出示了一首小诗《野草》(范若丁):
在没有冬天的地方,野草/你会枯亡吗?/我将枯亡/为了肥沃拿生我养我的土壤/在被火烧过的地方,野草/你会复生吗?/我定复生/为了抚慰那眷我念我的母亲。
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小诗,更是一首容易模仿的小诗,课后我要求学生仿照着写一首短诗。学生的创意让我惊喜不断,在此仅记录其中一首:《流星》:
如果没有黑夜的陪衬,流星/你还会如此闪光吗?/我会闪光/因为我燃烧的是一颗纯洁的心/如果不是机遇的巧合,流星/你会情愿如此牺牲吗?/我定牺牲/划过星际的那一刻是我生命最幸福的一瞬。
可能诗歌的语言还很稚嫩,意境也很简单,但新诗只要“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就是好作品,教师的一个小举措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抒发了情感,感悟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