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思涌动 文采斐然

2016-12-09徐海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诗化文采中考

徐海虹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发展趋势看,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人文性”。现在各地对于作文的认识稍趋于传统和理性,更加回归写作的本真,更加强调其基础性地位,更加注重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更加突出其对生活和人生的补益。这些考题贴近生活,重视人文,关注人生、社会和自然。

作为语文科目考试的重头戏,作文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分数,所以作文的得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语文科目的得分。中考作文阅卷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往往几分钟就决定了一篇作文的命运。这就要求考生应在短短的几百字里不断出彩,一开篇就抓住老师的心,结尾处还能给老师一点儿回味,以此让阅卷老师给你高分。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因此中考作文要想进入“一类、二类”,就应在文从字顺、表达清楚的基础上,增添几点灵动的文采。那么,文采是什么呢?文采不仅指词句漂亮,行文华丽,更指文字要有内蕴,山谷盘郁之中云飞水动,花鸟草木之间出韵幽香,一种气派,一种韵味,情怀蕴藉,哲思无限。那么,如何在语言上出彩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一、学会模仿

模仿,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一种再创造。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模仿、借鉴、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兼容并蓄,推陈出新。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背得多,个人的文化底蕴也就增加了,文章自然有味了。其次,结合“语言知识和表达”的相关内容进行模仿训练。再次,要善于向高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要善于捕捉作者遣词造句的“亮点”,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模仿利用,为自己添彩。最后,要妙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既能使句式富有变化,又能贴切地表情达意。例:历史不会忘记,你“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的雄才伟略;历史不会忘记,你“三分天下,一分西蜀,一分江东”的宏业伟绩;历史不会忘记,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在一次次人生、国家更是心灵的选择中,你升华为历史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二、放飞想象

中考作文要出奇制胜,如果没有想象,那文采要大打折扣的。可以说,文采和想象是密不可分的。文采斐然,确是“神来之笔”,它能给阅卷老师带来阅读上的快感,同时,也颇添好感,分数自然就上去了。想象是一份灵气 ,一份智慧,是学生才情的真实体现。现选取两段,以供借鉴。

三、创造诗化语言

诗情画意的描述往往能够激发人们心底美好的感觉,而诗化的语言就是一把钥匙,它能够开启我们心中最柔美的部分。台湾女诗人琼虹说:“最美的语言是最美的花瓣,梦中落我一身衣裳。”是的,只要我们的内心中水草丰美,尘俗中依然可以诗意地栖居。诗化的语言是一种美丽的诱惑,诱使我们在文字编织的世界里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你收拢的鸟鸣是袖中的钟声,我采集的蝶飞是绕肩的彩虹,好一番的竞争。”创造诗的语言,来一番美的竞争,如何?

四、倾情打造文学味

“为文旨,无气则枯,无情则涩,无趣则死”,这是为文的最高要求。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妙语天然为上,刻意求新亦可,有时我们须得向旁者借用灵魂、知性,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借用诗文。诗文用得好,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到达锦上添花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利用。如:“倒置”、“无理而妙”,苦心经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力求做到开头摄人心魄,一见钟情,结尾好似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已,总难忘却。

猜你喜欢

诗化文采中考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