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转喻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以2014和2015年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为例

2016-12-09余立祥杨洋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情咨文语言学奥巴马

余立祥,杨洋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概念隐转喻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以2014和2015年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为例

余立祥,杨洋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话语使用、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章从概念隐转喻视角出发,对2014年和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概念隐喻通过将源域中某一个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之中,从而掩盖了目标域的其他特征,达到隐藏意识形态的目的;概念转喻则是通过选取源域为认知参照点,凸显目标域的部分特征,实则暗含意识形态。研究表明,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广泛使用隐喻和转喻,巧妙处理权力和意识形态、成功影响并说服国会从而实施自己党派的国内外政策。

批评话语分析;国情咨文;概念隐喻;概念转喻

一、引言

国情咨文(The State of the Union)是由美国总统每年通过演说的形式在国会上阐述美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通过发表国情咨文,总统力图赢得国会两党的支持。为了给受众留下良好的自身形象,演说者常常会运用一些语言技巧和语言策略[1]。奥巴马总统演讲极具感染力,在国情咨文中其使用大量隐喻和转喻,极力说服国会两党和美国民众,实现其政治目的。王和弘等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视角对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演说者通过选取不同的情态和人称来实现不同的带有政治色彩的人际功能[2]。张蕾和汪少华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对隐喻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往往不易发觉,隐喻研究需要引入批评话语分析[3-4]。张辉和张天伟探讨了概念转喻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指出转喻操作机制为鉴别和理解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提供重要途径[5]。唐韧从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视角对英国媒体移民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揭示其中暗含的意识形态[6]。Hart指出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都是以语言的使用为基础,进而识解语篇隐藏的话语意义[7]。文章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探究2014年和2015年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中隐转喻所暗含的意识形态,促进人们理解政治语篇的深层话语意义。

二、批评话语分析与概念隐转喻

(一)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CDA)的诞生以《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的出版为标志,其主要研究话语使用、权势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注重语篇的社会性和对政治控制的作用[8]。Fairclough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不仅是分析,更重要的是批评[9]。一方面,通过对语篇的分析描述,批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语篇的意义;另一方面,语篇分析更意在阐释语篇意义的生成过程,特定的意识形态是如何隐藏于话语之中并控制人们对话语的使用。意识形态通常以某种不易被察觉的方式隐藏于语篇之中,以至于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成功地影响并控制着人们对政治和社会的评论与思考。批评话语分析正是在分析语篇语言表达形式基础上,揭示暗含于其中的话语使用、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语言也是实现权势关系和社会控制的重要方式。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社会真实的言语交往活动,尤其是官方政治语篇,社会性很强,其研究对象包括语篇意义生成和影响语篇理解的社会性因素,如社会阶层,种族,性别等社会属性。总之,意识形态在影响话语的

同时,话语也将反作用于也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对大众语篇尤其是政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话语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能够促进受众理解语篇深层的社会意义。

(二)隐喻与批评话语分析

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是语言学的革命性之作,也标志着隐喻的研究达到新高度。隐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和思考的基本方式。随着语言学研究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隐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思考世界,同时还具有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功能。隐喻可以为人们提供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着重表达出人们特定的理解。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者认为通过特定视角对现实的描述即传达着某种意识形态。因此,隐喻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相融合是可行性的,也是必要的。

隐喻依靠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通常用人们具体的、熟悉的概念域(源域)来理解和构建相对比较抽象、不熟悉的概念域(目标域)。源域中的相关成分被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相应成分,从而理解目标域[11]。换言之,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概念域的事物来理解另一概念域域的事物,即源域向目标域的跨域映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跨域映射是部分的,即源域的部分结构和特征被投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以部分理解。正是隐喻的这种部分跨域映射决定了人们只能理解目标域众多特征中的部分而已。Charteris-Black指出,在使用隐喻时,人们抽象出相同概念成分,概念的某些方面被突显出来,那些与表达意图无关的或是不一致的则被隐藏起来[12]。人们是有选择的在使用隐喻,它在传达使用者的主观态度和情感时,也制约着受众对话语不同意义的理解。隐喻通常使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理解较为抽象的事物,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劝说效果,并且意识形态可以暗含其中,不易被受众察觉。

(三)转喻与批评话语分析

相比隐喻,转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者认为转喻是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方式。转喻不仅是词语替换,更是概念转换。Langacker指出,转喻可以看成是认知参照点现象(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13]。转喻以中心的突显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来通达不凸显事物。在转喻的认知操作过程中,源域作为认知参照点,从而转指目标域。从概念转喻视角进行语篇分析研究已经成为转喻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批评话语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部分,研究话语使用、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者需要表达特定的意识形态,但又要避免给决策者带来负面影响,从而要隐藏意识形态,通过转喻则可以实现这种政治意图。借助转喻可选择性地从某些方面来再现目标域,并引导话语受众从这些方面来注意目标域。转喻对目标域的选择性凸显或隐匿使话语传播特定意识形态成为可能,并提供重要途径。

三、国情咨文中隐转喻批评话语分析

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中,奥巴马总统使用大量隐喻和转喻,极富感染力,但其中隐藏着特定的意识形态。例如,由于美国国会两党的分歧,2013年10月奥巴马政府关门长达16天。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巴马总统在首都华盛顿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此次演讲正直美国国会两党存在着严重分歧,这样的分歧对美国政治决策、经济和社会改革与发展都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引起民众强烈不满。鉴于此,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肩负团结两党的责任。了解了这个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演讲中极力强调美国一个大家庭。正如2014年国情咨文中“…when our differences shut down government or threaten the full faith and credit of the United States-then we are not doing right by the American people.”和2015年“I want them to grow up in a country that shows the world what we still know to be true:that we are still more than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that we ar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折射出奥巴马总统呼吁国会两党应努力团结一致,致力于美国的发展,政治意图明显。文章试图分析2014年和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中隐转喻所暗含的意识形态,有助于人们对解政治语篇的深入解读。

(一)国情咨文中隐喻批评话语分析

隐喻基于相似性,突出共性,弱化差异。政治语篇中使用隐喻可达到求同存异的政治意图。在2014年和2015年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都使用了:1.家庭隐喻;2.旅程隐喻;3.建筑隐喻。通过这些隐喻,奥巴马总统传达出美国国会两党应摒弃分歧,至少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继续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同时,总统演讲需要激起民众的激情,赢得民众支持,大家携手努力,为建设强大的美国贡献力量。

研究发现,在2014和2015年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都使用大量隐喻,力图劝说国会两党和民众支持

自己的议案和预算案,见表1。

表1 2014年和2015年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隐喻

通过例(1)和(2)可发现隐喻“美国是一个家庭”,这个隐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使用家庭隐喻,目的就是借此表达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政见上有分歧,但毕竟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刻意刁难彼此,从而劝说共和党支持奥巴马政府的预算案,政治意图显而易见。并且,他表明大家同处一个大家庭之中,因此要相互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另一奥巴马总统常用的隐喻是旅程隐喻。例(3)和例(4)中均包含“美国发展是旅程”隐喻。奥巴马把美国的发展看成是一场旅程,其政治意图也很明显。既然是旅程,那就需要导游;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路口、挫折和危险在所难免。但大家要坚定信心,携手共进,在导游的带领下,一定会抵达目的地。相似地,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美国民众要相信政府会提供平台来实现幸福生活。总之,在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呼吁国会两党和民众要相信并支持他的政府(导游)会带领大家建设一个强大的美国。

此外,建筑隐喻也是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中的一大特点。例(5)和(6)把美国比喻成一座大厦。大厦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而美国这座大厦的根基正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奥巴马总统强调要不断壮大中产阶级,鼓励企业在美国境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巩固大厦根基。与家庭隐喻和旅程隐喻一样,为了更好地把美国这座大厦建好,奥巴马总统呼吁国会两党和美国民众齐心协力,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在国情咨文中,隐喻暗藏着奥巴马总统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权势关系非常明显。

(二)国情咨文中转喻批评话语分析

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转喻在确定一个参照点的同时,必然忽略或屏蔽了目标域其它的特征;而目标域就通过源域这一凸显特征得到识别和指认。转喻通过对目标域有选择的凸显或忽视使其暗含意识形态成为可能。在2014年和2015年奥巴马国情咨文中也出现了大量转喻,见表2。

表2 2014年和2015年奥巴马国情咨文中的转喻

例(7)和例(8)中,表面上看“other nations”不知道具体指的是哪个国家,而实际上明眼人一看就特指中国。这种“集体代部分的转喻”起到将施事神秘化的作用,奥巴马用“其它一些国家”来暗指中国,但又不直接说明,这是典型的外交用语,通过对施事主语的神秘化,在表达意义的同时,又可以让中国政府不能立即出来指责,从而将其责任和意识形态掩藏起来。在国内新闻报道和政府公文中的“有关部门”同样也是如此,也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神秘的部门”。

例(9)用美国国旗的三种颜色来转指国旗,例(10)用红色转指共和党控制的州,蓝色转指民主党控制的州。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使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避免直接提及共和党和民主党,在隐藏意识形态的同时,同样是呼吁两党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共同服务于美国这个大家庭。

例(11)和例(12)包含“部分代部分”转喻。例(11)中“our feet planted firmly in today”,通过“脚踏地”这一动作,来转指“踏实工作”,而“踏实工作”是建设强大美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总统在这使用转喻,其政

治意图就是弱化美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呼吁国会两党和美国民众,不惧旅途上的险阻,只要大家脚踏实地,一定会到达“the promise of land”。同样,例(12)中“give American workers a voice”,奥巴马总统使用“声音”来转指“权利”。一方面可以说明目前没有说话的权利,另一方面,工人因没有法律保障而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使用这个转喻,奥巴马呼吁国会两党关注工人的权利,同时赢得工人的支持,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非常明显。

(三)概念隐转喻与批评话语分析的接口

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存在很多互补的地方。将认知语言学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增强后者的研究深度。同时,也增强认知语言学的社会性。O’Halloran认为将认知语言学引入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阐释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过程[14]。张辉和江龙指出批评话语分析需要认识到认知层面的重要性[15]。张蕊从概念转喻视角探讨了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更多的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重点分析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语态和情态等,目的是研究语篇中的隐藏的意识形态。将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不但是可行的,还是必要的。2004年,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正是“概念隐喻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有机整合”[17]。转喻,同隐喻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考和认知方式。在文章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选取奥巴马总统演讲中使用的隐喻和转喻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揭示政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同时表明隐转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尤其是概念隐转喻与批评话语分析的接口研究,已成为批评话分析研究的新研究内容,在增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深度的同时,也使认知语言学更具社会性和实践性。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概念隐转喻视角对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国情咨文中语言使用、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使用家庭隐喻、旅程隐喻和建筑隐喻,呼吁国会两党求同存异,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通过使用转喻,在隐藏意识形态的同时,表达出对中国的敌视,其政治意图都非常明确。从隐转喻视角研究批评话语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政治语篇的话语意义,也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1]D.Graber.Styles of Image Management During Crises:Justifying Press Censorship[J].Discourse&Society,2013(5):539-557.

[2]王和私,王芙蓉,尹丕安.美国国情咨文的批评话语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4):49-52.

[3]张蕾.隐喻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11(5):30-33.

[4]汪少华.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演讲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53-56.

[5]张辉,张天伟.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转喻视角研究[J].外国语文,2012(3):41-46.

[6]唐韧.批评话语分析之认知语言学途径:以英国媒体移民话语为例[J].外语研究,2014(6):18-22.

[7]C.Hart.Moving Beyond Metaphor i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CDA[C]∥C.Hart.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in Context and Cogn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1:171-192.

[8]R.Fowler.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1979:190.

[9]N.Fairclough.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New York:Longman,1989:107-108.

[10]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4):305-310.

[11]G&M.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87.

[12]BLACK Charteris.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Basingstoke,New York:Palgrave-Macmillan,2004:11.

[13]R.W.Langacke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14]K.Hallora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 Cognition[M].Edinburgh:EUP,2003:67-75.

[15]张辉,江龙.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J].外语学刊,2008(5):12-19.

[16]张蕊.再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以“侧重”识解操作为例[J].外语研究,2015(6):34-41.

[17]郜丽娜,刘丰.批评隐喻分析——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理论框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5-128.

【责任编辑:孙健】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from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omy——A Case of Obama’s 2014 and 2015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YU Li-xiang1,YANG Yang2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Guangxi Chin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ainly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tterance,power and ideology.This article use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analyze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metonomys of Obama’s 2014 and 2015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Conceptual metaphor mainly refers to the mapping by which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rce domain is projected onto the target domain.As a result,the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domain are hidden.Conceptual metonymy chooses the source domain as the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domain are highlighted because of ideology.The research shows that President Obama used a number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ys in his speeches and wisely controlled power and ideology,so as to successfully influence and persuade the Congress to implement his own party’s policies at home and abroa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conceptual metaphor;conceptual metonomy

H314

A

1671-5934(2016)05-0102-05

2016-08-25

余立祥(1991-),男,河南商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国情咨文语言学奥巴马
特朗普国情咨文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以2019和2020年为例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隐喻架构分析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俄罗斯总统2013年度国情咨文简介
俄罗斯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评析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