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钠钾盐洗胃液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6-12-09

关键词:钾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

魏 婧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6)

钠钾盐洗胃液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魏 婧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6)

目的 探讨在急性中毒患者中应用钠钾盐洗胃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温开水进行洗胃,观察组应用钠钾盐洗胃液进行洗胃,比较两组患者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发生率、低氯血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洗胃前,两组患者中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洗胃液洗胃后,观察组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洗胃后4 h、6 h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钠钾盐洗胃液治疗过程中胃黏膜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中毒患者中应用钠钾盐洗胃液,能明显降低患者洗胃后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钠钾盐洗胃液;急性中毒;应用效果

急性口服中毒是急诊常见的急发症,病情发展较快,救治时需尽快清除患者胃肠道中的毒性物质,降低体内对有毒物的吸收程度[1]。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急性中毒患者中应用钠钾盐洗胃液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机磷中毒41例,百草枯中毒12例,安定类中毒31例,食物中毒4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2.1±8.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2.8±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洗胃均应用一次性硅胶洗胃管(河南恒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洗胃时插入的长度控制在50~70 cm,洗胃应用全自动洗胃机(生产地:天津,型号:SC-Ⅱ),洗胃过程中平衡洗胃液的进出量,洗胃时间约30 min,洗胃液量在10~40 L,洗胃液温度控制在32~35℃。

对照组应用的洗胃液是温开水。观察组应用的洗胃液是钠钾盐洗胃液,1 L浓度为10%氯化钾溶液+90 g食盐+9 L温开水配制成10 L钠钾盐洗胃液。两组患者用的洗胃液的量和洗胃时间无明显差异。

1.3 指标观察

洗胃前和洗胃后3 h测定患者血清中电解质浓度,在洗胃后不同时间测定患者的静脉压,洗胃过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黏膜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应用SPSS 13.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洗胃前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比较

在洗胃前,两组患者中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洗胃液洗胃后,观察组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洗胃前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经洗胃后4 h、6 h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AP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MAP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n 2 h 4 h 6 h对照组 44 71.2±6.1 62.8±7.5 60.2±6.4观察组 44 73.5±6.3 75.9±7.5 73.8±5.2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应用钠钾盐洗胃液治疗过程中胃黏膜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急性口服中毒常见有杀虫剂中毒、除草剂中毒、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洗胃是治疗急性口服中毒最直接、最快速的急救措施。洗胃通过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多次注入和吸出胃内溶液,通过洗胃液清除胃内的有毒物质,降低毒素的吸收[2]。洗胃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是选择合适的洗胃液的主要原因[3]。

传统的洗胃液为温开水,多次注入和吸出胃内的溶液,因此在洗胃过程中,会有大量零渗透压的水进入胃肠道[4]。因此机体对水的吸收量较大,导致细胞外液显著增加,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水分从细胞外液大量进入细胞内,水进入细胞内后,稀释细胞中的钠、钾、氯离子,造成机体的低钠、低钾、低氯血症。中毒患者由于恶心、呕吐,导致流失钠、钾比较严重[5]。临床上应用利尿剂,也会加大机体中的钠、钾、氯流失,加重患者中毒后的低钠、低钾、低氯血症,因此导致患者出现面试苍白、四肢无力等临床症状[6]。另外温开水是零渗透压,易导致胃黏膜出血。应用等离子应用钠钾盐洗胃液进行洗胃,溶液浓度接近生理盐水,能给机体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避免洗胃后患者血液中钠、钾、氯离子下降。用钠钾盐洗胃液能维持机体的等渗状态,防止机体钾、钠、氯流失,避免胃肠粘膜大量吸收水分,有效防治电解质紊乱,防治水中毒。钠钾盐洗胃液的水经高温消毒,进入胃肠道,类似于晶体渗透压,具有强利尿作用,促进毒物有效排出,降低胃黏膜出血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洗胃后观察组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钠钾盐洗胃液治疗过程中胃黏膜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中毒患者中应用钠钾盐洗胃液,能明显降低患者洗胃后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褚 沛,张宇明,高亚莉,等.我国急性中毒临床救治现状和发展[J].临床急诊杂志,2013,12(10):455-458.

[2] 王月焕,张润娥.急性消化道中毒洗胃术的实施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3):474-475.

[3] 刘 慧,翟凤平,徐 华,等.洗胃液不同渗透压对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2(6):526-530.

[4] 姜 梅,施 银.急诊护士使用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评分记录单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7-318.

[5] 罗天玉,张红梅,陈凤玲,等.纯净水加氯化钠在洗胃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3):125-127.

[6] 丁振苗,叶泽兵,曾 毓.急性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14):2202-2204.

本文编辑:徐 陌

R4

B

ISSN.2096-2479.2016.06.047.02

猜你喜欢

钾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
老年人是低钾血症的『高危人群』
肌无力、厌食、腹胀……可能是缺钾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众德集团:联手德国钾盐 共拓镁肥市场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环保型钾盐快速镀锌工艺的研究
钾盐镀锌长效低消耗光亮剂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危险因素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