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2016-12-08丁婷

青年时代 2016年20期

丁婷

摘 要: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景观功效。本文从校园文脉、地域特点、场地的参与性和归宿感等方面,探索场所精神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景观。

关键词:场所精神;大学校园景观;参与性;归属感

一、绪论

1.1场所精神概论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主要体现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在空间中,表现为一种总体气氛,必须通过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空间过程中才能获得的一种场所感。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曾在1979年提出两种场所精神:定向感和认同感。定向感主要是针对空间性的,它能使人知道自身位于何处,从而确立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最终获取安全感;认同感则较之与文化关联,通过认识和掌握自己所在其中生存的文化,来获得归属感。

在大学校园中的场所精神主要包含场所的视觉美学、环境心理、场所的社会功能与文脉精神等多个方面,大学校园环境是校园文明的承载体和生长点,发挥着延续校园和城市文脉,展现校园精神风貌的重要角色。

1.2目前大学校园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照搬现套,不伦不类。许多极速发展的“大学城”校园在扩建中盲目遵从领导意见,没有合理考察利用实地原有状况盲目照搬照抄其他高校,从而导致学校景观混乱; 有的校园将已有的景观搬入或简单粗暴地效仿传统古典园林和欧式风格。第二,匮乏环境内涵、精神缺失。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些大学的薄弱环节,这些大学为迎合招生需求,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规划建设模块化,缺乏自己的特色的校园景观。单一的校园建筑、拥挤的校园环境、简陋的校园设施,这也将随着日后生源的减少,逐渐暴露出严重的负面效应。第三,忽视使用人群的需求。校园景观设计并没有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大多数设计只是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功能。例如,在景观功能分区上,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分区模式;对交通观念上的忽视,导致景观道路的安排也不合理;景观附属设施也不够完善等等。

二、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设计

2.1挖掘校园文脉,打造地域特色校园景观

校园文脉指校园文脉包含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术特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人文、艺术、文化底蕴。地域精神包括校园所处的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特征、历史文脉等等。地域精神是学校所在地域文化特色及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所有环境景观空间的大文化背景。当师生们能够在大学校园的交往空间中感受到校园的文脉和当地文化氛围,促使他们迅速地认识,随即认同这个环境。这也是保护校园甚至是更大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校园景观注重对校园文化与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规划与设计,延续校园文脉,从校园的识别系统,如树木、颜色、建筑局部着手,配合公共艺术和公共设施的设置,创造出具有文化艺术内涵、人性化的校园广场环境,满足师生的需要,使其成为构建教育场所、传承校园文化、体现艺术美感的校园景观。

2.2营造具有参与性与归宿感的校园景观

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沟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必须创造一种促进师生交流和相互启发、锻炼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空间场所。而这种场所不只在课堂上,更应贯穿学生的生活,包括室外课余活动空间。为了促进师生的交往活动,我们就必须在校园环境中提供充分的活动场所与内容,可为其增加交往的活力。例如,我们可以设置室外表演场地、滨水景观、书角、休息长廊等受可让师生共同参与的场所。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种归属感,比如对于自己的家、自己熟悉的环境等我们都自然而然的有一种归属感。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要想广大师生的参与其中,首先要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认同和归属。要让师生对一个场所产生归属感,先要让他们对这个场所认同。而对大学校园景观的认同感、归属感的营造一方面与该学校的历史文脉、地域精神和自然生态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校园景观场所的主体是广大师生,设计还要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中获得灵感。只有综合以上才能使师生们的身心都从属于校园景观场所,使其具有归属感,从而最终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

三、结语

大学不仅在于其本身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精神。对校园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促进学生与社会在一种开放、多元、和谐、共生的环境中的交流和对话。所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需打破原有的设计模式,必注重场所精神的探讨,以地理、自然、文化、历史等多方元素和资源为载体,尊重和延续大学校园文脉,营建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建立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现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燕飞.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余菲菲,李桂媛.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J].规划师,2010(12).

[3]文晓斐.基于行为心理的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