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命册》叙事策略
2016-12-08龙伟源
龙伟源
摘 要:《生命册》以吴志鹏为第一人称,从限知视角讲述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作者李佩甫采用碎片化记忆,以草蛇灰线的手法,呈现城乡人们的生命百态,展现了农村人进入城市的生命之册。
关键词:碎片化;人像展览;草蛇灰线
《生命册》为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整部作品借一个从小受无梁村恩惠和仇怨的吴志鹏的视角,碎片化地铺展开无梁村形形色色的人物肖像,叠印在一起,却有着不可抹灭的个性,同时“汗血石榴”不间断出现,像一棵藤缠绕在吴志鹏的记忆里,文末终于交代“汗血石榴”的来龙去脉,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一、碎片化
该部小说采用碎片化的手法,多样化、零散地展示了人生状态的流动性。在西方美学理论界,最早涉及"碎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与文化理论批评家詹姆逊。他对这种后现代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后现代文化的首要特征是零散化、碎片化、非连续化,给人一种拼贴感,与此相应的是情感和历史感的消失,以及内在和外在、本质与现象、隐义与显义、真实性与非真实性、能指与所指等几种深层模式的消失。[2]
“说实话,是碎嘴的女人丰富了我童年的记忆。”将“我”对无梁村的记忆化整为零,散落在各个章节中。对于限知视角来说,故事的完整性是难以达成的,但是第一人称通常作为文中所有人物秘密的知情者,而用碎片化结构来处理情节显得恰当不过。
二、人像展览
在吴志鹏叙述中,老姑父、梁五方、春才、苇香、杜秋月还有骆国栋等尽情流露其生命特征。“我”不由自主地触发对一个人的回忆,在另一个情景中,又再次补充该人的故事。这样的结构,纵观全局,借吴志鹏之口,道尽了生命的沧桑。笔者将以蔡国寅、梁五方为例。
老姑父原本是一个风光的军人,享人生有无数功勋,后入赘无梁村,从此跟吴玉花纠缠在一起。老姑父是具有悲剧性的。他在无梁村的时候,本质是善良的,在当上村支书的时候,站在道德的高度做过很多好事,有一定的军人素养,比如无数次写“见字如面”的字条让吴志鹏出手帮助村民等。当他老态龙钟之后,村里人却没有敬重他,而是取笑。直至他的丧礼再办的时候,村里人才缅怀起他做过的好事。
梁五方,起初很有上进心,“傲造”“各色”,在替九爷雕麒麟的时候不按行规、他二十多岁时凭一己之力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娶媳妇一个村里人都不宴请。由于造化弄人,在工作队到来时,他被罗列了二十四条罪状遭受批斗,并被划为“新富农”,新房被没收。他不服,从此走上了漫漫上访路,一年又一年,每一次都被五花大绑送回来,“流窜犯”“上访人”这条路他硬是走了三十三年,变成了一个弓腰驼背的小老头,一脸的沧桑,背着一个铺盖卷,见人就低头、鞠躬,然后规规矩矩往地上一蹲,年轻时的激情要强已全然不见。
三、草蛇灰线
这里所说的“草蛇灰线”,正是中国古典小说众多结构技法中的一种,指文中线索的安排仿佛蛇行草间若隐若现,地上灰迹若断若续。[4]在笔者看来,该部作品有多处草蛇灰线的用法,起到了伏脉千里的作用。以“汗血石榴”为例,在时间跨度较长、事件芜杂的叙事前提下,作者用这个悬念结构了全篇,使得芜杂的事件叙事脉络清晰,繁多的人物形象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作者用限知叙事视角和可信叙事人策略成功建构了这一悬念。通过延宕手法,让这个悬念串起各种事件,结构了全篇,是全文众多悬念中最大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难免震惊原无梁村村长蔡国寅的头颅竟然据传被自己的女儿用来栽培了盆景汗血石榴,并卖出了天价。这是一个让人惊悚的悬念。为什么女儿会用自己父亲的头种盆景?为什么父亲会让女儿记恨到如此地步?
在叙事重点由老姑父转到骆驼骆国栋身上时,延缓了对汗血石榴的追究,而在虫嫂、杜秋月、春才的故事叙述完后,暗含着对汗血石榴的铺垫。作者在设悬和释悬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草蛇灰线的手法,造成信息的延宕或压制,从而形成情节的波澜起伏。最后苇香为父亲迁移棺材,证明父亲的头颅还在,为自己洗清了道德上的冤屈,总算故事有了安心结局,“我”与读者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
四、结语
纵观整部小说,李佩甫所抒写的生命之册意义深广,他借吴志鹏之口说:“血脉联系是必须要说的,不管走多远,我都得承认,我是颍平人。”[5]吴志鹏作为一名从农村移栽进城市的种子代表,想要逃离却一直未能成功逃离的黄土地,回到无梁村,仍无法归依。这仅是其中一员,无梁村还有太多魅人的故事,有太多无法割舍的人。李佩甫,用碎片化叙述结构小说,展示着当时当地那些人,用草蛇灰线的手法吸引着我们读这部小说。理解李佩甫《生命册》的叙事艺术,对于理解他所描绘的生命之册是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5]李佩甫.生命册.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第28页.
[2]曾济民.碎片里的记忆--<微暗的火>的碎片化叙事策略及其文学价值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5月.
[3] 李佩甫.生命册.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第35页.
[4]周赟龙.浅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草蛇灰线.国际关系学院院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