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几点思考
2016-12-08张东洋谭子超胡爽邓琪泓
张东洋+谭子超+胡爽+邓琪泓
摘 要:随着我国在教育上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大学生们在学习教育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在身体素质方面确实令人堪忧,现在的大学生均不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致使身体素质急速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中,分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几点原因,并且对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健身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体育场等建设速度大幅度提升,体育改革课程全面推进,权重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运动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急剧下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没有养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的原因
1.1学生自身的问题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一个子女家庭,家里对他们的娇惯也反映在体育锻炼上。他们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肯吃苦。体育锻炼对于他们来说知识课堂上的任务,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较低。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并没有将体育锻炼纳入日常生活中。最为严重的是,现代大学生将进行体育锻炼看作是耽误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这样严重歪曲的健康观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
大学生学习压力大。现在大学生不仅仅是上专业和通识课程,还面临着大量的选修课程。在课外,大学生还要积极备战考研或者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发展打好基础。况且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考研大军每年都在增加,所以大学生也是肩负着重任,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就会产生如果我进行了体育锻炼,便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因此,更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不进行体育锻炼,只要身体不出现大病大灾就行。
1.2学校方面的问题
在大学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校是因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所以有许多的体育锻炼项目无法开展。但是在硬件 选择设施齐全的许多大学的体育可中锻炼项目也是不适合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将本来是需要长期训练的项目设置成短期选课,那么即使是大学生选择了这门项目,也是无法坚持,达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体育老师的教学过于传统,考核方式单一。许多的体育老师是单一说教的方式,只是将这门体育锻炼项目的要点告诉了学生,、理论上面的示范,并没有给大学生以身作则,只好让学生围着老师转,这样的教学并不能从体现体育课的效果。另外,大学生的体育课相对来说是挺简单的,因为大学生只需要应付其中和期末两次考试,而且老是考核要求并不严厉,所以这样的教学做法也是助长了大学上忽视体育锻炼的念头。
二、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
2.1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高等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上至学校领导。下到学校员工,都应该积极地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地举办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说校园马拉松等等,利用这些活动来带动大学生来参与体育锻炼。另外,还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让他们意识到,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是为了其他人,而是为了他自己锻炼。体育段的目的性不是在学校布置的任务, 这些不在浪费学习的时间,相反这些体育锻炼提升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后更加有利于大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2选择与自己身体素质相符合的健身方式。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抱着减肥的态度去健身房或者自行健身,他们的目的性太强,容易急功近利,如果在短期没有看到效果便会放弃。有的大学生太急迫,选择了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这样反而还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伤害。所以,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学生应当量体选择运动项目,循序渐进。
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改掉不良习惯,创造条件锻炼身体。受成长环境影响,现代大学生更热衷于进行室内活动,如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或电子游戏等等,而对传统的室外体育游戏失去了兴趣。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加剧了学生体能的下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关系着自身、家庭甚至国家、民族的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逐步改掉不良和生活及饮食习惯,充分利用身边的设备条件积极参与锻炼,比如平时少喝饮料多喝开水,少玩电脑多运动,少坐电梯多走楼梯等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3高等学校应高深化体育课的改革
硬件设施齐全的学校应该从实际队伍入手,以您一批具有新型体育锻炼理念的体育教师,对大学生实行素质体育教育,坚持以“健康第一位”为原则开展体育教学。另外大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延伸其教学功能,将其责任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积极地担任其辅导大学身课外体育锻炼的重任,规范、正确的应道大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学生的强项,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硬件设施不齐全的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更多的体育场馆,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的设施需求,扩大学生的选择面。
三、总结
大学是掌握知识,全面增强身体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的紧要关键的时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势必会给他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大学生们应该积极锻炼身体,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