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

2016-12-08范梦露

青年时代 2016年20期

范梦露

摘 要:当今社会中,音乐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艺术,日趋大众化。音乐审美随着音乐的发展,自然也呈现了大众化特点。促成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从审美主体——人、现代音乐、第三方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

关键词: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现代音乐

在语言诞生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利用各种物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一些意思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语言逐渐丰富,人们在劳动时互相鼓励加油、统一节奏的号子成了最初的“音乐”。人类的思想意识不断完善,音乐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起来,到了人类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已经渗透人们的日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的迅速发展使得音乐审美文化也渐渐的发展起来。大众化,是当代音乐审美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而促成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

一、审美主体——人

首先,音乐是一种门槛相对较低的艺术,无论老少、国籍、造诣,只要有一双耳朵,都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音乐。音乐反映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一种能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当人们不断的加深对精神文化的关注后,音乐文化毫无疑问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之一,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到音乐的高级活动——音乐审美中,音乐审美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呈现出了大众化的特点。

其次,音乐成为较为普遍的压力缓解方法之一。现代,人们通过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伴随而来却是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了压力就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虽然现在有宣泄室、找心理医生倾诉等方式能够缓解压力,但这些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而倾听音乐,作为一种易于获取、超低成本的减压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得到宣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音乐审美中寻求精神状态的改变,因此音乐审美愈发的大众化。

再次,时间的增多为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随着生产技术发展,科技的流水生产线代替了一些繁杂的劳动,人们更多的从事脑力劳动和轻劳力劳动,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能够追求精神享受。社会成员休闲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有时间、有精力开始音乐审美活动,使得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成为了可能。

二、现代音乐的转变

音乐审美文化的大众化和现代音乐本身的改变也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现代音乐从它产生之时就表现出了与传统音乐的不同。

第一,传统的戏曲等音乐决定了它的消费人群和欣赏主体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音乐一般只能远望,现在音乐却不同。音乐创作者们越来越注意普通人对于音乐的需求,一旦多数的消费者审美倾向发生改变,艺术创作者们就会根据大众的需求来调整音乐的创作模式、创作风格等以便适应人们的审美变化,让听者有更好的审美感受。人们的审美趣味使艺术家创作的音乐风格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家音乐风格的改变又吸引更多的人习惯于这种审美,这样的一个循环让音乐审美文化进一步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现代音乐歌词口语化特征变得明显起来,并且歌词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通俗易懂。由于现代音乐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大众不需要充分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背景,就可以体会到作曲家与演绎者希望表达的情感。比如一些和爱情相关的歌曲,通过一首歌的歌词便可以知道这首歌表达的主题,甚至有些歌曲,只要一听歌名听众就可以了解了歌曲表达的思想,比如《原谅》、《情人节》等。

第三,现代艺术家创作音乐更多的使用电子乐器,听众不需要耗费力气去寻找音乐的细节内涵、体味不同旋律间的起承转合。传统的一些乐器如古筝、二胡等在创作歌曲时,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变化需要很多的揉弦、上滑音、下滑音等,通过这些手法、技巧造成歌曲的起承转合,表达喜怒哀乐,如果听众想要理解这些歌曲表达的情感,就要细心聆听,慢慢体会歌曲中的变化。而现代音乐不同,它的创作手法、技巧是相互融合的,它使用电子乐器或者电子产品来合成音乐,这些合成产品有着电子产品特有的简洁明了特点。

第四,和传统音乐相比,现代音乐更接近听众的听觉习惯,易学易会。现代社会产生的许多神曲就是因为它们的旋律和听众的听觉习惯很契合,听众在听到它们时能够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的进行欣赏。如中国的神曲《小苹果》,这首歌出来后广为流传,很多小朋友听到这首歌后甚至会“翩跹起舞”。现代音乐的节奏变得越来越简洁明了起来,旋律中也经常会有重复,听众在欣赏时不用耗费很多的精力,易于人们的欣赏与学习。

第五,现代音乐能够带动欣赏者潜在的情绪。现代音乐善于拨动人们的情感,音乐审美活动是调节、调动情绪,培养、强化情感的最好方式。现代人有时会因压力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中,现代音乐能够给予人们慰藉,甚至能够带给人一种宣泄、释放的感觉,摇滚乐就是这样的代表。摇滚乐给人们带来了释放的机会。摇滚乐不仅仅是为了唱歌,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不管是兴奋的还是压抑的,都可以通过嘶喊、怒吼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无所有》、《假行僧》、《怒放的生命》等一首首摇滚歌曲总是能让听者有一种解脱的感觉,极具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第六,现代音乐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摇滚乐、轻音乐、古风音乐等,它既吸收了传统音乐的特点,又加入了现代因素。音乐审美活动是一个审美主体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如同“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音乐欣赏者都有自己不同的审美,现代音乐类型多样化的发展就避免了有人会因为没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而放弃音乐。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甚至可以依据不同的心情选择欣赏不同的歌曲,高音的歌、低音的歌,悲伤的音乐、欢快的音乐,只要你需要,音乐就能提供给你。

第七,现代音乐还有一个传统音乐无法比拟的地方就是视频的配合。传统音乐单靠听觉,有时难免显得单薄,而现代音乐不同,很多都配置了相应的视频,以便于听众理解。比如,有的视频为音乐配上了专门的舞蹈动作,欣赏者视听结合,拥有了更好的审美感受。火遍大江南北的《江南style》,它的歌曲当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它的红火和骑马舞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独特的骑马动作引发了模仿的热潮,可以说,如果《江南style》这首歌曲没有骑马舞的存在就会逊色很多。

现代的音乐更通俗,直接面向大众,注重音乐的可听性,注重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注重音乐的多样性、融合性。在现代音乐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参与。正是因为现代音乐的这些特点,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音乐审美活动中,使得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特点也就越来越明显。

三、第三方

除了音乐上的差异,音乐审美文化得以大众化还在于它的传播范围广,它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渗透到社会日常生活中。

随着现代产品的不断出现,音乐传播更加便捷。首先是各种新兴的专门性音乐收听工具,如mp4、随身听等,它们小巧、轻便、易于携带,可以让大众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欣赏到音乐美。其次,虽然广播、收音机、电视等现代媒体起初之时不是为了传播音乐,但随着这些媒体播放功能的日益完善,音乐电台、音乐类节目日益增多,音乐的播放也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此外,智能手机、电脑的出现更是极大的方便了大众。通过电脑,大众可以在完成其他事情的同时享受着音乐的美;通过手机,大众就不会为了欣赏音乐而携带其他的一些音乐播放器,更不用担心因为听音乐而错过重要的电话。

除了一些音乐媒介,还有一些场所有意无意的传播着音乐。如ktv、俱乐部、酒吧等,ktv是为了音乐而建立自然不必说,俱乐部、酒吧等地方在人们进行其他娱乐的同时播放着音乐供人聆听。现在的电视剧、电影等其他艺术中也插入音乐成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就是因为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或片头、片尾曲,如《沧海一声笑》、《爱的供养》、《默》等,这些大众日常生活接触密切的艺术也帮助了音乐的传播,增大了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可能性。

其次,商业的推波助澜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因为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家推出更加贴近人民生活、更加符合社会成员审美趋向的产品。虽然歌曲比赛、歌迷会、颁奖礼等,是商家出于商业的目而推出的,但这些活动在满足商业目的的同时,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了推广音乐文化的效果,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音乐审美中。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跨界歌王》等节目通过新颖的模式赢得了大批量的观众,虽然它们是因为商业原因才出现,但是它们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可,吸引了许多观众,带来了音乐文化的一个个高潮。

四、结语

音乐审美文化得以大众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经济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审美心理开始了转变,审美文化整体有了大众化的趋势,音乐审美文化作为审美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其次,大众物质生活的丰富,空余时间的增多为其从事音乐审美提供了条件。再次,和传统音乐相比,现代音乐有了很多的改变,音乐的转变越来越切合大众的口味,尤其是现代音乐的煽情性、感染力让处于生活压力中的人们能够得到精神的放松。还有现代技术的发展,让音乐得以传播到每一个人的身边,大众只有在接触到音乐后才能够进行审美,这使得音乐审美文化大众化成为了可能。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出于商业目的的一些音乐活动引来了更多的人关注音乐,进一步推动了音乐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王玉玺. 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研究--以音乐价值判断为核心论域[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2]丁蜀还.谈当今音乐审美文化发展的现实语境[J] 艺术教育,2009,12期.

[3]周晓燕.文化视阑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胡燕妮.审美世俗化--从大陆近二十年流行音乐的发展看当代审美文化转型[D]. 广州:暨南大学,2003.

[5]张晶.音乐欣赏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09年,34期.

[6]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