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2016-12-08刘书超向阳王婉琼
刘书超+向阳+王婉琼
摘 要:法律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便成为高校思政课老师所必需肩负的重要任务。当前,思政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担任着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法治教育;思政教育;方法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法律素养是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贡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法治教育内涵
长期以来,理论界有人将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混为一谈,导致“法治教育一直停留在法制教育的初级阶段,未能向法治教育转变”。出现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混淆和悖谬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目的与手段”的理论规定和差别认识不到位,没有看透法制教育本身是手段,是为治理理论中“人治”或“法治”这一目的性价值服务的。夯实法治意识形态或法治理念的根基,使法治理念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自我“精神立法”,是中国实现法治的首要和基本前提。“构建与法治中国相适应的法治意识形态……这就需要用法治话语代替政治话语系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法治教育成为塑造和培育社会大众法治意识形态或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下中国法治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全部工作就是以“法治话语”取代“权力话语”。我国法治教育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法制教育,使之围绕法治理念和法治价值展开法律知识教育,清除“权力话语”。所以,法治教育就是以培养具有尊重法律、规则意识和法律思维等为价值取向,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信仰和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法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
1.突出思政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学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法制教育放在教学目标中,单纯的就法制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备课和教学中,重点突出和开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子,同时在科研科教活动时把其列入研究内容。
2.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思政课教学方式上,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思政课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磨砺能力。二是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促进的,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把课堂教师教育和课下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师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课下的自我学习才是学生消化知识的关键,二者相互结合后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在考核方式上, 可采取各具特色的考核方式。尽量避免“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方式,把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把卷面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力求全面地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把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来计算综合成绩,能有效督促学生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法治社会实践。法治专题讲授,在大学生中达到的后果是形成法治的普遍理性和理念共识,本质属于一般的形而上学认知和价值结构,表现为抽象性和理论性,但如果不能转化为自我的意义世界,成为“为我之物”,就会始终以外在性知识存在着,碰到价值冲突的时候很可能被无情地抛弃,马克思创立唯物哲学明确指认实践是普遍知识或形而上价值的终极来源。因此,普遍知识和理念共识能否真正成为个体自我的绝对命令,全在是否通过实践的检验和论证,变成自我之物。但是普遍知识如何容纳特殊经验呢?其实是通过实践理性这一中介来实现普遍理论与特殊经验的联系,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和体验,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实践理性”运用才是自如的。在此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在实践课程中,可以采取社会案件调研、法庭旁听、组织校内模拟法庭等方式安排学生进行,那么学生通过实践对法律知识和社会有序化具有更为清晰的思考和理解,对于如何理性判断西方法治思想有了新的认识深度,对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有效的利用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美香.论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23).
[2]唐华生.何霖.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9,(11).
[3]王英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