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共享空间在高职院校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模式

2016-12-07安娜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高职院校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视角;实践模式

摘要:文章以2005—201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高职院校IC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论文的计量分析,介绍了高职院校IC的研究状况,并进一步论述了高职院校IC论文的研究视角和处于初级阶段的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074-03

1背景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和IT技能,促进学习、研究、交流与协作的新型实体空间与虚拟环境[1]。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国家图书馆学刊》杂志上发表了《开放获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首次将“信息共享空间”这一概念介绍到国内。是年,同济大学图书馆邬宁芬在《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11期上发表了《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一文,这是中国内地学者第一次把信息共享空间与高校图书馆联系在一起。至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开始引入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理念,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4年全国共发表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学术论文893篇[2]。为了解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状况,笔者于2016年1月16日,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高职院校IC”“高职院校学习共享空间”为检索词,剔除不相关论文后,统计出2005—2015年十年间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论文共计26篇。笔者对这些论文进行研究,以期对未来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2高职院校IC论文的计量分析

2.1论文发表时间分析

论文发表时间分布状况反映出IC被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以来的研究状况和动态变化。十年来,我国高职院校IC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和年份分布见表1。

2.2论文发表期刊分析

26篇高职院校IC论文分布在三类期刊上,分别是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及其他期刊,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3高职院校IC论文的研究视角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高职院校IC研究论文同一主题超过3篇以上的作为一个视角来分析,分析显示,高职院校IC论文的研究视角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见表3)。

表32005—2015年高职院校IC论文的研究视角、主题与论文数量分布

序号研究视角热点主题论文

数量

(篇)1高职院校IC基本理论包括概念、构成、特点、建设可行性和策略原则82高职院校IC特色构建围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3高职院校IC案例研究高职图书馆IC个案研究54高职院校IC服务研究服务理念、服务转型33.1高职院校IC基本理论研究

如前所述,IC自2005年引入国内以来,在国内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但直到2009年9月才有第一篇有关高职院校IC的论文发表,即季亚文的《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探析》。之后,围绕高职院校IC的基本理论研究共计有8篇论文,分别是时金碧的《高职图书馆IC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赵苹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主题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策略探讨》等。在这8篇论文中,只有赵苹的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河北科技图苑》,该文介绍了主题学习共享空间的内涵和特征,比较深入地从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主题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5]。

安娜:信息共享空间在高职院校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模式3.2高职院校IC特色构建研究

此类文章主要发表在2013—2014年,共有4篇,分别是吴赛娥的《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服务》,林开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李明的《基于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陈平华、周万德、程慧玲的《基于工学结合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论文虽不多,但却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①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开展研究。这也是高职院校IC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特色成果。②论文大多发表在专业期刊上。4篇论文中有3篇发表在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其中2篇发表在《图书馆研究》,1篇发表在《大学图书情报学刊》。③课题论文多。有2篇论文是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其中陈平华等撰写的论文系201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以及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吴赛娥撰写的论文是2011年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④作者多集中在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论文作者多处于长三角、珠三角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

3.3高职院校IC个案研究

本批26篇论文中,部分作者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所在学校IC建设实际开展研究,发表案例论文共计5篇,涉及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民办学校。谢瑶撰写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对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IC建设现状和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具有IC建设的图书馆有2家,具有IC相关服务的图书馆有28家。数据表明,目前信息共享空间在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中建设比例很低。其原因是IC意识淡薄、经费不足、人才队伍水平不高,并提出面向学科化服务、就业服务构建IC和基于图书馆文化构建IC的对策[6]。

3.4高职院校IC服务研究

IC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教学、科研和读者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服务形式,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IC服务研究成为必然。姚彤在《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探索》中提出要“利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平台,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方式,使实体馆藏与数字资源、馆内阅读与馆外借阅、读者阅读与咨询服务、阅读学习与休闲娱乐、个人学习与群体交流共存于一个开放、共享和互动的信息空间,极大地吸引师生到馆,使得职业院校图书馆效益得以立现。”[7]安娜撰写了《信息共享空间与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文中提出“为适应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服务主體、服务职能、服务内容和服务空间等方面转型发展,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8]

4高职院校IC的实践模式

自从IC理念引入我国高校以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等高校图书馆相继开展了IC服务。从上述研究来看,高职院校对IC认识不足、研究滞后,其建设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结合高职院校IC建设整体情况来看,其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4.1学科化服务IC模式

学科化服务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馆员为核心,针对用户专业及学科体系,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展开的介于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特藏文化空间”就是比较典型的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该服务模式突出专题特色,依据学院的学科特色与顺德的地方产业结构以及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础来确定特藏方向,为教学研究人员及学生提供专业、行业信息。学科馆员与专业负责人之间联系密切,学科馆员负责特藏资源收集、专题信息推介、代查文献与文献传递、专题数字资源的推广、培训与评价等,专业负责人则定期向学科馆员提供专业建设所需要的行业信息与文献资源[9]。

4.2多媒体服务IC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音频、视频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发展较快,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文化休闲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逐渐发展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服务创新的增长点。全国230多家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本馆非书资源管理与发布平台或多媒体特色数据库[10]。高职院校则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多媒体服务IC模式。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IC是以开展多媒体服务、视听服务和信息素质服务为主。具体来说:一是图书馆除提供一定数量的电脑供读者检索和上网外,还安装了足够多的数字化接口,使无线上网区域覆盖整个馆舍,方便读者自带笔记本电脑使用。二是购买成熟的多媒体数据库,同时还建设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三是开展信息素养服务,包括为读者提供图书馆资源使用指南、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检索等专题内容的培训服务。

4.3专业化改建IC模式

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例,作为一所私立高职院校,通过对紧邻图书馆的一座四合院进行改建,结合“博雅为内,精专为形”的办学理念,将其改建为“博雅精舍”,与图书馆融为一体,作为标榜图书馆IC建设的场所。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动静结合、互不干扰的原则将其功能分为四类:读者阅读学习用房、读者讲座交流用房、读者休闲用房、图书馆办公用房[11]。其中读者阅读学习用房和图书馆办公用房是“静”的区域,另两个则是“动”的区域,动静区域之间相对隔开、相对独立。同时,学校投入资金对图书馆IC环境进行建设,提升“博雅精舍”的文化品位,也提升了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5结语

总体来看,IC在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IC构建的基础较为薄弱,但也不能因此放弃利用IC提升服务的机遇,而是应该更好地对比和吸收国内外高校IC建设和运营服务良好的经验,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条件下致力于探索服务读者新模式,从而推动高职院校IC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树怀,盛兴军.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9-160.

[2]陈明.近十年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论文计量分析[J].创新科技,2015(3):87-90.

[3]黄燕.2000—2010年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2):32-39.

[4]季亚文.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78-80.

[5]赵苹.高职院校图书馆主题学習共享空间构建策略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14(11):42-45.

[6]谢瑶.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25-28.

[7]姚彤.职业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探索[J].职教通讯,2014(26):40-41.

[8]安娜.信息共享空间与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6-58.

[9]贾晓彦.基于IC理念构建特藏阅览空间[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6):82-85.

[10]李伶.深化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服务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87-90.

[11]阎红,沈治宏.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践个案研究: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01(7):55-58.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高职院校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