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开展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2016-12-07段耀武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途径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并以郑州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8-0072-02
1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企业文化的影响,图书馆界提出了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并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基本功能及理论构架进行了深入研究[1]。学者们普遍认为,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为其他成员所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的总和,集中体现出了图书馆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联系和协调图书馆所有成员行为的牢固纽带,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
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它包括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图书馆形象、图书馆服务等。制度文化是图书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起着规范和制约物质层和精神层的作用。物质文化处于图书馆文化体系中的最表层,是图书馆文化的基础,是形成图书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条件和保障,主要包括馆藏文化、馆舍文化和环境文化。
2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背景,以图书馆资源为平台,以馆员与师生的互动为基础,以追求知识为目的,以育人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由馆员与师生共同认可并遵循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2]。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该从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着手,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层面展开[3]。
郑州大学图书馆由原郑州大学图书馆、原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原河南医科大学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2015年10月28日郑州大学新区图书馆正式启用,新馆是一个集“借、阅、藏、学、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郑州大學图书馆始终坚持“管理主导,服务立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的办馆宗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理念,倡导“爱馆、智慧、和谐、奉献”的馆训,坚持从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工作。笔者以郑州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2.1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做好服务教学科研的根本
郑州大学图书馆一直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坚持思想性、实用性、系统性、连续性等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学校专业设置、长期发展方向以及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做好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以最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应对多层次读者的多类型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资源逐渐出现多样化,电子书、数据库、音视频等资源应运而生,郑州大学图书馆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及时抓住机遇,适时调整资源配置方案,合理利用资金,把握好各种资源的比例,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优势互补的方式,使郑州大学图书馆即使历经多校区的分分合合,依然能找准定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前进中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大支撑。
2000年三校合并以后,读者数量、学科设置、专业方向、需求类型等都是一个全新的局面。采编人员通过多渠道调研,在加大“访”的力度上充分掌握各类型读者需求信息,与书商合作多途径补充文献资源:一是利用传统的《新华书目报》发送到院系资料室征集师生意向,回收并集中交送书商订单。二是带领院系专家学者及学生到购书现场采集,更直观快捷地配置资源。三是组织书商到馆里开展“优秀图书”进校园活动。四是建立读者荐购平台,利用信箱、校园网、电话、QQ群、微信群等多种有效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及需求,保证资源的合理化。
2.2建设郑州大学文献数据中心,打造一流的支撑服务
郑州大学文献资源数据中心主要包括机房基本建设、网络建设、服务器与存储系统建设、资源库建设等4个方面。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的理念,从工作需要出发,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文献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前后历时近一年,经广泛调研、考察和分析、政府采购、系统安装调试、深化调试消化,现已稳定运行和使用。该项目可以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稳定、节约空间、大容量等目标,是全国高校系统第一个节能环保的冷通道机房。
2.3引入图书智能化管理系统(RFID系统),提升图书馆实体馆藏的管理服务效率
RFID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应用覆盖馆藏管理与服务的全领域,包括读者自助服务系统、馆藏安全检测系统、馆藏排架与清点系统、24小时还书系统等重点应用以及配套的馆员辅助系统、架位导航系统、智能书架系统、自助查询系统、无人值守门禁系统等关联应用。引进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等智能化管理技术,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又确保了馆藏信息的准确性,提升了服务读者的品质,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创造空间。
郑州大学图书馆运用RFID技术实现科学准确地管理图书文献的位置、分布、流通及流向,增强书籍分类、定位及数据收集,以全新的服务内容、人性化的服务形式,让读者真正享用到现代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快捷与准确,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享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段耀武:多途径开展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2.4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打造新型服务平台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是一个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的,拥有最新技术设备,提供一站式的专业信息服务,培养用户信息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注重协作,供用户共享信息资源、原创作品,交流学术的崭新的空间和平台。
2.4.1增设功能区。在不改变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郑州大学图书馆利用原有闲置空间,根据现场环境设计符合当前区域的功能区,增加临展区、咖啡吧、休闲区等。
2.4.2开设研讨间。在进行整体研讨间设计时,为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研讨需求,需要将研讨间划分为多个类型,配置不同的硬件以及不同的实现方式,满足图书馆研讨间多样化的需求。郑州大学图书馆现有研讨间26个,分别配备了白板、投影仪、电脑等设施,供读者自由预约,给全校师生科研互动提供场所,满足读者对协同式学习、科研环境的需求。
2.4.3优化阅览环境。在保证阅览座位不减少的前提下,郑州大学图书馆提供造型各异的椅子和沙发,为学生提供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考虑到馆内一层部分区域灯光较弱,在一层所有阅览座位增加LED照明灯,满足阅读需求。
2.4.4开展自助服务。郑州大学图书馆增加了学生自助复印、打印、扫描、拷贝、笔记本充电等设施,并开通座位预约系统。座位预约系统是一套能够实现座位合理分配和科学管理的管理系统,它具有座位分配、回收、座位行为监督、违纪用户标识等功能,可以提高阅读座位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郑州大学图书馆座位紧张的状况。
2.5创新服务项目,深化服务效果
2.5.1构建在线新生入馆教育平台,将读者培训工作延伸。郑州大学图书馆在线新生入馆教育平台使新生入馆教育方式发生大的变革,将读者培训工作成功延长到24小时,延伸到每一位读者的个人终端。读者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测试成绩合格后将自动开通“校园一卡通”的图书借阅、预约座位及研讨间等权限。
2.5.2统计通报优秀读者、图书排行榜。图书馆每月通报借阅量前10名的读者及社科类、自科类、文艺类图书排行榜,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并对图书借阅趋势进行统计分析。
2.5.3利用新媒体推动读者服务。图书馆主动适应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普及的形势,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推动读者服务,开通图书馆微博、微信和人人网公共主页。新媒体的应用进一步扩展了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渠道,加强与读者的亲密互动,优化信息呈现方式,提升读者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更高效、便捷、双向的信息服务。
2.6展示特色馆藏,弘扬中原文化
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特色资源,举办河南文献特藏展和珍本古籍图片展,共计展出明清善本、名家信札、老地图及珍稀照片百余件,展现了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积淀;持续举办的中原名家特色书展,包括穆青、南振中、张海、二月河等4位名家的作品展,充分展示了中原人文的厚重和魅力。
2.7举办“世界读书日”活动,推进全民阅读
郑州大学图书馆自2003年起已经参与举办了多期“世界读书日”活动,图书馆充分发挥其育人职能,积极开拓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创新读书活动新理念,创导自主阅读,在活动中融入竞赛、娱乐、时尚等元素,增强活动间的关联性,并把读书活动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读者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也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
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一个理念、三个品牌”为核心的创新型阅读推广模式。阅读推广活动秉承“以生为本”理念,倡导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读书达人秀、图书漂流、读书交流会等品牌活动。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和阅读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结语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多层次的,在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图书馆特点的各项制度,才能保证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行为的实施,才能保证图书馆共同目标的实现,才能树立图书馆职业精神,确立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现图书馆精神。
参考文献:
[1]卢红.新时期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73-75.
[2]徐涛.浅谈校园文化框架内图书馆文化的构建[J].重庆图情研究,2007(2):18-21.
[3]徐晨琛.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9):149-150.
(編校:崔萌)第36卷第8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