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文化传承
2016-12-07刘晓明
刘晓明
摘 要 经典中蕴含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实现其工具性价值,却难以实现其人文性价值,无法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经典诵读中的文化传承,是借助经典这一文化载体,完成外在文化传递与内在文化承接的过程。而内在的文化承接,应当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以价值观为载体进行的价值互动过程。只有在价值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文化理念的内化及小学生精神品质的内在生成。
关 键 词 经典诵读;教育价值;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04
伴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持续升温,经典诵读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热度也在持续升高。其影响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普遍,从有识之士之忧、媒体力量推动、社会教育尝试到学校教育呼应,成为今天许多学校极力展示的特色教育活动,并作为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德育工作的标签和创新点。对于经典诵读,大家并不陌生,曾经被称为“儿童读经”或“中华文化诵读工程”。让学生从小借助于经典这一载体,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启迪心智,增强人文底蕴,不失为一种对民族、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益的重要举措。
一、经典——圣人之言的教育价值
什么是经典?有人说,“常念为经,常数为典”,认为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的东西;有人说,经典就是圣人的所言所著,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还有人将其确定为: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虽然说法各异,但不难看出,经典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不受时空的局限,经过历史烟云的荡涤依然璀璨亮丽,随着时光的流逝依然亘古不变,具有真理的恒常性,是能够照烁古今的圣人之言。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论语》为例,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西汉起,论语就成为中国人的必读之书。虽然不同时代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同,但其作为经典的价值并不在于对文字的重建,而在于对其内在真理的深层把握,以期帮助现代人提升自身修养,塑造自身人格,进而能够正确地对待人生、社会与自然。
毋庸置疑,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弭,其价值更会历久弥新,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指针,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根本。具体而言:
1.经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文明,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有效保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承经典就是传承文明,传承经典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2. 经典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熏陶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孕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这表现为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使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3. 经典彰显着一个民族的人格品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起中国人的人格素养。对仁义礼智信等理想人格的追求,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道理的反思,都是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有助于培养具有传统美德的现代中国人。
为何要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总结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经典诵读的工具性价值,认为通过让小学生诵读,首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在强化对字词的印象的同时,还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词;其次,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打下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再次,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典中的语言和词汇,是小学生写作最好的范例;另外,引导小学生对经典的背诵,也有助于提高其记忆力,促进其记忆水平的发展。[1]二是强调经典诵读的人文性价值。首先,认为经典诵读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品性修养,在润物细无声之中陶冶情操;其次,经典诵读可以增长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学生开拓视野,强化领悟能力;[2]再次,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诚信、勤劳、忠孝、仁爱等人格特征。
如果只从“经典”出发,作为一种教育内容,经典之中蕴含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但“诵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能否真正实现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呢?答案并不乐观。诵读经典的确能够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语感,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实现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但小学生品性、智慧及人格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仅仅靠朗读和背诵,无法真正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也难以实现经典教育的人文性价值。
二、诵读——难以承受文化传承之重
我们认同经典的教育意义,也能够看到经典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但目前的问题是,诵读能否真正实现经典的教育价值?不论是诵读还是默读,虽然能够达到促进记忆的目的,却无法直接转换成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更难以焕发起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因此,将诵读作为经典教育的唯一手段,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无法真正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目前对小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教育,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主要是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其中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等蒙学读物为最,且明确提出,小学生经典诵读,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去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这样的经典诵读体现了三个核心:一是教材必须是经典;二是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三是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背诵。这种只诵读不思考的教育方式,除了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之外,是否能够达到传承中华文明、熏陶人文精神及培养健康人格的作用?仔细想来,的确无法得出令人乐观的结论。
因为熟读背诵的只是经典之中的语言信息,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其核心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精华。语言可以通过诵读加以记忆,而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精华则需要予以创造性解释,需要进行现代性的解读。从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经典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符号问题,它承载着一系列精神文化的理念,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要想透析其中的文化密码,达到弘扬和传承文化的目的,只有记忆而没有思考是不够的。文化传承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不仅要让人知道和记住,而且要全方位地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甚至融入到自身的行为方式中。“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关于文化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把传统文化作为自身适应环境的机制;文化的传承需要让个体把特定的文化当作自己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并能表现出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3]何谓传承?传承代表着传递和承接,文化的传承就是对文化的传递和承接。经典诵读能够起到文化传递的作用,但诵读未必能够入心入脑,能够背诵《弟子规》,不能说就是承接了中国文化,文化的承接需要将《弟子规》中蕴含的文化理念融入到自身的思维、情感与行为之中,并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
三、转识成智:文化传承的实现过程
经典诵读如何实现文化传承的使命?这需要借助文化传承的实现过程加以分析。经典诵读中的文化传承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经典这一文化载体,完成外在的文化传递与内在的文化承接的过程。传递与承接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随着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依次表现为紧密相连的文化外在传递过程和文化内在生成过程两大阶段。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背诵的教育方法就意味着:或是只将经典诵读定位于文化的外在传递过程,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经典进行内容传递;或是把文化传承机械理解为“传递—接受”的过程,单纯强调外在的行为表现,不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都会使得传递的经典内容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存在较大偏差,忽视了学生自我养成的作用,忽视了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能够把握住文化传承的完整过程。
如何借助经典这一文化载体完成文化的外在传递与内在生成的完整过程呢?首先,通过诵读将经典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传递给学习者,实现文化的外在传递过程;其次,通过内化的方式,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者的不断构建,实现心理结构、功能的不断优化,并通过主动的信息加工,从而导致学习者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不断变化,以完成文化的内在生成过程,最终将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智慧、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这一观点表明:
1.小学生对经典内容的接受,不是一个被动记忆的过程,而是对自身已有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这一过程是借助于经典内容的传递进行的,但这一传递过程不是知识经验的单一、单向传递。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在信息的输入、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中,都有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蕴含其中,包含着认知的双向、动态的相互作用。
2.小学生对经典内容的接受,是一个心理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对输入信息的被动记录,而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只能由学习者主动去建构,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是将经典中的文化理念加以内化的过程,因为人的一切知识、能力与态度等都是从外部获得的,能否被学生内化就尤为关键。内化的问题最早由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尔克海姆提出,其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意识形态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此后,法国心理学家让内也对内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接收成人强加于他们的各种社会行为方式而加以内化,也就是说,内化是一种显示社会准则逐渐成为个体价值一部分的过程。
心理研究表明,只有真正内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指导人类行动的根本原则。任何知识的单向传递,如果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认同,而仅仅依靠简单灌输等手段作为途径,是不可能真正长久坚持下去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绝不是照相式的一成不变的延续,而是包含更新、超越在内的复杂变化过程,既包括自发的方式,也包括自觉的方式。所谓自发的方式,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而自然习得;而自觉的方式,需要经历一种特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通过系统学习而习得。”[4]因此,文化传承的内在生成过程,应当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以价值观为载体进行的价值互动的过程。这一价值互动过程,并非是简单的“传递—接受”的被动形式,学生的原有价值观、学生自身价值接受的状态,都会对文化传承的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在价值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文化理念的内化及小学生精神品质的内在生成。同时,文化传承效果的达成,还需要学生个体自觉进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把“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应当”。只有经过一个人自我内心体察、自我修炼,才能把经典中客体的文化内容转变为主体的文化信念。真正的经典诵读教育的效果,必须经过学生个人的自觉选择和内心体验,惟有形成经过主体思考的信念,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不可否认,当前经典诵读的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漠视,没有考虑到经典教育的内在生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经典诵读的教育过程中,应当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之中,因为学生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的参与者,他们会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参与对话与交流。
总之,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不应只关注其工具性价值,更要关注其人文性价值。经典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只能实现文化的传递功能,传承的只是文化的驱壳;只有立足于经典教育的人文性价值,才能完成文化的承接功能,才能传承中华文化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民族精神就没有了安顿,心灵就没有了家园”。[5]只有把握住文化的灵魂,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何全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2015(2):177.
[2]闫石.小学生经典诵读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8):77.
[3]余清臣. 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113.
[4]韩美群.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州学刊,2016( 2):86-88.
[5]李龙胜.当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J].文史博览(理论),2016(2):62.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