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出版之际

2016-12-07本刊编辑部Benkanbianjibu

收藏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政权寺庙佛教

□ 本刊编辑部Benkanbianjibu

写在《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出版之际

□ 本刊编辑部
Benkanbianjibu

在西藏佛教历史上,曾经兴建了无以数计的寺庙,它们散布于西藏的高山峡谷、江河湖畔、城镇村落,犹如点点繁星,将荒漠无垠的高原装点得既多彩壮丽,又神圣庄严。以至过去凡是到过西藏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寺庙比民居多,僧人比俗人多。每一座寺庙都蕴涵着一段悠久传奇的历史,寄托着藏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崇尚,闪耀着宗教与世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之光。而今,虽然其中的许多寺庙由于历史原因,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寺庙由于地处偏远,规模不大,青史无名,也鲜为人知;但是有些寺庙却是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不管它现在存在还是不存在,兴旺还是不兴旺,交通便利还是不便利,因为它们曾经在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生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与西藏社会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丹萨替寺就是这样一座寺庙。

丹萨替寺,又称丹萨梯寺、邓萨梯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桑日县城距山南首府泽当有30公里)桑日镇帕竹村北、郭卡拉山脉东段俄木雪乃波斯温的黑山山坳。这里山势雄奇,地形殊胜,北倚黑山,南临宽阔的雅鲁藏布江,东西两面山峦高耸,形成两道天然的屏障,海拔4410米;山上树木繁多,水草丰茂,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每至夏日,山花烂漫,芳香四溢。它是一处观光游览的胜地,更是一处佛教修行的理想圣境。西藏历史文献称之为“普贤林”,意为普贤菩萨修行的道场,足见其名显扬已久。

丹萨替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创建。多吉杰布是米拉日巴的弟子塔波拉杰(冈波巴)的四大门徒之一,因其于山南桑日县的帕木竹巴村北建寺弘法,创立帕竹噶举派,后人普遍尊称他“帕木竹巴”,他的真实法名反而较少为人提及了。1198年,帕木竹巴门下的止贡巴、达隆巴等弟子分工合作,共同兴建了寺庙的主要建筑—祖拉康大经堂,使丹萨替寺初具规模。1208年,出身朗氏家族的扎巴迥乃登上丹萨替寺住持之位,成为丹萨替寺第一代京俄,正式揭开了丹萨替寺发展的大幕。此后丹萨替寺住持一职便由朗氏家族兄弟或叔侄之间世代相传,法脉不断,截至1618年帕竹政权被彭措南杰建立的藏巴汗政权取代,法脉共传20余代,绵延400余年。

在历代京俄的苦心经营下,丹萨替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寺庙规模不断扩大,佛教修学不断提升和完善,文化艺术不断繁荣,宗教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至鼎盛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僧众云集,道风整肃,佛事兴隆,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寺庙建筑崇宏壮丽。在西藏中世纪,特别是14至16世纪的200余年间,丹萨替寺无可置疑地成为了西藏帕竹噶举派显密兼修的弘传中心、西藏山南乃至卫藏地区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寺庙之一。同时,基于其崇高的宗教与政治地位,丹萨替寺与当时西藏流行的其他教派及其代表人物与寺庙,包括帕竹噶举派衍生的八小派及其代表人物与寺庙、噶举派其他教派及其代表人物与寺庙、萨迦派及其代表人物与寺庙、以及新兴的格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寺庙,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文化艺术交流,在佛教思想和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自1481年起,帕竹政权落入仁蚌巴家族控制,帕竹地方势力开始一蹶不振,丹萨替寺也因此由盛转衰,直至1618年被藏巴汗政权取代。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后,丹萨替寺依附于格鲁派势力继续得以延续,但影响甚微。“文革”期间丹萨替寺遭到严重破坏,寺庙殿堂毁弃殆尽。改革开放后,丹萨替寺开始逐步得到恢复,至2014年底已基本恢复历史原貌,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由此可知,丹萨替寺从建寺至今有850余年悠久历史,而其实际影响主要集中于1158年至1618年的400余年间。

《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 黄春和 著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丹萨替寺不仅具有重要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在政治上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208年出身朗氏家族的扎巴迥乃登上丹萨替寺座主之位,丹萨替寺与朗氏家族结成了政教合一的联盟关系,从此以后,丹萨替寺与朗氏家族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丹萨替寺的佛教修学上,也同时体现在朗氏家族的世俗事业发展上。1252年朗氏家族所在的帕木竹巴成为蒙古旭烈兀王的封地,1268年朗氏家族正式成为西藏十三万户之一的帕竹万户;1349年绛曲坚赞(1302~1364年)建立帕竹政权,直到1618年被藏巴汗取代,统治西藏200余年。这是朗氏家族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重要历史轨迹,也是它在世俗事业上取得的一个个伟大而辉煌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发展,都与丹萨替寺密不可分,是丹萨替寺作为政教合一体制中“教权”的身份和地位施加重要影响的结果。事实上,无论在帕竹万户时期还是帕竹政权时期,丹萨替寺在政治上都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帕竹万户的万户长和帕竹政权的第悉皆由丹萨替寺京俄推荐;另一方面丹萨替寺不少京俄就曾兼任过帕竹万户长和帕竹政权的第悉,而帕竹万户长和帕竹政权第悉退位以后又往往就任丹萨替寺京俄。这些具体的事例都充分反映了丹萨替寺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

由此可见,丹萨替寺既为西藏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寺庙,而又不是一座单纯的寺庙,它同时兼有政治使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它与朗氏家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是一个集政权、教权和家族利益于一体的政教联盟。丹萨替寺京俄与朗氏家族出身的万户长或第悉分别主持政教事务,但两方主持者皆出自朗氏家族,都统一于朗氏家族这个具体的利益联盟之中。以此角度来看,丹萨替寺与印度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寺庙性质都截然不同,印度和国内汉地的寺庙都可以闭门清修,不干涉世间事务,更不干涉世间政治。因此,对丹萨替寺,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传统意义的寺庙来看待和研究它,那样只能看到它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它的另外一面,最终难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只有将丹萨替寺置于朗氏家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的背景之中进行考虑,将丹萨替寺与朗氏家族、朗氏家族建立的帕竹万户和帕竹政权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丹萨替寺的真实面貌。

正是基于丹萨替寺政教兼而有之的双重特点,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所著《西藏丹萨寺历史研究》一书,没有采取寺庙或宗教这一单一的视角去研究丹萨替寺,而是立足于政治的高度,以帕竹地方政权的发展与变化为轴线,来把握丹萨替寺的发展轨迹,探讨帕竹地方政权之下丹萨替寺的历史及其宗教地位与影响。按照这一思路,全书分为九个部分,依次是:一、帕木竹巴及其弟子;二、丹萨替寺与朗氏家族、蒙古旭烈兀王;三、丹萨替寺与帕竹万户;四、帕竹政权前期和中期的丹萨替寺;五、帕竹政权后期和甘丹颇章时期的丹萨替寺;六、新中国丹萨替寺;七、丹萨替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八、丹萨替寺京俄舍利灵塔;九、丹萨替寺与帕竹噶举派的法脉传承。其中,前六个部分依时间顺序展开,将丹萨替寺置于西藏地方政权之下,全面论述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第七部分从社会发展、宗教、文化和汉藏交流的角度,评述丹萨替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可以算作是对前面六个部分历史论述的归纳和总结。第八部分着重讨论丹萨替寺历任住持的舍利灵塔,包括塔的来源、兴建历史、形制、佛像供奉仪轨与数量等。这是一个专题性的研究,涉及丹萨替寺历史和文化艺术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可以互为见证,特别是其中的丹萨替寺文化艺术可以见证本书论述的丹萨替寺曾经的辉煌历史。第九部分对丹萨替寺和帕竹噶举派的法脉传承进行探源溯流,属于丹萨替寺和帕竹噶举派的法脉传承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宗教传承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丹萨替寺的历史及其宗教地位。通过这九个部分,作者试图以纵横结合、史物互鉴的论述方式,给大家还原一个相对完整、比较鲜活的丹萨替寺历史面貌。然而,由于汉藏历史文献对丹萨替寺历史缺乏系统、详细的记载,留有诸多的历史空白,所以本书只能呈现一个丹萨替寺历史的梗概,难以对它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论述和探讨。

12~13世纪 丹萨替寺创始人帕木竹巴像合金铜 高13.5厘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14世纪 丹萨替风格金刚亥母像铜镀金 高3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该书还是有以下几处突出的亮点:其一,本书立足于丹萨替寺历史研究,始终围绕着丹萨替寺历史展开论述,尽管由于史料记载的缺乏而在一些时空的论述上存有轻重与厚薄不均的缺陷,但还是为丹萨替寺呈现了一部连贯的历史画卷,可以填补丹萨替寺历史研究的空白。其二,本书在立足丹萨替寺历史研究的同时,并未完全局限于丹萨替寺一座寺庙,而是扩及丹萨替寺之外、与丹萨替寺密切相关的较为广阔的西藏佛教和社会历史。因为丹萨替寺历史上不是一座孤立的寺庙,它以崇高的宗教地位与西藏其他教派寺庙及代表人物缔结了广大的法缘;同时与丹萨替寺唇齿相依的朗氏家族、帕竹万户和帕竹政权以其地位和影响,又使丹萨替寺与西藏社会发生了广泛的联系,这些与丹萨替寺相关的西藏社会历史和佛教历史自然都要纳入到丹萨替寺的历史研究之中。因此,本书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座丹萨替寺的历史,同时还囊括了中世纪西藏社会及佛教历史的丰富内容,透过丹萨替寺这扇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整个西藏社会和佛教发展的基本面貌。其三,本书在论述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既坚持了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以史为据,以科学的态度、平实的语言进行全面论述,又充分发挥作者学佛之所长,深入佛教思想内核和历代祖师的内心世界,置身于当时佛教的情境之中,对涉及的佛教人物和事件展开了深入的剖析和合理的评述,虽然有些地方不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些宗教情感,但并未刻意粉饰历史。作者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和态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丹萨替寺历史,不仅要了解丹萨替寺发展的历史轨迹,还要了解丹萨替寺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发展轨迹。众所周知,历史不是人物和事件的简单堆砌,历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历史的规律性主要取决于时代的思想观念。丹萨替寺作为一座宗教寺庙,其本身的文化属性就显示了非常鲜明的思想文化特质,它的发展与延续并非完全依赖物质条件,而关键在于它坚守的思想与道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就曾提出历史学与人类心灵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在他看来,史家不仅要知道过去的事实,而且还要知道自己是怎样认识和理解过去的事实的;不理解过去人们的思想,也就不能理解过去的历史。只有通过思想,历史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只有透过物质的遗迹步入精神生活的堂奥,才能产生真正的史学(《历史的观念》第26、27页,2007年商务印书馆)。同样道理,只有透过佛教思想、道德、理想的精神层面,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丹萨替寺历史的真实面貌。其四,为配合历史内容,本书还配有4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既有与丹萨替寺历史密切相关的图片,也有反映中世纪西藏社会和佛教发展状况的图片;既有寺庙、佛塔等建筑与遗迹的图片,也有大量造像、唐卡、法器等艺术类图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不仅以真实的形象有力地见证了丹萨替寺历史,见证了西藏中世纪社会和佛教发展的状况,让本书论述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而且也以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展现了丹萨替寺和西藏中世纪佛教文化和艺术面貌;特别是其中的佛像和唐卡,本书选取的图片最多,且大多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全面展现了西藏中世纪佛像与唐卡艺术,特别是丹萨替寺造像艺术的风格面貌和工艺特点,对于佛教艺术的收藏及爱好者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以上四点也正是本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题图:西藏丹萨替寺远眺

(责任编辑:牧风)

猜你喜欢

政权寺庙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佛教艺术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