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心专业刊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生物灾害科学》期刊为例
2016-12-07李娟
李 娟
(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南昌3300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科研实力递增,中国的科技期刊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从科技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上看,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期刊大国,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2015年10月21日公布了最新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4年中国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排世界第2位(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共有23.51万篇),10年来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4位[1]。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动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科学进步,我国学术期刊领域实行了评定核心期刊机制[2]。在公开发行的近万种期刊中,农业科技期刊就达625种,植保类期刊达24种[3]。2014版的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植保类期刊有9种被评为核心期刊[4]。评定核心期刊这一机制引起一系列社会现象,而这些社会现象最终造成核心期刊处于优势,非核心期刊处于劣势。面对核心期刊的优势地位,非核心期刊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每一位非核心期刊编辑值得深思的问题。
《生物灾害科学》(季刊)期刊前身为《江西植保》,创刊于1978年,2012年更为此名,现由江西农业大学主管,由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共同主办。主要刊载农业、林业、畜牧和水产方面生物灾害研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害虫、害草及其他有害植物、害鼠等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研究)未曾发表过的文献综述、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等,属于农业植物保护学科非核心专业刊。
1 非核心专业刊现状
1.1 稿件数量少,质量不高
农业期刊的作者群大多来自科研院所、高校、政府机关,这些单位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定、课题结题鉴定都有明文规定,凡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有效,个别对我国的核心期刊进行级别划分:学科中的一级刊物(权威期刊、A类刊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简称CSCD期刊)和核心期刊,级别不同,奖励不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才可毕业,但伴随着中国人才培养、普通高校扩招计划,国内高校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需发表1~2篇SCI才可毕业。
近年来科技期刊数量增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期刊通过缩短刊期、增加页码来争夺稿源。加之优秀稿件的海外流失,非核心期刊的投稿数量、稿件质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些水平较低或者被核心期刊淘汰的稿件才会投给非核心期刊。由于非核心期刊稿源不足,所投文章只要符合办刊宗旨,没有政治错误,数据真实,能够自圆其说,一般给予刊用。这就造成非核心期刊作者层次低、稿件数量少、质量相对较差、编辑选择权与期刊学术影响力降低等现象。个别稿件还会出现一稿多投、中途撤稿的现象,尤其是学术水平较高的稿件更为明显。期刊学术影响力低会加速稿件流失,使期刊发展更加困难,陷入恶性循环[5-6]。
表1是《生物灾害科学》期刊2012年改刊名后稿件收录情况,可以看出,2012年第1、2期期刊主要依靠江西本省作者群,尤其是主管单位作者居多。2012年全年投稿量为172篇,录用稿件为112篇,录用率达65.12%。而全年稿件中25%的稿件都来自主管单位,江西本省稿件占全年投稿量的43.75%。从数据可以看出,改刊名对投稿量有较大影响,省外作者对新期刊不了解,不熟知。从表2可以看出,2013、2014年投稿量较2012年增多,省外录用文章所占比例3年来数据变化不明显,说明期刊在省外的影响力没有太大变化,《生物灾害科学》的主要作者群体依然依靠江西本省。在办刊经验方面,可以得出,《生物灾害科学》今后应提升江西本省稿件的质量,扩大江西省外期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提高省外作者的投稿数量与稿件质量。从表1和表2还可以看出,期刊2012—2014年长期存在稿件录用率高、编辑选择权低等现象。
表1 《生物灾害科学》2012年稿件收录情况
表2 《生物灾害科学》2012—2014年稿件情况
1.2 缺乏特色栏目
大部分非核心期刊均缺乏特色栏目,且各期栏目不固定。特色栏目的缺乏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期刊定位不科学,期刊定位过高,没有高水平文章支持;定位过低,会使期刊学术质量降低,对优秀稿件、高层次作者没有吸引力。其次非核心期刊的主办单位对刊物不够重视,办刊经费缺乏,期刊没有经济能力为特色栏目组稿、约稿。最后在新闻出版业中,绝大多数编辑整天忙于组稿、编校、邮寄、发行等业务,没有时间就编辑工作、期刊特色进行深入的学习、钻研以及同行之间经验交流等。种种困难致使非核心期刊难以办出特色栏目,难以体现期刊文化。
1.3 网络化滞后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传统纸质采编模式已逐渐淘汰,数字化出版已凸显优势,而今全国24个植保类期刊都建立了期刊网站,各个期刊的网站呈现出花样设计、内容繁多、功能多样、层次不同等特点,各种服务缩短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距离,各项链接尽可能满足广大作者需求。但大多数非核心期刊的门户网站内容简单,缺乏新颖设计及多功能服务,多数是对期刊的基本介绍、文章的网络化刊载,而个别非核心期刊网站没有在线投稿系统,依然需要纸质投稿和E-mail邮箱投稿。
2 发展与对策
《生物灾害科学》属于农业植物保护类专业刊,植保类专业属于农业高等院校中的小学科,期刊刊载方向与内容面较窄,与核心期刊相比,其非核心期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与竞争压力。本人认为,非核心专业刊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关键是要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刊物质量。
2.1 吸引优质稿件
非核心期刊要想改变现状,首先需要稳定现有作者群,防止稿件进一步流失。对刊物现有的核心作者群,要加强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科研动态,主动邀约稿件,经常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编辑部的工作。绝大多数编辑部为稳住核心作者群费尽心思,有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与作者互动与服务。
其次,善于发现新作者群,培养成熟作者。非核心期刊偶尔也会收到高质量的稿件,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稿件,编辑部应该积极争取主办单位在政策上的一些支持。针对主动投稿的作者,编辑部应该积极主动与作者联系,了解作者投稿心理与需求,通过优先录取、提前发表、发放稿酬等措施将作者转变成为期刊的核心作者群。对投稿积极,论文质量较高的新老作者给予特殊奖励等。编辑们也需要迈开腿,走出去,多参加学术会议,结识交往行业人群,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研究进展,通过会议平台,使更多行业内人群了解熟悉期刊。
最后,编辑应该主动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里拥有基金课题的专家、编委会成员经常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情,积极向专家学者约高质量稿件。除了对一些学术带头人和专家真诚发出邀请外,还需结合刊物自身特点,以刚踏入研究领域的学术新人和普通研究人员为重点。
2.2 因地制宜,办出特色
非核心期刊在学术水平及稿件质量上肯定比不过核心期刊,所以应该根据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方向,合理、科学地设置期刊结构与栏目,除了设置一些反映传统学科科研成果的栏目外,应该立足地域情况、学科特色与研究热点开办特色栏目,必要的时候可以召开编委会,使自己的刊物在某一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提高期刊的声誉。特色栏目的形成需要保持栏目的稳定性和适宜的载文量,以及一定时间的积累。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以丘陵居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经济作物有柑桔(以南丰蜜桔著称)、脐橙、茶叶、毛竹、白莲和烤烟等。期刊可以根据江西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业院校、研究机构植保方面的研究热点展开栏目设置。2014年,《生物灾害科学》期刊在编辑部共同努力下,创办了“生物灾害预测与评价”特色栏目,收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信息生态研究室等优秀稿件。刊载了我国近10年来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与森林植被生物灾害发生特征分析方面的文章,栏目一经刊载后,受到国内学者、学生的广泛关注,单篇文章的年下载频次平均在70次左右。
2.3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
(1) 免费赠送刊物给读者。积极向各个植保院校、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等赠送刊物,让他们了解刊物内容、刊载方向、期刊特点,使其直接关注刊物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向刊物投稿。
(2) 通过互联网,利用论坛、QQ作者群等各种方式和作者、读者、专家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沟通思想。通过数据库收集整理植物保护作者群,使用电子邮箱或纸质信件发约稿函给作者,使作者知晓期刊,了解期刊,并关注期刊。
(3) 参加农业学术会议,以展板、宣传画册、问卷调查等形式,提高参会人员对期刊的了解,扩大期刊的知名度。进高校,本科、硕士新生作为专业储备人才,将来在学科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4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作为非核心期刊,即使存在种种困难,编辑们也不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应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谋求生路与发展。提高编辑的编校水平,大多数核心期刊有着严格的审稿程序,稿件经过多位审稿人之手,往往造成稿件处理周期长,回复不及时;更有一些自投稿后石沉大海的稿件,这样会给作者带来沮丧和气愤情绪。非核心期刊可以加强编辑的编校能力,通过前期把好稿件质量关,做好期刊编排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及时给予回复稿件状态。需要退修的稿件,作者修改合格后即告知作者文章安排刊发的时间。针对作者提出的疑问与要求,给予解答与帮助。其次,服务态度尤为重要,编辑幽默、随和的做事风格与语言表达定会给作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高期刊质量,不为完成办刊而办刊。2014年《生物灾害科学》编辑部提出“宁缺毋滥”方针,以期刊质量为重,控制每期载文量,从每期收到投稿中精选出20篇文章办刊。2014年全年的办刊效果显而易见,“宁缺毋滥”方针获得绝大多数读者好评,在作者圈中也留下非核心农业专业期刊中《生物灾害科学》属于难得的好刊评价。刊物的办刊理念也感染了较多作者,提升刊物质量成为期刊和作者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的传达,拉近了期刊与作者的距离,也无形中提升了期刊的质量。
加强编辑计算机水平。网络化、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期刊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需要建立一个稳定、操作方便的期刊网络平台[7],期刊编辑要顺应形势,改变传统的纸质出版工作模式,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技术和网络管理系统,提高期刊编辑出版的速度和质量,加速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国际化和网络化。
3 结 束 语
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虽然非核心专业刊面临种种困难,甚至举步维艰,但是通过分析现状,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探索,找准定位,不懈努力,同样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1]李大庆.2014年我国发表SCI论文数量列世界第二[EB/OL].(2015-10-22)[2015-11-0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0/329164.shtm.
[2]张东茹.关于高校学报非核心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5):123-124.
[3]中国知网.期刊[EB/OL].[2016-02-02].http://epub.cnki.net/kns/oldnavi/n_Navi.aspx?NaviID=63&Flg=.
[4]朱强,何峻,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6.
[5]侯修洲,任胜利,刘培一.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发展举措问卷调查[J].编辑学报,2012,24(1):57-59.
[6]代艳玲.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分析[J].科技视界,2011(22):3-4.
[7]江国平.非核心类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