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

2016-12-07冉强辉

学报编辑论丛 2016年0期
关键词:影响力学报国际化

高 伟,冉强辉,鲍 芳,张 慧,秦 莉

(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上海200438)

日前,国家六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评审结果出炉,共有125种期刊入选(2013年第一期共76种期刊),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在此之前,从2012年开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每年联合开展“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评选活动,评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无论是“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还是“国际影响力期刊评选”都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起导向作用。让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对实现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里约奥运会召开,体育全球性再次被认可。体育是世界语言,体育期刊也应力争国际化。中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态势,中国体育科研实力也大大提升,但是作为体育科研展示平台的体育学术期刊远远落后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因此,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迫在眉睫。我国目前有50多种体育学术期刊,已有许多研究诸如以英文期刊为例探讨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1],基于体育学术期刊的整体现状提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策略[2],综述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相关进展[3],从我国高水平体育学术论文较多发表在国际刊物而不是国内中文期刊现状,提出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措施[4],英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等[5],但较多为针对所有体育期刊的表象分析或者针对某一期刊的个案分析。现有研究难以准确、有效地发现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对策。本文试图从CSSCI收录的13种体育学术期刊入手,分析其国际影响力现状,从刊载内容和传播能力两方面探讨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差距,提出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路径,以供同行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CSSCI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13种(《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为研究对象。这13种期刊是中国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一定程度上讲,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有赖于这13种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主要评价指标来源于《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内容分析来源于13种期刊2016年第1期。

1.2 研究指标

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评定已有相对稳定的指标,而大数据时代,让这些指标的评判变得更加合理与全面。余党会等[6]认为期刊国际化指标分为两部分,一是刊载内容的国际化,二是内容之外的国际化。《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引证年报》也提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内容的学术质量以及刊物的出版水平[7]。综述前人研究与现行期刊评价指标,本文将其界定为刊载内容国际影响力与传播能力国际影响力。

刊载内容国际影响力,主要包括期刊的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两大核心文献计量学指标,此外,还包括期刊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传播能力国际影响力,主要涉及编委会构成、稿件来源、审稿流程、语言载体、网络化发展、编辑人员、出版发行、编排形式等[6-10]。本文将其精简、归纳为:刊载内容方面——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传播能力方面——编委会构成、稿源国际化程度、语言等载体规范化、网络化发展。

2 CSSCI收录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标分析

2.1 刊载内容国际影响力

由表1可以看出,13种体育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偏低,以《体育科学》为例,影响因子为2.226,根据影响因子计算方法,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复合统计源文献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即为影响因子。《体育科学》为月刊,以每期12篇文章计算,两年文章约为288篇,可得被引次数约为641次,按中国年发表体育学术文章10 000篇来看[2],只有6.41%的文章引用了《体育科学》发表的文章。由此,体育学术期刊的被引情况与影响因子亟待提升。从总被引频次来看,13种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约为5 334次,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13种期刊创办最晚的也有20年以上的办刊经历,总刊载文章保守估计在4 000篇以上,因此,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严重不足。

从被国际数据库收录情况看,13种体育学术期刊多被加拿大《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体育索引》(CSA:PEI)等国际数据库收录,这些收录为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帮助。然而这些数据库与世界三大知名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仍有很大差距,而中文体育学术期刊无一入选这三大数据库,有语言方面的限制,更多是稿件整体质量、国际知名度、参与国际体育学术交流等方面存在不足。

表1 13种体育学术期刊刊载内容国际影响力情况(2015)

在2015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中,《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入选“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近4年体育学术期刊入选情况见表2[1]。

表2 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与“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体育学术类期刊

由表2可看出,13种中文体育学术期刊每年仅有2~3种能够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3~4种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统计的体育学术期刊为42种,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有6 306种,体育期刊所占比例为0.67%,体育期刊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影响力优秀的比例为5%,中国体育学术期刊从入选比例来看,国际影响力值得肯定。但入选期刊排名较靠后,以2015年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在60种期刊中排名第28,《体育科学》为第39,处于中下游。除3种期刊外(《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能够入选此两优的期刊并不稳定,如《体育学刊》在2013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仅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体育科研》《成都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仅有一次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由此可见,此评选指标下,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并不稳定。

2.2 传播能力国际影响力水平

编委会是期刊的学术领导与决策机构,其中国际编委会成员不仅可在国际范围内组稿、审稿,并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期刊,畅通国际沟通渠道,还可给编辑部带来国际视野与国际同行规范做法[6]。在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中,只有6种有国际编委,《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最多,有6名国际编委,《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4名,其他大多为2~3名。暂且不计算他们的实际贡献,国际编委数量上严重欠缺。

稿源国际化是期刊吸引国际作者投稿的能力,从作者角度来讲,选择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稿件处理速度快的期刊是投稿首选。期刊吸引的国际投稿越多表明国际作者对期刊的认可度越高,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从2016年第1期稿件发表情况来看,13种体育学术期刊中,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3种期刊刊登了各1篇国际稿件,其他期刊发表文章作者均来自中国。这表明绝大多数期刊吸引、发表国际稿件的能力较弱,或对国际稿件重视不够。

语言、符号等载体规范化是实现国际化的基本手段。纵观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都有英文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也大多设有专门的英文编辑,但各期刊许多词汇的使用并不规范。符号方面,以英文关键词间隔符号为例,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还有的用单引号(’)。分号与逗号都是国际普遍采用的标注形式,但是单引号是不存在的,这可能源于符号是在中文状态下输入而形成乱码。这些编辑标准化相关问题之前研究[8]早已提出,但目前为止尚未规范,这也影响了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整体国际传播能力。

在网络时代,期刊发展没有网络化和即时性就难以称得上国际化。网络化的表现形式为在线投审稿系统使用、单篇上线速度等稿件处理方面[11],以及国际出版合作、数据库合作展示等。据统计,目前13种体育学术期刊大多已使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在稿件处理方面实现网络化。单篇稿件完成上线方面,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有单篇稿件录用列表,但也较为简单粗放,其他期刊或没有“最新录用”网页链接或没有相关内容。网站建设方面,大多期刊采用CNKI、勤云、玛格泰克建设的网站或采编系统,国际化程度与知名度远低于Nature、Springer、Elsevier等国际著名出版平台,且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3 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

3.1 加大组稿力度,着力提升刊载内容质量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评价期刊刊载内容的重要指标,中文体育学术期刊此两项指标目前都相对较低。稿件质量是提升期刊这两项指标的核心要素,只有不断刊登高质量稿件,吸引更多读者关注,才能带来引用,提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稿件质量是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利用编委资源加强约稿,还是规范审稿流程[11],其目的都是提高稿件质量。期刊传播能力也有赖于稿件质量,有高质量的稿件,期刊传播才有的放矢。

被CSSCI收录的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是国内体育学科期刊的佼佼者,自由来稿数量庞大(刊年均收稿约4 000篇)。但仅靠自由来稿无法取得质量突破,编辑只有主动出击不断邀请优质作者的高质量稿件,并根据热点话题组织特刊或专题,才能不断吸引读者关注。

有的期刊已主动出击,邀请高质量稿件,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组织了“体育法”相关话题的“特稿”,同时还邀请美国佐治亚大学著名华人体育学者James J. Zhang撰写体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主题的系列文章。这些约稿能够在吸引读者的同时还为增加系列引用提供可能。未来,关于普通群众的大样本量健康数据研究是中国乃至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人口众多,各个维度调查的健康数据值得关注,中文期刊可从此话题入手组织相关稿件。

3.2 不断完善网站等宣传平台

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读者可能很难找到一本纸质期刊,但可便捷地通过网络查找期刊主页。网站的可读性与界面友好化有时是读者评判期刊的第一印象。综观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存在表现形式呆板、单一;小型公司建设的网站缺乏网络安全等级考虑易遭受攻击,存在网站瘫痪风险;网站展示形式相对单调,缺乏特色与个性化,难以起到宣传效果等问题。

中文体育学术期刊须在网站建设上花大力气,努力向国际期刊看齐,如被 SCI收录的中文期刊《无机材料学报》《物理学报》等期刊的网站虽仍有待改进,但内容呈现多样化,稿件内容展示等方面逐步趋向国际化。中文体育学术期刊需在网站建设上不仅页面展示走向国际化,功能上也需达到国际化期刊要求,能够满足多媒体展示期刊内容,组织“在线研讨会平台”,策划组织讨论,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与热点话题等。这些目标的完成急需完善与改进网站传播平台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的更新与升级。

3.3 提升编辑人员视野

一流编辑人才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条件。据本文作者调查,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通常参加每年一次编辑同行会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体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年会”,能够获得期刊出版方面的最新消息或经验,但较为有限。他们参加期刊所覆盖学科的高水平会议较少。国际体育社会学世界大会、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年会、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年会等国际会议代表了国际体育科学的最新走向,体育学科国际著名学者、重要出版机构、期刊编辑等都踊跃参会,但据了解,国内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编辑人员较少参加上述会议。未来,有条件的编辑部可有选择地参加相关国际会议,不仅令编辑个人开阔视野,提升工作能力,还能向世界展示期刊,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3.4 推进体育学科编辑标准化

语言、版面编排等外在表现形式是世界了解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窗口与载体,但是正如上述分析,这13种体育学术期刊存在语言、符号、页面安排等使用不规范问题,影响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外部形象。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相关专家与学术机构应予以重视,可通过邀请学科专家、期刊出版专家、读者代表、作者代表、编辑代表等召开体育学科编辑标准化会议,规范体育期刊的语言,尤其是英文部分的表现形式并使其达到国际规范标准,使国际同行、读者对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形成认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3.5 借鉴国际同行先进经验

期刊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国际大环境,目前被SCI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有81种,被SSCI收录的有42种,其国际化发展大都处于较高水平,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可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与Exercise Immunology Review两种期刊影响因子分别位于体育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4和第5位,主要刊登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话题相对集中,受关注高,能够吸引较多读者,并带来引用。Sports Medicine、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则是专业细分明确的期刊,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运动医学、膝关节手术与创伤、运动心理学),能够为特定读者、作者服务。纵观国内体育期刊,多为综合性期刊,缺乏特色和高标识度,读者很难从期刊名称上获得期刊刊载内容相关信息。目前,国内体育学术期刊处于改革发展期,领域细分或许是有效尝试。在稿件类型上,中文体育学术期刊较多为原创性论文,综述文章也较少,而国外体育期刊的文章类型较为丰富,除原创文章和综述外,Letter to the Editor、Opinion、Research Highlight等也是常见的文章类型,这类小文章一般选题较为新颖,关注时下新近发生的事件,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此外,国外体育期刊十分注重网站及新媒体建设,网站内容展示十分丰富,“在线研讨会平台”,策划组织专题讨论,学术新闻刊登等已付诸实施。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已广泛使用,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随时转发或分享文章,使读者成为期刊推广的一分子。

期刊分类、丰富文章类型、充分使用线上传播渠道等国际同行高水平期刊的发展经验可成为国内期刊的参考与补充,具有实际操作价值,能为国内期刊的发展打开思路,值得借鉴。

4 结 束 语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是不能回避的发展阶段也是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契机。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依靠创办英文期刊,但作为目标针对国内、语种为中文的体育学术期刊,同样肩负着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使命。SCI等数据库在其他学科也有收录中文语种期刊的先例,因此中文体育学术期刊也大有可为。中文体育学术期刊须在上述刊载内容、期刊国际传播能力两方面力争与国际接轨,在国际范围内发出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声音,潜心打造中国体育期刊品牌。同时,国内英文期刊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多英文期刊已进入世界著名期刊行列,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可从他们身上得到前进的动力与启发;国外体育学术期刊已有成功先例,其经验也非常值得借鉴与参考。在国家政策支持、国内学术期刊同仁努力下,我国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值得期待。

[1]张慧.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被SCI/SSCI收录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34(10):87-90.

[2]潘霞.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33(6):137-139.

[3]李勇勤,王永顺,孔垂辉,等.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进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12-17.

[4]钟炼,宋丽,于凡兰.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3):20-22.

[5]鲍芳,冉强辉,张慧,等.《运动与健康科学》被SCI和SSCI收录的成功要素与思考[J].编辑学报,2014,26(4):380-383.

[6]余党会,石进英,邓晓群,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分析[J].编辑学报,2005,17(5):387-389.

[7]《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5年[R/OL].[2015-12-19].http://hii.cnki.net/refreport2015/gjyznb01.html.

[8] 翟宗鑫.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英文编辑加工质量现状与控制[D/OL].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2011-06-03].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1201440.nh&db name=CMFD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DE4Njk5WElyNUViUElSOGVYMUx1eFlTN0 RoMVQzcVRyV00xRnJDVVJMeWZiK1puRnk3bVVyL01WRjI2SDdHNEg=.

[9]陈姜,张健.谈中文科技期刊中英文编辑的职责[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2):190.

[10] 张慧,冉强辉,鲍芳,等.国际化编委会在英文科技期刊被SCJ/SSCI收录的作用与实践——以《运动与健康科学》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70-474.

[11] 鲍芳,冉强辉,张慧,等.《运动与健康科学》国际化稿件处理流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5(6):788-792.

猜你喜欢

影响力学报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天才影响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