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填空,大乾坤——讲评一道模考题有感

2016-12-07江苏省天一中学陈俊峰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圆心变式线段

☉江苏省天一中学 陈俊峰

小填空,大乾坤——讲评一道模考题有感

☉江苏省天一中学陈俊峰

数学试卷讲评是高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高三阶段更是常规的重要课型之一,对学生而言,有着矫正错误、拓展思路、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的功能.基于此,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效率,也就成为高三数学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笔者拟以此文,以管窥豹,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提出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2+(y-3)2=2,点A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AP,AQ分别切圆C于P,Q两点,则线段PQ长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此题是笔者所在学校2015年3月高三模拟试卷的填空题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函数思想等.笔者所带理科班全班54人,只有26人做对.试卷发给学生后,笔者对该题答题情况做了统计:方法不当导致错误的有18人(其中11人通过求P,Q点坐标来求PQ长度,3人通过联立直线PQ方程与圆C方程来求PQ长度,4人毫无头绪);运算错误的有10人,直接利用特殊位置求解正确的也有8人.由于之前类似背景的问题曾有接触,且考前一段时间刚进行了圆的专题复习,如此情况令笔者感到较为不满,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再次认真思考此题,并尝试结合以前的学习对该题做一些简单的变式拓展,笔者也进一步探究了该题的内涵和外延,并对讲评方式做了一些预设,最后决定“重拳出击”,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评该题,以期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二、讲评过程

1.一题多解,殊途同归

生1(脸色有些尴尬):设出点A坐标,然后想方设法求出P,Q点坐标,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但是求P,Q点坐标实在太繁了,算不下去.

师:部分同学也遇到了与生1类似的困难.不妨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一下PQ.

生2:PQ是圆C的弦,而且是切点弦.设A(a,0),求出切点弦PQ所在直线方程:ax-3y+7=0,点C到直线PQ的距离,则所以线段PQ长的取值范围为

师:当已知弦所在直线方程时,运用圆的几何性质是解决圆的弦长问题最常规简单的方法.

图1

生3:PQ还是Rt△PAC斜边上高的两倍.连接AC,PC,且AC与PQ相交于点H(如图1).设A(a,0),在Rt△PAC中,由等面积法可得PQ=2PH=所以线段PQ长的取值范围为

生4:抓住特殊位置更简单.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可以发现:当A、C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时,线段PQ越来越长且无限趋近于直径2;当A、C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时,线段PQ越来越短,当A运动到O点时,AC长度取得最小值3,此时线段PQ长的最小值为

不少学生发出赞叹声,但也有不服气的.

生1: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感觉不严谨,如果改成解答题呢?

生4(反驳):可以建立PQ长度关于AC长度的函数关系.设AC=x(x≥3),由生3的思路,求出PQ=PQ为增函数,所以线段

师:生4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论证了自己的直观判断,很牛!(学生鼓掌、喝彩)请问线段PQ长度变化的源头是什么?

生5:源于点A的运动变化,所以只要找到线段PQ长与点A坐标或者AC长度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师:这样看来,上述多种解法,其实殊途同归,这其中圆的几何性质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变式拓展,深化思维

师:该题背景并不陌生,经过大家的梳理和思考,该题可以做哪些变式拓展?并思考变式该如何求解?

生10:若改变P、Q点,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得到变式3:PQ是圆C的一条直径,求的取值范围.

图2

师:以上题目解法的共性是什么?

生(齐):都是通过建立关于AC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

生12(若有所思):倘若改变点A的运动轨迹,AC的范围则会发生变化,以上问题的答案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点A是圆x2+y2=1上的一个动点,由圆的几何性质可求出AC∈[2,4].

师:生12的想法很有开放性,上述问题通过改变点A的运动轨迹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家课后再去研究研究.刚才大家变得好,解得也好.继续改变P、Q点,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得到变式4:圆C上存在两点P,Q使得则点A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生14(颇有些得意):只要抓住临界位置:当直线AP经过圆心C,且设A(x0,0),算得临界位置时AC=所以x0=±3,所以点A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

教室里议论纷纷,有赞叹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

生15:临界位置的界定理由不充分,随便猜猜只是碰运气!

生14准备不足,面露尴尬之色,无言以对.

生16:当直线AP经过圆心C时,生14已求,x0=±3.当直线AP不过圆心C,过点C作CB⊥PQ于B,连接AC,QC(如图3).在Rt△BCQ中,BQ=在Rt△ABC中,AB=由AP=2AQ且BP=BQ,可以得到AB=3BQ,所以化简得AC2=18-8BC2.设A(x0,0),则AC2=9+又BC∈所以x0∈[-3,3].故点A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

图3

师:运用圆的几何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找出点A横坐标和变量BC的关系,通过函数或不等式都可以进行求解.生16很严谨,把直线AP经过圆心C的情况单独讨论是有必要的.

笔者还想继续往下讲,生14把右手举得很高.

图4

生14:我有更好的方法,生14得到笔者同意后走上讲台,边画图边讲解(如图4).通过数形结合来研究的范围:当AP与圆C相切时,=1,又P,Q不重合,所以>1;如图4,直线AP由相切位置开始,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经过圆心C之前,AP越来越长,AQ越来越短,当AP经过圆心C时,AP最长,AQ最短,此时最大为继续逆时针旋转.同理由对称性可知,故的取值范围为由题意≥2,即AC≤3,设A(x0,0),则,所以x0∈[-3,3],即点A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3].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生14脸上洋溢着一雪前耻的得意.

师:与定圆有关的动点问题,转化为与圆心有关的问题,常能以静制动.生14很善于动脑筋,思路很清晰.

生17: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只改变点A的运动轨迹对变式4进行变式呢?

师:大家的思考很有创造性.如生17、生12所讲,得到变式5,请课后思考.

变式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2+(y-3)2= 2,圆M:(x-3)2+(y+1)2=r2(r>0)上存在一点A,且圆C上存在两点P,Q使得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课堂感悟,归纳升华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感悟?

生18: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动点和一个定圆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引起教室里一片笑声).

生19:处理解析几何中圆的问题要充分运用圆的几何性质.

生20:数形结合的思想.

生21:处理范围问题的常见途径:建立目标函数;找出不等关系.

生22:以静制动.

生23:一个题目,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式,可以丰富研究的角度,使思考变得更加深刻.

师:归纳得非常好.研究越深刻,就越能触及问题的本质.希望同学们能多从研究的角度去学习数学,从而让深刻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三、基于本节课而产生的关于试卷讲评的几点感想

1.研读试题“高低”结合

(1)“高处”研究试题,高屋建瓴

教师通过认真做题,对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典型试题重点研究: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是否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求解?哪个角度更自然?哪种解法更优化?问题背后的数学本质是什么?还可以解决哪些类似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试题之间的联系,找出“形异质同”或“形似质异”的试题,并对它们进行串联整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高处”研究,高屋建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裨益.

(2)“低处”分析学情,有的放矢

仅从教师的角度研究试题,无异于闭门造车,一定会给试卷讲评带来极大的片面性.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仍然意识不到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犯类似错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因此教师在研读试题时,还须站在学生的角度,降低重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出发,想学生所想,并结合阅卷、个别谈心交流、错误统计等渠道获悉学生的答题情况:错误学生的情况、产生错误的原因、错误的类型、巧妙的解法等.另外不能被有些“侥幸”的“对”蒙住眼睛,特别是填空题部分,如本文的模考题,部分学生直接用特殊位置进行求解,显然是不够的.教师研读试题,从“低处”分析,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讲评学生“最需要的”.

2.讲评方式恰当合理

(1)整合拓展,专题呈现

很多教师在试卷讲评时,总想着面面俱到,题目从头讲到尾,“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使得内容零乱,思维不连续,且蜻蜓点水,思维缺乏深度,导致讲评课单一乏味,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疲劳,效率肯定不高.与其一节课不痛不痒,还不如来几记重拳来得印象深刻,整合拓展显得很有必要.

教师在研读试题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按知识点、解题方法、错误类型等进行归类整合,以此为讲评的切入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问题主线,引导学生回顾、比较、思考和总结.另外,对于某些重点题型,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再研究,探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拓展外延、并归纳提炼,帮助学生揭示内涵.如本文中,一道小填空也可展现大乾坤.

这种“微专题”式的思维聚焦一方面使得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促进知识方法体系的自我建构和完善,有助于其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的培养;另一方面让教师的试卷讲评课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学生是考试的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一场考试下来,会有很多想法和遗憾不足,他们渴望通过试卷讲评这个平台去分享和弥补,倘若教师一讲到底,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主体需求,脱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再精彩的课堂设计,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教师讲评试卷时,从学生实际出发,低处着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一种愤悱的状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自由表达、提问质疑、纠偏归正、自我拓展、归纳总结,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有所收获.以生为本的讲评方式解除了学生思维的禁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把,思维碰撞不断出现,生成的火花更能为高效的讲评活动锦上添花,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1.陆贤斌,朱占奎.联系拓展创新——高考模拟试卷评讲的一种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2(5).

2.余晓军.错题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初探[J].数学通讯(下半月),2014(1).

猜你喜欢

圆心变式线段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