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大纸写《大般涅槃经》叙录

2016-12-07景盛轩

敦煌学辑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卷涅槃遗书

景盛轩

(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2012年11月1日至4日,中国书店举办了“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展”。在百件展品中,有敦煌写本《大般涅槃经》卷七,单纸最长者为143厘米,被确认为今存敦煌遗书中单纸最长的隋代经卷,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卷是2009年前后李济宁等整理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时发现的。后来李济宁在编辑《英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一书时,又“发现英国国家图书馆也有3件《大般涅槃经》,其字体和纸幅长度与中国书店所藏完全一样,为同一个版本《大般涅槃经》”。但抄写者到底是谁至今还是个谜,是寺院组织抄写,还是僧人抄写,或者公家机构抄写,都不得而知。*见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10-30/4288291.shtml中国新闻网“纸幅最长敦煌遗书面世保存完好抄写者至今成谜”,来源《北京日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书店又举办了“民间藏敦煌文献精品展”。此次展出的敦煌文献中,有3件隋代写本《大般涅槃经》分属中国书店、台北藏书家王水衷和一位北京藏书家所有,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百余年后首次合璧展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李际宁介绍,这三件隋代写本《大般涅槃经》单纸长度均在140厘米左右,为敦煌写经中单纸长度之最。目前隋代写本《大般涅槃经》世界仅存7件,除了此次展出的3件,还有3件藏于英国,另外一件也由王水衷收藏。*见《光明日报》2015年10月30日“两岸稀见敦煌文献首次合璧展出”(记者杜羽)。

可见,随着敦煌文献整理工作的深入,单纸长度在140厘米左右的大纸写经不断被发现。报道所说的7件敦煌大纸写《大般涅槃经》,分别是中国书店藏《大般涅槃经》卷七1件,今编号为ZSD014号。此外是英藏3件,今查当为斯693号、斯2123号和斯5298号。北京藏书家藏1件,今查当为东壁书屋藏品。台湾王水衷所藏2件,其一为《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

中国书店的藏品,最受关注,方广锠先生对它作过详细的介绍,今迻录于此,以见这一批大纸写经的特征和价值:

在上述早期写本中,ZSD014号《大般涅槃经》卷七尤为珍贵。该号为隋代写经,我们知道,隋文帝、炀帝父子两代佞佛,统治时期广为提倡写经造像。故隋祚虽短,留下的写经不多,但质量大抵为上品。ZSD014号为卷轴装。首尾均全。存有卷端的护首与卷尾的原轴。护首有竹质天竿、有护首经名、有缥带(已断,留有残根)。尾轴两端涂有硃漆。首尾经题完整,卷尾有燕尾,还有题记。敦煌遗书原为寺院弆藏,故首尾完整的经卷数量很少,像ZSD014号这样附有护首、原轴,完整保持卷轴装原貌,又有题记的卷子更可谓凤毛麟角。

此外,考察时发现,该卷所用纸张为打纸,砑光上蜡。……打纸砑光上蜡后,表面光洁如莹,用手轻轻抖动,发出金石之声。洵为我国古代纸张中的极品。

如果仅仅是打纸砑光上蜡,在敦煌遗书中还算常见。这个卷子最令人惊异的还在它每张纸的长度。该卷总长775.4厘米,[注]按:《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图记记录为751厘米,见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图记第4页。由七张纸粘接而成,首纸为护首,末纸为结尾,下面是中间5张纸的数据:第一纸长138厘米,81行;第二纸长140.8厘米,83行;第三纸长143厘米,84行;第四纸长142.4厘米,84行;第5纸长140.2厘米,84行。敦煌遗书所用纸张,虽因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大体在40厘米到50厘米左右。几年前我们曾经在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发现某写卷中的一张纸,长度竟达130多厘米。编目同仁无不叹为异数。而中国书店该ZSD014号隋代写经中间5张纸的长度均为140厘米左右,最长者达143厘米。不仅在目前面世的敦煌遗书中绝无仅有,就笔者所知而言,这也是世界上现知的7世纪以前的纸张中,单纸长度最长的。古代纸张为工匠在纸浆池中,用抄子一张一张抄出。能够制造出如此长度、如此质量的纸张,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奇迹,为我们研究隋代的造纸工艺提供了的重要标本。

这号隋写《大般涅槃经》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它的缥带。敦煌遗书的缥带可分两种,一种用丝绸折叠缝制而成,我们称之为“折叠带”;一种为编织而成,我们称之为“编织带”。前者较为常见,后者非常稀少。此件隋写《大般涅槃经》的缥带虽然已断,仅留残根一截,但为绿红白草绿四色编织而成,色彩鲜艳如新。[注]方广锠《〈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序》,见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序言部分。

方广锠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国图藏单纸达130多厘米写卷不知为何卷,不过我们倒是从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发现了1号大纸写《大般涅槃经》,那就是BD1000号。

BD1000号(昃100)《大般涅槃经》(北本)卷三一

见《国图》14/380A-382A,《宝藏》99/510B-512B。卷轴装,首残尾残,有乌丝栏。纸张厚0.07毫米。质量极好,砑光上蜡。总长168.5厘米,高27厘米。2纸,存100行,行17字。第一纸长71厘米,42行;第二纸长97.5厘米,58行。楷书,书法精美。《国图》定为7世纪唐写本。[注]参见方广锠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馆藏目录卷》第1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628页。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简称《国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2012年。《宝藏》指《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1986年。“14/380A-382A”指《国图》第14册380页上栏至382页上栏,下文文献出处标示法同此。按: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标准的佛经写卷逐渐规范为每纸28行,每行17字。[注]林世田等《敦煌佛典的流通与改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69页。纸长一般在40厘米到50厘米左右。从BD1000号每纸残留的长度和行数判断,原卷单纸长度绝对在100厘米以上。

前文所揭报道没有列出李济宁先生所言英藏3件《大般涅槃经》的卷号,经我们调查分析,它们应该是:

斯693号(翟1730)《大般涅槃经》卷一二

见《英图》11/343B-355B,《宝藏》5/599A-611A。卷轴装,尾有卷轴,两端涂咖啡色漆。首全尾全,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二”。经比勘,与《大正藏》分卷不同。有乌丝栏。纸张厚0.06毫米。打纸,砑光上蜡。纸张深黄色。总长811.4厘米,高26.7厘米。6纸,存474行,行17字。第一纸长137.0厘米,82行;第二纸长144.0厘米,83行;第三纸长143.3厘米,84行;第四纸长144.0厘米,84行;第5纸长143.1厘米,84行;第6纸长100.0厘米,57行。单纸最长144厘米,“敦煌遗书甚为少见。”楷书,书法精美。卷尾有“校讫”二字。《英图》定为6-7世纪隋写本。[注]参见上海师范大学、英国国家图书馆合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简称《英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册条记目录,第14页。

斯2123号(翟1808)《大般涅槃经》卷廿五

见《英图》34/157B-164A,《宝藏》16/299A-306A。卷轴装,首残尾残,有乌丝栏。经黄打纸,砑光上蜡。总长458.3厘米,高27厘米。4纸,存267行,行17字。第一纸长123.3厘米,72行;第二纸长144.5厘米,84行;第三纸长144.5厘米,84行;第四纸长46.0厘米,27行。“中间两纸长度均为144厘米,为敦煌遗书中现知单纸长度最长者。”楷书。书法精美。《英图》定为6-7世纪隋写本。[注]参见上海师范大学、英国国家图书馆合编《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册条记目录,第9页。

斯5298号(翟1813)《大般涅槃经》卷廿六

见《宝藏》41/501-513。卷轴装,尾有卷轴,轴头涂朱。首全尾全,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廿六;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廿六。有乌丝栏。打纸,砑光上蜡。纸张深黄色。卷长899.16厘米。共7纸,存521行,行17字。第一纸81行,第二纸至第五纸皆84行,第六纸75行,第七纸29行。楷书。书法精美。《翟目》定为7世纪写经。[注]参见翟理斯(L.Giles)《大英博物院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简称《翟目》)London:the British Museum,1957,p.49。

2015年中国书店“民间藏敦煌文献精品展”展出的3件《大般涅槃经》,除了上举ZSD014号外,另外2件是台北藏书家王水衷和北京藏书家东壁书屋藏品。[注]参见中国古籍保护网http://www.nlc.gov.cn/dsb_zt/xzzt/mjscz/zlxq/dhys/,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敦煌遗书与佛经。

王水衷藏《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六

卷轴装,首尾全。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卅六。打纸染黄,砑光上蜡。卷尾保存原木轴,轴头涂棕黑色漆。总长956.6厘米,单纸最长达到142.3厘米,每纸84行,行17字。楷书。书法精美。专家定为隋写本。据称王水衷先生还藏有1件类似的《大般涅槃经》,未知其详。

东壁书屋藏《大般涅槃经》卷十

卷轴装,首尾全。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打纸染黄,砑光上蜡。卷尾保存原木轴,轴头涂棕黑色漆。总长771.1厘米,单纸最长达到142.6厘米,每纸84行,行17字。楷书。书法精美。专家定为隋写本。

除了上列8件大纸写《大般涅槃经》外,经过普查,我们又找到了7件,分别是:

伯2281号《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见《法藏》11/1A-11B,《宝藏》118/434A-44B。首尾完整。纸质精良厚实,纸面光滑,帘纹清晰匀称。深赭黄色。有护首,题有经名“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护首有竹质天竿,有红绿白三色缥带,长31厘米。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首页有大面积污染。卷长809.7厘米,纸高26.7-27厘米。6纸,每纸83行,行17-18字。1-5纸单纸长140-142厘米,末纸长79.1厘米。乌丝栏,天头宽3.6-3.8厘米,地脚宽3.4-3.7厘米。楷书。书法精美。卷末有“校讫”二字。所抄内容参见《大正藏》T12/p468c26-474a20。跟《大正藏》相比,少开头约71行内容。分卷与甘博13号相同。根据纸型、书法和行款判断,此件为唐写经。[注]参见谢和耐、吴其昱编《法国国立图书馆藏伯希和汉文写本目录(一)》(Catalogue des manuscripts chinois de Touen-housang fonds Pelliot chinois de la Bibliothque Nationale,vol.I),Paris:la Bibliothque Nationale,1970,p.179。

上博4号《大般涅槃经》卷第九

见《上博》1/70A-79A。此件为陈誾旧藏。首尾完整。潢麻纸,黄褐色。砑光上蜡。写卷经后人重新装裱。有重装包首,题签“唐硬黄蜡笺精写大般涅槃经全卷 无上精品”,下有“誾”字朱文椭圆印。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九;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九。经比勘,与《大正藏》分卷不同。卷长738.5厘米,纸高23.4厘米。6纸,单纸长144.7厘米,每纸84行,共422行,行17字。乌丝栏,框高19.9厘米,天头宽1.7厘米,地脚宽1.8厘米。楷书。书法精美。受褚遂良影响。卷末有“校讫”二字。[注]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简称《上博》)第2册,附录·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页。

三井6号《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见《三井》/15A-15B。首残尾全,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中有品题: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卷末有圆轴。深黄色纸。3纸,单纸长143厘米,高29厘米,每纸抄84行,行17字。楷书。书法精美。卷末有“校讫”二字。《三井》断定为“唐时代、七世纪”写经。[注]参见施萍婷《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遗书叙录(一)——三井文库所藏敦煌遗书》,《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第83页。三井6号,见三井文库财团法人编《三井文库别馆藏品图录》(简称《三井》),东京:三井文库财团法人,2004年,第15页。三井6号施萍婷编为北三井061。

羽田110号《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四

见《秘籍》影片册2/53-62。首残尾全。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卅四。经比勘,与《大正藏》分卷不同。3-5纸中上部有等距离污迹和破洞。潢麻纸,黄橡色,卷长740.2厘米,纸高26.8厘米。5纸,纸长143.7厘米,每纸84行,行17字。乌丝栏,栏宽1.8厘米,框高19.3厘米。楷书。书法精美。根据纸型、书法和行款判断,此件为唐写经。[注]参见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编《敦煌秘笈》,大阪: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2009年,第53页。

浙敦13号《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见《浙藏》48B-49A。该卷为邵裴子旧藏。首残尾残。写卷经后人重新装裱,改为册页。另纸钤有“裴子珍赏”“邵长光印”“浙江图书馆珍藏金石书画”印。1纸,黄褐色,纸长28.8厘米,高26.6厘米,存17行,行17字。乌丝栏,栏宽1.7厘米,框高20厘米,天头宽3.4厘米,地脚宽3.1厘米。楷书。书法精美。[注]参见浙藏敦煌文献编纂委员会编《浙藏敦煌文献》(简称《浙藏》)“序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页。按:浙敦13号虽然仅存17行,但明显系从一完卷切割下来的一部分,纸型、行款、书法和特征字进行分析,该残页或属大纸写经系列,姑录于此,以俟他卷缀合。

最后,让我们看看《甘藏》的两个写卷:甘博附137号和敦博41号。

甘博附137号《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见《甘藏》5/335B-341A。首残尾全,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浆染加蜡研光黄皮纸,纸黄色。纸质纤维极为精细,帘纹异常匀称。卷长456.7厘米,纸高26.8厘米。4纸,首纸长133厘米,79行;2-3纸单纸长142.5厘米,每纸84行;末纸16行,共263行。行17字。乌丝栏,天头宽3.2厘米,地脚宽3.4厘米。栏宽1.69厘米。楷书。字迹精美。卷末有“校讫”二字。按:《甘藏》叙录认为该卷:“虽字迹精美,却缺神采……像这样精细匀称之纸,有如机制纸,非手工所能,综观上述疑点,本卷当属赝品。”[注]参见甘肃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简称《甘藏》)第5卷“序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敦博41号《大般涅架经》卷第五

见《甘藏》6/48A-59B。此卷为窦景桂旧藏。卷轴装,首全尾残,首题:大般涅槃经卷第五。首题及接缝处钤有“窦氏潜心斋珍藏”印。首有竹篾天杆,中系红黄绿褐蓝五色编织缥带,宽0.7厘米,残长1厘米。硬黄纸。卷长937厘米,纸高26.8厘米。8纸,首纸82行;2-6纸单纸长143厘米,每纸84行;末纸35行。共537行。行17字。乌丝栏,天头宽3.7厘米,地脚宽3.5厘米,栏宽1.69厘米。楷书。按:《甘藏》叙录认为该卷:“字迹秀丽妩媚。其字体与敦博055号《妙法莲华经卷第六》极为相似,后者于咸亨三年(672年)二月廿一由经生王思谦抄写。由此观之,此卷也应是初唐时抄写,并来自长安。”关于此卷的来源,《甘藏》叙录认为:“窦景桂及其弟窦景椿先生是民国初年敦煌名士,收藏敦煌文献颇多。解放前,窦景椿先生将其中的一部分带到了台湾。”[注]参见甘肃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第6卷“序录”,第358页。

甘肃的这两件藏品,邰惠莉先生2000年撰文认为“情况比较特殊,怀疑为日本写经”。理由主要是两件的“单纸长度令人疑惑,一般传世的唐经单纸长度在46-47厘米之间,敦煌的唐写经单纸在46-52厘米之间,单纸在143厘米这样长的还未见过。施萍婷先生访学日本期间,系统地考察过日本收藏的敦煌写经,也观赏过为数不少的日本写经。在日本写经中能见到单纸这样长的,她怀疑这二件为日本佛经。我们不敢贸然下结论,只能作为问题提出,以求贤哲。《甘肃藏敦煌文献》将甘博137收入附录中,敦博041定为唐经。”[注]邰惠莉《甘肃藏非敦煌文献的真伪、来源及相关问题》,《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第73-74页。可见当时学者们对甘博137号和敦博41号的属性看法分歧较大。《甘藏》将两件外观特征相似的写卷分列编排,是非常审慎的做法。不过随着调查范围的增大,“日本写经”之说则需修正。现在看来,不是日本佛经传入中国,而是中国敦煌隋唐大纸写经被贩卖到了日本。上揭三井6号、羽田110号应是敦煌故物。因此甘博137号应该和敦博41号一样,名正言顺地列为唐代写经。另外,根据《甘藏》叙录提供的信息,或许王水衷先生的藏品也来源于敦煌窦氏,未可知也。

之所以甘博137号被认为是赝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写经的纸张。据刘仁庆先生的研究,我国历代的古纸,从总体来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抄造的纸幅尺寸在逐步地慢慢增大。隋唐时期的纸面尺寸,大幅纸的宽度36~55cm,长度76~86cm;小幅纸的宽度25~31cm,长度36~5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杜牧写《张好好诗》,麻纸长87cm,宽24.5cm。李绰在《尚书故实》一书中称:“唐太宗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率以一丈二尺为轴,宝惜者兰亭为最,用三匣贮之,藏于昭陵。”这就是说,其中最大的书法用纸之尺寸,纵向已经达到一丈二尺(355.8cm)。[注]刘仁庆《论中国古纸的尺寸及其意义》,《中华纸业》2010年第17期,第83-86页。因此,隋唐时期抄造长度为130-140厘米的麻纸,古人应该具有这种技术能力。隋唐的大纸,可能多用于绘画,用于写经,则为罕见。从已发现的大纸写卷来看,书法和装帧都极其精美,应该属于宫廷写经。

由于敦煌大纸写《大般涅槃经》纸质优良,装潢考究,书法精美,因此藏经洞甫一打开,就成为王道士等人攫取和交易的对象,也成为民间收藏的首选。除了上面列举的14件大纸写《大般涅槃经》外,像《浙藏》浙敦13号这样被割裂的残片在民间肯定还有不少[注]从书法看《国图》藏BD11558、BD11615亦类似于大纸写经残片,待考。,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和追访。

下面我们将已发现的大纸写《大般涅槃经》表列如下:

敦煌大纸写《大般涅槃经》统计表

收藏号卷次首尾题题记卷长cm纸高cm纸长cm单纸行数每行字数栏宽cm天头地脚cm纸型纸色天杆缥带cm卷轴书法来源时代王水衷卅六首尾题956.6142.38417打纸染黄砑光上蜡黄有/涂棕黑色楷书隋

猜你喜欢

经卷涅槃遗书
Unique New Year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未定义
塑料瓶的涅槃
银环桥下的遗书
《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中TK133叙录辨正
竹枝词
今夜
何功伟:三封遗书写就矢志不渝的生命篇章
唐代《妙法莲华经》卷的修护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