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

2016-12-06钟敬波刘世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药源性药学心血管

钟敬波 刘世坤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

钟敬波1刘世坤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134例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老年患者药源性不良反应涉及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给药,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其他包括心衰、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肌梗死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密切相关,应从多方面预防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

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阵发性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等,严重者危及生命〔1〕。药源性心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与老年人用药复杂、机体功能退化有关〔2〕。本研究旨在了解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降低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收集的134例应用药物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5例,女59例,年龄65~98岁,平均(73.9±6.7)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等基本信息,药物不良反应史、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用药、心血管基础疾病等不良反应基本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 结 果

2.1 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 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中,心脑血管药物占最大比例,共49例(36.6%),其中包括降压药、周围血管扩张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降脂药等,常见药物有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心得安,硝酸甘油,银杏达莫,肾上腺素,消心痛,胺碘酮,地高辛,利多卡因;使用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24例(17.9%),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莫西沙星,头孢曲松;消化系统药物导致不良反应14例(10.4%),常见药物有阿托品,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西咪替丁,山莨菪碱;抗肿瘤药物11例(8.2%),常见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阿霉素,阿柔比星,奥沙利铂;泌尿系统药物6例(4.5%),常见药物有氨苯蝶啶,速尿;中枢神经系统药物4例(3.0%),常见药物有氯丙嗪,卡马西平,麦角胺咖啡因,奥拉西坦;激素类3例(2.2%),常见药物有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其他药物23例。

2.2 药物给药途径 134例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共发生不良反应55例(41.0%),静脉注射35例(26.1%),肌肉注射15例(11.2%),口服给药29例(21.6%)。

2.3 心血管不良反应疾病的临床表现类型 不良反应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窦性心律失常〔33例(24.6%)〕,室性心律失常〔21例(15.7%)〕和早搏〔18例(13.4%)〕。其他临床表现类型包括心衰〔16例(11.9%)〕、心绞痛〔12例(9.0%)〕、高血压〔15例(11.2%)〕、低血压〔13例(9.7%)〕和心肌梗死〔6例(4.5%)〕。

2.4 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合并用药情况 仅用1种药物30例(22.4%),合用2种药物41例(30.6%),合用3种药物34例(25.4%),合用≥4种药物29例(21.6%)。

2.5 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心血管基础疾病和不良反应史是引起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药源性疾病指由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机体某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3〕。老年人是发生药源性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原因在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须长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改变和内环境稳定的减退,增加发生药源性不良反应的风险。其中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是药源性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

多种药物均易引发心脑血管不良反应。本研究统计显示,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7类,前四位依次是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常见心血管类药物中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能延长QT间隔,致心室复极异常,从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4,5〕。此外,洋地黄类药物较易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洋地黄中毒或用量不足时常发生心律失常,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及房扑、窦性心动过缓等〔6〕。抗生素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应用广泛,且在抗生素的应用过程中,随着耐药菌的增加,常须加大抗生素的剂量或联用多种抗生素,因此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8〕。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给予合理的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药物长期或超量应用〔9〕。

抗肿瘤药物也是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一大类药物,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由于其细胞毒性作用,能引起心肌变性导致心衰〔10,11〕。研究显示,阿霉素与心衰的发生具有剂量相关性,当累积剂量小于500 mg/m2时发生率为1%,501~600 mg/m2时为10%,累积剂量达到1 g/m2时达50%〔12,13〕。

联合用药会加大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抑制心脏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作用,因此,当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时须进行临床观察和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合用可加重对心肌收缩的抑制作用、抑制窦房结传导功能,从而导致心动过缓。如胺碘酮、奎尼丁、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较易引起尖端扭转,应禁止合用〔14〕。

给药剂量也是影响药源性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与不合理用药有关,超剂量使用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具有一定关系。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物浓度变化较大,对机体的刺激较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15〕。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应控制滴注速度,防止滴速过快而使血药浓度瞬时过高,导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共存,故多药合用,应提前预防其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如心悸、心律失常等,防止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6〕。

1 Harirforoosh S,Asghar W,Jamali F.Adverse effect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an update of gastrointestinal,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complications〔J〕.J Pharm Pharmaceut Sci,2013;16(5):821-47.

2 Corsonello A,Abbatecola AM,Fusco S,etal.The impact of drug interactions and polypharmacy on antimicrobial therapy in the elderly〔J〕.Clin Microbiol Infec,2015;21(1):20-6.

3 白宇明,郝近大.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6):2867-9.

4 De Hert M,Detraux J,van Winkel R,etal.Metabolic and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ntipsychotic drugs〔J〕.Nat Rev Endocrinol,2012;8(2):114-26.

5 Liles NW,Page EE,Liles AL,etal.Diversity and sever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quinine:a systematic review〔J〕.Am J Hematol,2016;91(5):461-6.

6 冷 静,苏 华,马爱华,等.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药学监护〔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7;16(3):190-3.

7 Svanström H,Pasternak B,Hviid A.Use of azithromyci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N Engl J Med,2013;368(18):1704-12.

8 Albert RK,Schuller JL.Macrolide antibiotics and the risk of cardiac arrhythmias〔J〕.A J Resp Crit Care Med,2014;189(10):1173-80.

9 Abo-Salem E,Fowler JC,Attari M,etal.Antibiotic-induced cardiac arrhythmias〔J〕.Cardiovasc Therap,2014;32(1):19-25.

10 Suter TM,Ewer MS.Cancer drugs and the heart:importance and management〔J〕.Eur Heart J,2013;34(15):1102-11.

11 Curigliano G,Cardinale D,Suter T,etal.Cardiovascular toxicity induced by chemotherapy,targeted agents and radiotherapy: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Ann Oncol,2012;23(suppl 7):vii155-vii166.

12 左笑丛,刘世坤,田红剑,等.646 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1;12(12):743-5.

13 Tacar O,Sriamornsak P,Dass CR.Doxorubicin:an update on anticancer molecular action,toxicity and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s〔J〕.J Pharmac Pharmacol,2013;65(2):157-70.

14 Guo J,Han SN,Liu JX,etal.The action of a novel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 agent antofloxacin hydrochloride on human-ether-à-go-go-related gene potassium channel 〔J〕.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2010;107(2):643-9.

15 Bateman DN,Dear JW,Thanacoody HKR,etal.Reduction of adverse effects from intravenous acetylcysteine treatment for paracetamol poisoning: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14;383(9918):697-704.

16 杨志伟,王 琼,欧阳敏,等.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68-9.

〔2015-12-11修回〕

(编辑 李相军)

刘世坤(1964-),男,博士,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研究。

钟敬波(1974-),男,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药学方面的研究。

R96

A

1005-9202(2016)21-532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047

1 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猜你喜欢

药源性药学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三联疗法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