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尼斯城市景观在多水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

2016-12-06申佳可王云才

风景园林 2016年6期
关键词:威尼斯景观环境

申佳可 王云才*

威尼斯城市景观在多水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

申佳可 王云才*

人与水共存的“水之都”威尼斯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特例。自公元5世纪建城至今,威尼斯呈现的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对建城前既有岛屿与海洋之间自然形态关系的一种传承、适应与发展。透过景观与多水环境形成的稳定关系与相互塑造结果,从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和环境中人的活动两方面,探究在多水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以及政策、文化、经济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促进作用下,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变化与应对策略,从而引发对“城市韧性”特质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

城市景观;多水环境;适应性发展;城市韧性;威尼斯

Foundation item:"Pattern Language and Its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Space——A Case Study of Hu-ning-hang Area“(No.51278346)

1 威尼斯城市景观的发展及构成

1.1 威尼斯城市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威尼斯是经过几个世纪人工建造而形成的具有自然形态特征的水上城市。公元5世纪前后,威尼斯人为了逃离陆地上野蛮游牧民族的追杀而被迫向并不适宜居住的潟湖地带发展,并开始不断对这里原有的岛屿与海洋景观及其关系进行改造。经历了建城后几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如今,有着118座小岛、177条水道、404座桥梁、沿河近200栋宫殿豪宅和7座教堂的威尼斯,以一座凝固而永恒的博物馆的形象面对着每日往来的游人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当下威尼斯的城市景观所呈现的,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原有岛屿与海洋之间自然形态关系的传承与发展,是威尼斯从城市景观的各个方面对多水环境加以干预、适应、协调与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座在多水环境中具有适应性的城市,透过它在面对潜在变化与未来挑战时的态度和经验,展现了城市韧性、旺盛且可持续的特质,即:面对灾害时防备与应急的能力、在变化中对文化特色与活力的保持、在发展中对经济与生态健康的营造,从而为当今设计具有韧性的城市生态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1.2 威尼斯城市景观的特征与构成

威尼斯处于复杂的多水环境中:位于亚德里亚海西北岸、威尼斯潟湖中部,城市内河道、水道纵横贯穿——以一条S形60m宽的大运河为主干,向两旁伸出树枝状遍布城市的大小河道、水道共177条。宏观地看,整个城市岛屿被大面积的水环境包围;微观地看,城市中几乎每幢楼房、每条街道都被水围拥、浸润着,所形成的水网成为城市与海洋间和谐的结合点。处于多水环境中的威尼斯城市景观由景观空间环境和景观环境中人的活动两方面构成。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建筑与聚落、街道与街巷、场所空间和城市家具四类,它们是塑造了威尼斯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的实体构件,也是人们感受城市空间的有形要素;后者主要包括人在景观环境中的日常活动与特殊活动两类,正是这些活跃在景观环境中的人的活动,为静态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人文魅力与生机活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地方风貌(图1)。

1.3 威尼斯多水环境特征及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威尼斯城市景观所处的多水环境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①河道、水道与亚得里亚海及潟湖直接相通,保持了极佳的流动性;②河道与水道按功能进行分级,形成主次清晰的网络结构,使威尼斯呈现出近似天然的岛屿群体组合形态特征[1];③在人工介入与自然过程的双重影响下,多水环境呈现动态、多变的活动特征。

作为建造在水上的城市,多水环境对威尼斯及其景观的影响贯穿于城市发展与演变的整个过程,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首先,丰富而灵动的多水环境为威尼斯的城市景观带来有利影响:①城市内纵横遍布的河道与水道作为各个邻里社区的边界,形成了有机的城市形态结构框架,并扮演着交通功能载体的角色;②丰富多样的水环境塑造了鲜明的城市特色与风格,使威尼斯以其独特的水上风情和“水之都”、“亚德里亚海的女王”等称号举世闻名;这样浪漫而诗意的环境更是孕育了威尼斯自由、民主、和谐的市民精神与地域性格;③从最初作为当地居民的衣食之源,到为海上贸易的进行提供资本,再到今日成为城市旅游产业的依托与核心,多水环境为威尼斯的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背景。

然而,多水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威尼斯的城市景观产生着不利影响:①海平面的上升使威尼斯始终面临洪水威胁,而每年都会遭遇的风暴潮更使城中很多历史建筑与古迹遭到破坏;②多水环境带来的不均匀沉降使威尼斯多处建筑倾斜,终有一天沉入海底的隐患威胁着城市景观及至整座城市;③复杂的多水环境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增添了难度,而多年来始终作为城市排污与处理系统的城市水网,也因生活、工业与农业污染的加剧产生水体污染与水质下降等问题,大大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质量与生态环境。威尼斯城市景观所表现出的特征,正是它对多水环境有利与不利之影响的回应与应对,是在与水适应、

同水抗争的磨合、改变与发展中,探索出的城市及其景观与多水环境的相处之道。

WANG Yun-cai, who was born in 1967, is the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lso is a member of the Eco-city Specialized Committee of Chinese urban society. He is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ofLandscape Studies, also is the deputy director 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attern language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and he also be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oflandscape planning, ecological planning, as well as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Shanghai 200092)

2 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2.1 威尼斯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2.1.1 材料与技术的适应

威尼斯建筑的建造,是通过将成千上万的木桩穿透淤泥、沙层打入堡礁,使其立于坚硬的粘土层上,再将建筑的基础建造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木桩森林之上完成的(图2)。常年浸泡在海水里的木桩并不会腐烂,海水的冲刷把盐分和钙质渗入其中,使其坚固如同混凝土。威尼斯建筑材料的选取,也体现了面对多水环境可能带来危害的充分考虑与防备。首先,建筑墙体的砖石主要是来源于亚得里亚海西岸伊斯特拉半岛上的伊斯特拉大理石,正如意大利建筑师雅科布·伊索维诺评价,这种大理石色泽洁白、坚实耐用,即使在水体的浸泡与风吹雨淋的环境下也不会变质、破损,并且清理干净也很容易[2];其次,大多民宅建筑的屋顶形式并非采用了惯用的罗马式结构,而是通过木材搭建起足够轻盈以建在泥泞沼泽上的木结构棚架。威尼斯人对于建筑的修缮与维护,也将重点集中于防水技术上。主要内容包括修复建筑残缺部分,以及用高分子加固溶剂封堵空隙和缺口,以防雨水和洪水渗入进一步腐蚀建筑[2]。

威尼斯有很多广场和庭院,在其中都设有一种漂亮的石砌装置——集水井(图3)。由于威尼斯的土层中只有咸水没有淡水,因此威尼斯人曾经利用这一装置来收集储存极其珍贵的雨水;当雨水不敷使用时,人们便用驳船从大陆运送淡水储存于集水井中。这一系统需要在较为宽阔的露天区域运作,才能将雨水从屋顶或路面导入集水井,这使得威尼斯的广场和庭院数量众多,在利用技术解决饮水问题的同时也造就了独特的城市形态。然而1884年开始修建的现代集水系统宣告了老集水井成为历史,如今它们作为文物被保留下来,记录着历史上威尼斯人对艰苦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缺水情况的预备。

2.1.2 形态与布局的适应

威尼斯住宅建筑布局的变化,体现着威尼斯人对多水环境的逐步适应以及对城市滨水空间处理方式的不断成熟。从拜占庭前期建筑直接面临宽阔的大运河,到拜占庭后期建筑壁面的围合开始沿内部小运河两岸生长,再到哥特时代后期以连通水陆两面的中央客厅为轴线的C型住宅,建筑首次获得了“运河-道路”两面对等的关系,反映出对陆地侧的广场这一社区中心的重视,并最终促成了城市广场等外部空间形态的完善(图4)[3]。在此过程中,水体空间从主导建筑朝向与布局的要素变为城市建筑空间的附属空间。威尼斯人逐步克服着水上建设的困难,将环境限制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城市空间和生活的利点和特点,完成了对多水环境的适应。

威尼斯城市中场所空间的分布与布局也凸显着多水环境下的文化特色与活力。宏观尺度上,威尼斯利用城市中的河道与水道,按照步行尺度对原有岛屿进行分割与重组,形成了在空间形态上具有相似的构成与连接方式的城市空间基本构成要素——岛屿单元,彼此独立但又通过船只和桥梁紧密相连,整体形态有机且完整。微观尺度上,城市中的滨水广场通过创造景观丰富、视野开敞的亲水界面,将水体景观引入城市内部,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与水和谐共处的休闲游憩场所,比如位于圣马可广场南侧、与威尼斯主运河直接相连的狭长滨水空间(图5)。

威尼斯的街道与河道、水道相依而生,路网在水网的基础上形成了水、陆双层并行的交通系统,塑造了具有亲密感与人性化的滨水空间尺度[4](图6)。不同等级的河道承担不同的功能,河道一侧道路的尺度、立面和功能也随之变化:时而随河道的前行深切较窄、只容二至三人快速通过;时而顺河道的蜿蜒连接滨水节点,空间相对开阔、人流集中(图7)——威尼斯依附河道展开的街道空间反映

了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2.1.3 特色与风格的适应

威尼斯每一栋临水建筑都有精致的阳台、挑台、屋顶平台或是滨水露台,以便将人们置于水体景观之中,使之从更多视角和形式欣赏美丽浪漫的水体景观。意大利建筑师Carlo Scapa设计的Querini Stampalia博物馆,建筑师出于对威尼斯潮汐水位高差变化的了解,将流动的水引入建筑内部,使人们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水在脚下蜿蜒[5]。威尼斯街道的立面和地面铺装多以朱红色等偏暖色调为主[6],而因城市中河道与水道的分割所形成的边界区域则色调偏冷。因此,暖色调的街道与冷色调的滨水边界区域产生对比,形成了不同街区空间的划分,使过渡区域的功能性得到体现。威尼斯很多公共广场都有一个展现水城特色的特殊功能——鱼市场(图8)。在其中,人们贩售着从亚得里亚海和潟湖中获得的丰富水产品,享用着宝贵的水环境为之提供的资源和财富,也为来到威尼斯的游人们展示着当地最本土化的生活场景。

威尼斯的城市家具对多水环境的适应体现在充满水城风貌的样式与特殊的功能之上。桥梁是威尼斯最具特色且举足轻重的城市家具,威尼斯目前有404座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桥梁(图9、图10),除了承载交通功能外,它们还具有景观功能、社交功能、商业功能等,如著名的商业桥里亚多桥。除了桥梁之外,在威尼斯街头较为常见的城市家具便是造型如同雕塑小品一般的公共饮水器(图11)。这些源源不断涌出清水的饮水器是景观小品与市政设施的完美结合,免费提供给市民、游人甚至宠物和鸽子的清冽饮用水,展现着“水城”最丰富的资源与深厚的人文关怀。城市中水边展示的各种景致也独具“水城”风貌与特色(图12)——林立的驳船木桩、运河上的水上餐厅、形态功能各异的停靠船舶、灯塔、雕塑等不胜枚举,它们为威尼斯市民的生活提供着便利,也展示着多水环境下城市文化景观的风采。

2.2 威尼斯城市景观中人的活动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2.2.1 生活方式的适应

在生活中,威尼斯人的亲水习性与防水意识展现了他们对多水环境的适应和习惯。从一系列拍摄时间间隔120年的威尼斯对比照片[7]中发现,城市中不断出现伸向水面或临水加建、扩展的公共空间及沿河街道;城市里,滨水界面的活动络绎不绝——餐厅外布置的滨水餐桌总是人满为患,河道护墙被当作室外吧台蜂拥着吃饭与聊天的人(图13),亲水的台阶或平台是最受欢迎的歇脚点(图14)……与此同时,面对经常性的水灾困扰,威尼斯人表现得应对自如、习以为常:街道与广场上放置着60cm高的铁架与木板作为水灾时的临时通道(图15),没有水灾发生时它们则成为人们休息与晒太阳的“长凳”(图16);每家都备有立于门口防止洪水进入室内的水挡板(图17);长及膝盖的雨靴是市民的必备物品;制定“只能以电和煤气作为民用能源”等保护建筑物免遭酸雨腐蚀和其他防止水灾水患及沉降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政策与法规……总之,威尼斯人对多水环境的适应与应对形成了“亲水”与“防水”并行的独特水城生活文化。

2.2.2 生产方式的适应

14世纪前后,威尼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从而凭借多水环境提供的机遇与财富带来商业的繁荣,一度成为海上帝国;16世纪后,美洲大陆的发现使全球航运和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威尼斯的地理优势不复存在,商业与贸易逐渐走向衰落[8];但威尼斯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多水环境所孕育的特殊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从20世纪开始,便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重要商业经济,使“水城”的名气逐渐享

誉世界。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多水环境相协调、适应,保护多水环境下形成的特色城市景观,政府立法规定不发展现代工业,因此威尼斯的工商业一直保持原生态,通过牺牲机械化带来的商业利益保持低产量、全手工的工作生态,以维持“水城”的原始风貌,形成与多水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文化与生产方式。

2.2.3 交通方式的适应

威尼斯没有将多水环境视为限制和阻碍而对其进行过多的填埋、改造或道路的加建,而是将其作为特色的交通功能载体,通过使用与水环境相适宜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多种类型、功能和样式的船舶,为威尼斯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交通方式与出行体验,实现了人与环境、地域特色与整体风貌的协调共生(图18)。在陆上,威尼斯通过建造与水网并生的路网系统,将城市内部的小巷作为步行系统,把快速交通限制在城市边缘和生活及商业区外围,实现了由快速交通到慢行交通的交通过渡和由硬到软的街道设计;这也使得威尼斯的城市中心呈现出水陆并行的无车化、步行化城市景观与一派“慢生活”的城市氛围。

2.2.4 节庆活动的适应

历史上,威尼斯曾通过与其它海洋国家以及周围河流城市进行划船比赛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如今,面对多水环境为城市提供的特色风貌与世界名气,威尼斯更是善于利用环境优势带来的机遇,举办各类文化展、艺术展、国际会议或节日庆典,在历史文脉的积淀之上注入现代文化气息的活力,使这座千年“水城”始终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在进行各类节庆活动的过程中,威尼斯不忘借助多水环境增加活动特色。如在利多岛沙滩上举办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圣马可广场沿河公园布置威尼斯双年展,在运河上进行传统贡多拉划船比赛,在载着灯和食物的船上彻夜庆祝救世主节日等。与此同时,威尼斯人也在活动方式上适应并克服着多水环境带来的诸多不便。如在举办威尼斯马拉松时,朱代卡运河上会出现一座由驳船架起的临时浮桥供参赛者通过,赛后便会拆除(图19);在庆祝救世主节日时,由主岛上的扎特尔(Zattere)码头到朱代卡岛上救世主大教堂之间则会架起一座由80艘小船拴在一起而形成的长桥,当地居民和游客可以通过浮桥直接前往救世主教堂朝圣(图20)。

2.2.5 建设与科研活动的适应

以大运河为主导的水网系统是威尼斯对多水环境的适应中最具特色的产物。从最初作为城市防御的天然屏障,到逐渐担负起运输、分洪、排涝与排污等高效市政基础设施的角色,水网系统的复合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被强化。如今,威尼斯政府对于航道与运河的整治、组织清理淤塞河道和定期加固河床内松动砖石等工作仍不遗余力,以期保持运河与水网系统持续的生命力和正常功能的发挥。

在水灾与风暴的威胁下,防洪防灾工程始终是威尼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堤坝的建造方面,位于亚得里亚海与环礁湖之间的第一道防海浪大堤早在18 世纪就已竣工;20世纪末,威尼斯政府又对沙坝岛海岸堤防和口门导堤采取了加固措施。在闸门的建造方面,15世纪时为解决河口堵塞带来的疟疾蔓延、航运受阻等问题,威尼斯人开河挖渠,通过潟湖与亚得里亚海之间三个重要的通航孔把水引向大海(图21);随着近年来水患问题的加剧,修建在三个入海口处装有铰链枢纽的活动水闸体系成为解决威尼斯洪水灾害最主要的工程,即被称为“摩西计划”的治水工程(图22):水闸安装在埋入海底的水泥基座上,当预报有大海潮来袭时,压缩空气灌入中空活动板帮助其升高,79座水闸形成堤坝树立在潟湖与亚得里亚海之间,阻止海水继续涌入。

救急措施并非长远之计。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以研究威尼斯潟湖为目的“CORILA”机构致力于关注潟湖内各种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联系,通过水系保护、水质净化、水位监测等工程加强对潜在灾难性自然事件的防备和抵御;为了提升城市在灾害后恢复原有水平的能力、防止多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全面统筹的专门机构“威尼斯研究会”及威尼斯水域管理局为维护威尼斯的安全制定了

整体规划,包括防止海岸线被侵蚀、尽力恢复湖区形态、遏制和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等工程项目,竭力寻求威尼斯城市与多水环境间和平共处之道。

2.3 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适应的促进因素

千百年来,威尼斯这座建在水上的城市在与多水环境不断的协调与适应中摸索着独特的发展之道,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城市风貌与生活文化。在此过程中,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的适应,并对其向水而生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首先,是政策因素的引导。意识到与多水环境共存的重要性,威尼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维持城市景观风貌、保护水体环境生态平衡,以及防治水灾水患的政策法规与条例,并开展众多相关项目工程,包括受损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修复工程、岛屿侵蚀与沉降的防治工程、防洪防患的水利工程等。政策因素是促使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进行适应的支持与保障。

其次,是文化因素的熏陶。长久以来,多水环境培养了威尼斯人闲适、自由的地域性格,孕育了浪漫、和谐的水城文化,造就了众多艺术、文学与建筑大师。文脉的传承和大众的审美塑造了威尼斯人在多水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艺术的成就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盛名形成了威尼斯人与多水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文化因素是促使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进行适应的源泉与动力。

第三,是经济因素的推动。繁荣发展的旅游业使威尼斯城市景观在保持原有地域特色的同时不断更新,威尼斯人通过向成千上万的游客展现“水城”原始风采的同时,也借“水城”之名寓创新、时尚、前卫于传统、古典的空间中,立足于多水环境的特色对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加以更新,从而促使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活不断地与水适应。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促使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进行适应的催化剂。

最后,是来自环境因素的敦促。全球气候变暖、城市整体下沉、水环境污染以及水体生态问题频发等环境议题,是威尼斯亟待面对并需要重视的问题。终有一天沉入海底的威胁时刻敦促着威尼斯人寻求与多水环境相适应的更好办法。环境因素为威尼斯城市景观对多水环境的进一步适应敲响了一记警钟。

3 结论与讨论

3.1 威尼斯城市景观在多水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与应对策略小结

从公元5世纪建城至今,威尼斯城市景观与多水环境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关系并呈现出相

互塑造的结果。面对多水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政策因素的引导、文化因素的熏陶、经济因素的推动和环境因素的敦促下,威尼斯城市景观实现了在多水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这种适应性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表1 威尼斯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策略总结表Tab.1 The summary of adaptive strategie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spatial environment of Venice in water environment

表2 威尼斯城市景观中人的活动对多水环境的适应性策略总结Tab.2 The summary of adaptive strategie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urban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Venice in water environment

在物质空间层面,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于构成威尼斯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的实体构件上,即建筑与聚落、街道与街巷、公共空间和城市家具;应对策略则包括:选取适合多水环境的特殊材料和独特技术,在形态与布局上与多水环境相契合,以及从造型、功能、色彩等方面对多水环境的特色与风格加以凸显;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使物质性城市景观产生适应性变化的主导因素,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对自然环境为物质空间带来诸多限制的克服,以及对艺术成就与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需求。具体总结如表1所示。

在非物质空间层面,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于发生在威尼斯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人的活动上,即日常活动和特殊活动两方面;应对策略则包括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通方式、节庆活动和建设与研究活动等方面对多水环境有利影响的利用与顺应,以及对多水环境不利影响的防治与应对;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是促使非物质性城市景观产生适应性变化的主导因素,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引导人们与多水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期望利用多水环境谋求城市更好发展的愿景。具体总结如表2所示。

3.2 对多水环境下威尼斯城市景观发展的探讨与展望

经历了几个世纪与多水环境的斗争、妥协与适应,威尼斯形成了成熟的水城景观和独有的与多水环境的相处之道。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多水环境及其带来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威尼斯的城市景观仍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多水环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也需要继续进行。

首先,是在多水环境带来的压力与威胁下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与完善,包括防止风暴潮洪水灾害和扭转生态环境退化两部分工程项目。这是提高城市面对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加强城市韧性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对城市景观及其所处多水环境的维护与保护。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威尼斯人为了更好地生活,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而很少去保护;今后要做的,便是避免进一步的破坏和更多的维护工作,以保证城市经济与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对多水环境本身的治理与保护,对物质性景观要素的修缮与维护,以及对非物质性的水城生活文化的维持与传承等方面。最后,是基于多水环境的特征对城市景观进行更新与提升,这是城市旺盛的文化特色与活力的保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及地域文化特征也不断的更新,新建筑取代旧建筑,新的空间取代旧的空间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的文脉、空间形态特征、文化的传承是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8]。这包括对水体生态性恢复和水道的适当变化[9]、景观空间要素功能的革新与形式的改造、地域文化活力的保持与新兴文化的引入等方面。

威尼斯这座建在水上的城市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特例,也是城市景观中的瑰宝;它为多水环境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众多与水相处的经验,也由于它所面临的充满威胁与挑战的未来而牵动着世界的目光。总之,威尼斯的城市景观及其在多水环境中的适应性策略是人类共同的智慧与财富,对威尼斯的现状加以保护并为其未来的发展谋求道路也是所有景观师、建筑师与规划师共同的责任。

注释:

图1-2、图4及图7,表1-2为作者自绘;图3、图5-6、图8-13、图15-18为作者拍摄;图14来源于参考文献[2],图19来源于网络http://www.erun360.com/blog/200217219.aspx;图20来源于网络http://gracetim.blogspot.it/2009/12/feastof-redentore.html;图21来源于参考文献[10];图22来源于网络https://zh.wikipedia.org/zh/摩西计划。

[1]由宗兴,李晓航,曾繁忱,钟辉.威尼斯水网形态对我国城市水网建设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2015,13:193-195. YOU Zongxing, LI Xiaohang, ZENG Fanchen, ZHONG hui. Innovation Inspiration of Venice Water Network Form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Urban Water Network in China[J]. Value Engineering, 2015,13:193-195.

[2]王受之.威尼斯手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291.

WANG Shouzhi. Venice Notes[M]. Beijing:China Youth Press,2014:291.

[3]徐景轩.威尼斯建筑类型学浅析[J].山西建筑,2007,25:73-74.

XU Jingxuan.Analysis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in Venice[J]. Shanxi Architecture,2007,25:73-74.

[4]王云才,韩丽颖,徐进.水体生境图式语言及其应用[J].中国园林,2012,(11):56-61.

WANG Yuncai, HAN Liying, XU Jin. The Pattern Language and Its Application of Water Habitat Design[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2,(11):56-61.

[5]韦亚萍.城市水文化、水景观与水景政策报告——湖州的案例[J].规划师,2002,(1):39-40.

WEI Yaping. Urban water culture, water landscape and water features policy report - a case study of Huzhou[J]. Planners,2002,(1):39-40.

[6]杨锐.威尼斯城市及街道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3,(7):87-89.

YANG Rui. The design of Venice city and its street[J]. Beauty & Times,2013,(7):87-89.

[7]Angelo M gi. Re-visioning: Venice 1893-2013: Ongania/ Romagnosi. V e ni ce: Li ne a da c qua, 2014.

[8]王冀曼.水网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设计研究初探[D]. 重庆:重庆大学,2010.

WANG Jiman, Water Network of Urban Waterfront Design Study Space Update[D].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2010.

[9]李敏.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J].建筑学报,1996,(2):36-41.

LI Min. Ecological green space system and human settlements planning[J]. Architecture Journal,1996,02:36-41.

[10]郭崇,姚慰城.意大利威尼斯市的防洪工程闸门[J].上海水利,2000,(2):46-49.

GUO Chong, YAO Weicheng. The gate of flood control project in Venice City, Italy[J]. Shanghai water conservancy,2000,02:46-49.

The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in Water Environment of Venice Urban Landscape

SHEN Jia-ke WANG Yun-cai

As a coexistence example between man and water, "The city of water"-Venice is an exception in the world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From established in the 5thCentury AD till now, the urban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Venice can be treated as the result of the heritage,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xisting islands before the city was built and the ocean. We understand the stable relationship and mutual shaping results between landscape and water environment. From the urban landscape spac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urban landscape in Venice, which are under the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impact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are promoted by policy, cultur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Given all of these, the qualities of “urban resilience” would be further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Urban Landscape, Water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Resilience, Venice

TU986

A

1673-1530(2016)06-0119-08

10.14085/j.fjyl.2016.06.0119.08

2016-0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及其形成机理——以沪宁杭地区为例”(编号51278346)资助

申佳可/1991年生/同济大学建筑院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2014级硕士生/2015.9-2016.2在威尼斯建筑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上海200092)

SHEN Jia-ke who was born in 1991, is a Master student in Landscape Studies,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e is also a visiting scholar of IUAV, in Venice from 2015.9 to 2016.2.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hanghai 200092)

王云才/1967年生/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城市学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重点进行生态设计图式语言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并从事集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的实践。(上海200092)

邮箱(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wyc1967@tongji.edu.cn

修回日期:2016-05-31

猜你喜欢

威尼斯景观环境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寻常威尼斯(节选)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