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转型历程及其启示

2016-12-06刘颂李春晖

风景园林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澳大利亚

刘颂 李春晖*

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转型历程及其启示

刘颂 李春晖*

澳大利亚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可持续性雨洪管理领域的先驱,其提出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雨洪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回顾了澳大利亚雨洪管理近60年的转型历程,分析转型中遇到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并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建议。

澳大利亚;可持续雨洪管理;转型;水敏性城市设计;海绵城市

Fund Item: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Project number:51378364) and the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and Energy-saving Study of Dense Habitat(Tongji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1 引言

可持续雨洪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各国均纷纷推出了适应各自国情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从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理论,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日本的雨水渗透计划,到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等,我国也于2014年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雨洪管理实践起步较晚,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还仅仅关注于技术方面,管理体系还尚未完善。澳大利亚经过近60年的改革与转型,其水敏性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2 澳大利亚雨洪管理转型历程——以墨尔本为例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间,陆地平坦而干燥。除沿海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终

年雨水稀少。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占国土面积的70%,超过1/3的面积被沙漠覆盖[1]。澳大利亚雨洪管理最早关注水源污染与径流排放,后来随着对雨水资源的重新认识,管理理念逐步从雨水快排转向雨水利用,强调在城市设计中加强可持续雨洪基础设施建设。

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是澳大利亚最早开始水敏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面积约8 800km2,人口约450万,菲利普港湾(Port Phillip Bay)和雅拉河(Yalla River)是城市中的主要水域。从传统的市政管网排洪到水敏性城市管理战略生成,墨尔本的雨洪转型过程经历了4个阶段[2],从中可看到其技术措施、管理战略、政策制定、政府参与等几个方面的转型历程(表1)。

2.1 萌芽期(1960-1989)

伴随着全球环境主义论(environmentalism)的热浪,澳大利亚对水系统开始重视。在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墨尔本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雨水在当地被认为是上天的恩赐,显得格外珍贵。因此,墨尔本水系统管理的重点在污染治理,研究该如何保持水源清洁,维持河道健康,发挥城市水域的娱乐性。政府在1980年代开展一场名为“放雅拉河一条生路(Give the Yarraa Go!)”的运动号召公众的环境公平意识,解决雅拉河水域健康危机[3]。

2.2 起步期(1990-199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城市扩张速度加快,伴随着极端气候的恶劣影响,除了历史性的极度干旱现象以外,墨尔本的洪水暴发频率显著增高,导致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口伤亡,也造成城市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缓解洪水问题,提高城市排水控制效率,政府采取“快排”的方式,在市政建设中加大管网建设,将河道渠化。

表1 墨尔本雨洪管理转型各时期主要特征Tab.1 The main charactics during the four stages of Melbourne stormwater management

LI Chun-hui, who was born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1993, is a Graduate student maj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e focuses her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Shanghai,200092)

1994年,来自西澳大利亚(Western Australia)的学者理维蓝(Whelans) 和 哈而佩恩·G·曼塞尔(Halpern Glick Maunsell)首次提出 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理念[4],但在当时并未得到认可,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可持续理念普及,这种将

城市水循环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理念才逐步被大众认同,并作为后期可持续雨洪管理的支撑。WSUD近20年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在这10年中,雨洪管理政策与制度初步建立,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开始转型。维多利亚州政府(Victoria state government)首先起草了《最佳实践指南(Best Practice Guidelines)》作为该州的建设与管理手册,并扩大雨洪管理的从业人员队伍,囊括了土地开发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科研人员等,建立责任共识,共同承担转型中的责任与义务。其中墨尔本水务局(Melbourne Water)承担该地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耗资与转型中的经济风险。

此外,联邦政府、州政府、私营机构及高校基金会共同支持成立两所合作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s简称CRC),分别研究城市汇水水文(catchment hydrology)和淡水生态系统(freshwater ecology),将雨水质量、雨水径流量和城市水环境作为综合研究命题,提出采用可持续雨洪技术(污染井、人工湿地)等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缓解雨水排放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的污染。研究中心主持开展的多项重点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城市湿地项目(Urban Wetlands Project)证实了人工湿地对雨水减氮负荷的积极作用,林布鲁克地产项目[5](Lynbrook Estate Demonstration Project)成功地将人工湿地应用到街道与小尺度设计,并将WSUD雨洪管理计划融合在绿色住宅开发中(图2),这为水敏性城市转型提供了实践基础。该转型阶段逐步勾勒出水敏性城市的雏形,可持续雨水管理理念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2.3 跨越期(2000-2010)

该阶段是水敏性城市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管理模式进一步从传统的雨水排放转型为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号召采用净化后的雨水来解决墨尔本淡水水源不足问题,并提出了“发挥城市汇水供水作用(Cities as Water Supply Catchments)”的管理理念,鼓励通过净化、收集、循环利用雨水资源,逐渐摆脱以往依赖淡化海水来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

在技术工具方面,生物过滤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滞留池、滞留洼地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其中,最常用的形式是雨水花园。它将生态技术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通过雨水花园建设也是鼓励社区参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途径,使民众成为水敏性城市建设的拥护者。位于爱丁堡公园(Edinburgh Gardens)(图3)内的雨园收集处理雨水并用于公园和当地地区的植被灌溉,已成为全球雨水花园建设的典范。

在绩效评估方面,城市汇水水文合作研究中心主持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的城市雨洪管理改进构想模型[6](Model for Urban Stormwater Improvement Conceptualisation,简称MUSIC),该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评估手段,模拟城市不透水区域的雨洪径流量及透水区域的土壤含水量,通过判定雨水中总氮、总磷、总悬浮颗粒的去除程度以及水系统的动力效率,评价新技术的可行性,确保转型过程的有效性。

在政策制定方面,多方通过合作、培训与研讨,逐渐意识到对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共同责任,政策条例也日趋完善。全国及各州正式编写最佳实践指南(Best practice guidelines)作为水敏性城市设计的技术指导规范。出于担心技术转型对土地开发者的经济负担,当地政府开展雨水质量补偿战略[7](Stormwater Quality Offsets Strategy),制定严格补偿政策。通过模拟并计算场地总氮去除量与规范要求的差值,补偿开发者相应的资金。这既可鼓励可持续雨洪技术的实施,又可减缓转型带来的经济压力。

2005年底,两所合作研究中心撤销,而后成立了水敏性城市研究中心(Centre for Water Sensitive Cities),继续指导城市提升其汇水供水的作用。2002年首届国际水敏性城市设计大会(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 conference)召开推动了学术研究进展。

除了重点示范项目之外,由高校主持的科研项目也推动了可持续雨洪技术的发展。其中2005-2009年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主持“生物滞留设备(Facility for Advancing Water Biofiltration)”项目通过实验、

模拟、测试等(图4-5),使得生物滞留技术在场地设计上得以推广。

2.4 稳定期(2011--)

至2011年,墨尔本的雨洪管理已经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体制趋于稳定。

新阶段以建设宜居城市、增强城市的弹性与适应性为目标,内阁咨询委员会(Ministerial Advisory Council)倡导打造“活力墨尔本,活力维多利亚(living Melbourne, living Victoria)”[8],力求通过综合的水循环系统管理,采用可持续雨洪设施(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分散处理的各类水源(降水、暴雨、再利用水)、减少传统设施(大坝、海水淡化设施)的使用,关注市民的经济与社会利益,加强水在社区中的利用效率,提升墨尔本水系统服务能力,将维多利亚州打造成全球最宜居的地区之一。

针对新的目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组建了新的政府管理部门——“活力维多利亚”办公室(Living Victoria Office),它主要引导不同领域(科学、政策、建设)相互合作,帮助可持续雨洪管理逐步向城市设计中嵌入。2011年11月,为水敏性城市而设的全新合作研究中心(CRC for Water Sensitive Cities)宣告成立,它将寻找契机帮助澳大利亚其他城市实现水敏性城市转型。通过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技术,提升城市水系统的健康性与可持续性。

弗格森(Ferguson),弗朗兹卡兹(Frantzeskaki)和布朗(Brown)[9]通过对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城市雨水系统的从业者、决策者、社区代表等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未来水敏性城市的愿景几乎一致。尽管当今可持续雨洪管理转型在澳大利亚,乃至墨尔本尚未彻底完成,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清晰明确。

3 转型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纵览澳大利亚的雨洪管理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摆脱传统管理模式难度系数大,不同利益方之间矛盾在转型中日益突出,民众支持度不足……这些因素都是推进转型的拦路虎。

3.1 技术与政策难以跟进

水敏性城市转型不单是一次技术转型,更是一次社会转型,它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方式,改变了城市与水系统的关系,更改变了整个社会对水的态度与使用方式,意味着原有的管理分工、责任归属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念与目标,原有的设施、技术方式及制度均需做出大尺度调整。转型必将打破原有的社会平衡,导致多方利益协调困难,因此政策的制定、技术更新、项目建设往往不能及时跟进,政府往往依旧采用旧的管理方式,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

3.2 多目标管理难以实现

从起初的污染治理到可持续的水敏性城市蓝图,雨洪管理对象从单一走向多元,参与学科由单一研究转向科学、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学科合作的研究,管理目标由维护水质健康到控制排放速率、资源回收利用、公共安全、径流排放成本等多重目标。城市雨水系统在面临多目标的管理模式时,互斥因素也随之产生,如径流速率与净化水质间的矛盾、生态与景观的矛盾、工程与资金间的矛盾。

3.3 从业者与民众难以信服

多比(Dobbie)[10]对248名水利行业相关从业者代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普遍认为生态灾害的产生和现有水系统的关系是微弱的,只有50%的从业者认为洪水问题、环境危机与当今的水系统管理有直接关系,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普遍更支持传统的分散制雨洪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雨水管理的绩效评估复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项因素,量化工具跟不上政策制定的脚步,基础数据缺乏,导致评判新型管理模式评估工具创建难度较大。瑟斯顿(Thurston)[11]等通过实验证实,从长久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比传统基础设施花费更低,但建成项目中若无明确的生态指标量化、资金耗费等数据,对公众始终缺乏说服力,难以使投资方、技术人员等参与者信服。

公民作为合法纳税人,对政府的战略政策享有知情权,对政府的行动有监督权。然而,

技术与政策的不公开、不透明、参与度不足让民众难以信服于政府所鼓吹的新型管理模式,如何获取民众对可持续雨洪管理的支持,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应对策略与途径

针对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澳大利亚各州及地方政府从技术提升、政策保障、宣传推广和支持社区参与几个方面做出应对策略(表2)。

4.1 技术提升战略

技术提升主要包括工程技术、评估技术以及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等方面。

澳大利亚将WSUD措施和技术手段称为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主要从径流控制、水质改善、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景观结合等几个角度确定具体雨洪工程设施的适用尺度(表3)。

通过建设项目与科研项目驱动工程技术提升。科研项目记录并分析进行不同过滤材质、植物品种、工程技艺对污染物净化、径流控制的影响,建设项目则探索雨洪技术与设计的结合途径,使设施与景观合二为一。

表2 转型应对战略Tab. 2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表3 WSUD措施和适用尺度[12]Tab. 3 WSUD measures and adapted sacles[12]

多目标管理的矛盾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可以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弱化次要矛盾,寻求协同关系的方式推进转型进程。这要求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采用权衡折衷的方法,借助评估体系帮助决策者综合考量各方权重,城市水文合作研究中心开发的MUSIC模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评估工具,它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判断并解释采取何种优化途径可以最大限度权衡水系统安全、经济成本、社会效应等因素。需求分析评估工具[13](Needs Analysis Assessment Tool)是由墨尔本水务局(Melbourne Water)研发的,通过和专家顾问的合作,与当地政府代表研讨,跟踪政府应对转型变化的能力,判断是否应提供对新项目支持。

绩效评价需要大量基础数据如土壤、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可这些数据往往是不公开的,这要求决策者通过更广泛的途径获取信息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并将评估结果通过迭代的方式结合到区域规划中,使转型后的管理方式获取更高的绩效。

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也是可持续雨洪管理成功实施中的重要一环。清水项目(clear water program)[14]是一项从业者能力建设项目,旨在为城市水务产业工作者提供知识、技术、工具使用培训,推动水敏性城市转型。培训以实际项目和培训班的方式展开,理论结合实践,课程可提前在官网上报名预约参加。

4.2 政策保障战略

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体制,由联邦政府制定战略性规划作为转型指导,并制定国家层面的WSUD指南,各州依据战略性规划,制定本州的WSUD标准与

指南,地方依据州的导则再行制定[15]。战略规划中分短、中、长三期,分别为10年、30年、50年。长期规划明确了水敏性城市的未来愿景,是转型的方向,短期战略则逐步削减转型中的历史障碍[8]。

政策及时跟进是消除转型障碍的保障。需要重新划定不同机构、组织的权属,明确各部门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从199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各州及地方的不同职能机构间开始建立联系,逐步使可持续雨洪管理的科学研究、项目实施、政策制定相辅相成。随着转型推进,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新型职业不断出现,为城市带来了更多就业契机。

此外,转型中应制定与新路径相配套的技术指南与规范,明确工程技术方式,以便指导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有条不紊的实施。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和资源管理委员(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ouncil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在2000年颁布了《全国城市雨水管理指南[16](Australian Guidelines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助力城市雨水管理转型加速的进程;2005年,墨尔本水务局颁布了《水敏性城市设计工程手册:雨洪(WSUD engineering procedure:stormwater)》[17],通过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过滤系统等的工程技术详细标准作为未来市政工程建设的指导规范。

4.3 宣传推广战略

以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首定期开展工作研讨,确保不同领域的从业者间相互碰撞,整体提升对雨洪管理可持续性的认知水平,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使公众掌握最新动态。除此之外,澳洲各级政府部门对全体从业者积极开展水教育项目,以打破从业者对水敏性城市及可持续雨洪管理的无动于衷的状态,如清水项目(Clear water program)。

此外,政府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方法使民众了解城市水系统的建设更新的重要性与意义。墨尔本政府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语描述不同时期的管理理念,从最早期的“放雅拉河一条生路(Give the Yarra a Go)!”到之后的“雨水,我可怜的兄弟(Stormwater the Poor Cousin)!”,再到近些年的“活力维多利亚,活力墨尔本(living Melbourne, living Victoria)”等。这强化民众对于水环境问题的自觉响应,在建设实践的同时普及雨水相关知识,推动体系转型。

4.4 支持社区参与战略

在可持续雨洪管理转型中,社区的利益是考虑的重点之一。采用提供项目资金、物质投资、社区代表参与决策等途径支持并鼓励社区参与,将社区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作为转型的一部分。如雅拉河守护者协会(The Yarra River keeper Association)是一个社区组织,将雅拉河的健康、生态、可持续及服务社区作为协会使命[18]。墨尔本水务局为协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购买了摩托艇以方便定期在雅拉河上考察。支持社区参与使社区团体对水敏性城市有更清晰的愿景,是获取民众支持的途径。

水敏性城市的实现不仅仅依靠行业内的从业者,民众的自觉践行也是其实现的重要保障。墨尔本的雨水质量补偿项目通过补偿自觉在家中采用绿色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纳税人,鼓励民众自觉采用更高效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中牧羊人溪谷项目[19](Shepherd Creek Pilot Project)是该项目的试点之一,市民们采用自愿拍卖的方式筹集基金。民众通过提交申请,制定自家雨水收集利用的详细计划,明确将采用的设施类型、规模大小,及他们所期待的补偿额度。项目责任方考量期预计花费和环境效益后对申请者进行排序,申请者按照排名可依次获得基金支持,直到拍卖基金用完为止。以倡导而非强制为手段,这种转型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最有效地赢得民众支持。

5 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建设转型的历程告诉我们,可持续雨水管理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巨大工程。澳大利亚WSUD的成功在于其完善的政策规范引导、评估体系、全民参与激励机制、多方协作模式、宣传教育途径等。与有长达60年经验的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建设相比,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迄今仅有2年多的时间,短期内难以与其同日而语。虽存在国情差异,但水敏性城市转型遇到的问题与措施同样可以借鉴与启发海绵城市建设。

5.1 强调“城市”整体概念

二者虽均是以可持续雨洪管理为目标,但水敏性城市更强调“宜居城市“的理念,除了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以外,还包括了城市其他水功能的协调,包括饮用水系统、生活供水系统、绿化灌溉系统等,将雨洪管理、供水和污水管理一体化[20],而海绵城市当前的建设重点主要是保护生态水系统、恢复已破坏水系统、推行并低影响开发技术[21],因此当前海绵城市的内容范畴比水敏性城市局限得多,未来其发展也必将拓展其意义,不再仅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借鉴水敏性城市将城市设计与规划和城市水循环管理、保护、保存结合的方法,海绵城市也应从区域、城市、街道等不同尺度入手对城市进行更新改造,而不单单改造一个小区、一条街道、一个装置。

5.2 技术规范、评估体系引导

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停留在低影响开发技术(LID)的探讨实施和政策制定中,这是海绵城市建设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于2014年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将80%的雨水就地消纳并利用的要求。2016年3月住建部颁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导则等方面还不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如何落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规范的制定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完成。但又不能急于求成乱了步伐,避免草率出台缺乏科学性的规范和标准。澳大利亚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水敏性城市最佳实践管理指南,各州也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了适应自州的管理指南。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特征、土壤地质等天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城市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也应“因地制宜”,因此我国不同的区域也需要做出针对本区域情况的行政法规条例。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首先从国家层面战略规划完善推行如《海绵城市管理指南(guidelines)》,《海绵城市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manual)》,明确《雨水排放条例》、《雨水利用条例》等法规,为省、市编制规范做出宏观指导,继而制定地方性标准,包括发展推荐性、强制性标准。应首先从16 个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入手制定区域性的海绵城市建设法规,进而优化并完善全国其他地区的法规与条例建设。

如何对海绵城市建成绩效评估是建设中重要的问题。墨尔本通过建立研发绩效评估工具提供检测数据来将生态价值量化,评估可持续雨洪设施的绩效,并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同时可以鼓励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开发商等为“水敏性城市项目”买单。目前我国也推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6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在此办法指导下,各省市可根据自然本底实际推出地方考核办法,同时鼓励研发综合分析评估工具,指导雨洪设施的规划建设。

5.3 多利益方合作

可持续雨洪管理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士的协同合作,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水资源管理、水文和水利工程、水文生态、环境科学、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学科,目前介入海绵试点城市建设的部门有财政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从设计阶段、维护阶段、运营阶段共同参与管理。

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正在缩减,2015年16个海绵城市试点将耗费约200亿的政府投资,2016年14个试点城市同样是笔巨大耗资。从澳大利亚 WSUD 实践案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得益于政府部门、开发商、居民的通力合作,澳大利亚通过联邦政府、州政府、私营机构及高校基金会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开展示范项目,与政府共同承担投资与风险。在我国可以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这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22],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这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使参与利益方拥有话语权,便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协调各方利益均衡。

5.4 宣传与激励机制

海绵工程是个浩大的项目,它需要全民参与,各级宣传部门积极主动宣传雨水可持续利用,提高居民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等,当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绩效不显著,吸引社会融资有一定难度,因此除了公众知识普及外,还需要使开发商充分了解低影响开发设施长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澳大利亚通过相关的示范项目来推动可持续雨水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发展,促进新理念被公众以及更多的设计师、科研人员、民众所接受,还对全体从业者进行课程教育,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我国在确定了海绵城市试点后,可在试点中继续开展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导和教育作用,对提高公众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城市现已针对科研人员、水行业从业者开展海绵城市培训班。

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也相对薄弱。澳大利亚通过基金会的资金与物质补偿的激励手段鼓励全民在家中采用可持续雨水设备,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这不乏是鼓励社区参与的一种可取方式,对于参与合作的私营民营企业采用其他资源补偿的方式,如土地开发权、旅游景区开发权、特许经营权等来鼓励投资。

6 结语

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强调水循环的连续和平衡,在缓解城市用水压力、降低水污染并维持水生态平衡方面卓有成效。在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跨越期、稳定期之后,逐步排除了技术制度、多目标管理、多方合作、民众参与等多方面制约因素后,步入转型的成熟稳定发展阶段。而且,通过将雨洪管理设施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方式,把雨洪管理融入在城市景观中,提升景观价值的同时节约了城市发展成本。WSUD作为跨学科的新

兴领域,为解决城市问题和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

借鉴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建设的经验,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以法规、技术规范为先导,整合多学科、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宣传教育与激励制度积极推进可持续雨洪管理的步伐。同时也应该看到,如何利用国外成熟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来优化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是我们未来仍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注释:

图1改绘自文献[20];图2引自文献[5];图3引自GHD Pty Ltd,2012,Edinburch Gardens Raingarden. [EB/OL]. [2012-10-06]http://www.landezine.com/index.php/2012/10/ edinburgh-gardens-raingarden-by-ghd-pty-ltd;图4引自Project 1: Technology, Monash University. [EB/OL].

http://www.monash.edu/fawb/projects/project1.html;图5引自Project 4: Demonstration and Testing, Monash University. [EB/OL].http://www.monash.edu/fawb/projects/ project4.html;表1与表3根据参考文献[2]、[9]总结整理。

):

[1]车凤善.澳大利亚土地管理概况[J].国土资源情报,2009,(12):7-14.

Che Fengshan. Overview of Australia Land Management [J].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2009,(12):7-14.

[2]Brown R R, Farrelly M A, Loorbach D A. Actors working the institutions i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The case ofMelbourne's stormwater management[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3, 23(4):701-718.

[3]Ziino B., in eMelbourne : the city past & present[J]. Emelbourne the City Past & Present, 2008.

[4]Whelans and Halpern Glick Maunsell (1994).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WaterSensitive Urban (Residential) Design’.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UrbanDevelopment, the Water Author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hority.

[5]Lloyd S D, Wong T H, Porter B.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n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scheme.[J].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 Pollution Research, 2002, 45(7):1-10.

[6]Wong T H F, Fletcher T D, Duncan H P, et al. A Model for Urban Stormwater Improvement Conceptualization[R].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02:1-14.

[7]Melbourne Water, 2006. Stormwater Quality Offsets[EB/ OL].[2006-03-14] http://www.wsud.melbournewater.com. au/content/stormwater_quality_offsets/stormwater_quality_ offsets.asp.

[8]Ministerial Advisory Council for the Living Melbourne, Living Victoriaplan for water. Living Melbourne, living Victoria roadmap[R]. Melbourne,Victor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 2011.

[9]Ferguson B C, Frantzeskaki N, Brown R R. A strategic program for transitioning to a Water Sensitive City[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13, 117(9):32–45.

[10]Meredith Frances Dobbie, Katie Louise Brookes, Rebekah Ruth Brown. Transition to water-cycle city: risk perceptions and receptivity of Australian urban water practitioners[J]. Urban Water Journal, 2013, 11(6):427-443.

[11]Thurston HW, Goddard HC, Szlag D, Lemberg B. Controlling stormwater runoff with tradable allowances for impervious surfaces[J].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03, 129:409–418.

[12]王思思,张丹明.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10,20:64-68.

Wang Sisi, Zhang Dandming, WSUD in Australia and inspiration[J].China Water & Wastewater,2010,20:64-68.

[13]Bolton A,Edwards P, Lloyd S, Lamshed S. Needs Analysis: An assessment tool to strengthen local government delivery o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J]. Rainwater & Urban Design, 2007.

[14]Melbourne Water, Clearwater. [EB/OL]. http://www.melbournewater.com.au/Planning-and-building/ Stormwater-management/Tools-training-resources/Pages/ Clearwater.aspx

[15]董慰. 城市设计框架及其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Dong Wei, Study on urban design framework and its model[D]. Harbin:Harbin Institue of Technology,2009.

[16]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ouncil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Council. Australian Guidelines for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P]. Australia: Australian Water Association, 2000.[17]Melbourne Water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engineeringprocedures: stormwater [P]. Ecological Engineering, WBM Oceanics, Parsons Brinkerhoff, Melbourne, Australia, 2005.[18] Corbett D, Achieving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Melbourne, Australia, as part of the journey to a water sensitivecity[EB/OL]. http://documents.irevues.inist.fr/bitstream/ handle/2042/35638/13101-015COR.pdf?sequence=1.

[19]RossRakesh S, Francey M, Chesterfield C. Melbourne water’s stormwater quality offsets[C].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7th urban drainage modelling and 4th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conference, 2006, (2): 207–216.

[20]高洋.水敏性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Gao Yang, A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in China[D]. Harbin:Harbin Institue of Technology,2012.

[21]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 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15.

Che Shengquan,Xie Changkun,Chen Dan,Yu Bingqin. [J].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ve approaches for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sponge city system.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5,(6):11-15.

[22]涂先明,田乐. 六问海绵城市——“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沙龙纪实[J]. 景观设计学,2015,(2):22-31.

Tu Xianming,Tian Le,Six questions towards a Sponge City—Report on power ofpublic policy: Sponge city and the trend of 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15,(2):22-31.

Transition Process o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in Australia and Its Enlightenment

LIU Song LI Chun-hui

Australia is ahead in the field of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among the we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y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 which has been widely put into practices and achieved great effects. By review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Australia’s stromwater management in the past 60 yea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rriers they met during the transition and their strategi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sponge city” in China.

Australia; Sustainable Stormwater Management; Transition;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Sponge City

TU986

A

1673-1530(2016)06-0104-08

10.14085/j.fjyl.2016.06.0104.08

2016-0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378364);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与开放课题

刘颂/1968年/女/福建人/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及其技术方法、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上海 200092)

李春晖/1993年/女/山东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硕士生/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上海200092)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602338828@qq.com

LIU Song, who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968, holds a PhD. in Faculty of landscape Studies,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e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technical methods, and Urban and rural green spacesystem planning.(Shanghai 200092)

修回日期:2016-05-31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海绵是植物吗?
在澳大利亚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