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6-12-05侨,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应用型模块

张 侨,盛 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张 侨,盛 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旅游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做人、会表达、会学习、会思考,能做事、能吃苦、能创新、能发展“四会、四能”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提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化、教学队伍职业化、教学资源整合化、校企合作融合化、第二课堂“三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等“六化”在内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引 言

随着旅游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办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大同小异,旅游院校的同质化竞争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比例越来越低,大量毕业生在行业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出现了所谓的旅游人才潜在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很多旅游企业又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难以提升,顾客抱怨率不断提高,旅游业竞争力下降。而“旅游国家战略和世界旅游强国战略的实施均需要大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1]。因此“我国的旅游人才面临着严重的需求结构性错位问题”[2]。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人才、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旅游人才、如何培养市场需要的旅游人才等问题,已成为旅游院校需要重新进行审视的根本性问题。“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3]很多学校结合旅游类专业的行业性、应用性及职业性特点,把培养服务于地方或行业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效果不好、教师经验缺乏”[4]等问题,距新常态下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院校必须跨越传统的管理边界,以开放视野和系统思维,整合组织内外的教学资源,建立立体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提出了国际化、开放性、有特色等方面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总体目标定位,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地方应用型总体目标定位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应如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准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四会、四能”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都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作为管理学科,旅游管理除具有应用导向性和环境依赖性等管理学科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旅游管理面临的行业复合化、服务个性化、需求综合化,要求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复合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行业的需求和管理学科的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能够善于获取新知识,运用新思路、新办法,识别、分析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此,对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掌握做事、就业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培养的要求。目标定位要考虑为学生发展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构建“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层次和培养途径多样化的教学体系”[5]。

基于对旅游行业需求的调研,结合旅游管理学科特点及高校的实际情况,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从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培养面向旅游行业第一线的会做人、会表达、会学习、会思考,能做事、能吃苦、能创新、能发展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简称为“四会四能”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定位强调学生的心理、生理、行为、专业和文化品质五位一体,和谐统一。“会做人”强调学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动机、高尚的情操;“会表达”强调学生要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会学习”强调要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会思考”强调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能吃苦”要求学生能够在旅游行业坚持不懈,吃苦耐劳;“能做事”强调要培养学生在行业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权变地解决新问题;“能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较宽厚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图1 “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道德品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6]但是传统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不规范、实践教学环节不系统、实践教学内容分散、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院校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对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进行新探索。在总结已有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的原则”[7],参照旅游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根据应用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分析、整合和重构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目标上逐步递进,内容上相互补充,体系上相互支撑的“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的多元化、立体化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体系紧紧围绕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成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层次

“四层次”是指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不断提升的教学目标层次。公共实践层次通过通识课程中的实验、实训或实践教学,进行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目的在于训练公共综合素质;专业基础层次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强调学科基本方法和基础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专业应用层次通过市场调查、实习、毕业(学年)论文等实践环节,强调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综合实践层次通过学术报告研讨、学科竞赛等实践创新活动,强调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模块

“四模块”是指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成有机联系的四个课程性质类型模块。公共实践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政”、计算机基础、外语、就业指导和心理卫生等课程中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和暑期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专业基础模块包括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等内容;专业应用模块包括市场调查、认知实习、专业或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素质拓展模块主要包括各种学术报告研讨、学科竞赛、参与教师项目研究、证书考试等第二课堂。

(三)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平台

“四平台”是指为服务于各个不同层次和模块的实践教学要求的四类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各类基础课程的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各种公共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室;第二课堂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为各种课外活动开展创造的环境和条件;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平台主要是指与企业单位合作建立的各种实习基地。

三、“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六化”构建模式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化、教学队伍职业化、教学资源整合化、校企合作融合化、第二课堂“三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等“六化”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有力支撑了“四会、四能”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了“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的落实,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一)培养方案系统化:根据培养目标定位系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明确“四会四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要求,突出技能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应用、综合创新等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类型不同划分成公共素质、专业基础、集中性实践和素质拓展等四个模块。并将它们有机地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长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及素质拓展模块当中,扩增了实践性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门数、学时和学分,注意不同层次、不同模块、不同平台之间的有机协调。同时将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建设标准进行有机衔接,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有含金量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性与系统性。

(二)教学队伍职业化:内部外部相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在外部引进方面,学校应该有意向地选择在旅行社、酒店、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等有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队伍。在内部培养方面,一方面学校需要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创新团队,让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工作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一对一地对年轻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另一方面,为强化教师行业背景,提升教师职业化水平,学校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经过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应该掌握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行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明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显著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践能力。

(三)校企合作融合化:“双向式、渗透式、契约式”产教融合模式

“双向式”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就是要找到校企双方各自的需求点,保证合作过程的互惠互利,实现合作双赢;“渗透式”是手段,就是要把企业的培训资源和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学校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当中,同时将学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到极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契约式”是保障,就是把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在事前进行比较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并以契约的形式加以巩固,以保障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通过“双向式、渗透式、契约式”发展,学校与旅游社、酒店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多家单位建立起深入的合作关系,才能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第二课堂“三化”:要求课程化、内容项目化、成果认定学分化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在场地、空间、时间、途径等方面合作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结构形式,是教学实践的真正落脚点。”[8]通过“课程化”“学分化”“项目化”,重构专业第二课堂。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创新项目的形式将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系统化,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项目化;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标准要求,制订第二课堂建设管理办法,推动第二课堂活动要求向课程化转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并规定学分要求,推动第二课堂成果认定向学分化转变。同时,通过绩效评价和绩效工资改革,将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核算范围,解决教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管理的激励机制问题。通过第二课堂“三化”改革和教师绩效评价改革,可以“有效地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搭建一个课内外融于一体,显性隐性互补的实践育人平台”[9]。

(五)教学资源整合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强化旅游专业实验室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教师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对合作行业企业及周边院校实验室资源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学校需要重点建设本专业所需的研究性、知识性的核心实验室,而知识性较低的非核心实验室和实践条件直接借用行业企业或周边院校的。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共建专业重点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促进专业实践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同时,建立旅游管理实验中心,整合学校内部实验教学资源,通过“删、简、并、组”等方式,减少实验室和实验条件的重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六)教学管理规范化: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专业实践育人的质量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教学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形成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闭环系统;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根据教学安排,定期深入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管理、实践教学秩序等进行检查;强化包括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教学建设的质量评估在整体教学状态综合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实验项目前期的论证,强调旅游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实验室、实践基地的规章制度、颜色基调、指示标志、名言标语、名人挂图和环境卫生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文化,提高实践育人的质量。

结 语

“培养更高更多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海南高等教育界面临的共同使命。……需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教育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充足的旅游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家经济结构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0]从旅游类专业及旅游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本文提出了“四会、四能”的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要求,应用系统性思维,构建了“四层次、四模块、四平台”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六种具体构建模式。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构建模式有利于学校系统性思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层次结构,找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这些已经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旅游类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实施中得到初步应用,并产生一定的效果,促进了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多元、系统有序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解决了实际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自身创新潜质的培养和锻炼,并加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11]当然,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自身也还需要在旅游专业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1]张燕,邓辉,王剑,等.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5):227-230.

[2]王兴琼.旅游专业学生的报考动因及其对学习效果和择业倾向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1(4):89-97.

[3]沈奇,张燕,罗扬.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36-38.

[4]张洪田.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8):73-76.

[5]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1-14.

[6]王功文,陈建平.“3S”技术课程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7(1):54-56.

[7]蒙艳玫,秦钢年.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3-25.

[8]吴洪成,刘春苗.现代教育家梁漱溟教学思想述评[J].琼州学院学报,2015(6):107-115.

[9]张君诚,许明春.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三落实”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05-08.

[10]左玲丽,刘茜茜,江军.论海南旅游人才供求与中俄旅游高等教育合作[J].琼州学院学报,2014(4):119-123.

[11]张小华.基于海南地域文化的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4(6):124-128.

(编校:党阳)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in Local Colleges

ZHANG Qiao, SHENG Yi

(School of Tourism,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Based on the training target of “four musts, four capabilities(the must to be a man, the must to express, the must to learn, the must to think, and the capacity for doing things, the capacity for bearing hardship, the capacity for innovating, the capacity for developing themselves)for the tourism major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ouris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four levels, four modules, and four platforms, then puts forward a touris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model including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lan,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three achievement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the six goals includ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management

2016-03-06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度立项课程(QJY12512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家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ZG0438)

张侨(1978-),男,湖南资兴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盛颐(1980-),女,苗族,贵州遵义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开发。

F590-4

A

1008-6722(2016)03-0124-05

10.13307/j.issn.1008-6722.2016.03.21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应用型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