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6-12-05周永红张丽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南京210000

人间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网络课程指标体系

周永红 张丽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0000)



试论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周永红 张丽娟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课程和网络课程评价这两个基本概念,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建设的现状,以及我国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评价;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一、引言

众所周知,硬件、软件和网络教育资源是网络教育的三大基础。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和软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将逐渐减弱,网络教育资源在网络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将逐渐增强,最终将成为决定网络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网络课程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有利于规范网络课程,促进网络课程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内外有关网络课程评价的标准数不胜数,衡量标准多种多样,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带来了困难,不利于网络课程的推广和网络教学水平的检验。

二、网络课程及网络课程评价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托网络课程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交互,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网络课程评价是对某一学科内容和实施该门学科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判断。它注重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和寓于内容之中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评价,涉及到学生、教师、学习资料、网络教学支撑系统、学习支持与服务系统中的每一部分但又不是全部。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出发,对网络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三、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的数量不断增长,质量和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网络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评价量表、量规和见解。但是,还远没有达到体系化、标准化的程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网络课程评价目的不够清楚。网络课程评价方法很多,每种评价方法有其自己的优势。针对不同目的的评价,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模式来进行操作。例如,对于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形成性评价,多采用以实验为主的方法。而以选优和鉴定为目的的评价,多采用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的方法。但是,由于评价目的的不明确,导致许多评价方案的设计、评价模式选择上的有些混乱,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评价。

(二)网络课程评价对象不够明确。对网络课程的内涵理解不清晰,导致对评价对象的把握欠准确,把许多对网络教学平台和环境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网络课程。例如,把具备完善的互动平台作为衡量网络课程的重要标准之一,显然混淆了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的差异。再如,把教学结果评价也作为网络课程评价的一部分,混淆了网络教学评价与网络课程评价的差异。

(三)网络课程评价内容难以确定。从众多的评价指标、量表、量规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课程评价内容难以确定。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缺少可以借鉴的目标。另外,网络课程评价操作步骤不规范,没有可供借鉴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四)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是网络课程评价活动的核心。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关于网络课程科学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许多评价项目和指标数目差得很多,各级各类指标之间权重分配不合理且有重叠、相斥和不可测等的弊端。指标体系缺乏普遍的实用性,难以对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控、确保网络课程的质量。

(五)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没有很好地结合。量化评价和非量化评价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应用到网络课程评价中。目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量化评价法,缺少定性评价。量化评价法大多采用指标量表进行评价,可操作性较高,客观性强,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但是,这种量表不能反映出指标体系之外的东西,不能广泛的收集意见和建议。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难以对网络课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和管理。

四、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对策

(一)明确网络课程评价目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优选、鉴定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目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评价之前,明确评价目的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网络课程评价的目的,才能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症下药,使网络课程评价活动顺利完成。

(二)明确网络课程评价对象。深刻掌握网络课程的内涵,明确区分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之间的差异、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之间的差异以及网络课程评价和网络教学评价之间的差异,明确网络课程的评价对象。从众多的评价指标、量表、量规中,精确地找到适合网络课程评价的标准。

(三)明确网络课程评价内容。在网络课程开发设计之前,明确网络课程评价的内容。网络课程评价内容的确定性,能让网络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明确设计方向,提高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效率,优化网络课程的质量。同时,提高可供借鉴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

(四)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建立一套对于各种的网络课程都能进行的一般性的、权威的、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要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但又不能缺乏特殊性和个别性。例如,既能符合高等院校网络课程评价的需要,又能符合中小学网络课程评价的需要。另外,这套指标体系能够按学科划分,满足具体学科网络课程评价的需要。

(五)量化课程评价和质性课程评价结合使用。“量化课程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根据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比较、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它泛指具有标准化、客观化、求效率、计较成本效益以及可用机器计分等特点的定量化研究。“质性课程评价”是针对“量化课程评价”的偏失的一种反动,它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协调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例,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很好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有利于对网络课程进行有效的评价、监控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05-01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网络课程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