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设问题“桥梁”,让数学学习深入高效
2016-12-03桑圣林
桑圣林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离开问题,师生间就失去了互动,离开了问题,教学就仅剩下模仿和强化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就不会那么顺畅。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问题这一主线,高质量地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发挥问题的“桥梁”作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高效而深入。
一、用刺探性的问题把准教学的脉络
在接触到一项新的学习内容时,教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对这个内容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生活经验,教学才能对症下药,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先决条件。而问题是一种很能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准确地为学生“把脉”,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认识负数”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某乐园进行了一次冰雕展,整个展区的温度为零下8摄氏度。在学生结合图片阅读之后,笔者通过一个问题拉开了教学的序幕:
师:对零下8摄氏度这个温度你有怎样的认识?
生1:零下8摄氏度是一个很低的温度。
生2:我知道这是个负数。
师:能告诉我们你从哪里获得这样的信息吗?
生2: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零下几度都是在度数前加一个减号的。
师:哦,你的观察很仔细,但是那个小横线是不是减号呢?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3:我知道在温度计上有一条线表示0度,0度下面的温度就是零下。
师:你真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
…………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你对零下8摄氏度有什么认识”这个问题,教师第一时间获得了学生的真实情况,由学生的回答可知,学生对负数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的一些情形中初步认识了负数,知道温度计上的负数比0小,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认知,这样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比如分不清负号和减号,也概括不出来比0小的数就是负数的概念。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负数和零的关系,发现负数和正数的关系,从而建立准确的负数的概念。
二、用引导性的问题理顺学生的思路
数学学习强调理解和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用直接有效的问题直击学生的困惑,让他们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打破思维障碍,形成清晰的认识。
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学生在运算结果中发现了整数乘小数的规律: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规律掌握竖式计算的法则:先将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然后根据小数的位数在积的相应位置点上小数点。但是这样的认识仅仅是根据规律而来,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在回顾计算过程的时候,笔者提问:“为什么乘数的小数位数跟积的小数位数一样?”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又一次展开了探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从计算的过程中找到了依据:比如0.8是个一位小数,它是由8个十分之一组成的,乘以3后就得到24个十分之一。而0.08是由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乘以3后得到24个百分之一,按照这样的规律,乘数的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积的计数单位就是多少,所以它们的小数位数一致。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于小数乘整数的问题就了然于心了,他们不但知道了怎样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还逆推找到理论依据,由此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方法和技能了。
三、用拓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认识高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挖掘潜能,取得学习上的突破。
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用长方形纸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来表示分数二分之一。再次对折,得到了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比较原来平均分成两份的长方形和现在平均分成4份、8份的长方形,提问:“原来的二分之一在现在的图中应该怎样表示?”学生想到了四分之二和八分之四。“那么同样的大小为什么会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教师追问。学生在思考和交流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的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不同的份数,原来的一份相当于现在的二份和四份,所以分母为4的时候分子就是2,分母是8的时候分子就是4,2份还是4份的一半,4份又是8份的一半,所以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不变的。建立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成功地解释了这个问题,他们对于分数的认识就深入了许多,这样的发现也为学生今后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总之,问题是驱动学生探究脚步的原动力,这样的问题不一定都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抽象出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做文章”,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向透彻、深入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