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6-12-02张丽平
张丽平
(宁波外国语学校, 浙江 宁波 315121)
对“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丽平
(宁波外国语学校, 浙江 宁波 315121)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是高中地理必修Ⅱ的重要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用比较丰富的内容及阅读材料对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阐述。但值得商榷的是,教材中有的观点、部分内容的编排、背景材料的应用和解读存在歧义,甚至有些混乱。本文就其中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工业转移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工业区位因素是本节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其他内容的基础,应细化为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工业区位因素,按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划分有哪些工业类型。湘教版教材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在正文第一段就给出结论:“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一般来说,运输、土地、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些说法值得探讨。首先工业的区位因素不仅仅只指经济地理位置,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也不能简单概括为运输、土地、集聚三个方面,这三个词语本身的表达也不够清晰。教材在后面阅读材料中又出现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这其中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等方面。前后结合起来,在内容上有些重复,甚至矛盾、混乱,不免让教师、学生困惑。那么,究竟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怎样概括显得更有条理些,更能让学生接受呢?
图1
笔者认为可将工业的区位因素概括为三方面: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布局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地、植被状况、矿产资源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发展中所需的交通运输条件、科学技术、市场状况、地区政策、基础设施状况、社会协作条件等方面。生态环境因素主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从而影响工业的布局。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可见下列知识结构图(见图1)。
二、“投入—产出”联系与生产协作联系的区别
湘教版教材在本章第一节第二部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中提到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联系、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在第三节第二部分“工业联系与工业区域”中提到“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采油—炼油—石油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形成‘投入—产出’联系。以中间的部门为参照,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称为上游工业,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称为下游工业。”那么,生产协作联系与“投入—产出”联系有怎样的区别和关联呢?
工业联系是非常广泛的,生产协作联系与“投入—产出”联系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联系。不同的工业产品生产过程是不同的,有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如布匹的生产过程,就经历了从棉花到纺纱、织布、印染等多道工序,这称之为生产协作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有些产品是由多种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产品。如汽车,需要发动机、轮胎、汽车玻璃、车身等零件,这是生产协作中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而“投入—产出”联系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两个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间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投入—产出”联系属于生产协作联系,只是角度不同。如下面的简图(见图2)所示的虚线框内所表示的多道工序间的两两工厂之间,零部件工厂中的零件厂与总厂之间的联系都属于“投入—产出”联系。故教材中的这两部分内容可进行整合处理。
图2
三、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转移的区别和联系
本部分内容在湘教版本章教材多处出现。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中阐述集聚的意义;第一节第三部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提及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会导致某些产业的空间集聚,进而形成工业地域,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之后在第三节“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中说明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发达国家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在“开发区与专业化产业区”中提及‘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现象。而工业分散的内容教材中并未提及。至于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转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关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和工业转移的关系教材中并没有提及,更不要说形成知识体系了。
对本部分知识点应更进一步地提炼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不同工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区位条件。某种工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一个区域为工业发展提供的区位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是不同工业类型的两种发展趋势,在这过程中伴随着工业转移。
1.工业集聚
现代工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广泛。而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工业企业靠近其他经济活动的集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可以通过集聚,扩大企业规模效应。由此在我国很多区域,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产业集群飞速发展,可以说是繁荣昌盛。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包括服装、纺织、鞋、笔、电子、五金、玩具等。仅浙江省就有温州市——中国皮鞋产业集群、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永嘉县——中国拉链产业集群,海宁市——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湖州市——中国童装产业集群,安吉县——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宁波市——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中国模具产业集群,慈溪市——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中国文具产业集群,东阳市——中国木雕产业集群,永康市——中国五金产业集群,绍兴县——中国轻纺产业集群,嵊州市——中国领带产业集群等。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选取学生家乡的一种产业集群,通过调查、分析其形成的条件及带来的影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将教材中的多块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
合,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2.工业分散
与工业集聚相对应的是工业分散。教材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而是将工业集聚与工业转移放在一个标题中。工业分散是指工业企业、工业点等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工业分散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靠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消费市场,或利用所在国的科技力量,或接近能源与资源产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工业分散的企业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设立相应的产业部门。受运输费用的影响,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工业分散,只有那些体积小、质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产品组装厂及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往往趋向于工业分散。如图3中苹果手机的生产过程就体现了工业分散。
图3
工业的集聚与工业分散是工业布局空间特征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工业布局不是越集中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越好,要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选择适合其发展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和发展空间。
3.工业转移
图4
工业转移是产业转移中的一种。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企业为更好地寻求最佳区位优势,工业布局也会相应地发生转移。它完全不同于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如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就经历了从英国→德国(1851~1900)、德国→美国(1879~1930)、美国→日本(1950~1990)的过程。近四十年来,制造业逐渐向东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制造业又逐渐向我国大规模转移,其转移的重点区域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近年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由我国东南沿海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由相对发达的区域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关于本部分内容,在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三部分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原因、方向及影响进行了更为详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本节教学中可作简单的介绍,无需深入。本节知识结构见图4。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但教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既要深入研究教材,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思考,必要时还要大胆纠正其中的不妥之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来重组、优化、丰富教材,让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使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