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缘“情”施教摭谈

2016-12-01陈淮高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读书文学教学

陈淮高

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都选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苏教版“执子之手”专题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忠孝两全”专题中的《陈情表》《木兰诗》,“总借俊眼传情意”专题中的《林黛玉进贾府》,“日久常新的故事”专题中的《边城》《祝福》,“淳朴虚荣两重天”专题中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等。文学经典以深厚的文学底蕴、永恒的人物形象、隽永的语言、不灭的光芒,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走进深广宏丽的文学殿堂,领略多彩的生活,融进崇高的精神世界。

文学经典凝聚了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精华及价值观,面对这些永不褪色的文学经典,我们该如何去教学?我以为“缘情施教”不失为一个良策。

一、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热爱之情

首先,从文学经典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角度来激发。阅读经典是积淀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经典作品去获得“语感”,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经典经过时间的考验是世界文学史上有定评的作品,是文化传承的标志。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重要一环。苏轼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阅读文学经典,留住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的根,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

其次,从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角度来激发。目前文学经典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爱读、不会读或是功利性阅读、机械性阅读,老师不知道如何引导。笔者曾对高中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不太喜欢阅读文学经典,尤其不喜欢阅读外国文学经典。即使喜欢读,但可用于阅读的时间也非常少。这与我国全民读书的现状一致,据统计,目前我国全民读书的量还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10%,其中包含了在校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所以,紧要的是让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兴趣。到了“爱你没商量”的境界,文学经典的教学才会彩霞满天。

林语堂说:“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生活告诉人们,能够成就某一件事情,其原动力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实践,并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

变教师的说教式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式。要想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就要有一种灵动的引导方法。教师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不断激发学生关注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精髓的意识。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和空间的筛选,经过人们阅读的考验而留存下来的,已经成为社会词语、社会意识的前提性素材,是社会文化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跨时代、跨文化的多重对话,让经典教学自觉承担起提高文化修养的使命。让学生从文学经典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寓教于乐,激发情趣,把学生从单纯的阅读中拯救出来。

变功利性机械性阅读为探究式阅读。有的学生读书,纯粹是为了应付,读书的价值取向仅限于考试。有的教师也随波浊流,以应付考试为阅读目的。于是,有的教师不讲戏剧作品,因为高考不考。有的家长甚至是理科老师把经典视为“闲书”、阅读经典看作“不务正业”。

从学生的角度看,繁重的学业使他们无瑕阅读经典,还有的是因读不懂而不愿读。经典中厚重的文化内蕴难以让这些尚无人生阅历的孩子很快地进入阅读,于是有些学生一见经典就犯晕,宁愿阅读社会上流行的那些不用费心思考、轻松快捷的文化“快餐”而不愿涉足经典阅读。教师责任就是适当安排,均衡发展,让学生有些时间读读文学经典。

再次,从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责任意识角度来激发。林语堂曾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释放出文学文本的丰富性、诗意性、感染性,让学生心领神会,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古文人将读书看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经之路,读书被赋予了高贵的意义。读书可以养浩然正气、孝悌之德;可通过阅读的多维延展,立足社会的法度,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炼造沉静的心力,提升愉悦的心境,让心灵受到启迪,人格得到提升,在个人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方面起到建构性作用,获得寻求人生真谛的航标;可让人树立为生民立言的宏愿,发扬为家国争存的发奋之志。古人云:“不学方知愧,无才便是贫。文章宁小计,报国才最真。”读书是为了践行沉甸甸的责任。阅读经典作品,读书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值得重视的。

二、进入作品,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人间真情

读经典不是苦吟于故纸堆,不是将自我与世隔离,而是要让自己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所以,首先要拉近与经典作品间的情感距离。教师作为文学经典的传授者,教师应该是阅读经典的领航人,自己先要阅读经典,理解它,感悟它,从阅读中把握。但很遗憾,教师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许多语文教师在传授经典作品时,自己从未阅读过原著,仅凭心中的一丝热情、干瘪的参考资料去“推销”一些文学权威者的评论,结果当然是劳而无功,或者是事倍功半。只有深入作品,才有可能拉近与经典作品间的距离。

大家知道,对经典的每一次阅读都潜伏着自我理解的要求,都是对经典文学所积淀着的深沉丰厚的哲学、美学和人文情感的体验,并体悟它在当下的韵味和意义。高度的文化自觉能确保阅读者从经典文学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其灵魂,丰满其血肉,充实其情感,从而贯穿到教学中去。

如《长亭送别》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新的意义。长亭女子有什么样的哀愁? “清镜怜清影”,她珍视爱情、轻视功名,珍惜别离,孤独无助、怅然若失、又有隐忧的追求真爱的女子。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解读纳兰性德评价莺莺的词:“秋尽离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感受作品中的人物情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来让他们真正走入文本,领略文本的精神,并最终能跳出文本,理性地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样从文学中来,再到文学中去,能有效地建立起读者与文学之间的情感零距离。

伏尔泰曾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在教学阅读文学经典时,必须深入地去思考,去感悟。如教学《项脊轩志》时,可以探究文章作者身处其间的雅兴、韧劲和那份凄美独特的情憬。

少年在轩中读书,自得自在,稍葺小屋,使不上漏就足矣,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月夜桂影,暗香浮动,增加了无穷情趣,实在是别有洞天之美。归有光用至淡的笔调向我们诉说对祖母、母亲以及妻子的怀念。家道中落,叔伯分家,环境嘈杂,却不能动摇他读书的那份心、对亲人的那份情。他在书房里,得意时偃仰啸歌,沉思时冥然兀坐,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在清贫的读书环境下依然“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不甘“昧昧于一隅”。这是一位沉静安详勤奋读书的少年形象。黄宗羲有言:“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文中写到:“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又,“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些文字诉说了怎样的真情,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把这些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学生自然就会把自己融入情境。

我们在教学这些文学经典时,要走进文本,探究其中无尽的美,让学生的心中生出许多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爱读经典之情。

在文学经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艺术表达方法,领会现代作家的继承与发展。

就以近百年来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为例,处处都可以找到“现代人的古典踪迹”,无论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还是艺术追求,甚至作品中渗透的生命情调,往往都与古典文学有着极深厚的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跨时代、跨文化的多重对话,探寻古典文学所积淀着的深沉丰厚的哲学、美学以及人文精神在当下时代的韵味和意义。

如小说《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山水美、风情美、人性美。这是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解读。作者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以动作、对话的白描来发掘人物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结构方面则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衍生多变的波澜,烘托内在的情绪节奏;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边城》诗一般清新俊逸的风格,正是对我国古典诗词、山水田园游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同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艺术进行美的再创造,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让学生去写自己的亲人,感悟那份真情,表现人间大爱。

林语堂曾说过:“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借助文学经典这极富张力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积淀,了解我们祖先所见所闻,去真正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去领会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精神气质。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作品,努力让经典成就学生的理想发展与健康成长。“缘情施教”正是我们提升文学经典教学境界的最佳法宝。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国学课程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50)的成果之一。]

————————

参考文献

①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陈宏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余 显:《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⑤甘其勋:《为“阅读”正名》,《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⑥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通联:江苏清河中学]

猜你喜欢

读书文学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