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药源性肥胖患者体重控制的效果
2016-12-01农惠娟钟远惠
农惠娟 钟远惠 陈 钊 王 美 傅 丽
多元化护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药源性肥胖患者体重控制的效果
农惠娟 钟远惠 陈 钊 王 美 傅 丽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药源性肥胖患者体重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控制、运动训练及调整睡眠等。对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后3月、干预后6月、干预后1年、干预后2年体重控制情况、BMI、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进行随访调查检测。结果:试验组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BMI、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多元化护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肥胖患者体重的控制有一定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精神分裂症;多元化护理;药源性肥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所致体重增加乃至肥胖的发生率超过50%[1-2],而肥胖不仅影响美观使患者回避社交,加重社会功能损害,更为重要的是它可导致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这些慢性病也同样威胁着这些患者的健康和生活[3]。再者它还会使患者及家属对维持治疗产生动摇,极大地降低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患者再次住院的风险。对于这一特殊的群体,常规护理措施很难解决现存的问题。为此,我们应用多元化护理理念对抗精神病药物药源性肥胖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63例。年龄13~62岁,平均(38.15±4.51)岁。病程3~11年,平均(6.31±0.25)年。受教育程度(11.02±3.95)年。平均住院时间为(185.91±15.85)d。服药方面:利培酮76例,喹硫平8例,奥氮平10例,氯氮平9例,阿立哌唑12例,氨磺必利9例。患者均使用治疗剂量。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病前均无饮食障碍,无明显肥胖及引起肥胖的躯体疾病,并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试验组(62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62例,脱落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服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并由专职的康复治疗师和病房主管护师负责督促落实干预措施,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和社会功能与生活技能训练知识的培训宣教,主要包括:体重增加有哪些危害;如何合理饮食、适宜运动、规律作息的知识;家属如何恰当地表达情感与护理等;并在出院后定期随访的过程中对上述知识进行强化。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采取观看教育录像、举办系列知识讲座、发放自编的宣传手册,宣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肥胖防病知识,包括怎样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如何计算与评价、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价值、合理的膳食、科学锻炼、肥胖与慢性病关系等,以提高患者对肥胖的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身体的危害,自觉采取合理膳食和增加运动的生活方式。
1.2.2 有效运动干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肥胖最好的改善方法是运动,运动是增加身体热能的消耗,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运动的重要性及运动原则,组织患者做早广播体操、散步、慢跑、跳舞、太极拳及球类活动等运动,每次15~30 min,每周3次,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稍有出汗,仅轻微疲劳感,食欲和睡眠正常,次日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为度,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锻炼,鼓励健康习惯的建立。
1.2.3 合理膳食 患者入院后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喜好及生活习惯,对试验组患者制定饮食计划,由经过训练的专职护士给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养成新的饮食习惯,采取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补充足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维持膳食营养素平衡。
1.2.4 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 在精神症状控制后,根据病情白天尽量少用镇静作用强的药物,减少患者睡眠时间,中午睡眠时间由原来的2 h调整为1.5 h,晚上将服药时间调整到20∶30,21∶30入睡,清晨6∶00起床。日间要求患者积极参与娱乐活动,不得随处躺卧,组织患者听音乐、观看电视、下象棋、打麻将等活动,充实患者的住院生活。
1.2.5 健康认知的指导 每月1次由病房主管护师向家属宣教健康饮食及相关疾病知识,取得家属配合。每2周1次由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分析每例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指导认知重组,强化患者健康意识。
1.2.6 激励机制 定期评估试验组患者对干预措施的参与度,并对他们的正性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相应的物质奖励,提高对护理的依从性。
1.2.7 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 在患者出院前1周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确对抗药源性肥胖的注意事项,按出院时体重指导患者制定健康食谱和运动处方。建立患者随访制度 ,建立好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渠道,出院当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或者不理解之处予以详细讲解,并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必要的教育与训练[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约6个月左右,出院后继续随访,直至观察2年后结束研究。
1.3 效果评价 对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后3月、干预后6月、干预后1年、干预后2年体重控制情况、;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CHOL)及甘油三酯(TG)进行随访调查检测。总胆固醇的正常值为0~5.2mmol/L;甘油三酯的正常值为:0~1.70 mmol/L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一般BMI18.5~24.9,理想BMI 22.0~24.0,超重25.0~29.9,严重超重30.0~39.9,极度超重40.0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体重状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体重状况
注: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及1年、2年的体重控制情况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BMI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BMI情况比较±s)
注: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及1年、2年的BMI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血脂状况调查(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状况比较±s)
注:两组患者入组时、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及1年、2年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和广泛使用,精神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显性症状,并对预防复发具有良好效果[5]。然而,长期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尤其抗精神病药物药源性肥胖,严重影响患者的药物依从性[6]。有研究指出,停药可使康复后的精神分裂症复发率高达60%[7]。有效的精神病管理,是控制抗精神病药物药源性肥胖的主要措施[8]。而我国以往主要靠护理人员执行的住
院期间的宣教,但因为只强调对患者的住院单向管理,在精神患者人数众多、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难以达到综合防治的要求并长期坚持及广泛覆盖[9]。因此,探索精神患者的新型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卫生服务团队所有成员、患者广泛参与,对促进精神病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多元化护理模式这种疾病管理模式以团队为基础,将住院和出院患者的管理工作紧密地衔接在一起,非常强调护理服务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及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特别适合于精神分裂症这种需要终身管理、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问题的疾病[10]。
本结果显示,多元化护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肥胖患者体重控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状况,可以降低这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 朱 强,张文跃,韩晓东,等.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6):400-402.
[2] 罗雪梅,方 芸,严思敏.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14(2):231-235.
[3] 戴升太,朱立毛,肖依烂.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6):409-410.
[4] 赵春海,刘 杰,翟 丽,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家属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4):133-134.
[5] 程 艳,周云聪,韩旺萍.出院计划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连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4):1470-1472.
[6] 朱立毛,舒菊红,戴升太.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4):22-25.
[7] Torrent C,Amann B,Sánchez-Moreno J et al.Weight gain in bipolar disorde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J].Acta Psychiatr Scand,2008,118(1):4-18.
[8] 方海燕,张传海,陈丽丽,等.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慢性病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2):40-42.
[9] 赵剑华,黄生辉,杨鹏玲,等.中医药对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认识及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6):1091-1093.
[10]江景娟,贾先荣,徐亚金,等.体重管理运用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控制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6):809-812.
(本文编辑 冯晓倩)
Effect of multiple nursing on the weight control of drug-driven obese patients causing by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NONG Hui-juan,ZHONG Yuan-hui,CHEN Zhao,et al(The Civil Affairs Bureau Psychiatric Hospital ofGuangzhou, Guangzhou 51043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ultiple nursing on the weight control of drug-driven obese patients causing by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Methods: Selected 1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ur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September 2013 as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ultip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luding health guidance, diet control, exercise training and sleep adjustment, etc. We separately made random survey and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eight control, BMI,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when patients into different groups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3 months, 6 months, 1 year and 2 years. Results: Patients' weigh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0.05); the BMI,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of patients from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ultiple nursing has some effect on the weight control of drug-driven obese patients causing by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can improve patients' blood fat, so it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Schizophrenia;Multiple nursing; Drug-driven obese
510430 广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农惠娟:女,大专,主管护师
2016-01-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