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略考

2016-12-01陈从阳肖建章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宗白华研究会文化

陈从阳,肖建章

(1.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2.咸宁温泉高级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略考

陈从阳1,肖建章2

(1.湖北科技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2.咸宁温泉高级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建立的最早的中德文化交流团体,但学界对该团体发起人多缺乏系统研究,梳理、整理、考证其生平事迹,对于拓展中德关系史和留学史研究视域,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考据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中外教育交流史上,1921年由留德学生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成立的“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德文化研究会”)是不能被遗忘的一页。国内田正平主编的《中外教育交流史》[1]和李喜所主编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2]等权威著作和孟虹在德国出版的《中国人留学德国教育(1861-2001)》一书等均介绍了该学会[3],前两书还悉数列举了发起人的姓名。德国学者韩尼胥的著作《1860-1945年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和影响》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以王光祈,宗白华,郑寿麟,魏嗣銮,张梦九等为中心的该文化团体的组建和主要人物的活动情况,附录中还列举了七人在德国毕业时间、博士论文题目和毕业大学等信息。[4]但总的来看,对“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及其有关的历史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国内出版的《中华留学名人辞典》[5]、《中国留学生大辞典》[6]只有王光祈,宗白华,张梦九三人词条。除宗白华,王光祈等研究较充分外,“中德文化研究会”其他发起人的研究均较为薄弱。韩尼胥的著作虽被誉为“资料及例证极为丰富之作”[7],但关于“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多有遗漏和不甚满意之处:如该书没有提及詹学时,孙少荆,陈鹤鸣三人名字,对金井羊,魏嗣銮,郑寿麟的卒年、后期活动等均不甚了了等。笔者拟结合有关资料,对“留德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的主要生平作一简介,以求知于方家。

一、 “中德文化研究会”简介

“中德文化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建立的最早的中德文化交流组织,其发起人不少为1919年在北平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和后来成立的地方分会中的一批留德学生,发起人包括王光祈,宗白华,郑寿麟,魏嗣銮,孙少荆,张梦九,詹学时,陈鹤鸣,金其眉,吴屏,王达生等11人。研究会发布的宣言中表示:“我们是华人,是东方文化最古最高的国民。目下旅居德邦,是西方文化最出类拔萃的地方”,“现在东方的或西方的文化,都是片面的,还没有充分的调和。所以要谋全体人类文化的发展及进步,非从互相研究互相孕育上着手不可”,“我们应当努力,来担任两大文化的融会及发展。从此进行,方能创造一个将来的、及全人类的新文化”。[8]研究会以“共同发展文化为宗旨”,力图通过积极地“将德国的文化介绍至中国,中国的文化介绍给德国”,[8]以推进“东西两文化结婚,另产生第三种文化”。[9]秉承这一目标,研究会一方面“随时发表德文著述介绍中国学术上、社会上、政治上的思想或消息”;[9]另一方面将德国有关中国的文章和消息译寄国内。据新近研究成果,王光祈,宗白华,魏嗣銮是最早向国内介绍斯宾格勒及其文化形态史观的留德学者,魏嗣銮,王光祈也是较系统向国内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和其个人生平的代表人物。仅从《少年中国》杂志发表的文章看,曾译介过叔本华,尼采,歌德等人的生平和著述,刊载过爱因斯坦的亲笔信,刊登过留德学生的日记、书信等等,魏时珍,王光祈等人都曾留下了记载德国学习和生活的日记,这些资料成为研究民国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

二、“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简介

“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由王光祈等11人组成,兹分别简介如下。

表1 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在德国获博士学位情况[4]

王光祈[10](1892-1936)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省温江县(今成都温江区)人,出身书香家庭。1908年就学于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 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清史馆,并先后兼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1918年与李大钊,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并任执行部主任。1919年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创建工读互助团。1920年赴德国留学,学习德文和政治经济学,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驻德特约记者。1921年春与10名留德学生发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会”。1922年起改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1932年起任波恩大学中文讲师。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1月病逝于波恩。

王光祈希望借音乐之力唤醒民族,以实现民族文化复兴。主张一面整理古乐,一面采集民间流行谣曲,再利用西洋音乐科学方法,创造出“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自1923年起陆续写作出版音乐专著20多种。对西洋音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德国人之音乐生活》、《德国音乐教育》、《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音乐与诗歌》、《西洋音乐与戏剧》、《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西洋乐器提要》、《西洋制谱学提要》、《音学》、《对谱音乐》、《西洋名曲解说》和《西洋音乐史纲要》等。关于中国音乐和东方民族音乐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东西乐制之研究》、《中国乐制发微》、《中西音乐之异同》、《东方民族之音乐》、《翻译琴谱之研究》、《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和《中国音乐史》等。此外尚有关于国防、外交、政治、戏剧、美术的译作19种,《王光祈旅德存稿》2卷,以及散见于中外报章书刊的文章、通信数十篇。辑录有《王光祈文集》(五卷本)。

宗白华[11](1897—1886)美学家、哲学家。原名宗之櫆,字伯华,江苏常熟人。1912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主修英文。1913年转入青岛大学中学部研修德文,1914年秋又转入上海同济医工学堂中学部。1916年升入同济大学医预科同济医工学堂,1918年毕业。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任评议员,编辑《少年中国》月刊,同时编辑《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对郭沫若的新诗创作给予很大支持。1920年5月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学习,1921年春转入柏林大学攻读美学和历史哲学,参与发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会”。1925年春回国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哲学院任教,1928年东南大学更名为中央大学时任哲学系教授。1930年兼任系主任。1937年随校迁往重庆。1938至1946年夏再次主编渝版《时事新报·学灯》。1949到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0年任中华全国美术学会理事,后任顾问。1982年任田汉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艺境》等,译著有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等。逝世后出版《宗白华全集》4卷,是现代有影响的美学家,中国古典美学、比较美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郑寿麟(1900-1990)[12]广东潮阳人(今汕头),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科。后留学德国,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会”。1924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中山大学教授。1931年在北平发起创办德国研究会(1935年更名为中德学会)。1942年任国立同济大学新生院主任、教授,讲授德文课,1946年兼文理学院哲学系主任,后代理校长。1948年应台湾糖业公司邀约,参加屏东区各厂的规划与管理。1954年应聘台“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61年应联邦德国政府邀請,前往考察讲学。1966年退休后,专任中国文化学院教授。1974年起兼中国文化学院德国文学研究所主任。著有《德国志略》、《中西文化之关系》、《亚里士多德》、《西德政治参考资料》等,合译有《国语新旧库译本新约全书》、《饭桶生涯记趣》、《国语新旧约译本》等。

魏嗣銮[13](1895—1992)数学家、教育家。字时珍,四川蓬安县人,书香之家出身。1908至1912年就学于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电机科预科,“五四运动”前夕,由王光祈引荐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与王光祈结伴赴德留学,参与创办“中德文化研究会”。1922年入哥廷根大学,师从希尔伯特和柯朗学习偏微分方程。任哥廷根中国留学生会会长。1925年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返国,先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后回成都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并任《数学杂志》编委。1938年辞去四川大学理学院院长。后创办川康农工学院,成立国立成都理学院,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大学教授,担任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的教学,并指导研究生。1984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向其颁发获得该校博士学位58周年的金禧证书,以表彰其为科学事业、促进中德文化学术交流所做出的贡献。著有《偏微分方程论》、《魏嗣銮先生科哲论文集》等。

孙少荆[14](1888—1927)成都市人,字今是,笔名行者。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1912年2月在成都主持创刊《公论日报》,6月创办《女界》报。1913年6月东渡日本。1914年7月回国,9月被吴虞推荐任《共和杂志》主笔。1915年初任《崇正日报》编辑兼主笔,旋任副总编辑。1916年5月《蜀报》创刊,经吴虞推荐任主笔。8月应嘉陵道道尹张澜之邀,到南充任道尹公署科员。1917年4月回成都。 1918年3月与他人创办《民知日刊》,出版不久被勒令停刊。1918年9月,应聘在四川法政学校讲授法学通论、刑事政策。1919年6月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正式成立,为首批会员之一。同年7月创刊学会机关报《星期日》周报,任该报经理,宣传新文化运动。1920年底赴德留学,并担任《星期日》周报欧洲通信记者。从德国回国后,曾任代理督办。1924年任成都市政公所提调,并曾与卢作孚同办通俗民众教育馆。1927年5月27日,在归少城吉祥街8号公寓家遭两名凶手枪杀。

张梦九[15](1893—1974)原名尚龄,后改润苍,以字行,别署赤松子。四川成都人。早年入成都英法文官学堂学习日文, 1915年赴日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1918年与曾琦等在东京发起组织“华瀛通讯社”,并参加留日学生救国团。同年6月回国后,参与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后任上海《救国日报》总编辑。1920年赴德留学,研究时事,参与发起成立 “中德文化研究会”。1924年加入中国青年党。回国后,与左舜生等创办《醒狮周报》,宣传国家主义,兼上海大夏大学、法政大学教授。1926年赴南方,创办民治学院。1927年回上海,后转任北京师范大学、民国大学教授。不久赴沈阳任《民报》总编辑。1932年至1946年间,曾任四川省银行顾问、西南实业协会顾问、《国民公报》主笔等职。1947年起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顾问,1949年去台。1950年任台“经济部”商业司司长,1952年退休。著有《近代世界外交史》、《各国民族性》、《民国春秋》等。

吴伯藩[16](1900-1937),名吴屏,以字行,湖北广济人。幼随父在北平读书,曾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赴德国,参与发起成立 “中德文化研究会”。在德国习业6年,获基尔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曾任某化学研究所所长。1930年归国,任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1931年因奔丧回北平,先后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陆军大学教授。课余成功研究出以酒精代替汽油作为汽车动力燃料。冀、晋、陕、桂等省纷纷邀约筹建酒精厂。在两三年内,全国共建有7家酒精厂,均担任厂长或名誉厂长。曾被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聘为省政府顾问。1937年2月,接李宗仁3次电邀后,乘西南民航长庚号专机赴广西,至广东三水遇大雾,飞机触山遇难。

金井羊[17](1892-1932),字其眉,上海宝山人。少时在县立小学以及上海民立、南洋两中学学习。后东渡日本游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后又到欧洲,赴德国留学,参与发起成立 “中德文化研究会”。1924年在基尔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育长兼代校长等职、国民政府铁道部建设司科长。1929年7月,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参事,并任私立上海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1931年2月,任铁道部财务司司长。1932年7月病故。著有《集资兴国》、《党政评议》(未刊)。

詹学时[18](1898-1956),号楚琛,湖北黄石人。留德期间参与发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会”。1927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第四团政治指导员,第二军事医院国民党党代表。大革命以后离开军政界。曾任湖北省立第八中学、江陵中学、省立第六高中、重庆私立英才中学等学校教员、湖北省立师范学院特约教授。政治上保护进步学生,经济上常给困难学生以支助。“六高”期间,曾任著名哲学家张世英的国文老师,对其成长影响颇大。解放后任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1956年病逝于武汉。

与王光祈等9人相比,王达生与陈鹤鸣的传纪资料较少,笔者通过多方查询,提供若干线索作为进一步探讨。

王达生,籍贯和生卒年不详。1920年前后赴欧,先到英国、后抵德国留学。[19]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德文化研究会”。1929年获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曾短期任上海特别市公用局技正。[20]曾任同济大学机械系教员。[21]1933年7月,任重庆民生机械厂总工程师(1933年6月-1935年5月李劼人主持该厂)。[22]全面抗战爆发后,同济大学西迁四川李庄,相继发明“达生灯”、浅水汽船、改进自贡盐井抽取卤水用的单筒抽水桶,被誉为“同济爱迪生”[23]1943-1944年间,与郑太朴等23位教授一道,开展驱逐独断专行的同济新任校长丁文渊的斗争,并取得胜利。1950年代初全国院系调整,调重庆大学任机械工程教授。[24]1957年时任重庆机床厂工程师的王达生受到“反右”冲击。[25]

陈鹤鸣, 生卒年不详,上海市上海县人。1920年代前后到德国留学,参与发起“中德文化研究会”。《上海侨务志》认为:陈于1923年毕业于佛朗府大学,获学士学位。[26]又据袁同礼《中国留欧大陆各国博士论文目录1907-1962》资料,1924年陈氏在法兰克福大学获博士学位。[4]似以后论为确。后回国,1932年获会计师证书。[27]曾为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委员(1934年)[28];1935年曾向同济大学图书馆捐献一批德文图书。[29]1941年在《会计社刊》第7期发表《商舆价值论 》一文。 抗战期间曾任同发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等。[30]

综观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的生平简历,有几个值得注意之点:他们出身时间在1888-1900年间(除王达生,陈鹤鸣不清外),属于同时代、同辈人;从他们的家境看,家境殷实、书香门第或两者兼具是多数人共同特点(包括王光祈,宗白华,魏嗣銮,金井羊,郑寿麟等)。从籍贯来看,学会中以川(4人)、鄂(2人)、沪(2人)等地为主,特别是四川成都就有3人(王光祈、张梦九、孙少荆等),中德文化研究会是一个以长江流域省份成员为主、具有较浓厚地域色彩的文化团体。“中德文化研究会”不少成员早年受过新式教育,宗白华,郑寿麟,魏嗣銮等都与同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会中王光祈,魏嗣銮,宗白华,孙少荆,张梦九等均为“少年中国学会”或其地方分会成员。在德学习的学科领域遍及经济、语言、音乐、数学、化学等,11人中有7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留德学生获得高学位的比例较高的事实。11名发起人中有10人归国(其中郑寿麟、张梦九等后去台湾),多从事过高校教师、高校管理工作(郑寿麟,魏嗣銮,张梦九,吴伯藩,金井羊,詹学时,王达生等),有些人还踏入政界和商界或政学(或政商)两栖(如张梦九,金井羊等),少数人如孙少荆以编辑出版为生。11名成员中多数人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如王光祈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宗白华是著名的美学家和哲学家,魏嗣銮是著名数学家,在哲学上也有自己的贡献;郑寿麟是中国最早德国研究专家之一等,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和重估。

近年来国内留学史研究出现了高潮,但不少研究往往重视留学群体宏观研究,过于重视文化的输入等方面。今后若能缩小研究范围,注重在微观层面着力,加强像“中德文化研究会”留学生团体、重要留学生个体等的研究,必将为深化留学生史的研究开辟更大空间。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48.

[2]李喜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四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447~448.

[3]Hong Meng.Das Auslandsstudium von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1861-2001): Ein Beispiel internationaler Studentenmobilitāt im Rahmen der chinesischen Modernisierung[M].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2005.S.91~92

[4]Thomas Harnisch.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 1860 bis 1945[M].Hamburg,1999.S.213~226,505~543.

[5]《中华留学名人辞典》编委会.中华留学名人辞典[Z].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3, 494.

[6]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5, 227~228, 288.

[7]叶隽.“拓荒之作”与“同情理解”——读韩尼胥的《1860-1945 年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和影响》[J].德国研究,2003, (2): 52.

[8]中德文化研究会在德国成立[J].同济杂志,1921,(1): 4~5.

[9]附录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J].少年中国,1921,(2): 76~77.

[10]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王光祈文集 中国近代外交史料译文卷[Z].成都:巴蜀书店,2009.364~45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596.

[11]邹世芳.宗白华传略[J].晋阳学刊,1984,(6): 64~70;王德胜.宗白华评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7~377.

[12]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 下[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2358. 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Z].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428.

[13]程民德.中国现代数学家传 第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3~103;杨武能,邱沛篁.成都大辞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665.

[14]邱沛篁,吴信训,向纯武.新闻传播百科全书[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48.

[15]刘绍庸.民国人物小传(第1册)[Z].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84~185.

[16]湖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北省志人物志稿 第3卷[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518.

[17]潘光旦.悼念金井羊先生[J].华年,1932,(15):291~292;刘国铭.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 下[Z].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571.

[18]贾克非.黄石市教育志[Z].黄石市教育委员会,1990.289.

[19]王达生.旅欧通讯[J].自觉月刊,1920,( 2):67~71.

[20]上海特别市公用局业务报告十八年1月至6月[R]. 1~4.

[2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简志(1914-2006)[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176.

[22]李劼人.李劼人全集第10卷书信[Z].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30.

[23]江鸿波,祈明.烽火同济 在李庄的日子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09~110.

[24]《重庆大学校史(续编)》编辑组.重庆大学校史续编(1994.7-1999.6)[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35.

[25]重庆市各大型厂矿职工热烈展开反右倾斗争[J].新华社新闻稿,1957,( 2623): 13.

[26]上海侨务志编撰委员会.上海侨务志[Z].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1. 69.

[27]核准会计师登记一览表[J].实业公报登记注册公告,1932,(74 75): 22.

[28]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编印.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会员录[M].1934, 48.

[29]图书馆鸣谢启事[J].国立同济大学旬刊,1935,( 68): 12.

[30]王季深.战时上海经济第1辑[M].上海:上海经济研究所,1945. 180.

2095-4654(2016)09-0061-05

2016-06-01

K516.43

A

猜你喜欢

宗白华研究会文化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波兰睡眠研究会
宗白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论析
谁远谁近?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我们
宗白华著作的出版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