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探析

2016-12-01刘文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奏鸣曲贝多芬乐章

刘文锦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探析

刘文锦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贝多芬的op.110《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一部十分杰出的大型钢琴作品,其音乐温馨自然,内涵丰富,深受世人喜爱。本文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乐章的核心是对爱情与大自然的歌颂;第二乐章的核心是描写日常生活的场景;第三乐章的核心是描写痛苦、在痛苦中挣扎及对痛苦的超越。

贝多芬;奏鸣曲;浪漫;苦难;超越

贝多芬,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是跨越两座“桥梁”的音乐家,他不仅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而且还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他的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如舒伯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马勒等人。在他短暂的生命里给我们留下许多不朽之作,因此他被后人称为“乐圣”。

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贡献,最大的是交响曲,他所作的九部交响曲对世界交响音乐影响巨大,尤其是最后的《第九交响曲》几乎成为了后者不可超越的大山。他对钢琴音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一生创作了32部钢琴奏鸣曲,每曲皆是精品,因此他这32部钢琴奏鸣曲被后人称为钢琴艺术里的新约圣经(巴赫的两册《平均律键盘曲级》被后人称为钢琴艺术里的旧约圣经)。

贝多芬共创作了32部钢琴奏鸣曲,每一首都是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他的奏鸣曲创作时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10)、中期(11~27)、晚期(28~32)。

本文探讨的是贝多芬第31钢琴奏鸣曲op.110,这是一首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作品。整首作品感情丰富,充满了温馨与自然,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气息,是贝多芬作品风格走向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表现出不同的内涵,而这其中的内涵是贝多芬晚期心境直接的体现,因此对该奏鸣曲的探析很有必要。

一、第一乐章探析

1.作品情况梳理

这是一个极为甜美的乐章。据贝多芬的高徒车尔尼回忆,这个乐章的一部分是从1816年开始创作的,音乐甜美,如梦如幻,让人觉得像是在诉说爱情和对自然的歌颂。贝多芬在整个乐章中并没有将其表现得像他《第29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那种激情澎湃,反倒是像对《第30钢琴奏鸣曲》中的那种安然自得的抒情的延续。

想要了解该乐章的创作背景,就必须了解一下贝多芬一生的痛苦经历。贝多芬那苦难的一生不仅在身体上饱受病痛的折磨,在爱情方面也是屡遭挫败。爱情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这是他许多灵感的源泉,如:《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第24钢琴奏鸣曲》。同样的,在本乐章中,他也将本乐章的主旨定格在了爱情上 ,以他晚年特有的抒情形式向我们展现出他的爱情观,很可能本曲正是他对于他个人爱情世界的整理。

在许多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贝多芬有一种独特的爱好,就是喜爱到野外散步,习惯在自然的怀抱里酝酿情绪,《第六交响曲“田园”》就是在这种出游散步的状态下创作而出的。同样的在此乐章中的连接部分,我们不仅能看到爱情的影子,也能看到田园的影子,虽然他在此时已完全失聪,但他内心却仍能感受到自然的风声、鸟鸣声、流水声。一旦他与自然接触后,美妙的此类动机体会从他脑海中涌出,随后他会记下,再根据自己情绪的体会,再逐渐将乐章完成。所以本乐章的创作背后有一部分情感可能是贝多芬田园行归来之后,对大自然的一种感叹。

2.音乐形象分析

引子部分是宁静透明的柱式和弦,给人的感觉像是进了米兰大教堂,呈现出来的是虔诚与神圣,充满了感恩(见图1)。

图1

紧接着,甜美的主部主题出现了,高音区柔和的旋律如歌般,左手以稳健的和弦伴奏支持着,这是贝多芬钢琴作品中,最优美的片段之一,前面提到的温馨在此处出现了。

突然,犹如清澈溪流般的连接部打断了甜美的旋律,转入了四个八度快速跑动的琶音,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索,这也是本乐章里最华丽的一个片段之一(见图2)。

图2

第一个结束主题部分,连续高涨。此处“没有充满激情的高呼声,没有一个悲伤的重音,甚至出现了主题高涨的愉快情调。沉稳有力,不张扬”。 (见图3)

图3

短小16小节的连接部以主题开端前两小节的动机进行了八次模进,随后进入到展开部,此部分与呈示部有了情绪上的区别,有种忧虑的音乐情绪。

再现部里,甜美的主题回归了,原在呈示部中那甜美的主部主题回归了,原左手稳健的和弦伴奏变成了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情绪上是可爱的,甜美的,富有诗意,回到了最初的温馨,之后调性上出现了色彩上的变化发展,仿佛是给洁白的衣服添上了彩色。

紧接的是尾声部分,此处音乐平稳安宁,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宁静的米兰大教堂里,那种虔诚、神圣之感再次出现。

3.作品内涵阐释

本乐章是甜美而温馨的,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是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抒情性乐章的代表作。

乐章的展开部表现出贝多芬内心短暂的焦虑,整个展开部色彩较为暗淡,由主部主题在不断地作调性自由变化,像是在叙述自己痛苦的经历一般。慢慢地由梦幻般的颤音回到最初的主题,像是他悲伤情绪的结束,回到乐章之初的那种宁静祥和,如梦幻如幻的心境。20世纪著名的钢琴家阿劳说过,“贝多芬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的深度是无人能够企及的,因为他的内心所拥抱的是整个宇宙”。

二、第二乐章探析

1.作品情况梳理

这部分的创作时间是1816至1821年间,很可能本乐章的创作时间与第一乐章相距较远,因此采用了完全不同于第一乐章的手法。本乐章是一首谐谑曲,音乐更群众化,易理解,如同集市上的吵闹。贝多芬此时虽完全失聪,但内心却还是能感受到集市的感觉,因此才会有人认为“主部的第17、18小节运用了西里西亚人的街头歌曲的音调”。 表现出贝多芬幽默的一面。与第一乐章相比,此处的贝多芬如双面人一般,在情绪上时而稳定,时而冲动。我们能在许多关于贝多芬的史书中发现,他是有双重人格倾向的,也许创作本乐章之时他正处于热情的情绪。

2.音乐形象分析

本乐章与温馨的第一乐章,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调性上从降A大调变到了f小调。在第一主题中就出现了戏剧性的对比,先弱后强,这是贝多芬阳刚面的直接体现。前面有提到,此处如西里西亚街头曲调一般,音乐上显得有些无拘无束,集市气氛较为浓烈(见图4)。

图4

这种感觉很有可能与贝多芬当时的心境有直接的联系,因为贝多芬是一位很喜欢在作品中运用民间音乐的作曲家,也许在创作此乐章之时,他刚从闹市归来,也可能是他创作时,打开窗,看见窗外热闹的场景有感而发。

后面出现了一个三声中部,这是段快速、滑稽、幽默的部分。苏联伟大的钢琴教育家涅高兹在评论这三声中部时说到“像是一个杂技演员在挤满人群的广场上表演走钢丝,飘然欲仙”。 (见图5)

图5

在尾声中, 贝多芬运用了以全部休止来间隔的强有力和弦,制造出极具戏剧性的效果。最后的四小节,贝多芬把原f小调转到了同名大调上,给人有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3.作品内涵阐释

此乐章是张扬的、幽默的、可爱的,是贝多芬阳刚一面的直接体现,他向我们展现出完全不同于第一乐章中所呈现的那种感觉,音乐的情绪由内敛变成了外倾。整个乐章展现出来的贝多芬的形象是硬朗的、不屈不挠的。

在音乐上,旋律通俗易懂、节奏简单,如民间曲调一般。给人的感觉是较粗野,二拍子的节奏与快速的和弦进行,写出了一种不安的效果,有种突然从第一乐章的梦中醒来,来到大街,挤入人群的感觉。

三声中部是由主部的和弦进行变成了右手快速的下行八分音符跑动,使得音乐更显风趣,也符合了谐谑曲的要求。

尾声部分的转调是突然的,由前面粗鲁的大和弦变成温柔祥和的旋律,给人有种从烦躁不安的情绪回归到第一乐章中温馨祥和的感觉,但是,又好似未结束,给人留下悬念。一切烦躁和粗野结束了,这种朦胧的结尾在贝多芬的晚期其它作品中,也常看见。

三、第三乐章探析

1.作品情况梳理

此乐章是整部奏鸣曲中,最伟大的篇章,表现出的是“痛苦、挣扎与超越”,一开始出现的宣叙调凄美而又壮丽,是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最感人的音乐片段之一。乐章的柔版部分反映的是贝多芬凄惨的晚年,他的晚年生活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他的晚年深受着疾病、贫穷、精神、家庭的困恼,这些困难几乎将他折磨到崩溃。分析此乐章之前,必须先从一些史料中查看他的晚年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在翻看贝多芬的书信集、日记和创作笔记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都是在疾病缠身的煎熬与拼搏中度过的,特别是到了晚年,疾病几乎成了他生命前进的最大障碍。没玩没了的疾病,不断地折磨着他。如肺病、肠炎、失聪。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还不断受到贫穷的威胁,他自己在1817年写给弗·扎里茨曼(奥地利国家银行总会计师)时曾说道:“我在世上会做的唯一事就是勉勉强强写点乐谱。” 所以说创作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这条线,他也就一贫如洗了。在他1818年的笔记本里,他有如此写到:“我几乎沦为乞丐,而我又不得不装出一付并不缺衣少食的样子。op.106钢琴奏鸣曲已经在窘迫的困境下完成,这是一件为面包而折腰的差事。” ,由于身体长期不适,经济窘迫的原因,他的脾气越来越坏,慢慢地失去了许多原来的老朋友,他曾在1816年痛苦地写到“我什么朋友也没有,我在世界上是孤独一人。” 与此同时,维也纳又开始遭到意大利歌剧的侵蚀,掀起了罗西尼之风,使得他的音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的人甚至认为像贝多芬这样的作曲家,是老迂腐,因此他在自尊心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灾难。他收养的侄儿卡尔,百般折磨着他。他曾多么希望他能成才,不但请车尔尼做他的钢琴老师,还送他去维也纳男生寄宿学校学习知识。可是他却是个没出息的东西,只知道不断地给贝多芬制造麻烦,让贝多芬心痛不已。

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非常喜爱这首钢琴奏鸣曲,对于这终极乐章他如此评价到:“甚至在世界上最好的歌剧中,都未必能找到如此壮美、以如此磅礴遒劲的力量和渗透力,来表现人类最强烈悲伤的宣叙调。”

2.音乐形象分析

起初是一如歌剧般的咏叹调,调性为降b小调,沉重而缓慢,音乐情绪与op.106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大致相同,这一乐段也是他晚年作品中最凄美的音乐片段之一。(见图6)

图6

Arioso dolente部分,是他悲痛音乐情绪的开始,右手部分的旋律缓慢而惆怅,左手以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和弦作为伴奏。(见图7)

图7

随后出现的是本乐章中最令人激动的一个部分,赋格曲,赋格曲在贝多芬晚期五首奏鸣曲中都有出现,赋格曲对于他来说意味着结构严谨和连贯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有组织的行动和振奋的力量。贝多芬用它来同悲伤痛苦的片段对立。(见图8)

图8

紧接前面出现悲伤的咏叹调又出现了,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了这样的注释:L’istesso tempo di Arioso 意思是:精疲力尽、埋怨、丧失了力量、忧愁。倒影的赋格部分如同希望出现一般,充满着无限的力量,与第一段赋格相比,变化更多,更富有生气,充满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见图9)

图9

最后尾声部分音乐的情绪逐渐上升到最高潮,力量越来越大——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左右手交替的形态呈现,最后在强有力的主和弦上终止了。

3.作品内涵阐释

该乐章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与感染力,是贝多芬晚年经历的直接体现。是整部奏鸣曲中最深奥的篇章,这也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像是他独处一宁静的空间,从容地体验他内心的宇宙,品味着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该乐章缓慢而沉重的初始部分令我们感受到,贝多芬在创作该乐章时处境是多么的艰难,恰是他的灵魂在赤裸裸的呻吟着。

Arioso dolente 部分是他将内心的痛苦集中展现而出,这种音乐内涵与中国古代的一首元曲十分接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赋格部分展现了他惊人的作曲技法,他将巴赫最擅长的赋格技法变成了他对命运抗争的展现,与前面的悲痛部分相比,仿佛是在痛苦下挣扎着,给人有种扼住命运咽喉的感觉,音乐充满了力量,犹如冲锋的号角般,具有他“英雄主义”的特点,在音乐情绪上略显淡泊、超脱的性质。

赋格的倒影部分展现了他的超越精神,他超越自我、痛苦与死亡。尤其到了这部分的中段,好似喀秋莎火箭炮(二战期间苏联陆军的主战武器是纳税德国最害怕的武器之一)齐射的感觉,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该乐章令笔者联想到李斯特说过的一句话:“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是达到了‘神’的境界。”

四、结语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的,是他晚年钢琴作品中的瑰宝之一,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是贝多芬内心变化及人生感悟的记录。整部作品不像他中期作品那样具有矛盾对抗之感,那种曾经猛冲猛打的姿态已不再有,更多的是以内省的姿态在作品中展现他的不屈不挠。作品里蕴含着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他晚期作品中最具有浪漫主题风格的音乐作品之一,所以研究这部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释的只是笔者个人对该作品的感性领悟,总体还不够深入,还望同行们继续努力前行,只要对贝多芬晚期这样高深作品进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那一时期的贝多芬。

[1]涅高兹.涅高兹谈艺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鲁文成.慰藉 救赎 解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克里姆辽夫.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4]贝多芬.贝多芬书信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19.

[5]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76.

[6]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095-4654(2016)09-0120-04

2016-03-29

J6

A

猜你喜欢

奏鸣曲贝多芬乐章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