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劳动力人口状况分析

2016-12-01吕宏强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适龄退休年龄

吕宏强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我国劳动力人口状况分析

吕宏强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单独二孩”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可以说这是基于我国劳动力人口状况而进行的改革举措,那么,我国的劳动力人口状况是怎样的呢?劳动力人口的发展形势又如何呢?基于此,本文在对劳动力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自建了年龄段人口结构图,由此对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状况进行了合理的预测,分析得出未来我国将会出现劳动力人口紧缺的结论,并进一步对缓解劳动力人口紧缺提出几点建议。

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 人口结构图 人口紧缺

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765万,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在这样的情景下,许多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单独二孩”的人口政策,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不理解,认为这将进一步加重我国的就业压力。要正确理解和深入贯彻中央的相关改革举措,必须对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状况和未来面临的形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一、劳动力人口状况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劳动力人口密切相关,分析劳动力人口的现状可为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为贯彻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人口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

(一)人口基本情况

2015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居全球第一,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5%。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006~2015年人口基本情况年 份 总人口(万) 出生人口数(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人口(万)死亡率(‰)净增人口(万) (‰)2006年 131448 1584 12.09 892 6.81 692 5.28 2007年 132129 1594 12.10 913 6.93 681 5.17 2008年 132802 1608 12.14 935 7.06 673 5.08 2009年 133474 1615 12.13 943 7.08 672 5.05 2010年 134100 1588 11.84 962 7.18 626 4.68 2011年 134735 1604 11.93 960 7.14 644 4.79

2012年 135404 1635 12.10 966 7.15 669 4.95 2013年 136072 1640 12.08 972 7.16 668 4.92 2014年 136782 1687 12.37 977 7.16 710 5.21 2015年 137462 1655 12.07 975 7.11 680 4.96数据来源:2006年-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数据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由上表见,2006~2015年十年间净增人口6014万,年均出生人口1621万,人口出生率在11.84-12.37‰之间,年均净增人口617.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为5.01‰。1963~1972年是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十年,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666万人,近十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对人口出生高峰下降很大,人口增长放缓。

(二)劳动适龄人口和劳动力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就是指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我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劳动年龄范围为: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国际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劳动适龄人口均定为15~64岁。本文将劳动适龄人口按15~59计算。

劳动力人口泛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简单来说,就是劳动适龄人口减去15岁以上在校学生人口和60岁以下退休人口。

对比近10年的人口数据,可看出15~59岁的人口在2011年达到最高峰值94072万,此后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为91633万人;60岁以上人口逐年增长。可以说2011年后人口红利逐步消减,劳动力人口处于下降趋势,老龄化问题逐步凸现。

(三)人口年龄段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2015年底为时间结点,以1949年至2015年每年的出生人口为基础,五年为一个年龄段,自建各年龄段人口数据(由于篇幅所限关于自建年龄段人口数据的测算方法在此不作说明)。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2015年末人口年龄段结构年龄段 年龄段人口(万人)0-4 8095 5-9 7750 10-14 7784 15-19 9052 20-24 9875 25-29 11664 30-34 9777 35-39 8223 40-44 10916 45-49 12155 50-54 11200 55-59 8771 60-64 7814 65岁以上 14386总人口 137462数据来源:根据人口统计数据考虑人口死亡因素估算而来。

(四)劳动力人口的需求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十年间增加1051万人,近五年全国就业人员年均增加206万人;2015年新增就业岗位1312万,近十年新增就业岗位年均增加1151.8万。

二、劳动力人口未来形势预测

劳动适龄人口2011年达到最高峰值94072万,随后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并且这种减少趋势在未来几年中将会持续。为了研究未来劳动力人口动态变化情况,首先对未来20年的劳动力人口供求关系进行简单的预测。

(一)劳动力供给

为了便于分析,在此将劳动适龄人口统一按15-59岁对待。简单来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减去15岁以上在校学生人数和60岁以下退休人口。

1.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主要供给。以表-2年龄段结构的数据为基础,以2015年末为时间结点。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是15-59岁年龄段的人口91633万;5年后,2020年的劳动适龄人口就是现在10-54岁年龄段的人口;依此类推,20年以后也就是到2035年,劳动适龄人口为现在0-39岁人口73018万,再加上近5年新增的劳动适龄人口8500万人(5 年期间按每年增加1700万估算),合计81518万,与2015年的91633相比少了10115万,减少量是相当大。

2.15岁以上在校学生

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本专科在校生2468.1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4527.5万人,初中在校生4440.1万人,毕业生1561.5万人。可以估算,高中以上在校学生人数7186.7万人,考虑到15岁以上的还有在上初三的,数量至少在300万以上,所以15岁以上在校学生数量按7500万人估算。

对比近五年的数据,可预测未来几年中15岁以上在校学生总数基本上以每年100万左右逐步减少。

3.60岁以下退休人口

在我国,企业女性职工50岁退休,公务员和事业女性职员55岁退休,女性副处级以上领导和副高职称以上是60岁退休。另外,企业部分男性退休年龄也不是60岁。上面的分析中,将劳动适龄人口按15-59统计,没有考虑我国部分人员的退休年龄不是60岁,这显然低估了退休人口。这一部分中55-59岁女性人员占比最大。

在下面的劳动力人口预测中,其中一种预测是将女性退休按55岁对待,所以在这里对55-59岁的女性人口进行估算。2015年,55-59岁年龄段人口总数8771万人,年龄段性男女别比为108:100左右,女性占比为48.0%,这样可以估算55-59岁女性退休人口为4210万,这也就是60岁以下退休人数中的重要部分。

(二)劳动力需求

1.就业人员

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数77451万人,这个数据可以认为是当年全社会就业需求的总和,以后每年的就业需求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上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数量。

2.每年净增就业人员

经济的增长必然拉动就业岗位的增加,专家提出,近年来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160万-170万人左右,2015年达到190万。如果未来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在6%—7.5%之间,保守估计每年可以拉动就业增加960—1275万人之间。这就表明经济规模的增大必然促使全国的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2011~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年均增加206万,在下面的预测中,未来5年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按200万估算;未来6到10年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按190万估算;未来11到15年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按180万估算;未来16到20年每年净增就业人员按170万估算。而且每年净增就业人员具有累积效应,可以延续成为下一年的就业需求。

(三)劳动力人口供求分析及预测

1.预测前提条件及数据说明

①经济平稳增长:2013年经济增长7.7%,2014年为7.5%,2015年为6.9%,假定未来20年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6-7.5%之间;②就业人员逐年增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加;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160万-170万人左右;③劳动适龄人口:以2015年的劳动适龄人口91633万为基数;④15岁以上的在校学生:2015年15岁以上的在校学生人数按7500万估算,以后每年按80万减少进行估算;⑤退休年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按国家既定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另一种是所有人员均按60岁退休估算;⑥劳动力需求:以2015年全国就业人员数77451万人为需求基数,以后每年再加上年的净增就业人员;⑦劳动生产率:假定企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发生飞跃性的提高,农村生产率剩余劳动力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⑧产业结构:假定未来几年中也不会发生重大的调整变化。

2.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预测

在以上的预测前提条件和基础数据下,按自建的2015年末人口年龄段结构图,对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如表-3所示。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表-3:2015年起未来20年劳动力人口预测劳动力人口年龄段15-59岁人口数15岁以上在校学生60岁以下退休人口就业人员差值1 差值2五年净增就业岗位

?

表格数据说明:

就业人员=上一行的“就业人员”+上一行的“五年净增就业岗位”

差值1=列3—列4—列5—列6—列7

差值2=列3—列4—列6—列7

差值为正值说明劳动力富余,差值为负值说明劳动力短缺

3.预测结论

由上表可见:从差值1来看到2020年末,我国劳动力缺口为-253万,也就是说大约在2020年前后,我国劳动力就从以前的富余转变为紧缺;从差值2可分析出到2026年前后,我国劳动力就从以前的富余转变为紧缺。

如果再综合考虑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其他非劳动力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的死亡情况、退休在业人员的数量、境外劳动力的输入等因素,预测的时间会稍有变动,但总的趋势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可以预测劳动力人口紧缺,将会发生在2020~2025年之间。

三、劳动力人口紧缺的缓解对策

由上面的分析预测,劳动力人口紧缺将发生在2020~2025年之间,劳动力人口的紧缺将会成为制约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提前研究缓解之策。下面就如何缓解劳动力人口紧缺谈几点建议:

(一)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年龄是比较直接的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对策之一,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效果。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分步进行:①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可视情况逐步延长,达到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退休;②女性退休年龄:先统一到55岁退休,以后还可以考虑统一到和男性一样的退休年龄;③逐步延长全体人员的退休年龄:以上两步完成后可以考虑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未来将会达到国际标准,也即不论男女都是65岁退休。至2015年底60-65岁人口7814万,如果能将这个数量全部纳入劳动适龄人口,则对劳动力人口紧缺起到极大的缓解作用。

(二)放宽生育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这也是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对策之一。人口专家预测,“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每年因此增加的人口数量在一两百万,可是从近两年的新出生人口数量来看,2014年新出生人口比上年只多了47万,2015年比2013年只增加了15万,所以说“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作用很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如果这两项人口政策叠加,对人口数量的增加作用能稍微大一点,预计每年增加人口在100万左右,远小于预期值,而且这些人口还有长达20多年的成长期,可以说对劳动力补给作用较小,且周期长,见效慢。但是,这两项人口政策可以增大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对劳动力人口具有长远的协调和均衡作用。

(三)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从而节约劳动力。美国2015年总人口3.21亿(是我国的23.4%),GDP17.87万亿美元(是我国的1.7倍)居全球第一位,依靠的就是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也可以缓解劳动力人口紧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从以下考虑:①加快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③加快社会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提高行政事务和服务行业的效率;④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较多,这就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依赖大量的劳动力,在未来面临劳动力人口紧缺的严峻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可从以下考虑:①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移,逐步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比重;②向产业链上端转移,逐步淘汰或缩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加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向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转移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促进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发展。

(五)加大境外劳动力输入

在经济劳全球化的时代劳务输入也是缓解劳动力人口紧缺的对策之一,在未来劳动人口紧缺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境内的劳务输出,加大境外劳务输入,尽可能多地引进境外劳动力,以此弥补我们劳动力短缺。

[1]2006~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2]2006~2015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社部

[3]2015年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吕宏强(1973-),男,陕西千阳人, 理学学士,中共宝鸡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社会管理。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适龄退休年龄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红色主题儿童绘本的适龄性研究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适龄女性反就业性别歧视制度设计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
2010—2020年辽宁省小学适龄人口走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