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回归

2016-11-30尹军宗郑允硕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主体性

尹军宗+郑允硕

【摘要】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围绕学生,为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主体性 体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06-02

近年来,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比较热门的字眼,很多学校对此都已经试行、推广、完善。它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为目标,强化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自主是前提,导学是关键,合作是核心,反思是保障。没有自主学习的合作无疑是假合作,只有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收效甚微。要想有一个好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关键。依据合作学习的精致理论的解释:在合作活动中,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做具体解释工作的学生,倾听具体解释的学生比单独工作的学生学得多,但作为解释者的学生学得更多。所以在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合作是核心过程,无论是倾听者还是解释者都会收益,解释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要适时地变换。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做组长,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了各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样的分组是科学有效的。

然而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第一,小组合作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固定模板”,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互相讨论,原本一些稍微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一味的和别人合作,进而渐渐减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表面上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瞎热闹。另一方面,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往往受到能力强的学生的歧视,跟着别人的思维走。第二,自主性的流失,从而丧失主体性。自主是衡量主体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学科在各学科中是副科的地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够重视,什么课前导学、课前预习根本不能做到。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老师往往选择在上课后的前几分钟让同学自主预习,但效果不佳,反而彰显出无奈、无助、无力。第三,以学生发言次数多少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由于大班制,学生数很多,课堂上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表现,那种以学生发言次数的多少来评价一节课的做法是相当片面的。分组讨论虽然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但每个小组都在讨论时,教室客观上是嘈杂的,各小组间必然存在互相干扰。这不仅与学生声音音量的大小有关,更与不同学生声音的频率不同有关。而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容易产生疲劳的,从而使得效率低下。所以我认为各小组的讨论不宜过于频繁,也不要仅以学生发言次数来评价一节课。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何时何地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既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第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从两个方面把好关:一是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内容与要求,它是一节课中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否则就可能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二是课堂调控。教师的调控包括对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对学生活动准备及活动效果的指导,对课堂秩序的维持以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导向时的正确引导。第二,实现学生的适度活动。学生的活动是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服务得,是动与静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动”即学生的活动,“静”即教师的精讲点拨。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必须适度,这个“适度”既包括时间上的适度——活动精炼,也包括空间上适度——针对性强,两者都必须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第三,搞好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活动内容,发掘活动深度,提高活动的效率,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要想在历史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历史课的有效性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师生互动,把历史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同时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适度活动,从而使学生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汉国,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1(5):32-34.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主体性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微课资源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