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德育新路径探索

2016-11-30方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以人为本探索

方芳

【摘要】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长期以来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禁锢了德育教育的发展,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变化,因此德育教育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通过德育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出全面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德育 以人为本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48-03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逐年提升,知识型人才固然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是有扎实的知识根基,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同样无法在工作道路上走远。传统的德育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很多弊端,以不利于社会新形势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水平,在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中成了绊脚石。为了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切合实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将德育教育作为课题进行研讨。

一、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灌输式教育, 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德育教学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权威,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要求怎么做学生就会遵从师命做什么,显然这种教育方式,从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人的发展,更严重的直接将学生的个性磨平,将学生统一大众化。学生在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下学习,很容易产生抵触心里,从而对学科失去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成绩下滑,对于德育教育而言,一旦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失去信心,可想而知,他们的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德育素质将会直线下降,更甚者,如果学生内心产生了精神压力,这则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出现各种心理疾病。目前开展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和大学生个体发展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从根本上忽略了高校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发展,未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进行看待,这使得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教育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了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2.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 轻人文素养的培育

目前高校将德育教育授课形式单纯的设定为课堂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过分的注重德育知识的宣讲,忽视了情感的培育,单纯的将德育知识通过语言、概念进行文字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谓情感,则是通过事件来体会,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的内心变化,然而传统的德育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实践,通过在事件中体会某种情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道德教育不单单是理论的记忆,更应该是对学生情感、责任心、道德观的培养,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单纯的将德育视为一种准则,在这个准则的条条框框中生活,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德育是有血有肉的人文教育,人们生活在社会中,避免不了交流,避免不了承担责任,如果学生一味的遵守教条主义,那么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情感会逐渐冷漠、人们的感情会逐渐钝化,那时道德规范则真真正正成为了干巴巴的道德规范。

3.道德实践片面重视形式, 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往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设定时,一些高校往往会出现偏差,比如设定的社会实践主题不明确,搞的场面很大,但是缺乏实质性内容,无法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组织形式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虽然参与其中,但是不是实践的主体,被动的参与到学校设定的活动中,这样一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片面的追求德育工作的展现形式,而忽略德育的根本目的,显然是让形式主义占到了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形式主义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大学生如果长期在这种形式活动中学习,就会养成不良的德育习惯,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形式主义道德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更难实现教学目的,使德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德育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1.与时俱进的原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样每个人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德育教育必须适应人的教育,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对德育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对德育教育活动设置进行研究,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德育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德育思维方式。在德育工作研究中,不能毫无准则的进行创新,同时要以马克思注意德育思想指导工作研讨,结合当下时代特点积极研讨,寻求新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2.全面发展的原则。

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不仅要求知识能力高,同时对德育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培养全能素质型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个性发展,不能对个体进行同化教育,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价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3.自我行为管理的原则。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动机,产生一种行为;而相同的动机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又会发生不一样的行为。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一问题,要清楚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将学生情况掌握清楚,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

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一般是指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学习动力,内在动机是指自身内驱产生的动力,显然内在动机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有了内在动力支持,一切困难都会克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德育素质水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具备德育素质的人是未来社会的需要,通过激励、帮助学生主动提升个人素质,培养个人综合能力。

5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原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始终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全面素质型人才,要坚持将广大青年学生关注的热门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德育教育的路径

1.革新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

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目标。高校德育目标的建立,必须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在这一大前提下,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同时要兼顾学生为教育主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导,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自身发展以及主体创造方面都不尽相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本着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的原则,满足学生的民主权利,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二要拓展创新德育工作内容。高校德育教学目标是塑造高素质人才,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学习、实践,身心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从大方面把控德育发展全局,更应该注重细节创新,不仅仅要进行集体爱国主义思想进行宣教,同时要从道德伦理、网络道德、职业道德等多方面进行宣教,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提升社会责任感。三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往往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就业、生活学习等方面,某一方面的不如意就可能压垮学生脆弱的内心,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大实际问题,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围绕着引导学生学习,更大的精力应该投入到帮助学生提升生存能力、抗挫折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败。

2.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

一是实践德育法。实践是认识真知最好的方法,德育教育工作依托实践环节,更好地将学生融入到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行为能力、交融能力等。常见的实践活动为志愿者活动,通过组织自愿活动,将学生组织起来到实地进行考察、参观、锻炼,在活动进行中进行道德宣教,这样以来就很好的将德育工作融入到社会活动中,更好地让同学们接受并学习。二是案例教育法。在当今社会我们不乏道德教育案例,我们可以引经据典,将学生们带入到情境中思考,帮助学生走出道德误区,提升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无论是从人际交往还是生活就业方面,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尽快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三是咨询教育法。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心理压力通过面对面向教师进行咨询。同时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这些心理压力进行正确的疏导并对产生这些压力的原因做出详尽的调查,这样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对于工作时的互动有很大帮助。四是自我教育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学生个体的培养,善于激发个体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内因是学习的强有力的动力,只有将学生的这种意识状态激活,学生才能更好地以主体形式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自我教育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要掌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改革高校德育课程设置。

一是设置道德教育课;二是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首先,要进行授课形式的转变,从填鸭式授课到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式转变,长期以往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师将知识转述给学生,学生通过记笔记,背诵记忆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强迫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最终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对于德育教育课而言,实践环节更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采用问题式教学更适合。问题式主要是针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既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成熟程度。其次,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将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融入到解决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中,而我国依然沿袭固有的道德教育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判断能力,我国德育教育更应该加大力度进行改革,尽早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课堂内外教育、共性与个性教育的统一。

4.营造以人为本的德育环境。

一是优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有好有坏,如何甄别,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我们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正确的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营造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杜绝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二是优化家庭环境。学生养成道德品行的第一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家庭中包含了夫妻关系 、邻里关系、亲子关系等,每一层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孩子德育塑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家长而言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三是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学生创造整洁、典雅的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秩序的维护,健全学校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静芳,陈进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2(06).

[2]李礼,李超民.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4(08).

[3]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1).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