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分析

2016-11-29邢松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失语症外伤定向

邢松丽

河南禹州市人民医院 禹州 461670



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分析

邢松丽

河南禹州市人民医院 禹州 46167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08—2015-08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失语症分为失语组(n=48)及未失语组(n=30)。2组均结合实际病情予以救治,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失语症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结果 失语组肺部感染率为22.9%(11/48),未失语组为1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语组CRRCAE总评分为(85.6±10.1)分,低于未失语组(102.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障碍发生率为5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组织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往往认知功能更差,尤其时定向力认知,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用信息,利于预后的改善。

重型颅脑外伤;失语;认知功能;定向

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颅脑外伤发生率已达7.8%,其中重症患者占50%左右[1]。颅脑外伤的发生极易引起脑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增加家庭与社会负担。研究提出[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失语症的出现会加重认知障碍,进一步增加了恢复难度。本文以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例,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颅脑损伤;②外伤后昏迷时间超过6 h或GCS评分<8分;③病情稳定、意识清楚;④未接受过系统认知知觉训练;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言语功能缺陷;②有既往颅脑损伤史者;③长期嗜酒、吸毒者;④有精神疾患史者;⑤精神躁动以致无法配合者。

1.1.3 分组资料:选择我院2012-11—2015-11收治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失语症分为失语组(n=48)及未失语组(n=30)。失语组男女比例28:20,年龄30~57岁,平均(36.7±4.0)岁;外伤后昏迷时间9~17 h,平均(11.3±1.4)h;受教育年限8~15 a,平均(11.5±1.2)a。未失语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35~60岁,平均(37.0±6.5)岁;外伤后昏迷时间10~16 h,平均(11.1±1.6)h;受教育年限6~15 a,平均(11.2±1.6)a。2组年龄、性别、外伤后昏迷时间、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2组均结合实际病情予以救治,记录该过程中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并发症发生率、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等并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肺部感染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确诊:与通气前相比肺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出现新的病变或浸润阴影;存在湿啰音等肺部体征,且体温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使用呼吸机48 h内发生肺部感染病变。(2)功能障碍:具体应用行CRRCAE量表(失语症筛查量表)及LOTCA量表(认知功能评定表)进行测评,CRRCAE量表共包括听理解、复述、口头表达、出声读、阅读、抄写、描写、听写、计算等内容,最高分为198分,分数越高,各方面功能越强。LOTCA量表共包括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组织等6个大项,记录测评结果,得分百分比(得分/总分×100%)不超过60%则判定为功能障碍。

2 结果

2.1 2组肺部感染率比较 失语组肺部感染率为22.9%(11/48),未失语组为1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2,P=0.506>0.05)。

2.2 2组CRRCAE评分比较 失语组CRRCAE总评分为(85.6±10.1)分,低于未失语组的(102.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2,P=0.000<0.05)。

2.3 2组LOTCA量表测评结果比较 观察组定向障碍发生率为56.3%,明显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逻辑思维组织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认知为高级脑功能活动,指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包括感觉输入信号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及使用[3]。目前已有研究证实[4],大脑皮质中语言及认知所属区域存在重叠情况,因此推测失语症的出现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本研究根据患者失语与否进行分组,并将2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以明确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结果显示2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接近,失语组定向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3%,明显高于未失语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推测,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与认知功能之间有密切关系,语言障碍的发生对认知功能障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尤其体现在患者定向认知方面[5-6],提示重型颅脑外伤失语症患者定向认知较差,康复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定向认知的恢复[7]。语言功能为认知功能的一个组成,即外部表现形式,目前有研究显示[8],不同损伤部位患者失语症状及程度也不相同,如额叶皮质损伤主要表现为复述障碍,颞叶皮质损伤则表现为词汇识别障碍及表达障碍[9]。因此失语症的发生及认知程度的不同与损伤部位有直接关系。此外,语言产生过程复杂,分为语言理解过程(包括语音感知、词汇识别、语法关系确定及领悟等)、语言表达过程(包括构造阶段、转化阶段、执行行阶段)[10]。每一步均需一定认知能力的辅助,如认知功能异常就会减弱接收外界信息能力;即刻记忆能力障碍,语言交流循环过程会被打断;逻辑思维能力混乱会引发词汇选择障碍而无法表达[11]。说明语言与认知功能相辅相成,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语言的表达,而失语的发生又会加重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失语组患者定向力障碍最为明显,与未失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在于定向认知主要包括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人物定向及对自身状态的定向,为最基本认知功能[12],因此受影响最大。

有学者提出[13],重型颅脑损伤后失语患者,康复训练应将语言训练与认知训练结合起来,让二者互相促进。本研究证实,重型颅脑损伤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因此支持以上观念。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患者往往认知功能更差,尤其时定向力认知,临床需密切关注,利于改善预后。

[1] 祝子鹏,王东臣,李厚成,等.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4):240-242.

[2] 王琰,范建中,张建宏,等.重型颅脑外伤后失语症与无失语症患者认知状况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22-625.

[3] 梁萍.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内出血后失语患者语言训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6):76-77.

[4] 张建宏,范建中,漆松涛,等.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09-512.

[5] 陈中珍,吴思荣,凌伟华,等.大鼠重型颅脑创伤后急性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损害和功能改变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 308-1 313.

[6] 苏金玲,卢淑金,黄李平,等.认知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 689-1 691.

[7] 易春霞.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82-83.

[8] 李方,闫斌,孙涛,等.脑外伤后记忆功能损害的特征[J].现代医院,2014,14(2):19-20;23.

[9] 邬树凯,陈峻严,高宏志,等.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9):26-29.

[10] 张文超,孙昭胜,刘洪博,等.3种认知功能障碍评定量表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120例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9):988-989;991.

[11] 郑平,童武松.颅脑损伤后神经递质系统变化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2):199-202.

[12] 张文超,孙昭胜,相毅,等.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4):17-19;23.

[13] 杨军,陈东华,孙辉,等.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2013,24(4):344-345.

(收稿2016-01-02)

R651.1+5

B

1673-5110(2016)21-0088-02

猜你喜欢

失语症外伤定向
失语症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