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公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问题

2016-11-29杨小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3期
关键词:公民民主权利

◎ 杨小东

论提高公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问题

◎ 杨小东

要把建设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培育健全自律的公民,提高公民素质,作为构建文明社会的一种需要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生成的。人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①而社会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众多的个人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殊的物质机体,因而,“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②同样,公民和公民社会具有互为构成性。公民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生活、自己对权利的享受和对义务的承担,为自己的价值与情感构建着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则以其特有的体制、规则和价值,培育公民文化,规定和增进公民属性。公民品质的优劣决定公民社会的高下,没有健全自律的公民,就没有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反之亦然。

公民社会如果要想成为健康的,积极的,就必须具备团结和信任,每个公民都要有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性,每个人都要具备公民社会精神,比如政治平等,比如社会责任感。公民社会是由浓郁的公民文化来作为理性铺垫的,也需要相应的经济条件。当前社会环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拓展了公民的自由活动空间,从而也塑造了公民该有的主体性人格,但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也导致了公民内在的关系梳理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些不利于公民精神的建设。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与人的诚信相处,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教育公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社会的文明。

我国公民意识与素质的现状:

我国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每个公民的意识当中,都深深的烙印了等级概念、宗教理念、权力崇拜、畏官怕权的种种落后观念,而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我们理想中建设一个大家基于平等交易,互享利益的理想社会,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民主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构建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明确自由平等理念、构建一个信任社会还需要我们用比较长的时间,通过共同的努力去得以实现。

亟待提升的我国公民素质

我国公民素质的缺失,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公民主体性的萎缩,公民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主权意识,具体而言表现为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公共理念等。和具有悠久民主传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主风气极端匮乏的国家。传统中国民众,没有主体意识,更没有主权意识,他们是臣民,永远被置于政治客体的低位。臣民对于社会事务没有任何权利,而这个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确定普遍的公民平等意识。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身份、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而这些观念是和现代公民理念相违背的,公民在很多时候,比如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在物权理念上,在人权问题上,我国公民的相关教育还是不够,公民在获得公共社会资源上的公共物品上也是平等的,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公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公民的平等意识也会得到极大的普及和发展。公民只要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自由平等地位,就能自觉地、反思性地实践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

提升个人权利意识。以权利为本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现代公民身份的核心,也是公民自由平等意识和地位的现实表达。权利意识即是公民的主体意识。现代权利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自由、平等权利是公民社会所确立的主体规则,在一定的意义上,公民社会就是权利社会,即和义务相比,权利更为根本。可见,要培养我国公民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社会相适应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转变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确立权利本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培育理性的法治精神。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其本质是民主法治社会,法治是维护公民自由、平等权利得以实现,保持国家与公民社会双向互动的机制。没有法治,就没有现代民主,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社会即是法治社会。培育公民良好法治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当务之急。但就法律制度建设与法治精神培育相比较而言,法律和制度可以很快制定出来,可公民法治精神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公民对法治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同样需要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文化环境熏陶,更需要借助法制宣传教育,向公民灌输法律知识,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权利和职责范围、运转程序等。法治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更是现代公民的必备品质,因此,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的力度。

综上所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民主和谐的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形成一种以现代文明体制相符合的公共生活伦理和制度伦理,更需要公民的公共关怀与管理。提高公民素质确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基础,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公民民主权利
论公民美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权利套装
十二公民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