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词与我国宋代艺术歌曲创作特色

2016-11-28范凌云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歌曲宋词

[摘要]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雅俗共赏,既是文人用来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又是普通民众用来演唱的娱乐载体。在我国古代,歌曲是两种艺术表现形式,“歌”是用来演唱的,“曲”是用来演奏的。到了唐朝,随着燕乐的发展,我国的“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大量吸收外来音乐,使唐朝乐舞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宋朝在燕乐基础上,根据曲调来填词,使传统的“歌”与“曲”进行了完美结合,也出现了“宋词”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学表现形式。

[关键词]宋词;曲子词;歌曲

一、我国歌曲的发展历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音乐也不例外。在古代,音乐来自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反映,人们将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后来有了国家,统治者设立了音乐机构,专门从事民间音乐的采集。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民间音乐来反映民众生活,同时音乐也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可以给统治者提供文化消遣。

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一部民歌总集,在当时是作为民谣流传于世的。《诗经》中除了民谣之外,还有大量的宫廷祭祀音乐,“颂”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这些诗句就是当时民谣的歌词。在后来,《诗经》作为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成为隋唐时期的“十三经”之一,和宋朝之后的“四书五经”之一。它对于后世而言,早已经超出了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成为后世了解古代历史和春秋时期人们生活的重要文献。可见,作为音乐组成部分的歌曲所具备的功能远远不止歌唱那么简单。

同样作为历史文献的歌词还有汉乐府,它反映的是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

从这些歌词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歌”所具备的特点是歌词具有韵律节奏,长短对称,还有押韵的特点。尽管目前我们找不到《诗经》或者汉乐府中的曲谱,但通过朗读这些歌词,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

如果说古代的“歌”是用来演唱的,那古代的“曲”则主要是用来演奏的。当时的“曲”是作为宫廷音乐的乐器演奏而创作的,主要用来给舞蹈伴奏,也有在大型祭祀活动中用来制造庄严气氛的。

在传统音乐中,“歌”作为一种通俗的娱乐形式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壮大,它属于大众,也可以被宫廷引用。

我国的“曲”在古代专门用来指旋律和曲调,后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代称,即将歌曲、舞蹈和表演融为一炉的艺术形式,像唐朝的“燕乐”,以及唐大曲和法曲等。

我国的“曲”在唐朝达到了鼎盛,在唐之前的隋朝,燕乐就开始繁荣,隋朝就有国家钦定的“七部乐”。到了唐朝,“七部乐”发展到了“十部乐”,这十部乐中大多数是来源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像“高丽”“天竺”“高昌”“疏勒”等,这些音乐分为歌、舞以及器乐等三部分,成为大型宴会、庆典等活动中用来表演的重要娱乐方式。

在唐朝之前,用来演唱的“歌”都是先有词,后谱曲的。在唐朝之后,由于燕乐的影响,很多文人根据现有的曲谱来填上不同的词,这些词在韵律,句子长短方面都受到曲子的限制。这就是宋词的前身“曲子词”,它有固定的曲谱,但歌词内容却大不相同。从这个时候开始,“歌曲”才合二为一。准确地来说,歌曲这种艺术形式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得到发展的。

二、宋词和宋代歌曲

(一)宋词和宋代歌曲的联系

在宋代,词这种文学形式得到了高度发展,主要是词具有音乐特点,句式长短灵活的文学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在文字上宜庄宜俗。宋词中的词牌就是曲谱的标志,无论是“念奴娇”还是“虞美人”,它们在字数上有讲究,但要表达的情感却不受限制,可以表达爱情,也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怀,还可以表现友情。

更加可贵的是,相同的词牌,在曲谱上是一致的,只要懂得曲谱,无论是谁创作的词,都可以作为歌曲被大众传唱,这就是“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是流传千古的佳话“苏词宜关东大汉用铜琵琶伴奏演唱,而柳永的词适合妙龄女郎执牙板轻吟”,因为苏词采用的词牌都是豪放、壮阔型,而柳永都是温婉细腻型。今天我们不知道当时的曲谱,但从苏词和柳词的文字上看可以看出豪放和温婉的区别。

在唐朝,还保存著严格的门第观念,到了宋朝,这种观念逐渐被淡化。加上宋朝的经济和贸易相对发达,很多底层人通过科举、经商贸易也成为达官显贵。因此大量的勾栏瓦舍成为当时富裕人士的消遣场所。在勾栏瓦舍,唱曲和演奏成为主要活动内容。在唐朝的宫廷燕乐,到了宋朝就成为大众化娱乐。就像唐朝皇家体育项目蹴鞠,在宋朝成为市井化的体育一样,连高俅这样出生低贱的人也“踢得一脚好毬”。

宋朝的艺术歌曲来源于市民歌曲,而市民歌曲来源于勾栏瓦舍。在这里,既有显贵前来消遣,也有文人前来即兴发挥,像柳永、周邦彦、姜夔就是勾栏瓦舍中的常客。他们消费时,用自己的词作作为小费;而勾栏瓦舍也需要这样的新词来吸引客人。所以对于文人词客,勾栏不仅提供饮食,还会将他们作为座上宾供奉,就这样,文人词客和勾栏瓦舍各取所需,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

(二)宋代艺术歌曲的形式和发展

宋代的艺术歌曲从市民歌曲开始。当时的市民歌曲有五种表演形式,分别叫做叫声、嘌唱、小唱、唱赚、赚。

叫声就是小贩们在走街串巷贩卖货物时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含有音乐腔调,既有广而告之的作用,又有音乐节奏可以吸引人注意。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应该属于男高音或者女高音。

嘌唱是用鼓作为伴奏乐器演唱的民间小调。这种音乐形式比较流行,因为击鼓相对容易,并且鼓作为乐器也不是“高大上”的类型。所唱民歌小调,当时叫做“小令”,歌词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相当于今天云南民歌中的《绣荷包》和《弥渡山歌》以及湖北民歌《龙船调》,歌词简短易记,曲调也不复杂。

小唱指的是手执牙板演唱的慢曲和曲破,慢曲和曲破都是唐朝燕乐中的歌唱部分,相当于今天大型歌舞中的歌唱部分,像《东方红》中的《情深谊长》和《赞歌》。这种歌唱曲目在燕乐中是在乐队伴奏下演唱的,到了宋朝改为演唱者手执牙板打拍子。

唱赚这种演唱形式是宋朝的创新之作,在曲式结构上,分为引子、歌曲和尾声三大部分,其中歌曲部分由若干曲牌组成,因而一首歌曲较长。在演唱形式上,和今天的“唱大鼓”相似,演唱者边唱边击鼓给自己伴奏。除了大鼓,还有笛子也是伴奏乐器。

赚和唱赚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赚的演唱方式是从散板转为一板一眼的演唱方式。

(三)宋代的词乐

宋代的市民歌曲开始在民间流行,后来被勾栏瓦舍采用。一些文人词客在市民歌曲的基础上开始填词,将市民歌曲赋予了新的生命。当时的文人不像今天的文人,他们从接受教育开始,就接受了音乐熏陶,都懂得音律。他们将自己的词通过不同的曲牌创作出来,供勾栏的演唱者表演,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也使自己的创作得到广泛传播。而勾栏瓦舍的歌曲演唱毕竟具有专业特点,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歌曲和民歌小调有所区别,显得更加高雅。就这样,宋朝的艺术歌曲在词人的推动下,从市民化转向艺术化。这种利用曲子然后填词的艺术歌曲叫做“词乐”,它的前身是“曲子词”,也是诗歌与音乐并向发展的新形势。

宋朝的词人在艺术歌曲的发展上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姜夔,他是词人,也是音乐家。他在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基础上,还创作了大量的自度曲,像“扬州慢”“疏影”“暗香”“杏花天影”等。他自度曲中的“慢”就是一种词的体裁形式,也是曲谱的形式。

三、宋代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

宋代藝术歌曲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在宋代之前,歌和曲是两种音乐形式,歌代表的是“俗”,属于普通大众;曲代表的是“雅”,属于宫廷和贵族,而宋代的歌曲将前朝的“雅”继承下来,将它变为普通大众的“通俗”,经过宋代词人的参与和推进,这种“俗”,又有雅的含义,最后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

在宋朝之后,艺术歌曲经过发展,成为不同的表现形式,像后世的“唱大鼓”就来源于宋朝的“嘌唱”,后世的鼓子词也来源于此,而“诸宫调”来源于宋朝的“唱赚”。发展到后来,宋朝的艺术歌曲成为说唱艺术,而元朝的杂剧又脱胎于宋朝的说唱艺术,像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就是来源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宋朝的艺木歌曲只是抒发情感,后来这种艺术形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发展成为说唱艺术,将说故事和唱歌相结合,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到了元代,一人表演的说唱艺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出现了杂剧这样的艺术形式,多人参与到说唱艺术之中。

宋代的词乐这种按照曲调填词的创作方式,在后来的元散曲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宋词相比,元曲在语言上更加通俗化。宋词中还有大量典故,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有的词还具有咏史的功能,像王安石的《桂枝香》。但到了元散曲中,采用的都是口语,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事居多,像借马、看戏等,连关汉卿这样的大家在套曲中表现的也是日常生活。这样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影响,毕竟在异族统治下和宋朝的政治氛围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的原因。

而明朝的小曲也属于填词类,那简直和宋词有天壤之别,不仅没有词牌的限制,连语言也更加大众化,以直白通俗为主。

在现代,这种以曲填词的艺术歌曲还存在,像李叔同那首著名的《送别》,是根据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而成的。

我国一些作曲家也利用民歌曲调填写了一些新民歌,像陕北民歌《兰花花》就是根据陕北的“信天游”曲调重新填词而成。也有一种形式,是将宋词谱成新曲来演唱,像邓丽君和费玉清演唱的《虞美人》就是作曲家谭健常将李煜的《虞美人》重新谱曲而成的一首流行歌曲。

综合来说,宋代的艺术歌曲因为宋词由俗变为雅,而宋词这种以曲填词的创作方式对后代的音乐戏剧和艺术歌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充分说明了艺术发展离不开生活的规律,只有被大众接受的艺术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利华.宋代雅乐乐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2.

[2]刘芳.宋元词曲递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伍三土.宋词音乐专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5-12-27)

[作者简介]范凌云(1981-),女,安徽黟县人,硕士,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歌曲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张领的诗
小茉莉
宋词
刘羽亮??《宋词数首》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