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百万英镑》的语言特征分析

2016-11-28聂敏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亨利

[摘要]《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张无法兑现的面值一百万的大钞票,在生活中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揭示了英国社会上严重的拜金主义。小说用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夸张幽默的语言勾画出一幅世俗风情画,充分体现了马克·吐温语言的幽默特征。

[关键词]百万英镑;亨利;拜金主义

一、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票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描写了一个家住旧金山名叫亨利·亚当的美国青年,在一次周末钓鱼时,将小船驶到大海深处遇到了海难,被一艘英国路过的商船所救,将他带到了英国。他出门时身无分文,在船上完全靠劳动才获得生存机会。到了伦敦,他穷得只剩下一美元了,连吃饭都成问题。

就在亨利准备从下水道检拾被人丢弃的水果充饥时,一对富人兄弟将他找了去。原来这对兄弟知道国家银行有张面值一百万的英镑,他们互相打赌。哥哥认为这张钞票没有价值,因为无法兑现,使用时又不能找零,持有者会饿死街头;而弟弟认为拥有这张钞票,至少能够生活一个月。兄弟俩相持不下,准备找一个聪明的流浪汉来试试,这个流浪汉必须是伦敦以外的人,并且穷得身无分文。亨利符合这个条件,兄弟俩将一信封给了亨利后就外出度假了。

亨利还以为富翁施舍了一筆钱给他,高兴地带着这信封出发了,他来到小吃店饱吃一顿,结账时掏出百万大钞让伙计找开。顿时让伙计和老板大吃一惊,以为是一位大富翁微服出行,连饭钱也不要了,毕恭毕敬地送走了亨利。

在服装店,亨利想买一套被人淘汰的衣服,但伙计看他落魄的样子都不怎么理睬,最后看见那张大钞票,老板赶紧将最好的衣服送给了亨利,不顾亨利的再三拒绝,一定要送给他更多的衣服。

就这样,亨利用这张大钞票,不用花钱就吃上了饭,穿上了体面衣服,住进了好饭店。后来弄得全城皆知,伦敦来了一位美国百万富翁,他一下成了名人,被邀请到上流社会的晚宴上,获得了一个女孩的爱情。还利用自己的名声帮助他美国来的朋友争取到了投资,自己因此获得了真正的百万英镑。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式表达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他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他的幽默感和他的作家名气一样大,至今还有许多关于他的幽默故事流传于世。马克吐温不仅自己具有幽默的个性,还将这种个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使他的作品也充满幽默感,总能令读者会心一笑。

马克吐温的幽默表达,主要是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来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但他从不直接批判社会的丑恶,而是通过可笑的故事情节,让读者自己感受。

在《百万英镑》这部短篇小说中,马克吐温通过一张面值一百万的英镑钞票来展开故事,在小说的开头,他就明确告诉读者,这张钞票其实毫无价值。如果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得到他,在没法证明这张钞票是否属于自己的情况下,拿这张钞票去使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个说别人无法找开,肯定没办法使用,说不定会报警,持有人不坐牢就会饿死。一个却说至少能活一个月,绝不会坐牢。

而世上就有这么凑巧的事,亨利因为钓鱼误入深海,被英国商船带到伦敦,他的条件和富家兄弟要找到人相符,于是就成为实验者。

这张钞票跟着亨利来到小饭馆就产生了奇迹,饭馆老板看见百万英镑,“他的目光粘在大钞上,像五雷轰顶一般。他正在全心全意地祷告上帝,看来手脚都不能动弹了。”看来饭馆老板也是小家子出生,只听说过有百万富翁,没见过百万富翁的证明,所以他呆住了,一边看,一边向上帝祷告。可以想象,老板肯定是先在数钞票上的数字“个十百千万”,数了几遍才确认真是一百万,于是感到奇迹发生了,一个百万富翁莅临自己的小店,该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于是,也不去调查这张大钞的真假,就受宠若惊了。因为实在找不开,但老板却不认为这样不正常,反倒觉得百万富翁白吃一顿自己脸上有光。亨利表示自己没有别的钱,以后可能不会再来了。但老板却说可以等。这种心态,将百万富翁的人品理所当然地想成了高尚,真是盲目得可笑。

充满戏剧效果的是服装店,亨利对身上那张唯一的大钞票并不抱希望,还害怕被警察抓走。在服装店门口,亨利实在不能克制自己,就想到去买一套最寒酸的衣服。结果,他来到店里,因为衣着寒酸,第一个店员根本不理他,将他指向第二个,第二个也不搭理,又将他指向第三个,第三个也爱理不理,忙完了自己的事才帮他找出一件最寒酸的服装。亨利试探着问,能不能过两天再结账?自己没带什么钱。那个店员马上刻薄地回答“哦.您没带零钱?说真的.我想您也没带。我以为像您这样的先生光会带大票子呢。”亨利气愤地说,也不能这么以衣帽取人,自己是怕他找不开一张大钞而已。那位店员反唇相讥,凭什么一张口就咬定找不开什么带来的大票子?“正相反,我们找得开。”

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就展开了,亨利拿出那张百万英镑,店员开始脸上还满是笑容,当然是讽刺的笑,结果就像火山喷发后凝固的岩浆,呆住了。

老板走来,也是带着轻蔑的态度“托德,找给他钱。”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出来,一个穷汉的钱能有多大?当他发现这是一张百万大钞时,第一个反应就是亲自去找店里最好的服装给亨利,还自告奋勇地要给亨利另做一套,也不管人家要不要,就亲自来量尺寸。

亨利告诉老板,自己结账的日子不能定,店主的回答是“永远”,这种巴结百万富翁的态度,实在是可笑。

莎士比亚有句关于金钱的名言“金子,只要一点点,就可以让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高贵的。”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服装店里的人就是这样,将以貌取人的恶习发挥到了极致。开始羞辱人家一顿,见到大钞马上奴颜卑膝,甚至从不怀疑这张大钞是否合法,对持有人身份也毫不怀疑,由此可见他们看人的态度就是将穷人踩在脚下,匍匐在有钱人脚下。不敢去怀疑富人金钱的来路,也是笑贫不笑娼的体现,只要有钱就去巴结,这钱是骗来的还是偷来的都不要紧。

亨利本来还不敢使用这张大钞,但通过小饭馆和服装店的态度,他胆子变大了,用这张大钞赊足了生活所需。登上了报纸头条,成为名人。后来他喜欢玩这种先被人羞辱一顿,然后掏出钱来,又让人立马奴颜卑膝的游戏。

马克吐温就是用这种幽默的手法,将英国社会上拜金主义者的嘴脸揭露出来。

三、《百万英镑》中语言运用特征

马克吐温的小说,在语言运用上,一般采取第一人称手法、幽默的叙述语言和对比的方式。

(一)第一人称的手法

马克吐温小说喜欢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另一方面可以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他的小说《竞选州长》、《汤姆贝克历险记》和《百万英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小说通过“我”的心理感受和现实生活中的对比,来表现百万英镑的神奇性,在“我”的心里,用这张钞票是冒风险的。因为第一,这不是自己的钱,是被人强塞给自己的;第二,这张大钞在生活中使用实在不方便,哪里能找的开?正常情况下,找不开就不能用。但实际上,他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没人怀疑他的錢不是自己的,找不开不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卖家还要另外多给一些。

发展到后来,“我”遇到美国来的故人,只有他真正了解“我”的底细,但就是这样,这张百万大钞还帮了朋友的忙,帮他筹集到应有的投资.就因为“我,认购了劳埃德的股份.结果所有人都来投资,就这样,“我”竟然真正拥有了一百万。

就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的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是利用了人们的拜金主义。

小说中的“我”自始至终都保持清醒,一直在盘算着等打赌的人回家,谋取一份工作后,再去归还赊欠的钱。这还是一个有着积极思想的青年形象,他能获得爱情,也因为自己的品德高尚,因为他爱上的波迪雅是打赌者的女儿,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很清楚。

(二)幽默的语言

《百万英镑》无论是对话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幽默特点。在小说开始部分,亨利饥肠辘辘,看见一个孩子随手丢下的只咬了一口的梨子,他一直想捡起来充饥,但每次快要到手时,又来人了,只好装着没事人一样,其实肚子里都伸出手来了。后来到了富翁家里,看着满满的一桌美味佳肴,以为要请他吃一顿,谁知人家根本没这个意思。他出门后,连那个剩下的梨也找不到了。

最充满幽默的对话就是亨利和服装店员工了,亨利说的是真话,但店员却反唇相讥,结果又让他瞠目结舌,他谅亨利拿不出大钞,结果亨利拿来一张百万大钞。

还有亨利在晚宴上和公使辩论,说到家族史,亨利说他的祖先古老,就是亚当,有他的姓氏为证,也充满幽默感,在《圣经》里,人类祖先就是亚当。

(三)对比和悬念的运用

《百万英镑》虽然只有几万字,但里面却充满了对比和悬念。

对比的方式主要是亨利的心理感受和现实的对比,他一直战战兢兢,害怕使用了那张唯一的大钞票会招来麻烦,但事实却完全相反;还有人物的态度对比,像服装店里的托德和老板,开始是盛气凌人,爱睬不睬的。后来发现了他是大富翁,马上改变了态度,前据后恭的丑态暴露无遗。

在悬念方面,读者在得知兄弟俩打赌后,也为亨利捏一把汗,生怕他因此被人送到警察局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才发现完全是瞎担心。他不仅没坐牢,还收获了爱情,拥有真正的一百万。这可是打赌时,那个弟弟也没想到的,他认为不会饿死,但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就要暴露,这也是他们一个月期限的原因,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结语:马克吐温利用幽默的语言来讽刺社会弊病,用戏剧性的结构来营造笑中含泪的艺术效果。马克吐温被称为文学史上的林肯,如同林肯解放黑奴一样,他用自己的风格解放了作家。

[参考文献]

[1]董红英.论《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2).

[2]段莉,《百万英镑》揭示的金钱面前人性的丑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4).

[3]史雅坤.《百万英镑》写作手法与创作背景探究[J].语文建设,2014(5).

(收稿日期:2015-12-2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全球移动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新模式》课题成果。课题项目编号为15SB0333。

[作者简介]聂敏(1980-),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亨利
狐狸亨利的绝妙灵感
警察与赞美诗
一根木棍
过河
找找看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大公鸡亨利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找找看
调皮小子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