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班级C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6-11-28银媛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班级管理高职院校

银媛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生源质量下降,使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愈发困难。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班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运用“以人为本”的C管理模式理论深入剖析,旨在提升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C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一、高职院校班级管理问题分析

当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问题是复杂的,学生缺乏责任感、自卑、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则个性十足,不服管束。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大多也是年轻人,学生管理经验不足,存在缺乏具体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二、C管理模式的内涵

国内学者王汝平提出的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并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同时将中国人文思想的传统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量之法)相互融合,形成对企业进行人性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C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孕育而生,但其管理精髓却可融会贯通于各个行业。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创新思路,笔者尝试将这一管理模式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

三、高职院校班级C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1.构建更为能动、凝聚的班级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的完善是一个班级能否更好运作和实现目标的基础。整个班级构架可构建为一个同心圆花朵而不再是垂直体,班主任、辅导员是花心,围绕在中心层外的是班级主要干部,分别为班长、团支部书记、副班长、学习委员;而外层则是由劳动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构成的花瓣。这样可以使整个组织更为能动和凝聚,所有学生都能在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核心的共同体里得到关注和关爱,又能为班级的和谐共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级主要干部由班主任物色,而花瓣中的“头儿”则由主要干部挑选,成员可由学生依据自身的个性、偏好、特长任意选择,每个“花瓣”则按一定周期循环与班级主要干部协同合作,为整个班级的经营管理服务。在构建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给予他们能力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凝聚力,提升他们的责任感。

2.秉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1)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这就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考虑学生全面长久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尊重每个人的多样化,而不是一味从管理者的方便出发要求标准化。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应与学生的具体目标相协调,引导作为班级成员的每一位学生具有责任感,提出合情合理的管理建议。

(2)确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当今高职学生的特征——为学生服务。制度可由学生自己制订,同时要充分考虑班级、专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3)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结合专业特点设计班歌、班服以及团队标识等,使学生对班级、团队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协调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3.遵循“道法自然”的班级管理思想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为“道”,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只可顺应,不可用人为力量加以干扰。这一思想应用到现代班级管理中,“道法自然”仍具有现实意义。要想管理好班级就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操作。

(1)开展班级活动、教育都应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接受理论知识差、缺乏责任感等特点,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创新性、参与性,教育时因人而异,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

(2)正视和引导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班级中同宿舍的人交往频繁, 有共同兴趣(如网络游戏、体育运动等)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当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有偏差甚至冲突时,往往会以小群体为先,对班级活动表现为事不关己、爱搭不理、说风凉话甚至对抗不合作,或是传播小道消息、干扰正常沟通,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对于非正式群体决不能强拆,必须加强引导,加强对消极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沟通交流,创新班级活动以增强集体意识等。

C管理模式突破传统,强调“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的管理理念,这和高职教育的理念相吻合,给高职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宝贵借鉴。管理者能够通过学习并将该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可以解决管理中很多问题,发挥班级成员的能动性、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汝平. C管理模式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 刘慧敏. C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启示[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3).

[3] 彭丽娟.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 [J]. 湘南学院学报,2009(4).

[4] 李俊果.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班级管理高职院校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