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6-11-28郝晓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明星

郝晓辉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郝晓辉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接受理论为切入点,将体育明星作为接受客体,青少年为接受主体,对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进行分阶段的归纳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分初级接受阶段、重复学习阶段、深化吸收阶段、精益成熟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了解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接受过程,能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接受理论;体育明星;青少年体育行为

21世纪以来,体育全球化加快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涌现了众多体育明星,他们在竞技场上展现出精湛的运动技艺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自信、乐观、开放、进取的形象通过不同传播渠道被青少年所熟悉和接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育行为。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美学、语言学、和文学角度对接受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接受理论的起源、发展,并提出了接受理论对其发展的建议与措施,但是运用接受理论对体育学科所开展的研究较少。

本文运用接受理论开展体育明星与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分析研究,首先,可以更好发挥体育明星的社会作用,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积极健康发展;其次,丰富接受理论的理论内涵,发展接受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将接受理论运用到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理论指导方式。

1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1.1体育明星

体育明星是指具有独特的形象气质和思维言行,其一举一动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那一部分运动员。在体育运动领域,他们是最耀眼的一群人,经常受到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爱好者的追捧。因此,从不同角度出发,体育明星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之于国家昌盛,体育明星具有竞赛功能、符号功能等;之于经济发展,体育明星具有广告功能、消费功能等;之于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明星具有文化功能、导向功能等;之于社会群体,体育明星具有社会责任功能、慈善功能等。

1.2青少年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这一时期青少年体育行为发展速度增快,可影响性较大,但是遵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规律。青少年体育行为伴随身体和心智发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体育明星在其各个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个阶段的体育行为也存在差异性。

2接受理论视域下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的阶段性分析

正如其他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定义域一样,接受理论也必然与其他理论有明显的界限。接受理论中,接受基是接受主体研究的核心命题,接受基由作为硬件的脑机能组织与附着在脑组织之上充当软件的接受图式构成,接受图式是一个附着在主体脑机能结构之上,由多级心理、意识要素构成,借以加工和整合信息,形成人的观念与认识的微观软件系统。

究其实质,接受理论所反映的是社会、自然或精神客体与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对外来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环节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

本文将接受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接受活动有自身的特征,主体性鲜明,价值性突出,接受过程具有可变性与创造性,接受理论视域中接受障碍的存在是影响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2.1初级接受阶段:选择性注意、学习、模仿

接受图式三个功能子系统中,最先开始的驱动调节系统,由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层次的注意、学习和受体育明星影响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情绪、情感、直觉、意志、兴趣、灵感、信念等心态要素构成,可以唤醒青少年脑神经的觉醒结构,引起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发生,即代表青少年体育行为开始进入初级接受阶段。

初期阶段青少年体育行为主要包括:参加体育课程、业余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日常体育产品消费等。体育明星通过网络、电视、广告等多媒体的高曝光、密集宣传成为青少年所推崇的时代英雄。青少年通过观看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会根据自己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喜好,选择性注意与此项体育运动相契合的体育明星,比如喜欢篮球的青少年,会喜欢把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作为自己的偶像等。

这一阶段青少年体育行为主要表现在开始着重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并且乐于学习,感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青少年开始模仿体育明星的一些经典动作,学习体育明星高超的运动技术,会利用闲暇时间不断练习,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入门技术。

2.2重复学习阶段:以整合和筛选为主要表现形式

接受图式的第二大功能子系统是导向选择系统,对应接受阶段中重复学习阶段,与影响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动机要素联动,对进入青少年认识域的信息进行识别、整合与筛选,确定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方向。

重复学习阶段顾名思义是对学习多次重复的一个过程。青少年对于体育明星的学习像其它学科学习一样,是一个不断重复、温故而知新的过程。重复阶段主要包括:经常性参与某类体育运动,运动水平显著提高,对体育负面新闻甄别能力提高等。青少年体育行为在重复学习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整合层面和筛选层面。

整合是重复学习必备的一种良策,受过中高等教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分析能力的青少年,对体育明星初级接受阶段学习之后,再经过不断重复学习,比如经常性参与某类体育运动,喜欢穿某一运动品牌的衣服鞋子等,开始注重整合自己学到的已经掌握的技术和理论知识,反过来再运用到提高新的运动技术中去,开始发现国内外的许多体育明星颇有共同点,比如高超的运动技艺,从容豁达的赛场表现等,并且开始有意地模仿体育明星的穿着打扮,选择体育明星广告代言的产品等。

从筛选层面来看,一些素质较低的体育明星丑闻不断,在比赛中经常出现幕后交易、假球黑哨、操控比赛、服用兴奋剂等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这种有违公平、公正的体育竞赛观,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青少年足够的认识,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在重复学习阶段,青少年经过重复练习运动技术获得进步的同时,对自身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竞赛规则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始具备筛选体育明星负竞赛观的能力。

2.3深化吸收阶段:由表及里、深入内在

运演加工系统是接受图式功能子系统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系统,由青少年在初级接受阶段和重复学习阶段获得的思维方式、方法、技巧作为工具,以脑神经中的信息深层接受、吸收与保持作为其运行载体,规定着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加工、理解能力。

由表及里、深入内在即青少年体育行为在深化吸收阶段其显性表现更加具体、突出的同时,隐性表现也随其发展、深入。显性表现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更加注重身体运动的姿势、轨迹、节奏、时间、速度和力量等,追求技术动作的准确、协调、力度和灵敏等,以提高技艺水平、增强体质或是更高、更快、更强为核心目的,能熟练将体育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隐性表现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精神意志层面,体育精神所倡导的理解、包容和相互关爱、相互 信任、团结友谊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青少年体育行为受体育明星在赛场上、赛场外所展现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礼仪、体育意志、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进而获得自身体育动机、体育情感、体育观念、体育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4精益成熟阶段:达则兼济天下

接受图式的三大功能子系统在青少年体育行为受体育明星影响接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既独立运作,又相互联系、交叉配合,形成青少年的接受动能,共同影响青少年体育行为接受活动的方向、效率和质量。精益成熟阶段是在初级接受阶段、重复学习阶段、深化吸收阶段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体育行为更进一步的发展。

精益成熟阶段主要包括,青少年利用体育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有机结合,参与体育慈善事业等。体育明星作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们具有很大的社会号召力和感染力,极大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青少年在体育明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这一阶段开始突破自我,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具有一定的竞技水平,可以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比赛,在为学校争光的同时,也培养了青少年的集体荣誉感。

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在体育明星身体力行的带动下,青少年用自己的方式履行着社会责任,用擅长的体育运动,感染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亲人等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宣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在社会和他人得到帮助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修养和心灵得到提升和净化。

3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研究得出,在美学、文学方面发光发热的接受理论,对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应用价值。首先,在初级接受阶段和重复学习阶段的青少年,主要以对运动技术学习、提高为主,再以运动技术为依托,在不断提高运动水平的同时,体育行为向体育消费、体育竞赛等辐射;深化吸收阶段和精益成熟阶段,青少年体育行为也发生了由外而内的进一步发展,在运动技术日益精进,达到一定稳定水平的同时,体育明星对其影响开始侧重于体育育人,通过体育促进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浮躁的现代快餐式文化盛行的时代,青少年进入了迷惘、不安、彷徨的困惑境地,体育明星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作用,接受理论可以更好挖掘体育明星的价值,依托体育明星,将青少年体育行为引领到正确的轨迹上前行。

参考文献:

[1]刘先义.接受理论: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2):1- 6.

[2]陈融.从接受理论看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文化衔接[J].中国学校体育, 2000,112(2):63.

[3]温君慧.试论接受理论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学报, 2006,26(3):128-129.

[4]吴刚.接受认识论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李艳翎,常娟.我国体育明星无形资产开发的理论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30(11):1455-1457.

[6]刘一民,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56): 6-9.

[7]刘峻.体育明星崇拜对青少年影响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30(4):84-88.

[8]王加新.我国体育明星无形资产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86-88.

[9]董世彪.体育明星的外延意义及形塑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 (5):23-26.

[10]李云霄.我国体育明星参与公益事业的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 2012, 31(3):288-291.

[11]郝佳春,张志佳.中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21(3):276-280.

[12]黄延春.我国体育明星价值嬗变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12(2):148-150.

[13]刘哲石,李艳翎.我国体育明星社会化问题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 2014(1):12-15.

[14]雷先良,周贤江.基于家庭因素视角下青少年体育行为与体质健康问题研究[J].体育科技,2012,33(2):99-101.

[15]马瑞,俞继英.体育明星崇拜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11-14.

[16]周丽君,张泽,张雷.青少年体育行为的性别差异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28-30.

[17]谢龙,赵东平,严进洪.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24(1):72-74.

[18]王清芳,李成蹊,胥万兵.论体育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11-14.

作者简介:郝晓辉(1991-),男,河南省登封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7-0114-3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7.046

Analysis on Sports Stars’ Influence on Youth’s Sports Behavior under The Horizon of Reception Theory

Hao Xiaohui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logical analysis and some other methods, this essay takes the reception theo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makes the sport stars as the reception object, the teenagers as the reception subject to analyzeimpact of sport stars on teenagers’ physical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tages.This research thinks that these stages include acceptance stage, repetitive learning stage, absorbing stage and maturity stage. Different stage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knowing these accepting stages of teenagers’ physical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Key words:reception theory, sport stars, teenagers’ physical activities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Henan,China.

猜你喜欢

体育明星
我国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开发的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体育明星泛娱乐化的理性思考
新时代我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缺失研究*
基于KSF方法的体育明星品牌价值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
简析体育明星的影响效应
浅析我国体育明星公共形象营销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明星崇拜的调查与分析——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
国内体育明星图书出版的冷思考
我国体育明星微博使用情况及特点
我的爸爸是超人